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月經過多、崩漏

涼血清海湯

【方源】浙江何氏婦科。

【組成】桑葉10g,地骨皮10g,丹皮9g,生荷葉—角,槐米10g,玄參10g,紫草根15g,白芍30g,生地12g,旱蓮草10g,炒玉竹12g,甘草5g。

【主治】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崩漏等屬血分實熱證。

【方解】涼血清海湯是浙江何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全國名老中醫何子淮先生所創,何嘉琳先生承之,并撰文傳之于后世,系何氏婦科家傳驗方。方中重用桑葉清肝涼血滋燥,配伍丹皮、槐米、紫草根清熱涼血止血;荷葉入心、肝、脾三經,升發清陽,涼血止血,化瘀生新而無留寇之弊;地骨皮養陰清熱,玄參、生地、玉竹養陰潤燥,滋水以涵木;白芍酸收入肝,柔肝而育陰,具斂陰遏流之效,功專力著。本方仿《傅青主女科》清海丸方義,取其補陰而無浮動之虞,縮血而無寒涼之苦,達到潛移默奪,使子宮清涼而血海自固的作用。根據臨床辨證加減運用,肝陽上逆頭痛者加鉤藤;鼻衄吐血者,加白茅根、川牛膝;不寐者,加川連、合歡皮;經量多如崩者,加仙鶴草、藕節;夾瘀之腹痛、血塊多者,加制大黃、三七;病久氣血兩傷,氣虛血熱者,加太子參、黃芪。

【醫案】李某,女,49歲,已婚,職員。1995年7月6日初診。

患者自青春期后素有崩漏病史,曾多次行診斷性刮宮,皆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診刮術后病情都一度可以穩定。近年來工作辛勞,崩漏復作,經來量多如崩,又常見二三月淋瀝不止,臉色潮紅,苔薄舌紅,脈來弦細帶數。LMP6月17日。證屬陰虛火旺,血海失寧。值此炎夏之際,暑熱相加,血海更為沸騰,經來量多色鮮。此《內經》所謂“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是也。急宜清源遏流,寧靜血海。予涼血清海湯急進:桑葉15g,墨旱蓮15g,玄參炭15g,炒白芍30g,藕節炭30g,丹皮炭18g,槐米炭18g,竹茹9g,甘菊花5g。5劑。

7月12日二診:清源遏流大劑而進,血海得寧,經量漸見減少。下屆月經期近,仍需清熄余焰,原法伸展。處方:桑葉15g,墨旱蓮15g,玄參炭15g,炒白芍30g,藕節30g,槐米18g,竹茹9g,甘菊花5g,知母9g,地骨皮9g。

先后調治4個周期,經量減少,日程亦短。值此次月經之后,血去陰傷,心肝虧損,心悸亂夢,煩躁不寐。治宜養心斂肝,佐以固守善后。白芍、辰麥冬、杞子、辰茯苓、黨參、黃芪各9g,墨旱蓮12g,炙甘草6g,紅棗15g,淮小麥30g。

按:本例患者素體肝腎不足,水衰火炎,血海為之沸騰,而致妄行崩下。方中桑葉、丹皮、甘菊、槐米、竹茹等清肝涼血、寧靜血海,以抑制沸騰之勢,再加藕節、玄參炭等涼血止血。本法仿《傅青主女科》清海丸義,“補陰而無浮動之虞,縮血而無寒涼之苦”,使子宮清涼而血海自固。何子淮認為,桑葉乃血熱妄行之要藥,本品疏肝解郁,益陰養血,清而不伐,補而不膩,性甘味寒,甘能益血,寒能涼血,甘寒相合,故下氣而益陰。視血量多少,桑葉可用到30g,配伍大劑量白芍(30g)治療崩漏下血,是寧波一位已故老中醫的經驗,何子淮老中醫用之臨床,取其酸收之性,入肝,炒黑重用,更增其斂陰遏流之效,功專力著,效果頗為滿意。因久崩傷陰,后有遺癥,治以養血斂肝,兼顧血海,防止復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和静县| 遵义市| 荆州市| 义马市| 临颍县| 穆棱市| 博野县| 博客| 浪卡子县| 扎赉特旗| 伊金霍洛旗| 四平市| 湘潭县| 阜康市| 罗源县| 兰坪| 林周县| 濮阳县| 滦平县| 壤塘县| 涡阳县| 民丰县| 通许县| 新晃| 天等县| 石渠县| 精河县| 施秉县| 林西县| 平舆县| 中西区| 新疆| 兴安县| 盘山县| 鹿邑县| 宁远县| 沁阳市| 定襄县| 万全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