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空間規劃
收納是為空間服務的。收納可以使家庭空間更加整潔,甚至可以體現家居環境的個性化和美感。
居住以人為本,收納也是以人為本。
為什么要進行空間規劃?
家庭室內空間一般會分成兩類:一類是公共空間,指家人共同生活、共同使用的空間;一類叫私密空間,指個人單獨使用的空間。
公共空間在收納時需要考慮大家共同的需求,照顧到家中每一個人的感受。
私密空間在收納時則側重考慮私密性、個性等方面的需求。
一般家庭都會設有以下幾大區域:
一是公共區域,供起居、會客使用,如客廳、餐廳、門廳等;
二是私密休息區,供睡眠、休息用,如臥室、書房、客房等;
三是公共使用區,為公共區和私密區提供輔助、支持,如廚房、衛生間、儲藏室、健身房、陽臺等。
臥室收納
臥室根據功能分成四個區:睡眠區、梳妝區、閱讀區和儲物區,也可以簡化為休息區和儲物區。不同的分區有不同的收納技巧。
1 睡眠區
睡眠區是臥室的中心區,主要家具是床,因此,床的布置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臥室中需要的其他家具。床本身和四周的空間是可以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好地方,有助于實現臥室收納空間的擴展。

床頭柜作為一個儲物的空間,可放發卡、眼鏡、飾品、臨時書籍;一些家庭會選擇增加一個床頭板,目的是增加收納空間,方便放置書籍、家庭照片、小飾品等,但建議別放較硬或易碎的物件,以柔軟物品為主;現在很多床會配一張床尾凳,除了提高整體美感,還有儲物的功能,襪子、內衣、圍巾、飾品、小包等小配件都可以放入床尾凳。

2 梳妝區
梳妝臺有一些有收納抽屜,有一些只有桌面。若有抽屜,可以把化妝品和物件擺放在收納抽屜中,令梳妝臺整體看起來比較整潔;若沒有抽屜,只有一面梳妝鏡和一個梳妝臺面,可以把小物件分類集中擺放在一起或購置一些收納器物進行放置。不要散放,若覺得收納器物很占空間,可以選擇一個布袋子進行收納。梳妝臺面若要擺放所有的化妝用品,最好按照彩妝與護膚品的分類,用托盤、盒子或袋子劃分出各自的空間。

3 閱讀區
如果您喜歡雅致清凈,可以在臥室中設立一個區域作為閱讀區。在午后的陽光下,在夜晚的燈光里,一張椅子、一本書、進門與你說會兒話的愛人,會是一幅很美的畫面。
在臥室里設立閱讀區對空間的要求比較高,因為要在有限的空間里擺放椅子和書籍。可以用飄窗作為閱讀用的一角,或者可以利用墻面空間作為儲書的地方,還有一些人會把衣柜的下層用作書柜,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都是整體和諧、美觀方便。

4 儲物區
臥室的儲物區主要是衣柜,不同的衣柜被賦予的收納功能不一樣。家里的衣柜一般會有立柜、五斗柜、衣帽間。立式衣柜的種類從使用上劃分,有移門衣柜、平開門衣柜、轉角門衣柜和折疊門衣柜;從結構上劃分,有板式結構衣柜、框架結構衣柜等。
移門衣柜:適合懸掛衣服;

平開門衣柜:適合折疊、卷、懸掛衣服;

轉角門衣柜:適合懸掛衣服;
折疊門衣柜:適合折疊、卷衣服。

我們可以把衣柜分為三個區域:上區、中區、下區:

?常用衣物疊放區
?閑置物品收納盒儲存區
?閑置被褥/靠枕收納區
?常用衣物掛置區
?旅行箱等放置區

?常用長衣/短衣綜合掛置區
?常用衣物疊放區
?常用短衣掛置區
?衣物附件收納區
?褲/裙掛置區
需要踮腳、仰頭、舉手或借助外力才能夠到的區域設定為上區,這一區域存取物品比較困難,使用頻率低,我們的視線不容易看見,一般存放較輕或不常用的物品,如換季、閑置或棉被等物品。上區物品建議用收納器物統一分類管理,方便下次取用。
可以平視、直立時伸手可及的區域設定為中區,這一區域存取物品最方便,使用頻率最高,人的視線最容易看到,一般存放常用的物品,例如當季衣物、內衣、包和帽子等。
需要下蹲、低頭、彎腰的區域設定為下區,這一區域一般存放笨重或次常用的物品,例如行李箱、雜物箱、床單被套,使用頻率為一周一次或二周一次等。
客廳收納
客廳是主人的門面,是很重要的“入風口”。如果你想家里整潔,那么視線所及之處就不能有雜物,只有不可移動的大物件。
很多家庭對客廳的收納有種誤區,認為只要是常用的物品,都可以往客廳里放,美其名曰“取拿方便”。其實,客廳的收納功能是有限的,賦予它的收納空間也是有限的。客廳一般有幾個功能:觀影、談聚和藝術品展示。因此,恢復客廳的原本模樣,就是把與此不相關的物品清理出去。

客廳的設備從功能上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可移動的設備,如沙發、電視機、柜子、家用投影儀等;
一類是可移動的設備,如落地臺燈、跑步機、按摩椅、平板電腦、空氣凈化器等;
還有一類是消耗物品,如食品、紙巾等。
客廳是公共區域,因此,個人的私用物品、隱私物品最好別在客廳儲放,即便是使用了收納器物。
同理,居家的其他公共區域盡量不要有私密的物品,比如首飾、內衣物、洗護用品、隱私護理用品等。
1 影音區
影音區是以電視為中心的區域,沙發、茶幾、椅子等都轉向它的方位,形成一個半(全)包圍的空間。此區域主要以電視柜、壁柜、展示柜為收納空間,輔以墻面收納,講究美觀的同時,能將所有雜物收納妥當,不僅使生活更加方便,也能使客廳展示獨到品味和生活格調。
收納時注意兩點:一是收,一是露。
收起來的是生活的雜物,如零配件、說明書、工具包、消耗品。
露的是想要展示的藝術品,空間不要混淆。

2 休閑區
休閑區中少不了書籍雜志、遙控器、撲克牌、零食、雜物等一些小物品,一般都是隨意擺放在臺面,使臺面顯得擁擠又凌亂,甚至影響整個客廳空間的整潔感,若將其分類有序地收納在不同的抽屜和收納盒里,就能一下子變得整潔。比如,現代家庭對CD的需求越來越小,但家里還有不少存余,又舍不得丟棄,因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收納盒、食品盒或鞋盒,按照歌手名字、音樂類型、年代進行分類,最后在收納盒外貼上標簽,把這些CD裝好放在不顯眼的位置,需要時取用即可。

客廳里存在率比較高的物品還有沙發被、隨時脫下來的衣服或家居服,這些物品不僅大,還占空間。沙發被收納的技巧很簡單,折疊后放在沙發扶手下的空間即可;而隨時脫下的衣服,最好是放回臥室或專門的收納區域。如果沒有獨立的收納區域,可以買一個收納筐放在沙發的角落,把這些衣物被褥放進收納筐。

3 藝術品展示區
客廳藝術品一般會有兩種,一種是大件,一種是小擺件。在收納擺放上,大件一般擺放在客廳的角落,如落地臺燈、大盆花卉和一些案幾角柜。小擺件一般都置于臺面或桌面,如紀念品、小盆花、玩偶、古董等。

廚房收納
廚房是我們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地方,寬敞、整潔的廚房不僅會讓我們產生烹飪的樂趣,而且正逐漸成為家庭生活、情感溝通乃至朋友聚會的重要場所。

來到科技改變生活的今天,廚房的格局在改變,廚房的體驗感越來越好,同時,廚房的功能也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可以說現代的廚房已向輕烹飪、重收納的形態轉變。一個普通家庭,料理類機器不會低于四個,還不包括各種功能的鍋和輔助工具。廚房除了保留最基本的儲藏、洗滌、烹飪等功能外,收納空間如何擴展也是廚房收納的新課題。
廚房的收納,我主張以封閉式收納為主要原則。第一是從衛生角度考慮,第二是從美觀的角度,更多地是為了整齊。
對于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物品,如每餐用的調味品、電飯鍋、炒鍋、電磁爐等,建議存放在開放的空間。如果想要臺面操作空間寬敞,可以增加一些穩固的置物架來放置此類用具。

廚房物品最好根據使用人的身材進行收納。這里的身材是對身高、體型、身體健康情況綜合的考量。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五口之家,廚房主要是外婆在使用和打理,可參照外婆的身高、體型和取用習慣進行空間設計。如果外婆身高是160厘米,她能輕松拿取物品的高度即為160厘米,但她不方便下蹲,那么在收納時,就要把常用物品放在她腰部以上、頭部以下的空間,腰以下的空間放置偶爾用的物品或有把手的物品。

廚房操作臺面上盡量不要放置閑雜物品。臺面無雜物,意思是操作臺面上不要放置太多用不著或多余的物品,如大量的洗滌劑、洗滌布、鋼絲球、重復的調味品、各種不用的料理機器等。換言之,臺面放的東西越多,說明櫥柜內的物品越無秩序。臺面上只留下常用的烹飪調味品,是比較理想的收納狀態。

儲物柜不宜儲備太滿,九分滿最好。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保證取物時的安全,二是預留空間來收納新近購買的物品。廚房是一個特殊的空間,易碎、零散的東西多,物品消耗快。我們經常會一不留神就磕破了碗,摔破杯子也是常事,還會經常發現一堆保鮮袋、保鮮膜、抹布、臺布沒有地方放。出現這些“碎碎平安”“凌亂不堪”的情況,其實反映出我們在收納物品時設計和放置的不合理,如果有足夠、合理的空間擺放物品,物品破損的概率是很小的,建議廚房物品入柜收納時以九分滿為宜,物品的間隔以一個手指的寬度為安全寬度。

這里還要強調的是,冰箱的收納更應該遵循九分滿原則。冰箱里東西塞得太滿,冷氣無法流通,東西反而容易壞掉。

1 一份好的收納計劃很重要
第一步:按使用形態分類
廚房用品基本包括四種形態:正在用的、不想用的、暫時不用的、未開封的。把正在用的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比如用了一半的食用油、開了封的辣椒粉,還有炒菜的三大必需品:鹽、糖、味精;替未開封的單獨開辟一個空間;對暫時不用的物品集中收納,放置在高處或櫥柜轉角處;而不想用的物品建議丟棄。

第二步:按包裝大小來擺放
有些調味品除了本身的收納容器外,也需要根據包裝的實際大小,存放在櫥柜里、臺面上或儲物柜里。比如狹長的拉籃適合存放長頸的色拉醬、番茄沙司等;柜子里可以存放扁圓形的豆瓣醬桶、泡菜罐、蜂蜜;意大利面、面包粉等袋裝物,如果不想倒進罐子里,可以整袋放在下柜里;那些為了嘗鮮買的試吃調味料、快餐配送調料包體積都不大,可以用密封袋或盒子統一收納,放到次常用的柜子即可。

第三步:形成固定的收納空間
我們大多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不經常進廚房,偶爾心血來潮去展示廚藝,會感覺到各種不順——調味品不知道在哪里,碗盤不知道在哪里。很多時候要花時間一一聞或辨認才能確定,或者因為不記得而導致調味品被重復打開,造成浪費。
如果我們能形成一個固定的收納空間,哪怕不經常使用廚房,臨時做飯也不會在找東西上耗費大量時間。
干貨可以裝在不同的收納罐里,放在遠離水的抽屜或柜子里,在罐身或瓶蓋上貼好寫有物品名稱的標簽,方便取拿。規劃好物品的位置,也是廚房收納計劃中很重要的環節。

2 不同類型廚房的收納要點
家用廚房一般包括一字形、L形、U形、島形、過道形及其他類型。廚房工作是按照儲、洗、切、配、烹這條行動路線進行的,即食品儲備區、廚具存放區、清洗區、準備區和烹飪區。
一字形廚房的特點是一面墻呈一字形排開,面積最省,適合較窄的空間,但橫向空間寬敞,雖然柜體較少但無轉角,柜子利用率高。一字形廚房的儲物空間有限,建議在收納時盡量把大件物品如鍋盆類用具放在水槽下方的空間。
一字形空間體積小,操作臺面局促,因此東西不能多,東西一多就容易亂和無序。因為儲物空間有限,建議廚房只放常用的物品,將不常用的物品分流收納,用完之后再添加。

L形廚房適合矩形空間,一般會將爐灶和冰箱布置在L的長邊,洗滌槽布置在L的短邊,但因L形的長邊不會過長,冰箱、櫥柜、灶具、案臺又占去大部分空間,因此臺面可利用的空間不是特別大,對轉角的利用就顯得很重要。但這個部分經常會利用得不夠充分,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現代化的器物如拉籃或圓弧托盤放置碗碟、調味品;也可以將其做成轉角樣式,用于存放烘焙工具、酒瓶、次常用物品;還可以設計成雙層抽屜,放置調味品、鍋、干貨等。

方形空間的廚房用U形設計比較理想,它是L形廚房的延伸,收納空間很充足。通常將清洗區設置在U字形的底部,儲存區和烹飪區分別布置在U字形的兩邊。U形廚房的優點是取物很方便,有足夠的寬度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儲物空間,難點是下柜轉角處的利用,一般情況下會在轉角處用收納籃或一些半圓弧的托盤進行物品收納,將不常用的鍋、盆以及泡菜壇、醬壇放入其中。但如果拉籃是木制的,不建議放鍋具,因為鍋具的油膩和潮濕很容易讓木制拉籃變質。也有一些家庭把小型電冰箱、洗碗機、烤箱,甚至洗衣機以嵌入的方式安置在轉角的櫥柜內。

半島式廚房與L形廚房很相似,但因為有一條邊不貼墻,所以稱作“半島”。“半島”常常用作烹飪區,而且半島會將廚房與餐廳或其他活動區域隔開,形成半開放式隔斷。
半島式廚房有更多的操作臺面和儲物空間,便于多人同時在廚房工作。除了美觀氣派外,更多的功能是增加了收納空間。“島”的四面柜子可以容納很多廚房用品,比如碗碟刀叉類。還有一些家庭在這里安裝水槽或烤箱、爐灶,或裝修成西式廚房,或打造成三五好友小酌的小空間。

過道形適合兩端都開放的廚房。這種廚房常常是利用過道搭置出來的,其儲藏能力很強。我們一般會在兩邊的墻壁上定制上柜,用于物品的儲藏,如干貨、輕電器和餐具用品等,但因活動空間狹小,在進行收納時應注意將常用物品放在水槽上方和燃氣灶下方的抽屜里,還要考慮物品取放的安全性。

SKILL
各種類型的廚房通常都會搭配標準化櫥柜,分上柜、下柜和臺面,各部分收納的物品如下:
上柜:食材干貨、少量的備用調味品、常用杯子、次常用杯子、保鮮盒、方便面、零食等;
下柜:常用碗碟筷勺、米面、調味品、廚房耗材、垃圾桶、鍋、料理機等;
臺面:烹飪工具、常用鍋、常用調味品、電飯鍋、水壺、口杯等。
3 廚房整理小技巧
水槽下方的空間大多數時候都被浪費了,可利用支架放置鍋具類、壇子和廚房洗刷用品。

利用轉角門的空間,將各種鍋蓋懸掛其上,方便拿取。

對物品進行分類并放在有隔斷的抽屜或抽屜盒里。常用物品擺在易拿取的位置。

在墻壁上釘上掛鉤,將刀具和鏟子等按照長短順序懸掛起來,既方便又美觀。

將刀具等利器用專門的刀架進行收納,如沒有專門的刀架,一個穩固性好的盒子也能起到收納效果。家里若有小孩子,刀具盒子最好安裝在櫥柜門的內側。小一點的刀具可以放在抽屜里的儲物格中。

可以將瀝水籃、洗菜盆重疊放置,按照由大到小的重疊方式。廚房最好配備一個置物架。

轉角櫥柜中可放置鍋具和一些調味用品,使用時只需拉開門輕輕一轉,就能拿到需要的鍋具。

可以將碗碟、重量相對較輕的鍋具放在上柜上。為了保證存取物品方便,又不易碰到頭,上柜和操作臺面以距離50厘米為宜,寬度以30厘米為宜。

在墻面上設置擱板,收納各種不銹鋼的小鍋、碗、調料瓶。

在墻面上安裝橫桿、掛鉤,可放置可吊式物品和工具,如刀具、鏟子和餐具等。

電飯鍋、咖啡機、烤面包機、果蔬榨汁機等常用小家電,應放置于有電源插孔的操作臺面上,或放在操作臺下方櫥柜中的大空間夾層中。
可在上柜選擇一個方便伸手操作的高度,量身定做一個微波“箱”空間,或在上柜旁的墻壁上安裝質地堅固的擱架,將微波爐放置其上。

將干貨用密封器物收納,放在冰箱內或干燥處(如木耳、紫菜、紅棗等);配料應放在透明的密封罐中(如干辣椒、花椒、枸杞、茴香、桂皮等),若密封罐體積大、數量多,可放置于離灶臺較近的上柜最下層,以方便拿取;若密封罐體積小,則可放于灶臺附近的壁掛擱架上。
為了識別,可在不同的罐子上貼標簽以作區分。如家里沒有足夠的密封罐,建議使用密封袋和密封夾。

衛浴收納
衛浴室的特點是空間狹窄,濕氣較大,陽光照射時間短;但它又是一個特殊的空間,需要存放的東西種類雜、數量多。因此,衛浴室收納器物的選擇上,一般建議用不銹鋼和塑料制品。除了馬桶、浴缸、洗漱臺、洗衣機外,衛浴室可用的空間實在是很有限。合理地分區和分類、有效地利用一些角落,可以形成收納物品的固定場所。但不管空間如何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衛浴室都不是理想的儲物空間。換句話說,因為潮濕、下水道等原因,衛浴室不是堆放物品的理想空間。

SKILL
關于衛浴室的收納重點,我們可以分為四個步驟進行:
分區:劃分空間。
分類:按照使用場景分類。
計數:統計目前擁有物品的數量。
藏露取舍:留下有用的,丟掉無用的,隱藏隱私的,露出常用的。
1 衛浴室分區
衛浴室分區主要是為了避免淋浴時水四處噴濺引起細菌滋生,同時也能減少經常清潔的煩惱。按功能分區成為獨立的空間后,可在各區互不干擾的同時提高衛浴室的空間使用率。
根據使用特點,衛浴室可分為四個功能區,即洗漱區、馬桶區、淋浴區、收納區,這里我們主要說說淋浴區和洗漱區。
除收納區外,其他功能區都是不能移動的。
淋浴區
淋浴區的零碎物品特別多,比如洗發水、香皂、沐浴露、沐浴鹽等,一般會有3~10支不等,又因淋浴區的用品種類多、體積大,在收納時盡量做到用盡之后再打開新的,打開的數量越多,占空間就越多,顯得很擁擠。如果一些洗護用品已經過了保質期還沒有用完,可將這些物品收納在同一地方留著清理污垢用,比如水槽旁。為了環保和有更多的使用空間,減少購買相同種類的物品,只保留1~2種必需和喜歡的放在常用的位置即可。
洗漱區
我們每天至少早晚兩次都要在衛生間進行洗漱,洗漱區物品有牙刷、漱口杯、洗面奶等,收納時應該遵循自己日常使用習慣。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把所有生活用品都擺放在漱臺上。臺面太滿,很容易因為趕時間而碰倒其他東西,收拾起來反而費事,另外,臺面上也會殘留很多水漬。臺面上可以添加收納小器物,擴大空間利用率。
浴室柜一般會安裝在洗漱區的墻面上,是衛生間最為明顯的收納家具,一般會包括鏡子、抽屜或空間較大的柜子,可以分類存放各種衛浴用品和洗護工具,需要注意的是,空間大不代表可以肆意擺放,合理地劃分區域才是關鍵。一些吊掛式浴室柜下面的空間會擺放臟衣簍,用來放置需要清洗的衣物。

2 衛浴室收納小技巧
利用淋浴房墻面轉角安置各種收納工具是常見的收納方式,比如玻璃擱板、金屬掛架或收納籃等,把洗澡用品和洗頭用品分類放置。建議搓澡類用具放最高層,洗澡用品放第二層,最下層放洗頭用品。

淋浴區內的墻上拉一根不銹鋼桿子也是收納的好幫手,可以把滴水的衣物掛在上面。

在洗手臺上方設計出一個臺面,上面可放置收納盒,把洗護物品盡收其中,保持臺面的整潔。

衛浴室的鏡柜也是可利用的收納空間,可將化妝品、首飾、腰帶等小件裝飾物放在其中,方便搭配。

臺盆下的小隔斷可放洗臉盆、洗衣桶等。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洗衣桶進行區分,比如黃色是可以機洗的,綠色是只能手洗的。

洗臉池旁邊架子的第一層可以放化妝用品,第二層可以放一些常用的東西,第三、四層可以放浴巾、衛生紙、女性用品等。

洗衣機側面收納洗滌劑很方便實用。

坐便器水箱的上方空間,可將一些臨時書籍、毛巾、束發用品歸類于此。

門后空間等區域如有收納器物,可將一些備用的洗護和美容類用品收納于此,也可收納毛巾或護理用品。

利用淋浴區的橫向空間,可將臨時衣物和毛巾置于其中,有些家庭會選用自粘式的掛架,使用時要考慮它的承重性。

其他細碎邊角(管井夾縫位置、浴室柜與地面空隙位置、墻角角籃等)也是收納的空間,可將毛巾、洗護用品、潔廁用品存放于此。

一些特殊用品如隱私清潔類物品可選擇有蓋的器物。

為了有更多的儲物空間,用夾縫收納籃、置物板都是不錯的辦法,此外,分門別類地放好才能清晰地找到。

將肥皂、化妝品小樣等體積比較小的物品,以及牙刷、牙膏、剃須刀等易散亂的物品都放在收納籃筐或盒子里,如擔心混淆,可在收納盒中間做一個隔斷。

如果衛浴室有空間可以擺放細長的抽屜柜,放置化妝品、毛巾、內衣等,非常實用。

臺盆柜下面比較潮濕,可以避開水管,增加一些架子,擺放吹風機、美發用品、洗發水、沐浴液、洗滌液等存貨和清潔用品。

3 衛浴收納小原則
衛浴室收納需要考慮便利性。衛浴室是一個特殊的環境,除了濕氣重,還有污染物,應盡量減少交叉感染,所以物品的收納位置最好在使用位置的旁邊。比如,馬桶旁邊放衛生紙,備用衛生紙則放在伸手可及的抽屜里;如果習慣將如廁的讀物放在左手邊,那么可在左邊位置設置一個放置臨時用品的空間。衛浴室里常用的物品最容易亂,為了減少放亂常用物品的情況,在收納時優先將這些物品放在最便捷的地方,比如洗面奶天天都會用到,那么放在洗臉池右手邊是比較合適的,護膚品在靠近鏡子的空間收納擺放比較好,洗澡毛巾放在浴缸上方,方便出浴時拿取。

臨時物品要養成隨手拿走的習慣。衛浴室有一些物品是臨時放置的,如書報、手機、換洗睡衣等,因為不會長時間占用空間,所以在順手的地方增加一些掛鉤和隔板收納即可,但記得要有隨手拿走的習慣,如果越積越多,也會變成收納死角。

儲物優先原則。衛浴室都有儲物柜,在儲物時應依據物品的使用頻率按由高到低的順序儲放,最高的空間放使用頻度低的物品,次之放使用頻度普通的物品,最后放每日使用的物品。

衛浴室要做到干濕分離。建議不要在洗手臺下的儲物柜放吸水性強的物品,如衛生紙、毛巾、換洗睡衣等,如一定要收納在衛浴室,最好放置在隔濕性較強的塑料箱中,并用蓋子蓋好。

邊邊角角:小空間,大作用
不管多大面積的家居空間,難免都會有一些不太好利用的邊邊角角,合理地利用這些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外墻角、內墻角、凹墻角:由于房間戶型各異,會留出各種不規則空間,像這樣的狹窄凹形區域也不少,除了可以放置櫥柜,打造成工作學習角也不錯,而頂部嵌以擱架進行空間填補,也可以帶來大容量的收納空間。

樓梯下、閣樓下:這些地方常常是空間死角。根據樓梯的坡度,較矮的可作為展示柜、鞋柜,而最高的則用于收納懸掛的衣物,也可以根據空間做成小小會客室。

沙發角:實用的收納筐和邊柜是不錯的收納幫手,不僅能容下不常用的物品,還可以起到美觀的作用。

規則型墻角:墻角常常是會被忽略的地方,在墻角位置定制一個轉角柜,在不影響原本活動空間的同時,又可以增添一個容量十分可觀的收納容器。

飄窗:飄窗通常位于較小的空間中,并且臺面狹長。可以考慮在飄窗旁放置茶幾、座椅,柜子里可放各種零碎的物品。

空間死角:除非是定制的衣柜,一般再高的衣柜都會與天花板有一定的距離,從而形成空間死角。這時不妨利用一些小的收納工具,譬如儲物盒等,將一些換季物品或暫時用不上的東西“束之高閣”,記得要有序且分門別類地擺放,以方便日后拿取和尋找。

下水管空間:許多櫥柜并沒有設置隔層,如遇下水道排水管的阻擋,添入半個柜體大小的可移動隔層,十分有用,可將清潔用品整理入柜,整潔美觀。

床底:床架底部區域的鏤空設計給我們的家居收納帶來了新的空間,將其改造成抽屜,甚至找到一個大小合適的抽屜塞入其中便可,既適合兒童房的玩具收納也適用于主臥室的衣物收納。建議用密封式的抽屜收納物品,但床底易結灰,要經常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