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平脈法出《傷寒論》
問曰:
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問,變無經常。
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
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
愿為具陳,令得分明。
師曰:
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
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
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
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
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
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
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虛見,中必有奸。
審察表里,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
料度腑臟,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