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爹的囑托
- 大明巨賈
- 清蒸海鱸魚
- 3949字
- 2020-04-23 21:08:35
“吁~吁~”。
“二公子回來了!二公子回來了!”
“大伯、九兒你們慢點。”房慕白下車后在車下面等著倆人。
“慕白哥哥。”
“小妹。”房慕白用手摸了摸慕婉的頭,眼帶笑意的看著許久未見的妹妹。
“哎呀,哥,人家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還摸我頭,真是的。”房慕婉撒嬌道。
“哈哈哈,你呀,啥時候都是我的妹妹。”
“二弟,快進屋吧,爹和娘在屋里等你呢。”房慕青也出來道。
“大哥、小妹,還沒給你們介紹,這位是陳掌柜的兄長,這位是九兒姑娘陳掌柜的千金。”
“幸會幸會,兩位也請進吧。”房慕青交代讓把車趕到后院,便帶著幾人進去了。
“爹娘,孩兒不孝,許久未能看望二老,給二老請罪了。”
“好了好了,起來吧,回來就好。”房寧說道
“平安回來就好。”李梅兒仔細端詳自己的兒子,眼中也是五味陳雜,感慨萬千。
房慕白取下隨身的包裹,取出里面準備好的小禮物道:“爹這是孝敬您的耀州窯燒的鳳柄獅流青瓷倒流壺,您看這做工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范金琢玉”的美譽。”房寧好這口,喜歡收些看起來做工精致,美輪美奐的東西。
“娘,這是給您的。”
房慕白說著掏出一個柏木方盒,盒上細致的雕琢著百壽圖的紋飾,透過盒子還能聞到一縷馥郁的木香。
“戴兒,娘很喜歡,你跟娘說說這個有啥說法沒?”收到禮物的李梅兒表現的很開心。
“娘,這是陜西藍田出產的藍田玉,您這個鐲子用的是藍田墨玉,色澤沉穩,光澤溫潤,紋理細密,質地堅硬,是上好的預料。娘這是孩兒,從陜西來臨汾的商隊手里收過來的,找人給看過是好東西,所以高價收來送給母親。娘,你看這個。”
房慕白心里清楚,他這個娘喜歡的是老三,所以要想讓李梅兒開心,甚至對自己有改觀,那必須得給老三把禮物帶上,這才說明自己心里沒有忘了這個親弟弟。
“這是?”
“娘,這是給慕紫帶的,藍田墨玉佩飾,雕的是枚平安扣,希望慕紫能夠平平安安的。”
李梅兒看到房慕白還想著自己弟弟,有些感動的說道:“你這孩子,真的是長大了,會關心人,會心疼人了,來讓為娘的好好看看。”說著把房慕白招呼到跟前,溫柔的看著并用手輕輕摸著額頭。
“哥,我有禮物沒?”
“當然有你的了,你看這個。”
“咦?哥,這是啥?”
“這是胭脂,用錫做的小殼子,你打開看看。”
“呀,哥,這里面還鑲嵌著個小銅鏡,真好看。慕白哥哥,謝謝你。”
房慕白笑了笑,這丫頭果真長大了。
“大哥這是給你的,一臺端硯,是個老秀才賣給我的,我想著你平時喜歡寫寫畫畫的,就把這個買下來了。”
“謝謝慕白。”慕青拍了拍肩膀。
“爹,還沒介紹呢,這位是陳掌柜的兄長。”
“見過,房大人。”陳家大伯雙手抱拳,微微弓腰。
“客氣了,客氣了,即是陳掌柜大哥,那就是自家人。快請坐。”
“爹,這位是九兒姑娘,我就不用介紹了吧。”
“九兒姑娘,我們可是見過面哦,你也請坐吧。”
“九兒謝過房大人。”
“你叫伯父就行了,叫什么房大人,陳大哥也叫我卿云就好了。”
“好的伯父,嘻嘻。”
大家閑敘家長里短,又拿房慕白婚事開了開玩笑,房寧就讓兩個姑娘先出去玩了。慕婉與九兒的性格相似,兩個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房慕青也因為柜上事情多趕去柜里,屋里就剩下房寧夫婦與房慕白、陳家大伯四人。
“戴兒,絳州那邊事情處理的如何?”
“爹,我們組建的民間救災互助隊自籌錢糧等物資,在災情發生后就迅速行動,第一個趕往絳州災區,這次絳州災情挺嚴重的,無數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有的一家五口全部被壓死,救災隊里有個小伙子記錄下了災區的情況。”
“據他所言,初到絳州地界,大批逃難的人神情呆滯的在界區附近徘徊,沒人有生氣,看起來就像是一副皮囊套在骨架上一樣,眼神渙散,不茍言語。一些懷抱嬰兒的,只有在孩子啼哭時才恢復一下神態,一邊喂著奶子,一邊留著眼淚。考慮到災民人數較多,隊伍立即分了幾人給數量不少的災民搭帳篷,煮食物,并留下一名大夫給身上有傷的人瞧病。”
“安排妥當后,隊伍繼續朝著絳州城行進,只是越往里走,越讓人心情沉重,原本好端端的絳州城已經變成了殘垣斷壁,老天爺使勁下著雨,不知是要沖淡眼前的悲痛,還是在為苦難的百姓寄予哀思,總之整個城里到處是哀嚎與呼救聲,官兵與百姓亂糟糟的,有的救人,有的在罵娘,還有的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不知是死是活。咱們隊伍到了城里先去找州府大人報道,然后便協助州府一起開展救援了。”
“不過救援難度挺大的,好多被壓的人不是直接壓死的,而是因為不好移動上面的瓦礫房梁而導致流血過多死亡或因沒水沒飯死亡,還有因余震造成二次傷害而死的也有很多,總之地震救援的難度特別大。但是經過這次救援,我們也總結了一些預防及減少災害傷害的辦法。”
“爹,您過目。”房慕白說著取出懷中收著的一本書。
書上赫然寫了幾個字“地震災害避難手冊”。
房寧大致翻了翻,書里面有文字有示圖,分門別類的描述了不同情境下,地震來臨時的應急對策,包括屋中自救、老幼避險、震中防火、余震威脅等多種內容。
“恩,不錯,寫的很詳細。這書你準備?”
“爹,我想把這書贈予朝廷,印發至各地以減少日后災害帶來的危害。您看?”
“行呢,戴兒,你心存大愛,懂得仁義,為父會向朝廷申報的。”
房寧對于二兒子這些年的作為是越來越滿意,也越來越放心了,現在基本上是不多干涉老二的動作。要說贏得一個人信任,大約要分這么幾個階段,第一要從小事著手,做的盡善盡美,這個階段看的是執行力,第二要遇到大事,處理起來也要完善妥當,各個方面也都思考的細致,不至于有欠考慮的地方。這個階段看的是遇事思考的全面性。第三則是看在危難時的人性,是為善還是為惡。只有當行為、智慧與心靈都形成正面積極的能量,才會被信任。
房慕白很清楚這些,所以在遇到一次次事情時,都以陽光向上的態度積極面對,并從容果斷的解決,正是這種行為,給房寧了很大的信心與機智善良且有能力的印象。
“這次回來除了來看望我和你娘,還有啥安排?”
“爹,是這樣的。”
房慕白喝了口茶水,清了下嗓子繼續說道。
“現在咱們潞酒在潞安府及平陽府周邊已經占有大量市場份額,并且平陽府開設的銀花酒樓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來看與起初預計相符,應該很快就能盈利了。所以我現在考慮,是時候去太原府發展了,若是搞定太原,連北邊的大同府也能很好的輻射到,因此前往太原對于完成整個山西市場的拓展是重要且必要的一步。”
“恩,戴兒,你還記得當初你提出去太原發展,被你爺爺拒絕的事嗎?”
“回爹的話,孩兒未曾忘卻。只是今時不同往日,我們與當初已經有很大變化,而且我們在現有兩府的根基較深,供血自足,從財力上講,是完全可以支撐我們去太原展露拳腳的。”
“恩,戴兒,你沒明白我意思,你說的那些我懂,你想一下,當初你爺爺不允許你去太原是因為財力的問題嗎?那是因為你爺爺深知太原水深,過去討不到好,甚至惹一身騷,所以才不允許去太原,轉而去平陽府。”
“爹,孩兒,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爹,您聽下,幫我判斷判斷,看是否可行,或者說太原府拓展之事可有余地。”
“首先,從產品上來說,我們目前輸出的,能產生穩定盈利的產品有,潞酒、國槐王酒、夜鶯啤酒三種酒,以及銀花酒樓,從投資成本上看潞酒成本最低,銀花酒樓最高,從操作難度上而言,潞酒依然最具優勢。所以潞酒應當作為拓展太原的首選,當然了,汾酒在太原占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且深的晉北地區百姓的喜愛,在渠道爭奪上勢必要有一番出手,才有可能搶下地盤。不過,我們潞酒與汾酒的優勢也是明顯的,就是口味不同,質量穩定,包裝更顯與眾不同。”
“其次,從渠道上來說,太原的酒肆、酒樓、妓院、茶館、數不勝數,怕是咱們潞安府加上平陽府都不一定能夠超過,人口多、商業氛圍好,百姓經濟狀況好是我們潞酒生根發芽的重要之地,雖說我們潞酒在太原目前還沒有渠道,但由于太原地方大,渠道縱深又寬闊,我們即便在夾縫中也能存活下來,倘若我們爭得一席之地,那對于我們走出本省更加有利。”
“最后,關于太原的情況我也了解一些,據說汾酒的東家為人比較強勢,每當本地有酒坊抬頭,汾酒就把有潛在威脅的直接扼殺,而且聽說汾酒東家用的手段可不那么光彩,并且和那個尤三也有頗多聯系,廣福樓作為太原府最大的酒樓,是達官顯貴、富家鄉紳主要招待宴請的場所,也挺照顧汾酒。所以過去后最大的挑戰就是汾酒。我想先以周邊縣城鄉鎮為主要拓展目標,用農村包圍城市,先外阜后城區的策略逐步打通市場。倘若在此期間遇到汾酒阻擊,則根據競品打法,再做適當調整,我覺得只要控制好費用與市場預期的達成進度,即可進軍太原。”
“我覺得不會對我們現有地盤造成影響,進軍太原府成敗與否也不會傷及咱們自身,相反若是失敗,也是給以后再次拓展太原積攢經驗。爹,這就是我的想法。”
“恩,陳大哥,覺得如何?此次若是前往太原勝算怎樣?”
“勝算倒不好說,不過我覺得可以試試,只要威脅不足以傷害到自身,就可一試,成則更進一步,敗則再尋機會。再說了,年輕人有沖勁,可以支持嘛。”
“恩。”
房寧端起心愛的淡彩雞缸杯,喝了口茶水,思索片刻后道:“那就有勞陳大哥在太原那邊看著犬子,如若不成,盡快返回,切莫招惹是非,釀成危險。”
“卿云嚴重了,二公子處事嚴謹,思考周密定不會發生什么事情。”
房慕白聽到房寧同意去太原后,高興壞了,當即表示一定會小心謹慎,適度行事。
“戴兒,去了太原府后,要第一時間拜訪布政司左參議陸有為,陸大人。你三弟在太原府現在還不錯,也是托了陸大人的關照。至于當地府里,為父沒有能說得上話的人,你和你陳大伯要多多商議,切不可貿然行事。”
“明白了爹,孩兒知道。”
“爹,那太原那邊的酒,酒先從柜上亡國發吧,這樣成本也小一些。”
“知道了。”
“陳大哥,時間也到了晌午,我們去前廳吧。”
房慕白在長治家中呆了個把星期,安排好一切事情后,才與陳家大伯、九兒及幾個管事踏上了拓展太原府的征程,而身在太原的房慕紫也收到了二哥要來的消息,早早的打掃好房子,就等人過來。
只是這太原之行所遇到的險阻,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