調其氣血,則能改其脾氣
今天這個患者表現得卻十分耐心,友好而有禮貌。我不禁覺得詫異,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人的性格難道還變得了不成?老師看完后,我忍不住把她叫到一邊,細細地“盤問”她起來。
原來患者從小操勞,年輕的時候生活在寒冷的藏區,平素就脾氣暴躁,愛喝酒,吃肉很多,基本沒有青菜吃。自從患者48歲絕經后,全身開始不舒服,肌肉僵硬,全身皮下長滿痰包,大的有雞蛋大小。4年來患者四處求醫,都沒有效果,脾氣就變得更加暴躁了。后來在老師這里看,病情總算好些。而在前次老師改了藥方后,病情就明顯好轉,身上的包塊大為消退,自己的心情也舒暢很多,脾氣也不知不覺地變好了。
既然患者現在脾氣變好,又肯配合,我就不客氣地拿起患者的雙手,細細地把脈體會起來。我發現患者右手脈上越,脈氣非常滑,右手尺部輕取緊,但按下去還是滑,可知患者體內痰氣是多么的壅盛啊。再看左手,左寸脈沉而明顯的不通暢,左關脈弦而有力。左寸脈不暢,顯然是因為體內痰濁阻滯,導致氣血流通受阻引起的。氣血流通受阻,肝經疏泄的壓力當然就大,因此可見左關脈弦有力。氣血憋著發不出去,患者當然脾氣暴躁不能自控。老師用藥以后,痰濁減少,患者全身壓力都減輕,自然會心情舒暢,脾氣變好。
有的人看到這里,可能還是不相信,藥物能改變一個人的脾氣?不可能的吧?其實,世間萬物都稟不同的氣化而有不同的特征。人的脾氣性格也就是不斷受環境打造而形成的氣化特征。所謂的環境,實際也是一種氣化,或者說是氣場。人能受環境氣化的影響,自然也能受藥物、食物的氣化影響。比如生活中,喝了酒以后,酒上升的氣化作用引起人體氣血上沖,膽小的人就會變得沖動而膽大包天。而在臨床上,肝氣郁結的人用藥物疏解肝氣后,心情就能變好;浮躁不安的人用藥物清除浮火,補足腎精后,就會變得沉穩;郁郁不歡,不愛說話的人,用藥物將心陽補足宣發出來以后,人就會變得開心開朗,等等,這些在臨床上都是屢見不鮮的。當然,這些藥物要起作用,還要患者能擺脫不良的環境氣化的影響才行。
由此可知,只要用藥治療得當,人的脾氣是能被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