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吳定國
- 黑光帝國
- 大怪鳥
- 2010字
- 2019-12-17 18:46:52
其實在這個時代里安裝機械義肢的現象并不少見,除了少數真正的殘疾人,更多的是一些身體健全的年輕人,他們覺得這樣很酷,于是做手術截掉了完整的肢體,換上了機械假肢。
這種潮流之前鬧出過很大的社會輿論,持各種不同意見的人在網上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官方出臺了相關法規,不禁止替換假肢,但是禁止私自改造義肢。
義肢出力受到嚴格限制,并且嚴禁武裝化改造,一旦發現義肢經受過武裝改造,除了會被判處持械罪之外,還會被終身禁止安裝機械義肢。
也就是說除非犯罪者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重新移植一條正常人類肢體,他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殘疾人。
出臺了相關法律之后,完整肢體替換假肢的情況少了很多,但也不是沒有。
而像吳定國這樣的軍人因為保衛國家受到肢體損傷才安裝機械義肢的情況,在當今社會是會普遍受到尊重的。
但是對他的父母來說,可不是這么想的。
兩位老人都是那種思想比較復古的性格,所以才會給自己的孩子取了吳定國的名字。
在他們得知自家寶貝兒子竟然失去了一條臂膀,那簡直是晴天霹靂。
母親當時就因為過度傷心進了醫院,不過因為現在先進的醫療手段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之后兩人商議把家中房產賣掉,使用基因克隆技術給吳定國更換一條正常的肢體。
吳定國知道這件事后哪里肯答應,連夜趕回家阻止了二老把房產賣出去的打算。
好說歹說,最后連沒有房產自己以后結婚可就麻煩這種話都說出來了,二老才勉強同意不賣掉房子。
但也提出了一個條件,讓吳定國不要再出去,在家里先把婚結了。
填上了一個坑,卻又挖出另一個坑把自己埋進去的吳定國傻眼了。
經過數天的思索,他同意了父母的建議。
像他這種在戰斗中經受到重大傷害的軍人是可以選擇直接退役的,而且退役后還會有相關部門安排工作。
在換了一份比較輕松而且收入也很不錯的工作之后,他開始了瘋狂的相親之旅。
他雖然不反對相親,但也不想隨便,最后還是一位關系很不錯的戰友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了他。
兩人就這么看對了眼,一年后兩人結婚,十一個月后吳定國有了一個兒子,兩年后兩人又有了一個女兒。
他就這樣過上了平淡的生活,簡單到似乎能夠一眼看到盡頭。
當然,他并不討厭這樣的生活,夫妻恩愛,兒子聰明,女兒乖巧,還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只是在夜晚,他經常會被夢中的槍炮聲驚醒,然后在黑夜里,摸著機械手臂看著虛空發呆。
就這樣,時間漸漸到了二十年后,他四十三歲那年母親去世,不過生前沒災沒病,倒也算不上有多少悲傷。
一個月后,父親也撒手人寰,同樣是無病無災,單單是因為年齡太大了。
四十三歲那年,兒子吳明濤大學畢業,進了一個待遇很不錯的公司工作。
當兒子把第一個月的工資交到他手里,勸他不要在工作,趁現在多出去轉轉享享清福。
他欣慰的笑了,把已經是大學生的女兒交給兒子照顧之后,他帶著妻子出國旅游去了。
然而災難往往發生的太過突然,在進入歐洲的一座城市之后,當地爆發了一種病毒,而他妻子正是早期的感染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在這個年代,數十年前的絕癥大多都已經有了治愈方法,但卻也產生了一些新的絕癥。
病痛這種貫穿人類整個歷史的災難,現在依然沒有被消除,未來似乎也不會消失。
雖然當地政府緊急派遣了專業人員研究這種病毒,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就找到了治療手段。
但是早期的一些感染者還是沒有等到醫治就已病逝,而吳定國妻子因為年齡較大抵抗力較弱也是其中之一。
為防止病毒擴散,他是帶著妻子的骨灰回國的。
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混亂之后,他和他的家人重新恢復了正常狀態,畢竟生活總是要繼續下去。
他能夠忍受妻子逝世帶來的悲傷,心中卻有另一種無法忍受的感覺。
仿佛心臟缺了一角,變得不在完整。
又過了一年,兒子成了家,女兒也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公司工作。
他感覺自己似乎是完成了什么使命。
在看到電視上播放的新京市宣傳視頻之后,他似乎有了目標。
獨自一人離開了老家,沒有告訴任何人,因為他清楚兒子和女兒不會同意他的想法。
來到新京市之后,他卻陷入了對新環境的迷茫中。
最終他在一所私立小學門前駐足良久,看著學校內帶著歡聲笑語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孩子們,似乎發現了新的目標。
然后他就成為了這所私立小學里的一名保安。
……
就這樣在這里工作了一年左右,其間兒子和女兒也曾來過,想接他回去,但他拒絕了。
孩子們確定了他一直堅決之后,也沒有多勸,因為他們知道父親的性格有多倔強。
就這樣,他在這里暫時生活了下來,成了一所私立小學的保安。
而就在數天前,病毒爆發,小學里的許多老師和孩子都仿佛發瘋了一樣襲擊其他人。
在確定無法阻止的他們的行為,他當機立斷帶著幸存下來的孩子和工作人員撤離。
雖然機械臂被限制的出力,但其本身堅硬的材質就可以解決許多問題,而且學校里的喪尸多半是兒童變異的,所以一路上還算順利。
最終他帶著救出來的數十名學生兩名老師和一名廚子躲進了食堂的二樓。
幸虧病毒爆發之前食堂已經準備好了晚飯,被工作人員送上了二樓,這幾天他們才不至于被餓到。
但是那些食物終歸并不多,一天兩餐也堅持不了多久,再不找到新的食物,明天他們都要挨餓。
所以才有了走廊里的這一場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