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孩子的趣味力學
- (蘇)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
- 350字
- 2019-12-27 16:33:59
1.13 物體運動為什么要“克服慣性”
我們知道,物體絕對不會抗拒使它運動的力的作用。但是總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一個力量使物體運動,那么這個物體就會花費一點時間來“克服它的慣性”。究竟要克服什么慣性呢?
原來,一個物體要運動起來,是需要一定時間來獲得足夠的速度的。不論將要獲得力的物體質(zhì)量有多小,也不論這個力有多大,要想讓物體獲得足夠的速度,時間是必要條件。有一個數(shù)學公式可以解釋這個道理:
Ft=mv
t表示時間,F表示力,m表示質(zhì)量,v表示速度。時間t是零時,等式另一邊mv的乘積也是零。由于物體的質(zhì)量永遠不可能是零,等于零的只能是速度。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時間讓力F施加它的作用,物體就不可能產(chǎn)生運動。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需要的時間就越長。正是這個原因,才讓人們產(chǎn)生了誤會,以為靜止的物體想要運動就得“克服”自身的“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