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教化之道
- 修仙論
- 墨優(yōu)柔
- 3870字
- 2022-12-26 22:53:59
昭榜樓最頂層,“洪石”拿出一黑一白兩個卷軸,來到一面空白的墻壁前,腳下生風離地數(shù)尺,然后一抬手將卷軸掛在了墻上,散去腳下輕風,人飄然落下。
卷軸緩緩打開,只見黑色卷軸上是白色的字跡,其上面寫的是邀十名以上化神修士鏟除七大惡妖,要求擅長斗法,不懼生死,十年以內為期,到時湊不齊人數(shù),此事暫且作罷,如有意者可前往“地靈山脈”“天風山”之頂相聚,如有早到者可原地等候,也可暫謀它事,待時期到時再匯合。
白色的卷軸上用的是黑色的字,上面寫著;邀符陣師共研符陣之道,相互交流交換皆可,期限不定,去留自由,另外發(fā)現(xiàn)三大絕地,其一為極惡怨鬼煞氣之地,其二為毒瘴妖靈之地,其三為鏡像之地,此鏡像之地“凡從此地經(jīng)過的無論人妖,皆會在此地誕生一個一模一樣的且性情相反者?!贝巳^地恐將來為我人族和萬物生靈有害,避免為禍人間,需將其封印,望有道者前來商榷,如若不棄,請記住下方符文。而在卷軸下方空出來的地方果然有一個筆畫繁復的符文,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傳訊用的符文,依照此符文畫出來的符才能順利的與對應的另一個母符文產(chǎn)生聯(lián)系,并以此可互通信息。
母符與子符,這個中有個講究,那就是子符一定會和母符聯(lián)系上,絕對不會出現(xiàn)串錯門的事情,但是母符要是給子符發(fā)訊息時就會出現(xiàn)無論多少子符會同時收到來自母符的相同消息,所以后來的仙師們經(jīng)過改良,只要母符收到第一次某人用子符給母符所傳訊息后,就會記下這人的氣息,下次母符給子符發(fā)傳任何形式的訊息都可由母符持有者自由選擇誰來接收,如果母符是一次性的或者毀壞了,那剩下的子符就全都變成沒頭蒼蠅了。
還有一種是帶著神識印記的傳音符,只要你見過某個人或畫像或聽過名諱,并且他的形象記憶在你的腦海里,那你發(fā)傳音符的時候再將記憶用神識烙印在傳音符之上,那傳音符就會如同有磁力一般,無論對方在那里,也無論你知不知道對方的位置,傳音符都會找到對方。據(jù)說這種現(xiàn)象是由“萬象決”的功法和占卜之道的原理演變而來的,其白話文的解說是這樣說的;“只要某人或物在這個天地之間存在過,就會留下存在的印跡,就有跡可循,換句話說就是:你不知道他在哪里就不代表天地不知道,因為總的還是生在天地間的”。
嗨:你們看,隱世家族里面有“化神”女修士要入世啦!也不知那位癡心郎君與這位仙子結成蓮鯉??!一樓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雙手杵著拐杖,傳出稀奇的聲音。
您老啊,是人老心不老,光看“化神”女修士了,您看看人家還招女婿了!那所謂的條件就跟沒說一樣。一位年輕的修士和老者說道。
切,你小子還好意思說我,人家還招媳婦了!要不是你這個打扮不太對,我估計你也會考慮考慮!
這位年輕的修士漲紅了小臉,盯著老者看了一會兒,而老者也盯著年輕修士看了一會兒,隨后又戲劇般的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老者與年輕修士本來是互不相識的人,可這一番對話貌似相熟的忘年交,又好似說話沒個正型的老不正經(jīng)和小不正經(jīng),換成古板固執(zhí)的人一定認為這簡直就是不成體統(tǒng),目無尊長之類的種種認知??墒窃谶@個開明時期,街邊的路人甲和路人乙即使是互不相識的人,只要臭味相投就可以來往無忌,那些規(guī)矩禮儀都被視為陳舊酸腐的象征,只有年輕的身體里裝著一顆無比蒼老的心的人,才會有分別心。一點點的分別心倒還不打緊,一但分別心過于嚴重就會成為人與人之間的牢不可破的隔離墻,這堵墻將你和我永遠的隔離開來,彼此將錯誤的認為你和我的世界彼此是無法相融的,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人與人之間的共相始終是多于殊相的……。
偉大的佛道開創(chuàng)者曾經(jīng)向眾生講道留有言語,說;眾生皆生于一胎,眾生同于一母,皆是一母所養(yǎng),眾生相是眾生相,眾生相是一相,眾生皆苦是眾生苦,也是一苦。
道家說千變萬化的萬物皆起源于一,“道家認為,一切的本相有后相,本相為一,本相之前為道。在佛教的眼里眾生相皆是一相,說是眾生相其實是一之后的相,也就是道生一之后的相被稱為眾生相,而特別強調眾生被表象所迷而弱水與紅塵如陷淤泥不能自拔,指的就是一之后演變的眾生相……?!?
“洪石”抬頭看了看剛剛掛好的卷軸,見沒有什么問題,就整了整衣冠,理了理袖子就雙手倒背的下了樓,而他剛走,卷軸前就憑空出現(xiàn)一位發(fā)髻高挽,脖子身材修長,腰束錦帶,穿紫色一步拖地長裙的女子。此女子略微一看卷軸上的內容就心中已明了,眼神落在卷軸下方的符文上,細細的看著,眼中依稀映照著符文,好似有一只無形的符筆正在勾畫著。此女竟然在心中以心畫的方式記憶這繁雜的符文,一般的心算在凡人里面隨處可見,但是對于心畫之術只有擁有神識的修士才能做到,而心畫與心算相結合便是參悟大道的基本的起步能力。
在此樓某處閑散散步的一位老者看完了一個不知名的榜單后,捋了捋胡子后又佝僂著背轉過彎來到了“洪石”掛的卷軸前。
老者看了看卷軸,捋著胡須點了點頭,拿胳膊肘撞了撞紫裙女子的腰,道;丫頭,你要去嗎?
紫裙女子微笑點頭道;小女子想去長長見識,不知前輩是不是要去???
老夫想去看看能不能幫忙做點什么,還估摸著下輩子能投個好胎。
紫裙女子燦爛一笑說道;想必前輩來世一定會仙福高照、高坐道臺。隨后話鋒一轉說道;小女子愿與前輩協(xié)同前往,不知意下如何?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好好好,那就一起吧,丑話說在前頭,到時候可別怪我這老骨頭拖累你。
紫裙女子笑了笑,微微欠了欠身。我來扶您一把,說著,伸手攙扶著比她矮了一個頭的佝僂老者,身上靈光一現(xiàn),化作一道模糊的光影穿過樓頂,消失不見了。
“洪石”背著雙手,一副小大人模樣的走在街道上,左顧右盼的四處打量個不停,對周遭的環(huán)境顯得十分的好奇不已,閑逛了個把時辰之后,抬頭看了一眼天色,不早不晚已經(jīng)快到黃昏了,似乎想起了什么,嘴里低不可聞的叫了一聲“云麓”。
某處寬闊的樓頂草地之上,“云麓”正在嘰嘰咕咕的與幾只妖獸和甲蟲交談著什么,突然耳朵豎起,好似聽見了什么,轉身化作一道模糊的白影消失在原地。
走,去學堂玩玩。
“云麓”搖了搖頭,那個學堂,這里可有很多學堂的。
“洪石”撓了撓頭,辨認了一下方向,手指著北邊的一個方向道;去那個方向。
城北一座長滿藤條和爬山虎的高大塔樓前,“洪石”從“云麓”背上一躍而下,對著“云麓”的耳朵小聲道;變小、變小。
云麓身上頓時冒出一層白氣,白氣一陣翻滾之后迅速縮小,化為一個拇指大小的白色玉佩掛在了“洪石”的腰間,其模樣和云麓一般無二。
“洪石”來到三樓外廊木板凳上坐著,聽課堂里的夫子講課。
一位女夫子正一手持古籍,一手倒背于身后,來回漫步在一個一尺高一丈寬兩丈長的臺階上走動著,口中不停的在說些什么?
來到近處細細聽來,其言語清晰入耳。
女夫子道;父母在生下我們之前,在父母出生之前,他們是沒有準備的,也不允許也沒有這個能力做任何決定的。他們的出生本來就是一個巧合,他們不是因為要生下今天的我們才決定自己要出生的,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的人生禍福也不能歸咎于他們,我們是一個巧合,他們也是一個巧合。沒必要也沒理由有任何的怨恨。我們小的時候他們對我們的養(yǎng)育是因為我們太小,不懂得如何生活也沒有能力生活,他們對我們的照顧是因為慈愛與本能,并不是因為要我們給他們養(yǎng)老才這樣做的。我們因為一個巧合而來到這個世界上,因此父母將我們撫養(yǎng)大,有能力自己生存下去為止。我們都是一樣的,因為一個巧合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們長大后就應該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應該糾纏父母,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因為巧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他們不是因為我們而活著的,他們也需要自己的自由。
足足講了一炷香之后;女夫子從手里的書本之中的某一處,翻出一張舊的不能再舊的信紙。只見那張信紙黃的不能再黃,舊的不能再舊了,紙張邊緣稀稀拉拉參差不齊,而紙張本身也脆弱的好像風一吹就要散架了一般。
女夫子小心翼翼的,輕輕的翻開信紙,開口說道;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留給女兒的一封信,信上是這樣說的;我親愛的女兒:請原諒我的離開,我要去尋找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的幸福了。你已經(jīng)長大了,也應該自己生存下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尋找自己的幸福。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我不是因為你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也有我的人生,我的人生并不是要生下你并把你養(yǎng)大,然后等著你給我養(yǎng)老送終,你和我都是因為一個巧合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請你過好你的一生,祝你幸福!我親愛的女兒——你的媽媽。
讀完信紙上的內容,女夫子略微沉吟了片刻,才將手中的信紙小心意義的輕輕的夾在了書本的某一頁,然后對著一眾學子深深的看了一眼,學子們也不避諱女夫子的目光。在他們眼里,此時此刻的女夫子好像比以前更加的慈愛,更加的和藹可親。而他們的心中不知怎么地就是高興不起來,反而有一種傷感,這種傷感比起以前的任何時候的都不一樣,這種傷感是幸福的,不是因為得到的那種幸福,而是一種失去的幸福,沒錯,就是失去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之中還藏著一種偉大的力量,偉大的幸福感。沒錯,這是一種因為失去而得到的幸福,因為失去而又得到的偉大,這就叫;失去的,偉大的,傷感的幸福。
同學們下課休息,說完,女夫子緩步走出了課堂。
下課后的學子們一個個都沒有以前那么喜歡鬧騰了,平時都是一窩蜂似的跑出去玩,有的偏偏就喜歡在教室里打打鬧鬧,尤其是那幾個刺兒頭,最喜歡欺負女同學。而這次不一樣了,默默的坐在書桌前沒了動靜。有的同學好像七竅開了六竅,撐著下巴,眼神迷離,貌似在思考著什么。基本上一多半學子都在原地坐著一動不動,而有出去玩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也不像以前那么的奔跑如飛了,反而是小步慢走低頭不語。
這一堂課,牽動了他們人生那根不知名的神經(jīng),一根貫穿整個人生的神經(jīng),一根跨越時空的神經(jīng),讓無憂無慮的充滿青春又懵懂無知的少男少女們開始了第一次思考人生這一既復雜又簡單又令人迷茫的問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