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無妄而災至

  • 卸甲將軍寡婦妻
  • 東峪山下客
  • 3087字
  • 2020-06-16 10:04:11

五房的新房子終于破土動工了。

親朋好友能來的都來了,劉二女也在其中。

沒錯。

因為她做飯的手藝還不錯,這次五房蓋房子,她混了個好活兒——在灶房燒飯。

作為前兒媳,現在的侄媳婦,她不來幫忙真說不過去。

只是誠意滿滿是一回事,事實又是一回事。

而事實就是——真是忙不過來。

幾十號兒人的飯菜呢,她一個人再能干,也不能讓人按點兒吃飯啊。

當然不計較累死累活的,時間多點倒行,可上工的人能等?

吃水也是個問題。

——村里人院子里沒井。

要想吃水,都得到附近的水窖里打水,來回那么幾趟,想不費力都不可能。

只能再找人。

第一人選本來是宋氏,身份合適,又是相當于的給他們夫妻蓋房子。

但是誰讓人家懷孕了呢。

若是個一般的女人倒也罷了,鄉下里把孩子生在田間地頭兒的也不是沒有。

可是這是宋氏。

她那副弱不禁風的身子骨,誰敢勞累?出了事算誰的?

所以除非瘋了,一般人沒誰會沒事兒找她?

再說了宋氏也不會愿意啊,這可能是她這輩子唯一一胎了。這比懷了個金蛋還讓她小心翼翼。

張楊氏先前想的好,帶著張貴英母女兩個一起上,她們再不行,兩個人也能頂一個吧。

可惜馬上打臉了。

一個十來年沒做飯了,不要說手藝行不行。光勞動一會兒,就胳膊疼,腳疼的,恨不得躺床上,不吃飯不起來。

一個又是嬌生慣養的。燒了兩把火,差點兒點了灶房還是小事。一不小燎了頭發,差點毀容就是大事兒了。

張貴英嚇的差點魂飛魄散,當時就哭著不干了。

張楊氏也幾乎要嚇死。這閨女可是她以后的指望,將來家里還指著她拉吧呢。

唉!要不是不得已,她能讓他來干活兒?

現在看就是給她錢她也不敢了。

這天底下沒有一個好容貌還能當貴人?

養了十幾年了,可不能臨了臨了,出了岔子。

張楊氏只能忍痛不情不愿的請了外人。

真的是忍痛!

因為人選太糟糕了。

這個別人是誰?

就是七老太爺的兒媳婦兒張鄭氏和孫媳婦兒姜氏。

七老太爺當年是逃荒到此地,然后附族過來的,至于本姓是不是姓張誰也不知道。

但誰都知道他是個苦命人

——沒享到福不說,還早早地被土匪惡霸害死了。

留下的唯一一個兒子和長孫是有血性的。既為父報仇,又為了能混個好出身,便只身投奔從軍去了。

只苦了鄭氏和大兒媳婦兒姜氏帶著其他的子女,因為家里沒有一個成年的男子,日子自然過的萬分艱難,有好幾次都差點餓死了。

幸虧族人良善,雖然大家伙兒這些年活著都不容易,可一來敬重他們家的男人有孝心有擔當,二來又可憐她們家女人和孩子們艱難困苦,能幫襯的盡量幫襯。

他們這些年才勉勉強強活下來。

如果是故事的話,這本來是一個好開頭,哪知卻沒有一個好結果。

人都說了升米恩斗米仇,或許他們感覺已然活成這樣了,索性連臉皮也丟了,便特別喜歡占熟人便宜。

例如這次張楊氏這次順大流請她們來幫忙做飯,明明幫忙的只是鄭姜二人,到飯點這一家子一個不差竟都來吃飯來了。

五姓村規矩是重,紅白喜事講究親朋好友全家一個不落的到場。但是這是蓋房子啊,這是混人情按勞吃飯的時候。

你說要是孩子們還小做不了飯倒也罷了,明明現在孩子中的前兩個也有二十上下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何況這么大,一般的人哪好意思讓他們來白吃飯?

或者你干脆把幾個孩子帶過來幫忙也行。

他們最小的也有十來歲了。幫不了大忙,幫個小忙也是心意。

鄭姜二人偏不,還得寸進尺,吃過的剩飯往自家拿的比誰都快。

張楊氏本來就不是一個平和的人。

她請姜鄭二人幫忙做飯:一是隨大流兒,畢竟是人都從眾。

她雖然在家里面兒厲害,但也沒厲害到什么都不顧的地步。

二來就是為了炫耀。

村里的女人比什么?

除了男人、子女成器。蓋一座好房子,也是大大長臉的事兒。

話說回來,她雖難逃私心,但不管怎樣都是鄭姜二人得好處,那知結果是一片好心全被當做了驢肝肺。

若是個心寬的也就罷了。反正就像張楊氏一樣,鄭姜兩婆媳兩人是個啥人,別人也都多多少少了解。

真沒必要跟他們一般見識。

可這是張楊氏啊!

她能忍下這口氣才怪。

她心里不痛快,自然得有個出氣筒。

可她又偏偏還有點理智。知道

對罪魁禍首還得忍著,誰讓人家孤兒寡母的太可憐?

像本家的某戶人家的婆娘一樣,因為咽不下那口氣要掙個輸贏。

結果被可憐兩字秒殺了。有理也變成了無理不說,還落了個欺負孤兒寡母的壞名聲。

然后結果就是劉二女被無辜殃及了。

說句心里話,其實張楊氏也不算無故發火。因為吃飯的問題,她早就對劉二女不滿了。

——原來劉二女來五房幫忙后,張知勁那邊兒也沒扔下手。

按理說,張知勁兒出錢啦。一手出錢一手做飯,劉二女不該跟著人家一起吃飯。

但因為張知勁堅持,又不在乎那一點兒半點兒。這邊劉二女又想把自己的飯錢省下來,給兒子攢著。最后就是她厚顏受了人家的好意。

她正臉紅燥著慌呢,這時來五房按勞吃飯了。

能為張知勁那邊省點。雖然人家不需要,但她自己心里舒服啊。

只可惜立場不同,在她看來應當應份的理由,在張楊氏看來劉二女就可惡了。

你都做著兩家飯了,憑什么光在我這兒吃。

最少也得一家一天吧。

再發揚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不在五房吃就對了。

這么想的話,可不是新仇加舊恨。

原婆婆現五嬸的張楊氏故意挑刺怎么辦?

雖然忍字頭上一把刀。但除了忍暫時沒辦法。

畢竟她們倆人兒的關系本就錯綜復雜。

而村里的婆娘們,嘴本來就碎,沒事兒還要攪三分。

再有個由頭,讓人說出‘你過繼了,看不起親婆婆了’的話了,怎么想怎么可能。。

到時候,一不小心就可能毀名聲。

何必呢?

而且誰不知道張楊氏的性子?跟她鬧氣,不是自找氣受。

劉二女一邊兒盡量忽略張楊氏那些罵人的話,一邊兒奮力做著幾十號兒人的飯菜。

反正看樣子她也不敢動手打人。罵幾句罷了,當成耳旁風就行了。

張楊氏是那種見好就收的人?

十個跟他打過交道的人,十二個都得說他刁鉆。

劉二女退了,她不僅不退,反而越罵越起勁兒。

連劉二女給張知勁做飯,都能花樣百出的罵了一頓不說,更甚者還中傷兩人的關系。

“……孤男寡女的真不要臉。說什么做飯,背地里的齷齪誰知道?要不然怎么就輪到你掙那個錢……

老天爺呀,可憐我拿命薄短命的兒,墳上的土還沒干呢,死婆娘就不老實了……

還有我那大孫子,也不知道以后還姓不姓張?……”

劉二女氣勁兒也上來了。

泥人還有三分性子,何況她這一個人。

罵她,看在長輩的份兒上,她忍了。

可這明擺著毀她名聲呢。

她當即就把飯勺一扔,甩手走啦。

原本張知勁雇著她做飯,她就該盡心盡力。況且她還沾人家的光吃著好飯呢。

就這樣人還沒挑刺兒。

反倒是五房,不過是仗著一點點骨肉情義。

既然看不上她,她何必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張楊氏嚇了一大跳。

等回過神兒來,劉二女早走了。

她氣的呸的一聲吐了一口唾沫。罵道:

“賤蹄子,走就走,一會兒別回來吃飯。我還省了一頓飯呢。還敢摔勺子?把俺的勺子摔破了,俺不把你的腦花子打出來,俺就不姓張。哼!一個克父喪夫的喪門星,也敢跟我橫?”

張鄭氏和兒媳姜氏悄悄的互視一眼,眼中閃過某種默契。

待張楊氏罵夠,也氣沖沖的走了。姜氏趕緊小聲的問:

“娘,你看?”

要不說言多必失?

張楊氏說罵痛快了,關鍵是她說著無心,別人聽者有意——本來鄭姜二人還在為給五房做飯而占一點兒便宜沾沾自喜,結果一對比張楊氏說的,劉二女給張知勁做飯得的好處,不上心怎么可能?

“還用看?”

其實劉二女給張知勁做飯的事兒以前就流傳過,真不是新鮮事兒。

但這不是耳聽為虛嗎?

以前真沒當回事兒。

但如今眼見為實,又聽說還給錢?

張鄭氏眼紅嫉妒死了:

“一會兒你去求你三嬸兒,我去找知勁。這么好的事兒,不給咱們孤兒寡母的,那就是喪良心。”

她這話說的義正嚴辭大義凜然。搶人差事,一點不好意思都沒有。

話畢,倆人便分開行動。

姜氏依言去找張陳氏,一進門兒,便給張陳氏跪下了。

愛罵人的人都有一副高嗓子。張楊氏剛才的大罵,張陳氏聽見了,只是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此時,姜氏一跪,張陳氏起初還以為,是她被張楊氏罵了來告狀。

哪知她想差了,正要扶起來說點啥,姜氏已哭訴開了:“三嬸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水富县| 苍南县| 抚顺县| 铁力市| 临江市| 罗江县| 三明市| 炉霍县| 民丰县| 阳原县| 松江区| 桂东县| 益阳市| 镇雄县| 江津市| 景宁| 玛纳斯县| 益阳市| 湘阴县| 淮阳县| 铜陵市| 南陵县| 舒兰市| 成安县| 曲周县| 澄江县| 华池县| 巴楚县| 赫章县| 武鸣县| 米易县| 赞皇县| 龙陵县| 宁安市| 皮山县| 黎川县| 磴口县| 大兴区| 临洮县|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