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扶沖東去護國北歸
- 仙人兩生
- 八言絕句
- 5491字
- 2020-01-10 20:00:00
李鴻杰眼見潘鑄要自刎,用盡全力將手中的槍扔向潘鑄的右臂。
只見一陣血霧自潘鑄的手臂上散開,那一槍從潘鑄臂上的甲衣穿過,潘鑄竟被這一槍的力道帶飛了出去,鋼刀隨人也一齊飛走,跌落在地。
潘鑄咬牙,抬頭,右臂鉆心的疼,扭頭一看,只見右臂甲衣上一個窟窿,血正汩汩涌出。
李鴻杰射出這一槍似是用盡了全身力氣,徑自跪地不起。
孫世林敢忙上前護衛,包惜眼見敵軍主將倒地,大吼道,
“大豐將軍已死!你們還不速速投降!”
這一聲吼,惹得近身的新軍都扭頭去看,果見潘鑄倒地不起,軍心更是不穩了。
又聽到滄軍從陣后一層層的傳來聲音,
“大豐主將已死!爾等投降者免死!……”
新軍的各營校,自知此時已經無力回天,只好丟了手中兵器,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附近的新軍一看,也都丟了棍棒刀槍,就地躺倒在地,實在是打不動、走不動了……
投降的新軍開始蔓延,成片成片的丟了兵器,或坐、或躺……喘息聲、痛哭聲、哀嚎聲漸成一片。
滄軍鼓聲已住,收了陣,潘銷嘶啞道,
“都是大豐百姓,切莫再傷了他們的性命,趕緊將他們編排長隊,押送回淳陽縣里,打掃戰場,回去休整。”
張不群點點頭,自下令去了。
這一場夜斗,滄軍死傷一千三百人,新軍死傷竟達兩萬四千人!尸體能帶回去的,就盡量帶回了淳陽縣,帶不回去的,就只能草草埋掉,戰場直到破曉時分,才打掃干凈。
只是沒有人注意到,岸邊有一個黑衣女子,正笑嘻嘻的拿出一個瓶子來,似是在這戰場上收著什么東西。
這場大戰,廝殺聲響徹周圍數里。長湖城的守軍收到信報,心知是調來的新軍出了事,趕緊派軍出城解救,等趕到了滄江南岸,已是午時,只見那邊也有護國將軍的一支軍隊趕來這邊,只是兩邊都已經來遲了。
戰場上走不了幾步,便能見到斷肢殘臂,甚至有幾個埋得淺的土包,都露出了人頭。
臨滄趕來的是久經沙場的老兵,見慣不怪了,長湖這邊的軍隊,卻是有不少兵士正在忍不住的嘔吐……
離秦昌壽大軍開拔的日子只有兩天了,派來的這支精銳不敢耽誤時間,只好先回臨滄復命去了。接下來的殘局只好由長湖軍這邊接著收拾。
長湖太守魏海卿收到急報,臨滄來的五萬新軍竟然被那自稱滄軍的打敗,且大半都被擄了去,焦急的直坐立不安,思慮半天,只好趕緊寫封奏章,命人快馬加鞭的送到北安城去。魏海卿想的是,這五萬新軍可是秦昌壽硬要和自己的五萬長湖軍換的!這事可不能賴在自己的頭上!這長湖又突然來了什么自稱滄軍的叛賊,正需要用兵的時候,可不得趕緊讓皇帝想想辦法、調調兵來用一用!
親手將奏章交給了下面的人,幾個幕僚就都圍了上來,
“大人!如今,聽聞這叛賊滄軍占了淳陽縣,是不是要派人去看個究竟?”
魏海卿擺擺手,
“早就派人去了,叛賊確實占了淳陽縣,就算要平反,可是目前我們兵不夠用啊!滿打滿算只剩下不到一萬兵了!能打的都去了秦昌壽那里,哦,還有一個潘銷也入了賊伙,你們說,這剩下的能打的下淳陽來么?都幫我想想,要是上面不掉兵來,這長湖該怎么守吧!”
幾個幕僚面面相覷,長湖有六萬兵,算是下面的三十三郡里面兵多的了,只因為這當今皇上,原來的時候喜歡年年秋天從北安到長湖來游湖,長湖兵每到那時候,就得把這長湖圍起來,一只蒼蠅也不能飛到長湖里去,雖然自打前年起,皇上就沒來過長湖,這長湖的兵卻是一直就沒減過,誰知道哪天皇上會不會突然又心血來潮再來玩兒?如今這西、北二線打了這么些年的胡人,其他郡里,除了杜承之的云邊郡,那個郡里能湊出三萬軍來?這要是讓這幫幕僚想辦法,給他們十個腦袋也不想不出辦法來。
皇帝看到了魏海卿的奏章,自然也是有些上頭。
自打鄭關月開了大豐一朝,除了現在這手掌江山的鄭又檢,哪代皇帝都沒見過造反的,這鄭又檢當真是個倒霉極了的皇帝,當然,這倒霉,多半要拜他自己所賜了。
鄭又檢剛登基,就急匆匆的下令,搞都城擴建,堂堂大豐的國都,怎么能比那小小云邊郡的郡城寒酸?不行!大興土木,一定要比那云霄城更高、更大、更結實!數百萬民夫硬生生干了三年,才建出來一座新的北安城,搞得民不聊生。
之后又好大喜功,非得說什么要去開疆拓土,去搶胡人那鳥不拉屎的沙漠和不能種地的草原,怕不是腦子被驢子踢了!胡人本是以家族聚居,各家族管各家族的地、各家族管各家族的事,到了年關,只管給大豐的皇帝送點牛羊肉吃吃,這不是挺好?非得去打人家!這下子倒好,打來打去,反倒將胡人給打出來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統一王朝,本以為干這未開化的蠻族,還不是輕輕松松,誰知真的打了起來,這才發現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眼見都要打進國門來了,只好又大肆征兵,搞得國庫虧空,民怨載道。
大豐的百姓,私下里每每要提起當今皇帝,都不用開口,只要把小拇指向地上一指,便都知道,這個窮途末路、趕著投胎的是誰了。
這鄭又檢卻是鏡中看花、水里望月,偏偏以為自己是和大豐開國之君鄭關月一樣的雄偉之主,家國如今已經被他弄成了當今這副摸樣,仍不知錯在己身,當真是個敗家敗國的主兒。
這不,看到了長湖郡守魏海卿遞上來的加急的折子,就要大發雷霆了,啪的一聲將那折子甩在了幾案上,怒道:
“這個魏海卿是個酒囊飯袋么?區區一伙土匪就把他嚇成那樣?竟然還要我調兵!我哪里有兵調給他!”
只見一個狐媚女子,遞過了一盅參湯,這女子卻又如那云邊太守杜承之身邊的妖女一個摸樣!這女子莫非會分身之術?
鄭又檢看了一眼女子,火氣倒是消了下去,右手接過參湯,左手卻又拉住那女子的手一把拉入了懷中,那女子嬌道,
“弄疼人家的手了……”
鄭又檢放下參湯,左手環著那女子纖細的腰肢,右手拉過那女子柔弱無骨的青蔥玉手來,輕輕揉了揉,哈哈笑道,
“如此,還疼么?”
女子輕輕的一巴掌打在鄭又檢的臉上,開口道,
“剛才你說的,可是長湖那邊鬧土匪的事?”
鄭又檢長吸口氣,點點頭,
“是。”
“這事還不好辦么?”女子雙手環著鄭又檢的脖子,直接坐到了鄭又檢的腿上,“杜承之你不是讓人帶回來了?有他這根大旗子,還愁沒兵用?”
“……你的意思是?讓云邊的兵去剿匪?”
“對啊!說不定啊,這即打了土匪又能順道將那什么扶沖軍給滅了,順便還能將云邊收回來,云邊這些年可是安穩,人又多、錢又多的,你不是想要云邊好久了么?”
“嗯……妙計啊!如此就按你說的辦!不過,現在我得先辦點別的正事!”
鄭又檢抱起了那妖女,女子狐媚一笑,這堂堂一國之主,竟然被一個妖女纏上了……
杜承之一直被軟禁在北安城一處偏僻的小院中,右眼上猶自纏著紗布,這日正望著院中一顆樹葉早已落光的楊樹愣愣的出神,卻見有禁衛領了一個內臣過來。
杜承之又將目光投到那空落落的樹枝之上,內臣看了杜承之一眼,尖聲道,
“杜太守,皇上命你寫一封手書,給家里報個平安,就說這次是來北安面圣來了,讓家里放心就是!”杜承之依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內臣又道,“再者,最近這長湖他鬧土匪,還得您安排一下自家兵將,前去協助剿匪。”
杜承之忽的笑了,卻依舊不發一語。
內臣望著杜承之,似笑非笑,又接著道,
“大人,莫非是想就在這深宅里終老了么?”
杜承之冷哼一聲,“休要在這里威脅我,我死便死了!我杜承之卻不能對不起列祖列宗打下來的這份祖業!恐怕不出幾日,我那兒子便會待我處理云邊雜事,這云邊,姓杜,不姓鄭!”
言罷,卻又聽的一個嬌柔的聲音從門口傳了過來,
“吆!怎么這么大的脾氣?”
杜承之聽那聲音,心中一動,忙望向那門,見到來人,竟換了一副面孔,一只左眼,癡情的看著門口款款走來的那女子。
女子朝內臣點點頭,內臣識相的便和一眾禁衛退了出去,合上了門。
杜承之這才趕緊跑過去,一把抱住那女子,
“你怎么在這里?”
那女子也環抱住杜承之,嬌笑道,
“人家舍不得你,一直尋了過來。”
杜承之一把將他推開,疑道,
“不對!你怎么能進來?你怎么知道我在這里?”
女子撅起嘴來,
“你忘了我的本事?”
杜承之搖搖頭,眼中已有疑色。
那女子笑一笑,對著杜承之眨了眨眼睛,杜承之竟不自覺地心神一動,從心底對這女子生起一股堅信不疑的力量來,
“我當然知道你的本事,你可是會讀男人的心。”
女子笑了笑,
“如此,你要相信我,趕緊照方才內臣所言,寫封手書,我自有辦法,能讓你回到云邊。”
杜承之緩步走到女子身前,拉起她的手來,
“走,你陪我去寫。”
女子狐媚一笑,便牽著杜承之的手,進了屋子里,一封手書很快寫完,交由女子手上,杜承之一把抱住她,就往內屋走去……
杜承之的這封手書,很快便有人快馬加鞭的送到了云邊,云邊此時倒是沒有亂成一鍋粥,杜承之只有一子,喚作杜如松,已經成年,頗有君子之風,此次杜承之被人擄去,下落不明,杜如松便已經暫代了太守一職。
當杜如松拿到了這份杜承之的手書的時候,正在整備大軍,準備強攻周圍的白木、長嵐二郡,只因杜如松心中篤定了,除了那北安城里的人,即有人、又有能力辦出這等事來,恐怕這天下還沒人敢在這云霄城里打杜家人的主意!
杜如松來來回回的將這手書看了兩遍,陷入了沉思,若是出兵長湖,恐怕被人所利用不說,這一路上萬一中了大豐的埋伏,杜家先輩的祖業,可都要毀于一旦了!但這若是不出兵,世人若是知道了此事,將自己說成一個不顧父子人倫,踩著父親的性命上位的不孝子,恐怕以后這得名不正,這云邊恐怕軍心、民心都不穩。
兩難的問題,壓在了年輕的杜如松肩膀上。沉思良久,從日出坐到了日落,杜如松才下了決心,這兵,要出!先去了長湖,再一路殺回來,定要把整個大豐的西南吃掉肚子里!
杜如松料定了兩件事,一是大豐連年征戰,民心早失,各郡的郡兵精銳早已經都被抽走,各郡的兵即不多、又不精,可戰!二是,自己去長湖平了叛,北安城里也必定不會將自己的老爹放出來,倒不如將計就計,取了你西南,你敢不放人,我再北上“救父”,也算是師出有名!
三日后,杜如松親率八萬扶沖大軍、八萬民夫,共計十六萬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城,數百年來一直在休養生息、尋找機會的云邊杜家,終于機緣巧合的開始了一場即將決定大豐一朝命運的戰爭。
而此時秦昌壽的大軍也早已經開拔多日了。
秦昌壽的大軍,算上老兵新丁,這次共集結了三十萬人,還從孝南、煮海征集了二十萬的民夫,五十萬人北過清齊郡,兵鋒直指獨山,卻不知此戰能否如愿。
柳天南和穆殘陽倒是享受到了極高的待遇……各自騎了一頭驢子。
大豐如今馬匹短缺,低級軍官只好騎了驢子趕路,柳天南發現自己座下的這頭驢子,竟赫然就是三井村民那天送于二人的那頭驢子!因為驢身上竟然還掛著那兩個米袋,不知是誰偷懶取巧,用刀劃破了麻袋的下邊,將米放出就不管了,那米袋里的米雖然沒有了,但那兩根竹筒竟然還在!柳天南悄悄拿竹筒來看,自己當時藏的劍竟然也在里面,當下心生感慨,明明向西的路,如今卻偏偏向了北;當初明明丟掉得一驢一劍,如今卻偏偏又回到身邊。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這老天接下來又將會安排怎樣的路讓他走下去。
穆殘陽看到這匹驢子時,也是愣愣神,只道天道有序,世人若棋。
只是若是這世上之人若是自打出生,便都按照那寫好的棋譜去走,卻不知這一生的意義又在何處?沒人知道,只能問老天,但老天又是絕不會告訴你答案的。
二人此時定不知道,那白馬一行三人此時也正在遠處,遙遙的看著這一眼望不盡頭尾的行軍陣列,感慨良多。
楚嬌嬌先是吐了吐舌頭,“我頭一次見這么多人!恐怕這得幾十萬吧?”
張烈點點頭,“少說也有四十萬。”
白馬搖搖頭,“不知道這次能回來多少……”
三人沉默,實在不明白,這世人為何要相憎相殺。
楚嬌嬌呆了半天,才又道,“你這白馬,總說讓人難過的話!”
白馬苦笑,卻道,“為何我覺得這隊伍里有邪氣?彷佛還有一個高人在里面?”
張烈點點頭,“正是!這邪氣,妖不妖、獸不獸的,甚是怪異。你說的高人,我也望到氣了,不過應當不是柳天南、穆殘陽二人,柳天南的氣,當沒有這么強的!依他們二人的境界,至少該有兩行氣,再者,他們二人又怎么可能在這軍伍當中?”
楚嬌嬌嘟嘟嘴,笑道,“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柳天南早跑了呢?否則我們找這么久都找不到?要是一直找不到,那就只能一直不洗澡,我快受不了了!要不然,咱們去看個究竟?”
白馬、張烈趕緊擺手、搖頭,異口同聲道,“去不得、去不得!”
楚嬌嬌撲哧一笑,“你們這是為何?難道連你們也會怕?”
白馬、張烈相視一眼,搖搖頭,白馬只好道,
“正事要緊,我們先往前走吧,否則再耽誤下去,恐怕就要失信于人了。”
張烈趕緊點頭,“對對對,這次他說得對,咱還是趕緊趕路!”
楚嬌嬌只好作罷,三人又自向北而去。
穆殘陽騎在驢上,皺眉張望,咕噥道,“好強的氣。”
柳天南聽到了,也望向穆殘陽看過去的地方,卻有三股真氣,心中也奇道,這世上還有這么強的人物?心中又一動,莫非是白馬、張烈?莫非楚嬌嬌也下山了?可如今這穆殘陽日日打了那閉氣決,三人如何找得到自己?何況如今自己又在這大軍之中,三人恐怕更不會前來一探究竟。心中叫聲苦也,愁眉苦臉的看一眼穆殘陽。
穆殘陽瞥一眼柳天南,“你看我做什么?”
柳天南哭笑不得道,“你那什么閉氣決,可以停幾天么?”
穆殘陽皺皺眉,“怎地?”
柳天南搖搖頭,覺得那三股真氣已經漸行漸遠,嘆口氣,“此刻怎么不是整時辰?”
穆殘陽用腳尖捅了柳天南小腿一下,柳天南裝作吃疼,呲牙咧嘴的。
穆殘陽轉頭看了看遠方,又看看柳天南,“說,那是不是你請來的救兵?”
柳天南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想要狡辯,開口卻道,“是。”
又是那討厭的心思蟲兒。
穆殘陽哼哼冷笑,“那三人是誰?”
“白馬、張烈、楚嬌嬌。”
“哦,這三人我倒是聽過,”穆殘陽朝柳天南嘿嘿一笑,“你放心,我一定給你機會,我倒是也想會會這三人。”
柳天南眨眨眼,“真的?”
穆殘陽冷冷道,“好讓你死心!”
柳天南點點頭,心道:你這恐怕也是自信過了頭!嘴上卻說,“還要師叔手下留情,莫要傷了他們。”
穆殘陽又踹一腳柳天南,“你小子,還有什么事瞞著我?說!”
柳天南搖搖頭,想說:這次真的沒有什么事瞞著你了。嘴中卻道,
“我下山前,曾往你的酒缸里撒過尿……”
只見柳天南和穆殘陽兩個人的臉都已經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