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靜夜思
- 逢魔記事
- 喵星特派員
- 2202字
- 2020-04-03 02:32:03
接下來的戰(zhàn)斗結(jié)束地非常快......
其具體步驟為:二十個手持武士刀的、全副武裝的源氏妖兵果斷地向方凡沖擊而來。
然后,它們就白給了......
它們試圖搞斬首戰(zhàn)術(shù),將操縱長劍糾纏住隊友們的方凡先行擊破,至少也要打斷他那詭異的術(shù)法。如此一來,就算方凡本人可能仍然毫發(fā)無損,可他就即將面對一打三十多的不利局面。
想法和行動方向的確沒錯,然而這種斬首戰(zhàn)術(shù)僅限于“大部分狀況”。
而方凡是狀況外......
只在短短幾個呼吸間,便有二十柄“分化”出來的長劍脫離與近戰(zhàn)妖兵們的戰(zhàn)圈,毫無偏離地將那些妖兵一個不漏地釘在了地面上。
而且近戰(zhàn)妖兵們的劣勢仍然無法逆轉(zhuǎn)。由于它們已經(jīng)被那些不講道理的劍們砍倒了不少,此消彼長之下它們也是毫無還手之力。
此時的方凡眼看勝局已定,便轉(zhuǎn)頭看向源賴光,左眉挑起、似笑非笑。
源賴光清了清嗓子,輕輕拍了拍手。就在這一刻,所有的妖兵都停止了行動,就像田間的稻草人一般一動不動。它們一個個的殘軀斷臂(或者應(yīng)該說殘盔斷甲?)或站著、或趴著(被釘在地上了),而方凡的長劍大隊也在方凡將劍入鞘后當(dāng)場停手,隨后漸漸消失。
演武場上,再無盔甲的摩擦聲、刀劍的碰撞聲,再次重歸寂靜。
“方先生好手段!”源氏家主起身拍手,面上帶著如沐春風(fēng)的笑。而觀眾席上的一眾陰陽師也不再裝死、紛紛起身附和。
而方凡下場第一句話是:“晚上吃啥?”
接下來便終于到了說正事的環(huán)節(jié),諸如陰陽寮作為電池或者說彈藥儲備如何給方凡這門“大炮”充能裝填讓他對海上巨妖打出成噸的地屁埃斯;亦或是關(guān)于源氏參戰(zhàn)時派出多少兵力等等這些問題,以及方凡最是關(guān)心的宴會。
總之,在一段冗長的會議以及一場咱們自古以來就通用的“邊吃邊說”式的議事性晚宴后,方凡酒足飯飽地來到了源氏家主準(zhǔn)備的客房。
大部分的陰陽寮成員都在源氏的大道場內(nèi)休息。而有頭有臉的,比如安倍晴明、藤原道綱等,當(dāng)然還有方凡——他們則是每人都有個單間兒。
是夜,雖然經(jīng)過了一場降雨,但杯水車薪,源氏領(lǐng)內(nèi)刮的風(fēng)仍然是干燥且?guī)в袩釟獾摹?
方凡白天剛刷了一打五十的成就,又經(jīng)過了之后的冗長會談,可謂是身心俱疲,至少其他人都認(rèn)為他身心俱疲。所以,并沒有人來打擾他。
而他自己此時正敞開房門,盤腿坐在門廊上,靜靜地看著滿眼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枯山水式庭院,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像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沒有煙火氣的夜晚了......”方凡咕噥著。
他想家了。
他所想的家,是長安城東郊的一所道觀,便是大唐有名的三清觀。三清觀道士由于受到玄宗皇帝青睞,時常主持各式祭典,于是香火極旺,信眾多多。
而方凡,一開始則是一個流浪的孤兒。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生父母是何許人,自從他幸運(yùn)的活到了能夠記事的年齡后,他便一直在流浪。那時他很慘,就是運(yùn)氣好時也連饑餐渴飲都做不到。
小方凡很瘦,甚至肚腹有一些浮腫——餓得。
當(dāng)年的他,雖然時時處于饑餓狀態(tài),可卻手腳靈便,因為如果他不靈便的話,在偷別人的饅頭的時候就會被抓到,可能會被吊起來打。
就像野生動物,一旦受傷,那么死亡幾率就會大幅上升。
雖說大唐盛世,可還是總會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這是古時的常態(tài),每天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凍死或者餓死一些人。
皇帝自然管不過來,他手下的官員們也管不過來,而再下面的一些官吏,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會去管╮(╯-╰)╭
總之,這樣的一個小流浪兒,游游蕩蕩地游到了三清觀外。
入夜后小方凡實在走不動了,一屁股坐在了三清觀山門外的石獅子懷中。石獅子懷中雖然不寬敞,可是至少能夠擋住一點(diǎn)冷風(fēng),當(dāng)時是初冬,雖然還沒下雪可那溫度也夠小方凡受的了。
人在生存時,維持體溫可是很重要的。
在石獅子懷中的小方凡將自己抱成一團(tuán),從自己幾天前從野外的獵戶尸體上脫下來的棉衣衣襟里掏出小半個已經(jīng)冷透、硬得像石頭一樣的饅頭,慢慢地啃了起來。
干硬的饅頭塊兒那粗糙且不規(guī)則的觸感、以及它那脫落下來的碎屑劃過喉嚨的觸感,時至今日方凡都還記得。
那是兩天前他在市集上偷來的饅頭。
之后他沒敢回到那個鎮(zhèn)子附近,便來到了這里。
今天真冷呀!過大的棉衣的衣擺、衣襟里都透著風(fēng),盡管他已經(jīng)盡量將那棉衣裹住身體、并且卡在了石獅子懷里,然而那無孔不入的冷風(fēng)卻猶如跗骨之蛆一樣不停地鉆入棉衣內(nèi)部,時不時讓他瘦弱的身體一個激靈。
他感覺自己好困,非常想睡覺,大約睡著了就不會冷了罷。
想著想著他就在體溫持續(xù)下降的情況下睡著了。
如果不是三清觀那眼神極好的住持道士當(dāng)日晚歸,并且眼尖地看到自家道觀門前石獅子有點(diǎn)不對勁的話,可能第二天小方凡就進(jìn)亂葬崗了吧。
總之,那個年逾不惑的住持道士覺得相逢是緣,并且自家道館條件也很好,就把這個看著就造孽的小家伙抱回了道觀。
就這樣,小方凡的冬天就結(jié)束了。
每次想到那個很是溫暖的冬天,方凡臉上都會泛起微微的笑意,都會想起自己一生都會覺得那是人間至味的那一碗微咸的菜粥。
那是住持將他帶回道館的當(dāng)晚,道士發(fā)現(xiàn)這孩子正在發(fā)燒,肚腹餓到浮腫,行將就木。他先是抱著孩子去了丹房,將藥用手搓碎和入清水給孩子喂下了,又帶著孩子直接去了伙房,將自己的被子鋪在地上把孩子裹住,放在灶旁。
接著,他生起灶火,用了伙房白天剩下的米飯和沒來得及用的青菜煮了些粥,但由于是道士第一次煮東西,他放多了一些鹽。
那個命不該絕的孩子是被灶火的溫度和米飯的香氣喚醒的。
那碗粥,小方凡吃得很慢。其一是因為他吃不了那么快,他沒有那樣的體力;其二是因為,他害怕吃太快,吃完了,這個溫暖的夢就醒了。
如今回想起來,他仍然感覺那像是一場溫暖的夢。
當(dāng)時灶中那些木柴上躍動著的火焰,就像是勾勒出了一個又一個溫暖人心的人間仙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