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孩子的趣味天文學
- (蘇)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
- 1050字
- 2019-12-27 16:32:52
1.18 非地球時間
如果你工作一小時然后休息一小時,這兩個時間是否相等呢?相信大家都會回答,在準確的鐘表測定下,當然是相等的。那你知道準確的鐘表是怎樣的嗎?最準確的鐘表莫過于根據天文觀測結果來校對的鐘表,因為這與地球完全均勻的旋轉運動相一致,這意味著,在相同時間內,地球旋轉過的角度也一樣。
然而,說地球均勻旋轉的依據在哪呢?為什么在經過連續的自轉以后,時間依然相等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繼續把地球的自轉作為計時的標準。
對于這個問題,近年來有天文學家提出,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應該用特殊的標準測量時間,而不再用傳統的、以地球均勻自轉作標準的測定方法。
我們在對其他天體的運動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有些天體實際中的運動與理論上的結果有偏差,并且這種偏差無法用天體力學規律得到解釋。這些無法解釋的偏差,它們存在的范圍已經包括了月球、木星的第一和第二衛星、水星,甚至是太陽的視周年運動,即地球的公轉運動。例如月球的實際路線與理論路線的偏差角有時已達到0.25′,而太陽的偏差角也有1″。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它們存在共同的特點:這些運動在某些時期會暫時變快,而在之后的時期,又會突然變慢。可見,引發這類偏差的原因應該是相同的。
那這個共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由于我們的鐘表不夠準確,還是由于地球的自轉本身并不均勻呢?
因此曾有人認為應該放棄“地球鐘”,而采用其他自然鐘來測量運動。這里所說的自然鐘,是指根據木星某衛星、月球或水星的運動來校準的鐘表。經過實踐,采用自然鐘以后,上述天體運動又回到了令人滿意的正確方向。但是如圖1-29所示,新的自然鐘所測定的地球自轉會變得不均勻,在幾十年內它的轉動會變慢,在后來的幾十年內,又會突然加快,而后又變慢。

圖1-29 這條曲線是1680—1920年地球上一晝夜時間的變化,曲線上升則表示一晝夜的時間加長,也就是說地球自轉速度減慢,曲線下降表示地球自轉加快
由此可見,假如其他天體,譬如太陽系內的其他各天體的運動速度是均勻的,則地球的自轉運動就是不均勻的運動。其實地球的運動與準確的均勻運動的偏差還是比較小的:在1680年到1780年之間,由于地球自轉變慢,日子變長,所以與其他星球運動的時間相差達到30秒;但到了19世紀中期,自轉變快,日子變短,所以差值減少了10秒;在20世紀初期,又減少了20秒。不過到了20世紀的前25年里,地球自轉又重新變慢,日子再次變長,所以直至今日這個時間差又達到了大約30秒。
這種變化的原因還沒確定,不過估計可能包括了月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直徑的變化等,如果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奧秘被揭開,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