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歷年考研英語真題名家詳解
- 郭慶民主編
- 18585字
- 2021-03-26 23:24:55
2018年試題答案解析
一、英語知識運用
1. [C]for
本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介詞辨析。本句和下句解釋段首句 (Trust is a tricky business. )的含義,冒號后舉例提示何為“worthwhile things”。condition用作可數名詞單數時意為“(先決)條件,前提”,通常與介詞for連用,如:It'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這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一個必要條件。for有“對于,對……來說”等含義,在此為正確答案,其余介詞均不符合題意。
2. [A]faith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名詞辨析。本文的主題是“信任”,前句講信任的重要性,句中it指代主題詞trust;本句的“On the other hand”提示,此處應講同一問題的另一方面,故需選擇trust的同義詞或近義詞。faith意為“信用,信任”,符合文意;更何況,下一段中還有類似詞組place trust in。其余選項與上下文題意無關:concern意為“關切,關心”, attention意為“注意力,關注”, interest意為“利益,興趣”。
3. [D]price
此題考查對語境的理解和詞匯的把握。同前題推理,本句當表述信任不當 (put in the wrong place)的害處。四個選項中,benefit意為“利益,盈利,好處”, hope意為“希望”,均不表達不利因素;debt意為“債務,欠債”,一般不被形容詞high修飾且在此不合常理;price有“代價”等含義,carries a high price意為“需要付出高昂代價”,暗示盲目信任別人會導致的惡果,符合上下文邏輯。
4. [B]Then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邏輯關系的理解及副詞的運用。首段介紹短文主題,第二段起展開討論。段首句以一個設問引入正文,故句首需選擇起承接作用的副詞。Then有“那么,既然如此”等含義,符合邏輯,而且與下一句中Well相呼應。其余選項均不能正確表示上下文關系:Therefore (因此,所以)表示因果關系;Instead (反而,相反地)表示轉折,含有對上文的否定;Again (再次,再者)表示遞進。
5. [D]When
本題考查理解基礎上從屬連詞的運用。題句是個含有若干從句的復合句,狀語從句意為“人們相信某個人或機構”,主句相關部分意為“他們的大腦會釋放出一種稱為oxytocin的荷爾蒙……”。本句緊接第二句,從生理反應的角度繼續回答段首句提問“我們為什么要信任他人呢”。四個備選連詞中,只有表示時間關系的When (當……的時候)引導從句能夠順暢表達上下文語義邏輯,其余選項均不正確:Until意為“到……為止,直至……才”; Unless意為“除非,如果不”,表示條件;Although意為“盡管,雖然”,表示讓步。
6. [B]produces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動詞辨析。句中oxytocin意為“催生素”,是個專業性較強的超綱詞,故作者用同位語a hormone加上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加以解釋。本題選項在定語從句中作謂語動詞,與下文“triggers the herding instinct (引發群居本能)”并列。句中that指代“荷爾蒙”,作從句主語,其賓語為pleasurable feelings。produces意為“產生,導致,引起”,符合文意:(催生素是)一種令人產生愉悅感的荷爾蒙。其余動詞在此均不符合題意:selects意為“選擇,挑選”, applies意為“應用,使用”,maintains意為“保持,維持”。
7. [C]connect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動詞辨析。四個選項都可用作不及物動詞,與介詞with連用,應從詞義著眼解題。consult意為“商榷,咨詢”, compete意為“競爭,競賽”, compare意為“比較,比作”,均不合文意。connect with有“相連,聯系”等含義,常用于表示與他人情感或心靈的相通,如:He interact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on a daily basis but has trouble really connecting with them.他每天接觸大量的人,但很難同那些人相互理解或有情感交流。另外,這里的herding instinct就是說人有結群的傾向,“結群”即發生聯系。
8. [D]to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介詞搭配。exposure有“使接觸到,暴露于……的環境中”等意思,通常與介詞to連用,如:Exposure to lead may damage the brains of young children.接觸鉛會損害幼兒的大腦。其余介詞在此均不適用。
9. [B]mood
此題考查考生對上下文的理解和詞義的把握。因為上一句說到人身上產生的pleasurable feelings,因此這句也應該談的是人的情緒狀態。mood有“情緒,心情”等含義,in a trusting mood即“愿意信任他人,處于容易相信別人的狀態”。其余選項均不能表達“this hormone”(這種荷爾蒙)帶給人的變化,與文意無關:context意為“上下文,語境,環境”, period意為“階段,時間段”, circle意為“圓圈,范圍”。
10. [A]counterparts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語境的理解及對詞義的把握。本句對比鼻子中噴藥的一組受試者 (subjects)和其對照組的不同反應。四個選項中,substitutes意為“替換者,替補者,代用品”, colleagues意為“同事,同行”, supporters意為“支持者,擁護者”,均與文意無關。counterparts意為“(職務或地位)相當的人,對應者”,在此指代同一項目中的另一組受試者——控制組的人,是正確答案。
11. [B]Lucky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邏輯的理解及形容詞辨析。上文講吸入催生素的受試者比對照組成員更信任陌生人——肯借更多的錢給陌生人,本句中we also have a six sense for dishonesty意為“我們還有可識別欺騙的第六感”。既然第六感有避免上當的好處,便只能選Lucky (幸運的)才符合文意。在口語中,lucky for someone常單獨成句或用于句首表達慶幸,如:Lucky for him!他運氣真好!Lucky for her, the handsome young man proposed that very night.她很幸運,那個英俊的年輕人就在那一晚向她求婚了。其余形容詞均與文意無關且一般不用于此句型:Funny意為“有趣的,好笑的”, Odd意為“奇怪的,奇數的”, Ironic意為“諷刺的,嘲諷的”。
12. [B]protect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的理解及動詞辨析。本題與上題同屬一句,四個選項都可用作及物動詞,其中monitor意為“監視,監控”, surprise意為“使吃驚,使詫異”, delight意為“使快樂,使高興”,均與文意無關。定語從句中主語that指代a six sense,在此只有protect (保護)符合文意,a six sense for dishonesty that may protect us即這個識別騙術的第六感“能夠保護我們”。
13. [A]between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語境的理解和介詞搭配。題句中賓語從句的主語為“children”,謂語動詞differentiate意為“區別,區分”,其賓語是由“and”連接的兩個名詞詞組a credible person和a dishonest one。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A and B是常用結構,意為“區別A與B”,故between是正確答案,其余介詞都不適用。
differentiate用作及物和不及物動詞都可,常用句型舉例如下:(1)Can you differentiate one style from the other?你能區分這兩種風格嗎?(2)He cannot differentiate the two flowers.他無法分辨這兩種花。(3)I cannot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se two plants.我無法區別這兩種植物。He cannot differentiate between a red flower and a pink one.他分不清紅色的花和粉色的花。(4)This genus of plants differentiates into many species.這種植物可分為許多種類。
14. [C]introduced
此題考查在語境理解基礎上的動詞辨析。上句介紹在加拿大進行的某項研究的結果,本句起詳細描述實驗過程。本句主語為toddlers (幼兒),謂語動詞為被動語態,其間接賓語是an adult tester。introduced常與介詞to連用,意為“介紹,引見”,符合文意:60個幼童逐個被介紹給一個成年測試者……。其余選項雖可以與介詞to連用,但均不合文意:transferred意為“轉移,遷移”, added意為“增加,加上”, entrusted意為“托付,委托”。
15. [D]inside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語境的理解及副詞辨析。根據上文“looking into the container”和下文“Half of them found a toy; the other half...the container was empty”等語義線索及本段介紹的實驗目的,可推知此處只有inside (向里面)為正確答案,后面省略了the container,即向容器里看。其余副詞均與文意無關。
16. [A]discovered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動詞辨析。本句“the other half”指另外30名受試兒童,相對于上句“發現容器里有個玩具”的兒童,這些孩子看過之后“發現”容器是空的才合理,故需選“found”的同義詞“discovered”。其他選項在此都不適用:proved意為“證明,證實”, insisted意為“堅持認為,堅決要求”, remembered意為“想起,記得”。
17. [C]fooled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動詞辨析。四個選項中,betrayed意為“出賣,背叛”, wronged意為“錯怪,冤枉”, mocked意為“嘲笑,嘲弄”, fooled作動詞用意為“愚弄,欺騙”。本項實驗的目的是測試兒童被騙之后的反應。根據下段描述的兩組兒童的不同表現以及“tricked”等線索,此處應講發現容器里沒有東西的幼兒意識到自己上了當,故應選tricked的同義詞fooled。
18. [B]willing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詞匯辨析。題句中現在分詞引導賓語從句作伴隨狀語,demonstrating that they trusted his leadership意為“說明他們對帶領他們活動的測試者的信任”,空處只有講“愿意配合”才符合邏輯,故willing (自愿的,愿意的)為正確答案。其余選項均不能正確表達文意:forced意為“被迫的,被逼的”, hesitant意為“猶豫的,躊躇的”, entitled意為“有資格的,被賦權的”。
19. [A]In contrast
此題考查對上下文邏輯關系的理解。上文談到大多數幼兒信任測試者,本句以另外30名兒童的不同表現作為對比,強調反差。In contrast意為“相比之下,與之不同”,是正確選項。其余選項均不能正確表示這種對比的邏輯關系:As a result (結果是,因此)表示因果關系,On the whole (總體來說,基本上)表示總結,For instance (比如,例如)表示舉例。
20. [C]unreliable
此題考查理解基礎上的形容詞辨析。相對于上句提到的沒有被測試者“愚弄 (tricked)”的兒童,本句中描述的兒童因感覺上當而不肯參加后續活動,故他們心目中的測試者是“不可信的”。unreliable意為“不可信的,靠不住的”,符合文意。其余選項均與文意無關:inflexible意為“不靈活的,固執的”, incapable意為“無能力的,不會的”, unsuitable意為“不合適的,不相宜的”。
小結
2018年的完形填空題難度適中。短文題材屬于考研英語常見的科普類,主題明確,結構清晰,句式也比較簡單。20道題無論正確選項還是干擾項都基本是高頻詞,一般根據語境從詞義或詞匯搭配角度即可確定正確答案。
考生解題時要綜合運用閱讀、詞匯、句法、搭配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抓住語篇線索。如主題詞自段首短句 (Trust is a tricky business)點題后,一再重復出現,以不同詞性和用法貫穿全文,其他相關詞匯也多次出現,如faith、dishonesty、credible、dishonest、tricked、fooled等。短文一共四小段,第一段概括介紹“信任”的復雜性,有利有弊。第二段以某項研究結果說明信任感來自人體內的某種使人產生愉悅感的荷爾蒙。最后兩段以另一項研究說明人類天生也有一種保護自己免于上當的本能,第三段具體描述研究方法,第四段介紹實驗結果,即受試者的反應。兩項研究都是分組對照實驗,作者分別使用了比較句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unts...than.... )和對比句 (...the majority.... In contrast, only five... )進行描述,簡明扼要。
短文中盡管有幾個超綱單詞,但只要抓住語篇和句子結構等線索,對準確理解不會造成很大困難。比如去年考題中出現的oxytocin (the release of oxytocin, often called“the bonding hormone”),今年短文中再次出現時作者用同位語進行了解釋。再如第三段出現的單詞toddlers,只要明白本句中對“60 toddlers”的實驗就是為證明上句幼童 (children as young as 14 months)的能力,便可做出正確判斷。此外,本句中出現的對應詞“an adult tester”也可幫助推測詞義。另外,pleasurable一詞雖然沒有出現在大綱詞表中,但只要認識名詞pleasure,根據詞表中的形容詞后綴“-able”和構詞法知識即可正確推斷詞義。而且,前句“it feels good”也給出了明確提示。
全文翻譯
信任是件棘手的事情。一方面,信任是許多有價值的事情的必要條件,比如照顧孩子、友誼等等。另一方面,錯信了不該信任的人常常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信任別人呢?嗯,因為那使我們感覺很好。當人們信任某人或某個機構時,他們的大腦就會釋放出催生素,這是一種荷爾蒙,可以使人產生愉悅感并引發一種讓人們相互聯系的群居本能。科學家們發現接觸這種荷爾蒙會使我們容易信任別人。在瑞士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把催生素噴灑到半數的受試者鼻孔中,比起吸入了其他東西的另一半受試者,這些受試者愿意借給陌生人的錢數顯著更多。
幸運的是,我們還擁有一個識別欺騙的第六感,可以保護我們不上當。一項在加拿大進行的研究發現,14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分辨可以信任的人和不誠實的人。60個剛學會行走的幼童,逐個被介紹給一個手拿塑料容器的成年測試者。測試者會問一句“里面有什么呢”然后再微笑著向容器里看去,并驚呼一聲“哇”。此后,測試者會讓每個受試的幼童看看里面。其中一半孩子發現容器里有個玩具;另一半發現容器里空空如也,意識到測試者愚弄了他們。
那些沒有被愚弄的孩子,大多數都愿意繼續與測試者合作學習一個新本領,說明他們信任他的帶領。對比之下,分配給“不可靠的”測試者的那30個孩子中只有5個參與了后續活動。
二、閱讀理解
Part A
Text 1
21. [D]意為:中等收入的工作人員。
第一段提到,中產階級正在面臨一個挑戰,即他們的工作崗位已經或很快將被機器人取代。作者警告人們說,這種可能性不容忽視 (dismiss此處意為“不予考慮,拒絕接受”)。然后作者引用牛津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其中提到中產階級的崗位將被“不合比例地擠壓”。根據上下文,這里disproportionately squeezed指中產階級的工作被擠壓得更嚴重——比如貨車運輸、金融咨詢、軟件工程等行業的工作,即有更大比例的工作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
[A]意為:政治領袖。
[B]意為:低收入勞動者。
[C]意為:機器人所有者。第二段最后一句提到,機器人的所有者都是富人,他們不用擔心自己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22. [C]意為:由自動化產生的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本文中所說的自動化主要指機器人取代人的崗位。第三段提到工業革命后自動化過程如何代替了人力,但作者并沒有表達悲觀的看法,而是強調自動化如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把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救出來。沿著這樣一種思路,作者在第三段最后一句用一個轉折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面臨目前的形勢,我們應該幫助各類工作人員做出積極調整。自第四段之后文章提出具體的調整步驟或措施。可見,作者認為,自動化帶來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應對措施加以解決的。注:在工業革命發展的過程中,英國工人于1811年到1816年間發生了騷亂,他們搗毀機器,抗議工業化造成的產業工人失業。后來,這類人被統稱作Luddites。
[A]意為:對自動化的擔憂實際上是沒有理由的。
[B]意為:樂觀者對新技術的看法獲得很少人的支持。
[D]意為:新技術的副作用是可以被避免的。作者并不回避新技術帶來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他在第二段第一句說“我們不應該完全回避機器人可能代替人”這個現實,而應該積極做出各方面的調整(adjusting)。
23. [A]意為:創造潛力。
第四段提到第一個應對措施——改革教育方式。其中提到不同類型的學校如何做出調整:(1)文法學校 (grammar school這里指非職業類的中學)和大學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復雜的交流能力;(2)職業學校應該更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幫助學生學會與機器人相處;(3)在線教育應該向需要更新技能的專業人員提供低價的課程教學和再培訓。稍作比對不難看出,只有選擇項A表達的內容是原文直接提到的。
[B]意為:找工作的技能。
[C]意為:個體需求。
[D]意為:合作精神。
24. [D]意為:阻止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大。
第六段提到第三個應對措施——通過調整目前的稅收來縮減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之間的差距,其中第一句是本段的主題句。這里,capital income指非勞動收入,即靠各類資本——比如股票投資贏得的收入,作者在此暗示應該對這類收入加稅。而labor income和earned income都是指靠勞動獲得的收入,作者認為應該給這類收入減稅,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tax credit)。這樣做能有效降低收入上的不平等,并鼓勵公司創造更多工作崗位。注: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是美國一項稅收優惠政策,是針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個人和家庭進行的補貼。
[A]意為:鼓勵自動化的發展。
[B]意為:增加資本投資的收益。
[C]意為:緩解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敵意。
25. [B]意為: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個問題實際上提問的是文章的總體安排,綜覽全文,作者顯然是圍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組織了這篇文章。作者在第一段用一個設問提出本文旨在討論的問題——面對機器人將占據更多工作崗位我們應該怎么辦。作者在第二、三段討論這種現象或形勢,然后在第三段最后用一個轉折句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做出各方面的調整去應對自動化帶來的挑戰。第四段提到教育上的調整;第五段提到鼓勵公司利用新技術,從而一方面復興美國企業,一方面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第六段討論稅收上的調整。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這個轉折句總結全文,再一次指出制定政策幫助工人適應新的形勢的必要性。
[A]意為:各種對立的觀點。
[C]意為:其聳人聽聞的影響。
[D]意為:其主要變體。指這個問題的各種表現。
全文翻譯
[第一段]
在中產階級面臨的各種惱人挑戰中,其中有一個在下次總統競選中可能也不會被提到:當機器人接過工作后,我們怎么辦?
[第二段]
不要完全忽視這種可能性。根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美國就業市場有約一半的崗位可能面臨被自動化的高度風險,其中中產階級的崗位被不成比例地擠壓。像園丁或日托這樣的低收入工作不會吸引機器人。但是許多中產階級的職業——比如貨車運輸、金融咨詢、軟件工程——已經或將很快引起機器人的興趣。有錢人擁有機器人,所以他們不會受到影響。
[第三段]
這不是聳人聽聞。樂觀者指出,技術的大變革在過去已經使工作人員受益。工業革命令反對機器的人受挫,他們的工作被機械化的織布機取代,但是工業革命最終提高了生活標準,創造的工作崗位多于它毀掉的崗位。同樣,自動化最終也應該能提高生產率,拉低價格從而刺激消費,把工人從繁重無聊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是從中期來看,中產階級的工作人員可能在調整過程中需要很多幫助。
[第四段]
像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在《第二個機器時代》中所提出 (的那樣),第一個措施應該是重新思考教育和崗位培訓。從文法學校到大學的所有課程安排都應該發生改變,不要再強調對事實的記憶,更多地應該強調創造能力和復雜的交流。職業學校應該更好地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幫助學生學會與機器人并肩工作。在線教育可以補充傳統教育。它能使額外培訓和教學變得負擔得起。企圖獲得新技能的專業人員能夠不欠債完成培訓。
[第五段]
應對自動化的挑戰突出了美國復興其衰敗的企業活力的需要:創辦新公司必須要變得更容易。在以前那些面對重大技術變革的時代,企業家總是創造出把勞動力和機器結合起來的方法,從而順利度過轉變期。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出充分利用3D打印機和虛擬現實的方法。美國需要能創造出這些方法的新公司。
[第六段]
最后,因為自動化威脅要擴大資本收入和勞動力收入之間的鴻溝,所以也需要重新思考稅和安全網的問題。對低工資勞動力的稅收需要裁減,薪資補貼——比如勞動收入稅優惠應該增加:這將增加收入,鼓勵工作,獎勵創造工作崗位的公司,減少不平等。
[第七段]
技術將在未來幾年以大大小小的方式改進世界,可是對那些發現自己的生活和職業被自動化顛覆了的人來說,這幾乎帶不來任何安慰。毀壞正在代替我們工作的機器是不理智的。但是,幫助工作人員適應的政策卻是必不可少的。
Text 2
26. [D]意為:社交媒體作為一個可靠新聞來源。
第一段提到,大多數美國年輕人不贊同特朗普總統使用Twitter,這意味著,他們更喜歡經過其他來源過濾的政府新聞,而不是特朗普總統直接通過Twitter發的新聞。這里,other source指其他新聞媒體——比如說報紙、廣播和電視等。第二段接著指出,雖然大多數美國人通過社交媒體看新聞,但是兩項調查發現,網絡媒體上發的新聞經常是假新聞,而且用戶也不相信來自媒體巨頭的新聞。在理解第一、二段時,關鍵是要把social media (包括media giant、media platform)理解為傳統媒體——報紙、電視、廣播等以外的網絡媒體,否則這兩段的內容和觀點理解起來就會很含糊。總體來說,作者想說美國的年輕人不相信網絡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新聞——雖然他們看上面的新聞。
[A]意為:為新聞過濾這種做法所做的辯解。
[B]意為:人們對社交媒體平臺的偏愛。
[C]意為:[美國]政府處理信息的能力。
27. [A]意為:磨煉。或“提高”。
beef up這個詞組的意思是make something stronger or greater,即“加強,增加”。根據上下文,由于美國人經常在網絡上看新聞,同時也由于網絡新聞中有很多是假新聞,因此作者認為,美國人應該提高自己的網絡媒體使用能力。這里,media literacy skills指使用網絡媒體的知識技能,比如后面提到的學會判斷新聞來源、學會區分真假新聞等等。在作者看來,提高這種能力非常有必要 (badly needed)。
[B]意為:界定。
[C]意為:鼓吹。
[D]意為:共享。
28. [B]意為:通過參考各種資源驗證新聞報道。
第三段第一句解釋第二段中提到的media literacy skills如何能幫助年輕人判斷新聞的真假。后面部分提到了Knight Foundation做的一次調查,調查對象是年輕人,調查方式是焦點小組調查,結果發現年輕人使用distributed trust的模式來驗證新聞報道,即從不同的來源交叉檢驗新聞,包括各種對立的觀點和角度,以此方法來確認網絡媒體發表的消息的真假。可見,選擇項B較好地表達了這個意思。
[A]意為:傾向于在網絡空間發表見解。
[C]意為:有很強的責任心。原文不是抽象地說年輕人責任心強,而是說他們有必要的網絡知識能自己承擔起驗證新聞真假的責任——尋找不同報道或多種報道角度來確認某個新聞報道的真假。
[D]意為:喜歡在“分布式信任”上交換看法。
29. [C]意為:讀者的曲解。
第五段提到Barna研究小組的調查發現。被他們調查的美國人說,造成假新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reader error,而不是記者報道失實或捏造新聞。這里的reader error在下一句被解釋為misinterpretation or exaggeration of actual news,即讀者在社交媒體上對事件的錯誤解讀和夸大。也就是說,新聞本身可能是真實的,但是社交媒體用戶在分享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添油加醋,造成了新聞的曲解。所以研究小組得出結論說,假新聞的問題的確存在個人責任。事實上,引用Barna研究小組的成果是為了證明本段第一句中提到的觀點,即社交媒體用戶會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re-share新聞,這里re-share基本上等于“修改后轉發”的意思,或者只轉發投合自己偏好的新聞版本。
[A]意為:讀者過時的價值觀。
[B]意為:記者帶有偏見的報道。
[D]意為:記者臆造的新聞報道。
30. [A]意為:在線共享新聞的批評性技能的出現。
本文比較難懂,主要是因為主題和作者觀點似乎不明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本文的第一段僅僅是一個引子,作者到了第二段第二句才用一個轉折句提出本文主要討論的問題,即隨著人們對各種媒體愈加不信任,他們開始beef up their media literacy skills——增強自己的媒體知識技能。從下文來看,這里的media literacy skills指年輕人如何運用自己的網絡知識和操作能力來反復核驗新聞的真實性——第三段第一句更加清楚地表達了年輕人的這一技能。最后一段總結說,年輕人反對總統過多使用社交媒體——指第一段中提到特朗普總統對Twitter的使用,這反映他們在思維技能上所受的心智訓練,也反映他們在選擇什么時候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方面所受的心智訓練。這里mental discipline in thinking skills指第二段提到的media literacy skills。可見,選擇項A較準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B]意為:對過多使用Twitter趨勢的抵制。
[C]意為:社交媒體上互信的積累。
[D]意為:投射個人興趣的平臺。本文雖然提到有人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分享和扭曲新聞,但重點是說年輕人如何從混雜的新聞報道中確認新聞的真實性。
全文翻譯
[第一段]
哈佛大學做的一項新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年輕人不贊成特朗普總統使用Twitter。其中的含義是:千禧代更喜歡來自白宮的新聞被其他來源過濾,而不是直接來自總統的社交媒體平臺。
[第二段]
大多數美國人依靠社交媒體查看每日新聞頭條。可是,隨著人們對所有媒體開始缺乏信任,他們開始提高自己的媒體知識技能。這一趨勢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在政治上至關重要的密歇根州,Twitter用戶分享的網頁內容幾乎有四分之一是假新聞。BuzzFeed新聞做的一項調查發現,有44%的Facebook用戶很少或從來不相信來自媒體巨頭的新聞。
[第三段]
年輕人是數字土著,他們的確在區分網絡空間中的事實與假象上正在變得更嫻熟。奈特基金會對14歲—24歲的年輕人做了焦點小組調查,結果發現他們使用“分布式信任”[模式]來驗證新聞報道。他們交叉核對來源,偏愛來自不同視角的新聞——特別是那些對任何偏見保持開放態度的來源。該調查總結說,“許多年輕人在教育自己和積極尋求相對立的觀點上承擔起很大的個人責任。”
[第四段]
這種積極的研究可能產生另一種效果。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于2014年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做的一項調查發現,年輕人對社交媒體的依賴導致更多的政治參與。
[第五段]
社交媒體允許用戶更密切而直接地經歷新聞事件,同時也允許他們作為其價值觀和興趣的反映來再分享新聞。這迫使用戶更多地意識到在傳遞信息過程中他們自己起到的作用。Barna研究組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人認為假新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讀者的錯誤”,這比報道中臆造新聞或報道失實更嚴重。有三分之一的人說,假新聞的問題在于通過社交媒體“對真實新聞所做的曲解或夸大”。換言之,選擇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可能是問題的關鍵。Barna研究組的主編Roxanne Stone說,“這表明,在對付這一問題上確實存在個人責任。”
[第六段]
因此,當年輕人批評過度使用Twitter的總統時,他們在思維技能上——同時也在選擇什么時候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方面——顯示出一種心智訓練。
Text 3
31. [B]意為:它沒有給病人的權利應有的關注。
第一段用詞含糊,再加上本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過長,導致整個第一段的意思很難讀懂。第一段實際上交代了事情發生的經過。簡單地說,NHS和DeepMind公司簽署了一份協議,根據這份協議,DeepMind能使用NHS下屬機構Royal Free hospital trust的病人資料,造成了病人信息安全問題,忽視了病人的權利和隱私。對于這一交易,信息專員Elizabeth Denham予以譴責。作者說,雖然雙方的本意都很好,但這確實造成了對病人權利和隱私的忽視。
[A]意為:它引起了科技巨頭之間的沖突。
[C]意為:它讓后者很失望。這里后者應該指DeepMind公司。
[D]意為:它把雙方置于危險的境地。
32. [C]意為:必要的調整。
面對譴責,第二段提到DeepMind和NHS的反應,DeepMind道歉,而NHS做出補救 (mended its ways)。具體補救措施包括更仔細地審查一些做法,確保未征得病人的同意不泄露他們的信息,確保清除掉不必要的信息。
[A]意為:空口承諾。
[B]意為:強烈抵制。
[D]意為:誠摯的道歉。道歉的是DeepMind,文章并沒有提到NHS道歉。
33. [D]意為:數據的價值來自對它進行的處理。
在第二段,在提到NHS和DeepMind的反應后,作者用一個轉折句提出自己的觀點。保護隱私問題不僅僅涉及病人的知情權,不僅僅是征得病人同意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僅僅譴責NHS泄露信息是不夠的,更危險的是處理信息的一方——DeepMind。第二段最后一句既是一個轉折句,也是一個強調句,集中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應該更多地警告DeepMind,因為數據經過處理以后才有價值——僅僅擁有數據并不能產生價值。這里bit指信息單位。
[A]意為:必須不遺余力確保隱私的保護。
[B]意為:泄露病人數據比出售它更糟糕。
[C]意為:靠病人數據牟利是不合法的。
34. [D]意為:科技巨頭對大數據的壟斷。
第三段提到制定隱私法的基礎——防止利用有關某人的信息來做傷害他的事情。但是在作者看來,用隱私法來限制DeepMind這樣的科技巨頭根本沒有用,解決不了人們真正擔憂的問題。更重要的是(what matters),科技公司開發出的算法具有壟斷性質,雖然在開發它們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公共資源。這里monopoly指壟斷公司。有關本題的答案,請進一步參考下一題題解。
[A]意為:大醫藥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
[B]意為:隱私法無效的實施。本文并不是說隱私法實施起來缺乏力度,而是說根據隱私法目前的立法理念,它根本管不了大數據公司對私人數據的濫用。
[C]意為:新軟件的濫用。
35. [B]意為:謹慎的。
本文的話題是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作者在第一段提到NHS和DeepMind對病人信息的侵犯——DeepMind是英國的一家AI公司,在第二段提到應該從什么樣的角度看待個人信息的保護問題,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到目前的隱私法不能保護私人信息免受科技公司的濫用。作者在最后一段指出,我們仍然處于用大數據拯救生命這場革命的初期,現在做出的一些小選擇將來可能產生巨大后果,反對digital feudalism的斗爭是一場持久的斗爭。簡單地說,digital feudalism指網絡巨頭對網絡使用及網絡數據的分塊控制,這種控制同時也是專橫的,是反民主的,因此把它稱作“封建主義”。可見,對于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方法用于醫療——拯救人的生命,作者表達了一種謹慎的態度。
[A]意為:含糊的。
[C]意為:值得贊賞的。
[D]意為:鄙視的。
全文翻譯
[第一段]
要想公正地評定英國國民醫療服務 (NHS)和DeepMind之間的交易帶來的風險,首先必須承認雙方的本意是好的。DeepMind是國際人工智能 (AI)公司領軍者之一。這場交易應用于醫療的潛力很好,但是它也可能導致科技巨頭權力的進一步集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信息專員Elizabeth Denham對NHS屬下的皇家自由醫院信托基金發出了譴責意見,該基金依據一項言辭模糊的協議,在2015年向DeepMind移交了160萬病人的病歷,而該協議根本沒有考慮病人的權利和他們保護隱私的愿望。
[第二段]
DeepMind基本上道了歉。NHS的信托基金也做出了補救。NHS和DeepMind之間的進一步安排——它們可能有很多安排——將被仔細審查,以確保征得病人的必要的同意,所有不必要的信息已經被清除。在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上應該吸取教訓。但是隱私并不是這一事件的唯一視角,甚至不是最重要的。Denham女士選擇集中譴責NHS的信托基金,因為根據現行法律,它“控制”數據,而DeepMind僅僅是“處理”數據。但是,這一區分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恰恰是處理和聚集數據,而不僅僅是擁有數據,賦予數據以價值。
[第三段]
重要的問題是:誰應該受益于對現在產生于我們生活的所有數據的分析。隱私法基于這樣一個概念:有關個體的可識別的知識造成了對他們的傷害。這與監控經濟的工作方式無關。只有當把個人數據和數百萬人的數據做比較時,個人數據才能獲得價值。
[第四段]
在這種情況下用隱私法約束科技巨頭讓人感覺有點藥不對癥。這樣做不能解決真正的擔憂。指出DeepMind開發的算法將有益于病人并能拯救生命,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它們屬于一個私營壟斷公司,而開發它們使用的是公共資源。如果軟件承諾以藥物現在能夠的規模去拯救生命,我們可以指望大數據起到一家大醫藥公司那樣的作用。我們仍然處于這場革命的開始階段,現在做出的一些小選擇可能以后產生巨大的后果。為了避免未來產生數字封建主義,我們需要作長期斗爭。Denham女士的報告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Text 4
36. [B]意為:僵化的管理。
根據第一段,美國郵政連續十年出現赤字 (red ink),而且還欠員工的醫療費和退休金。在作者看來,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現代技術發展大大地降低了其主營業務的數量;二是它始終沒有進行結構調整,使其管理僵化,在經營上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可見,第二個原因對應于選擇項B表達的內容。
[A]意為:預算失衡。原文說的是它收支不平衡,出現赤字,不是說預算不平衡。
[C]意為:技術更新成本。
[D]意為:銀行撤銷支持。
37. [A]意為:利益集團的干擾。
第二段提到,國會多次試圖通過立法來改革美國郵政,加快其現代化的步伐。這里modernization指第一段提到的adjust its operations to the new reality。但是這些努力都失敗了,因為利益集團給國會施壓,要求維護現狀,以免損害它們自身的利益。這里所說的利益集團包括郵政工會和賀卡制作商 (后文提到禮拜六不投遞郵件可以節約美國郵政的運營成本,顯然影響到賀卡制作商的利益)。可見,由于利益集團的干擾,美國郵政無法進行有效的結構調整,更新自己的業務運營方式。
[B]意為:來自國會不充分的資助。
[C]意為:對郵政業務需求的縮小。
[D]意為:郵政工會的無能。
38. [A]意為:消除退休員工醫療保險帶來的負擔。
第三段提到,各方已經達成了解決美國郵政問題的方案,該方案正在眾議院 (the House一般指美國眾議院)進行討論。這個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增加美國郵政的收入,這包括兩個增收渠道,一是每封信增加郵資一美分 (penny原指英鎊的“便士”,是英鎊最小單位,在美國指美分), rate increase指費用的增加;二是把美國郵政的退休員工轉入美國醫療計劃。第二種措施能抵消美國郵政為退休員工支付的醫療費用,從而解決了美國郵政及其工會長期抱怨的一個問題。可見,后一個措施既能使美國郵政擺脫退休員工的醫療負擔,也能讓員工獲得更好的醫療保障。
[B]意為:在新運輸工具上做更多投資。本文所說的vehicles當指郵件的運輸工具。
[C]意為:采用一種新的增費機制。增加郵件費用屬于第一個措施,而latter step指的是把美國郵政退休員工轉入Medicare。
[D]意為:吸引更多普通郵件客戶。
39. [C]意為:不滿。
作者在最后一段說,如果議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clear此處意為“通過”),它還需要參議院通過,在那里肯定會有議員反對它,指責它沒有達到綜合改革美國郵政的目的,包括沒有解決collective bargaining (指勞資雙方的討價還價),也沒有涉及取消周六投遞郵件的問題。在作者看來,雖然目前立法者 (legislators指國會議員)達成了一些共識,但是這些共識更多地是為了一些政治目的,而不是為了改革美國郵政,使之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可見,作者對美國國會這里是批評態度。
[A]意為:尊重。
[B]意為:寬容。
[D]意為:感激。
40. [D]意為:美國郵政不僅僅需要一個創可貼。
做主旨類題時需要綜覽一下各段的主題,尤其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集中代表作者觀點和文章主旨的句子。第一段指出美國郵政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連年虧損,二是雇員的醫療和退休金沒有保障,并概括地指出了造成現狀的兩個原因。第二段提到解決問題面臨的困難。第三段提到國會正在試圖通過立法解決美國郵政的問題。第四段批評國會提出的方案僅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而不是要全面改革美國郵政。也就是說,在作者看來,解決美國郵政的問題需要立足于更長遠的目標——改革的目標應該是讓美國郵政更適合21世紀的新形勢,而不是短期的政治考量。可見,D項較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這里More than a Band-Aid是一種比喻,用創可貼喻指只能起到短期效果的措施。
[A]意為:美國郵政開始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
[B]意為:美國郵政:別挨近我的蛋糕。即別觸動我的利益。
[C]意為:美國郵政:慢性病需要快治。
全文翻譯
[第一段]
美國郵政 (USPS)繼續以赤字運行。它宣布2016財政年凈虧損56億美元,連續第10年支出超出營收。同時,其無資金準備的負債高達1200多億美元,其中多數為欠下的員工醫療和退休金。它已經破產多次。根本上來說,美國郵政處于技術變化和結構調整之間的歷史性擠壓之下,前者永久性地降低了對其支柱產品——普通郵件的需求,后者使管理缺乏靈活性,不能根據新的現實狀況調整其運作方式。
[第二段]
而且,從郵政工會到賀卡制作商等的利益集團也給美國郵政的最終監督人——美國國會施加維護自身利益的壓力,他們堅持認為,無論美國郵政發生什么樣的其他事情,他們所依靠的現狀的各個方面必須得到保護。這就是為什么不斷的改革立法嘗試在最近幾年都失敗了,使美國郵政無法償還其債務,只能推延至關重要的現代化過程。
[第三段]
現在有消息說,涉及的各方——包括民主黨、共和黨、美國郵政、工會以及郵政系統的最重要客戶最終達成了一個改革該系統的方案。立法正在眾議院進行討論,它將在五年內預計為美國郵政節省286億美元,這些錢用來支付新的運輸工具,是有助于其生存的措施之一。錢大部分將來自每封信增加一美分的永久性費用,來自把郵政退休員工轉入美國醫保計劃。后一項措施將大大地抵消每年預支的退休員工醫療的經濟負擔,這樣就能解決美國郵政及其工會長期抱怨的一個問題。
[第四段]
如果這項議案獲得眾議院通過,它將仍然需要參議院通過——那里肯定會有人指出,這個議案僅僅是滿足了美國郵政生存的最最起碼的要求,而不是一次綜合性改革。美國郵政勞資雙方的討價還價還不會改變,考慮到工作人員的支出占據這個機構80%的成本,這是一個重要缺失。另外一個缺失是它沒有討論取消周六的郵件投遞。這一常識性變化獲得廣泛的公眾支持,將為美國郵政每年節約20億美元。但是郵政特殊利益集團似乎想阻止這一變化,至少在眾議院中阻止它。圍繞這個立法正在出現的共識,標志著立法者正在擔憂美國郵政短期崩潰所帶來的政治上的尷尬。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正在嚴肅地思考改革郵政系統,以迎接21世紀的挑戰。
Part B
解題思路
本文主要是講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 (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的地位、建設的歷史等,在文中主要以其縮寫形式EEOB出現。而使用該縮略詞之前應該出現其全稱,通過這一點以及所給的第二段選項 [C]可以判斷文章的首段41題,然后根據段落的連貫性 (一般是首尾銜接)原則,判斷[C]項之后的第三段42題,再依次根據上下兩段的銜接判斷其他各選項的順序。
答案詳解
41. [E]
快速瀏覽各選項可發現 [E]段首先介紹EEOB的全稱,提出全文話題,概括其在美國歷史和建筑遺產中的地位。同時,其最后一句提到to house the growing staffs of the State, War, and Navy Departments,而這與給定的第二段 [C]第一句提到的The State, War, and Navy Building是同義復現,兩段首尾銜接,因此可判斷文章第一段即41題選 [E]。
42. [G]
第二段 [C]講EEOB原來叫“國務院、作戰部和海軍部大樓”,在美國歷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最后一句提到:這兒也是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地。由此可判斷,接下來應該開始講該大樓的歷史,而[G]選項第一句提到“EEOB的歷史始于……”,意思一致,承上啟下,故42題選 [G]。此處一個造成干擾的選項是 [D],其開頭提到了許多著名人物參與過EEOB內發生的歷史事件,似乎與上一段的最后一句形成銜接。但是,通過進一步分析可知,這段只是列舉了諸多歷史人物和事件,放在此處無法承上啟下,因此可排除。
43. [A]
上一段 [G]主要講EEOB最初的建造原因,最后一句提到需要拆除國務院大樓 (the demolition of the State Department building),而 [A]選項開頭就講到建造一座新的國務院大樓:國會任命一個委員會來為新的國務院大樓選址、編制計劃和估算成本。由此可見,這兩段前后意思順接。另外,[A]最后一句的“大樓的建造始于1871年6月”與所給定的下一段 [F]的開頭“大樓的建筑耗時17年”也是銜接的。故43題選 [A]。
44. [B]
給定的上一段 [F]的首句講:整幢建筑是一部分一部分地緩慢建起的,總共耗時17年。之后介紹了建筑的一些內部裝修細節。而 [B]段第一句就講到1875年首先完工、國務院入駐的南翼,最后一句又談到海軍部于1879年入駐東翼。由此可知,先在 [F]段總述,再在 [B]段中逐翼分說,前后對應,故44題選 [B]。
45. [D]
最后只剩[D]段。上一段 [B]講到大樓各翼逐漸完工并由國務院、海軍部先后入駐,最后提到其內部精美的墻壁、天花板、地板裝飾等。而 [D]段承接上段,講大樓完工后發生在其花崗巖墻內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文章的最后一段。故45題選 [D]。
參考譯文
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 (EEOB)在美國的國家歷史和建筑遺產中都有獨特的地位。它由財政部建筑總監阿爾弗雷德·馬利特 (Alfred B. Mullett)設計,建于1871年至1888年,旨在容納國務院、作戰部和海軍部不斷增多的工作人員,被認為是美國境內具有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筑風格的最佳建筑樣板之一。
它最初被稱為國務院、作戰部和海軍部大樓,在19世紀最后25年和20世紀最初25年之間容納了三個與制定和執行國家外交政策最密切相關的行政部門,在這個時期,美國崛起成為世界大國。這座大樓曾是美國一些最重要的外交官和政治家的辦公地,也是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EEOB的歷史早在其奠基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最初的行政辦公室建于1799年至1820年。一系列的火災 (包括英國人在1814年制造的火災)和過度擁擠的狀況導致了現在的財政部大樓的建設。1866年,由于財政部大樓北翼的建設,需要拆除國務院大樓。
1869年12月,國會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為新的國務院大樓選址、制訂計劃和估算成本。該委員會還要考慮作戰部和海軍部的可能安排。有些人希望在白宮另一邊建造一座希臘復興風格的財政部大樓的孿生樓,而令他們感到震驚的是,Alfred Mullett設計的繁麗的法蘭西第二帝國風格被選中,一座可容納所有三個部門的建筑于1871年6月開工建設。
建筑耗時17年,各個翼樓逐步慢慢建起。當EEOB全部完工時,它成為華盛頓最大的辦公大樓,里面有近2英里的黑白瓷磚走廊。幾乎所有的內部細節都采用鑄鐵或石膏;木材的使用被最小化以確保消防安全。八個巨大的花崗巖旋轉樓梯有4000多個單獨鑄造的青銅欄桿,屋頂有四個天窗穹頂和兩個彩色玻璃圓頂。
國務院的南翼大樓1875年完成,是第一個被入駐的,擁有高雅的四層圖書館 (1876年建成)、外交接待室和用木雕、東方地毯及鏤花墻飾裝修的國務卿辦公室。1879年,海軍部遷入東翼大樓,在這里,精心制作的墻壁、鏤花圖案天花板和鑲嵌工藝地板裝飾著部長的辦公室。
美國許多最著名的人物參加過EEOB花崗巖墻內發生的歷史事件。西奧多和富蘭克林·D.羅斯福,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林登·B.約翰遜,杰拉爾德·福特和喬治·H. W.布什在成為總統之前都在這座大樓里有辦公室。曾有16位海軍部長、21位作戰部長和24位國務卿在此辦公。溫斯頓·丘吉爾曾走過大樓的走廊,日本的特使在珍珠港爆炸事件后與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此會面。
Part C
46.這是一個簡單句,主語是Europe,謂語是was witnessing,連詞and連接兩個賓語。本句中還包括兩個介詞引導的短語,By the date of his birth修飾主句中的謂語,而under the incentive of classical tragedy and comedy修飾creation。謂語動詞witness原意為“目睹”,這里也可以譯成“經歷”。兩個并列賓語表達的意思形成鮮明對比,因此passing在此指逝去,與creation (誕生)形成對比。詞組new forms根據上下文指new forms of drama,而classical tragedy and comedy最準確的譯法是“古典悲劇和戲劇”,而不是“經典悲劇和喜劇”。
47.這是一個主從復合句,其中包括兩個定語從句,who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boy,而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a form of literature。本句的主干結構是:no boy...could be ignorant that the drama was a form of literature...。在主語部分,grammar school在英國指普通中學,區別于職業中學,可以直接譯成“文法學校”。no boy...could be ignorant是雙重否定形式,可以譯成“任何男孩不會不知道”,也可以譯成“所有男孩都知道”,因為在莎士比亞時代女孩是不允許上學的,所以本句只提到男孩。詞組give glory to和bring honor to意思相近,都可以譯成“給……帶來榮耀”,也可以把前者譯成“給……以榮耀”,把后者譯成“給……帶來榮譽”。副詞yet的使用說明戲劇在英格蘭還沒有取得后來在莎士比亞時代達到的頂峰地位。另外,出于歷史原因,England最好譯成“英格蘭”,而不是英國。
48.這是一個并列句,前后兩個分句由and連接。在第一個分句中,professional companies指專業演出團隊或專業劇團,當然也可以直譯成“專業公司”; permanent theaters指固定劇場,區別于巡回演出時現搭建的舞臺。在第二個分句中,university men指大學的學者;with literature ambitions指他們想成為文學家;as offering a means of livelihood修飾these theaters,是說這些人可以通過寫劇本養家活口,其中livelihood指“生計”或“謀生”。
49.這是一個并列句,由and連接。在第一個分句中還包括一個獨立結構——它也可以被看作省略了had been的省略句。本句中,native指英格蘭本土;literary drama指文學類的戲劇,也可以譯成“具有文學價值的戲劇”。這里說“這些戲劇與公共劇場結盟”,實際上是指上文提到的演出這種戲劇的劇團有了自己的固定劇場。
50.這是一個復合句,其中包括兩個that引導的從句,作remember的賓語。句中不定式短語To realize...activity作目的狀語,how great was the dramatic activity指莎士比亞時代戲劇活動非常多。謂語remember further是指除了上一句提到的兩個number外,還有其他線索告訴我們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活動有多么活躍。在第一個賓語從句中,hosts of指數量多,have been lost指這些戲劇作品沒有傳世;在第二個賓語從句中,note意為“名聲,名望”, author of note可以譯成“著名 [劇]作家”, survive也指“傳世”。在五個句子中,這個句子是最難翻譯的,請認真研讀。
參考譯文
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恰遇一個戲劇上異常活躍和成就卓著的時期。(46)他出生時,歐洲正經歷宗教劇的終結,在古典悲劇和喜劇的刺激下,新形式的戲劇應運而生。這些新的形式起初主要是學者寫的,由業余演員演出,但是像在西歐其他地區一樣,在英格蘭,一個專業演員的階層正在興起,威脅著要使戲劇平民化,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戲劇,也不管是古典還是中世紀戲劇,抑或是文學戲劇還是滑稽劇。宮廷、業余者的學校組織、巡回演出者都爭相為戲劇娛樂提供廣泛的需求;而且,(47)任何上過文法學校的男孩都不會不知道,戲劇是一種文學形式,曾給古希臘和古羅馬帶來榮耀,它可能也會給英格蘭帶來榮譽。
當莎士比亞12歲時,第一個公共劇院在倫敦建成。有一段時間,文學沒有對這個公共舞臺表現出任何興趣。想博取文學聲望的劇本都是為學校或宮廷寫的,或者是為圣保羅教堂和皇家教堂的童聲唱詩班寫的,然而他們也在公共場所和宮廷里演戲。(48)但是,專業劇團在其固定劇場興旺發展,擁有文學抱負的大學學者很快轉向這些劇院,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截至莎士比亞25歲的時候,Lyly、Peele和Greene已經寫出既受歡迎又具有文學價值的喜劇;Kyd寫的一個悲劇令人擠滿了劇院;Marlowe在平民舞臺上成功地展示了詩歌和天才——自歐里庇得斯死后,這類戲劇從來沒在平民舞臺上演過。(49)一種本土的文學戲劇誕生了,它與公共劇場的結盟業已確立,至少,它的一些偉大傳統已經開始形成。
其后25年伊麗莎白一世時代戲劇的發展對于文學史的研究者而言特別有趣,因為在這個短暫的時期內,我們能追溯多種戲劇和多種偉大職業的開端、發展、繁榮和衰敗過程。今天,僅是被創作出的戲劇數量,還有同時為倫敦這座20萬居民的城市寫作的劇作家數量,就令我們稱奇。(50)要意識到那時的戲劇活動有多偉大,我們還必須記住,有大量的劇本已經遺失,而且,也許沒有一位著名作家的所有作品都流傳下來了。
三、寫作
Part A
范文點評
Dear Teachers and Professors,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our university's graduation ceremony as special guests.It is a traditional and prestigious event which is a spotlight of every year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本題的核心要求是給在校的國際專家們寫一封郵件,邀請他們出席畢業典禮。依照英語寫作的慣例,作者在起始段簡潔得體地表明了本文的核心意圖。在第一段里注意掌握以下詞語:a great pleasure (榮幸),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誠摯地邀請您出席), traditional and prestigious (具有悠久歷史和聲望的), a spotlight (引人注目的事件)。
The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the Jason Hall,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library, from 9 to 11 a. m. on June 20,2018. In addition to the various speeches and awarding ceremony at the event, there will also be some celebrating performances and other musical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put on by students themselves.
第二段要談談具體安排。第一句簡單明了地告知時間和地點,其中的The ceremony will be held比we hold the ceremony更符合英語表述習慣。第二句介紹畢業典禮活動和其他文藝活動。此句中的In addition to引導典禮上的傳統活動,這個短語有著承上啟下的功能;而there will also be引出其他慶祝活動。
Present at the ceremony will be university leadership, would-be graduates at all levels, famous alumni and alumnae, and other distinguished guest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versity. Kindly inform us if you can attend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t least one month before the event.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presence.
結束段告知應邀參加儀式的各類人員和嘉賓,并禮貌地要求對方確認能否參加典禮。全文以“期待您的光臨”這樣的禮貌語結束。
Best wishes,
Li Ming
Part B
范文點評
This is a very simple but meaningful picture. As every university student does at the end of each semester, a young man in the picture is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and looking at the courses he may have to choose for the upcoming term. Simple as it seem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for students to consider before enrolling for their favorite courses.
今年的看圖寫作主題是網上選課,這個話題與考生的學習密切相關。本文作者首先用simple but meaningful對畫面進行點評,接下來按照題目要求,對畫面做了簡要描述,并在段尾指出選課時學生要考慮很多因素,為第二段的內容做了鋪墊。
Actually,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who do select their courses based on such considerations as whether the courses are easy to pass, whether the course instructors are more likely to award high scores and whether there are fewer assign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also many more students nowadays in favor of more challenging courses with advanced knowledge which they believe can make them more competent and creative.
在第二段作者介紹了兩類學生的選課標準,第一類希望考試易過 (easy to pass),老師傾向于給高分 (are more likely to award high scores),作業少 (fewer assignments);第二類學生喜歡選擇有挑戰性的課 (in favor of more challenging courses),以便使他們修完課程后變得更加competent and creative。
In view of the above choices, I think the standards that the first group of students hold are understandable as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has never been higher nowadays. But the choices of the second group can give students long-term benefits. As knowledge has been updated very fast, a stronger competence will benefit students ultimately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job marke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can broaden your knowledge and build up your competence through attending the courses.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really embrace a brighter future career prospect. So when you make course decisions, you should take long-term goal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作者在第三段對這兩類選擇做出評價:對第一類的選擇標準表示understandable (可以理解的),但是認為第二類選擇更能使學生長期受益 (give students long-term benefits)。由于知識加速更新 (As knowledge has been updated very fast),就業市場競爭激烈 (a highly competitive job market),所選課程要有助于拓寬知識面(broaden your knowledge),增強能力 (build up your competence)。只有這樣 (Only in this way),才能確保有更好的職業前景 (embrace a brighter future career prospect)。最后作者總結說:選課要考慮長遠目標。
本文語言流暢,用詞面寬,句式變化多樣。
評語
內容切題,包括題中所列三方面的內容;文章通順,語言流暢,句式變化多樣;用詞面較寬;表達能力較強;長度符合要求。
經典句型賞析與背誦
1. It is a great pleasure
2.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3. our university's graduation ceremony
4. a traditional and prestigious event
5. in addition to the various speeches and awarding ceremony
6. celebrating performances and othe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7. famous alumni and alumnae
8. look forward to your presence
9. a simple but meaningful picture
10. enroll for their favorite courses
11. award high scores
12. in favor of more challenging courses
13. make students more competent and creative
14. In view of the above choices
15.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16. give students long-term benefits
17. a highly competitive job market
18. broaden your knowledge
19. build up your competence
20. embrace a brighter future career prospect
21. take long-term goal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868經濟學(含宏觀、微觀)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734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及詳解
- 邵沖《管理學概論》(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考博英語閱讀理解、翻譯與寫作高分突破
- 2020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354漢語基礎》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910法學綜合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微觀經濟學考研專題考題精編及詳解
- 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適用于考卷中含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名校)
- 黃達《金融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真題考研匯編
- 高成興《國際貿易教程》(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微觀經濟學考研強化班內部講義(精華版)—要點精編、考題透析及名師點評
-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邵津《國際法》(第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5小時高清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