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綠植完整手冊
- (澳)勞倫·卡米雷利 索菲婭·卡普蘭
- 1611字
- 2019-12-20 10:53:24
LIGHT+TEMP
光照與溫度

輕巧明亮的窗臺上,老樂柱沐浴在陽光里。
通常情況下,植物的存活離不開光照。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食物,同時釋放氧氣到空氣中。當然,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強度的光照,在光照條件合適的位置,它們才會快樂成長。
本書中每個植物的介紹都標注該物種最適宜的光線條件,有的喜陰,有的在明亮的直射光或間接光下才能茁壯成長。
大部分綠葉植物和叢林仙人掌在明亮的間接光照下生長最好,也就是說沒有直射光灼傷葉片,又有足夠的光照強度促進生長,所以最好放在朝北的窗臺。密切關注射入光線,確保葉子不被灼燒。
沙漠仙人掌和多肉植物都喜歡日光浴,吸收最強的光線。能夠接受早晨直射光的窗臺,是它們最理想的位置。即便是仙人掌也可能曬過頭,所以盡量避免午后強光;或者慢慢讓它們適應越來越強的光照,逐漸接受下午的直射光。
大部分開花植物比不開花植物需要更多光線。因為比在自然環境中接受的光照少,許多長在室內的開花植物沒能開花。葉莖布滿彩色斑點的彩葉植物,也需要更多光照。這種不常見卻備受推崇的性狀,如果獲取光線不足,會逐漸消失,植物最終變回非彩葉的原狀。
對于居住在光照不足的公寓里的朋友來說,希望還是有的。選擇喜陰的植物,比如雪鐵芋或綠蘿,不時讓它們在陽光下放個假即可。
冬季,太陽在天空較低的位置,這意味著春夏充滿陽光的地方會變得更暗淡。此時,最好給室內植物換換位置,保證它們的光線和溫度需求得到滿足。植物花架讓位置的選擇更多,同時高度也有了變化。另一個很有用的辦法是,每個月清理植物的葉子,可以淋浴,也可以用布擦拭,讓葉片充分接受陽光。

光線透過前窗照進倫敦溫室檔案館(LONDON’S CONSERVATORY ARCHIVES)。


相同需求的植物聚在一起營造一個濕潤的微氣候。
悶熱潮濕的環境
季節轉換之時,需要更加關注室內空間的濕度和溫度,這會影響植物一整年的生長。濕度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有關。干燥的環境,會讓營養物質匯集,可能導致肥料燒傷——葉片上出現討厭的棕色斑點。相反,潮濕的環境中植物吸收過多水分,容易腐爛、滋生真菌和霉菌。
一般來說,葉片越薄,越喜歡潮濕的環境。肥厚、堅韌或蠟質及表面有茸毛的葉片,相對來說更能適應干燥的空氣。蕨類等熱帶植物是濕度的頭號粉絲。如果你的居住環境向來干燥,蕨類可以在你的浴室茁壯成長,也會為室內空間增添異域風情。
如果你的植物開始卷葉或者葉緣變棕,或許因為空氣過于干燥。可以嘗試每隔幾天用噴霧器給葉子噴水來提升濕度。最好在早晨用溫水噴灑,這樣葉子有一整天時間干燥。把植物放在裝滿水和石頭的托盤里,也是有用的技巧。這能給植物創造濕潤的環境,小石頭的作用是確保植物不會浸在水中而導致爛根。
提升濕度的另一種途徑是把植物聚在一起。植物通過葉片釋放水蒸氣,這一過程稱為蒸騰作用。植物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更濕潤的微氣候,其中的每一株都因此受益。如果這些都沒用,而你一定要養喜濕的植物,那就只能用上加濕器了。這玩意兒能提升整個房子的濕度,喜歡濕潤的小家伙也就滿足了。
通常,光合作用的最佳溫度是25℃,不過大部分植物最適應18~25℃的溫度范圍,偶爾的炎熱干燥和夜間溫度的降低也不是大問題。溫度和濕度的劇烈變化,對觀葉植物來說是最致命的。溫度較低的月份,讓你的植物遠離極端寒冷的干燥天氣,同時不能過于靠近取暖器,不然它們會變得過分干燥以至容易遭受葉螨等蟲害。

一盆波士頓蕨欣然待在潮濕的浴室里。
想也知道,大部分多肉和仙人掌(除了叢林仙人掌,見本書163頁)偏愛沙漠環境,所以在澆水的間隙,一定讓空氣和土壤變干。極端潮濕的環境中,干燥器能提供額外幫助,極大地降低空氣濕度。通風是所有植物都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對降低濕度來說尤其重要。為了你的植物伙伴,不時開窗通風吧。
光照的關鍵
光照條件隨季節變化,所以要相應地移動植物確保光照條件得到滿足。
中低強度光照
可以忍受陰涼,也能在明亮的非直射光線下生長。
明亮的間接光
喜歡明亮的反射光,避免陽光直射。
明亮的直射光
喜歡明亮的光線,能夠忍受和享受直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