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常見癥狀診治思路

消化系統癥狀

◆食欲減退的中醫治療思路雜談

食欲減退在腫瘤科非常常見,有時患者1小時之前愛吃的東西再拿來時索然無味,有時食物含在口內不愿咽下或難以咽下,它區別于嘔吐,又不是梗阻所引起。目前西醫所用的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羥孕酮等藥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們有必要改善這一癥狀,以改善患者體質與生活質量。

首先認識一下食欲減退的病因。一是和病本身有關,像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和消化有關的疾病。比如,胃癌大部切除術后,胃的容納小且腐熟功能差;肝癌門靜脈高壓,將胃黏膜撐起來了,病人不想吃東西,而且食物往上返;胰腺癌部分胰酶缺乏,消化功能差。二是化療副反應會引起食欲減退。三是胸腹水引起食欲減退,腹水引起食欲減退好理解,胸腔積液量大時也可引起食欲減退,此不可不知。四是低鈉引起食欲減退。五是貧血引起食欲減退。六是惡病質引起食欲減退。這是臨床常見的幾個原因。

治療食欲減退首先要對癥治療。低鈉的補鈉,貧血的補血,胸腹水的做胸腹水引流,門脈高壓的用生長抑素降壓,惡病質的靜脈補充營養等,但仍有許多患者食欲不能改善。為這件事情我一直苦苦思索,不恥下問,最終得出以下五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口服金匱統元方。這本是治療腫瘤患者嘔吐的方法,后來發現用于改善食欲效果也很好。我曾經有一位肺鱗癌空洞頻繁咯血的患者,幾經治療用合歡皮止住了咯血,后來該患者食欲減退,幾乎不進食,考慮患者脾腎俱虛,醋酸甲地孕酮用過了無效,無奈之下試試健脾補腎和胃降逆的金匱統元方,孰知剛服用半料,患者就能吃一個豆包、一小碗粥、一個雞蛋。從此也就摸出改善食欲的方藥,此方治療脾失健運、肝腎虧虛類食欲不振,藥選熟地黃、山萸肉、茯苓、牡丹皮、山藥、陳皮、半夏、附子、肉桂、干姜、竹茹、生赭石、黃連、吳茱萸等,每日一劑,可明顯改善食欲。這個方子適用于哪些病人呢?一是胃切得比較多的,胃的蠕動功能比較差的;二是消瘦、無痰或少痰的這種消耗類型的,往往一劑藥即見效。

第二個方法是治療痰多的食欲減退病人。生赭石60g,旋覆花15g,水蛭6g,蜈蚣8條,生牡蠣60g,海浮石30g,黨參20g,雞內金15g,生麥芽15g,蘇子10g,竹茹15g,白茅根30g,日1劑,水煎服。這個方子是治療胃癌、食管癌的民間方,多次使用之后發現對痰多的食欲減退病人也有效,但起效較慢,服用7劑以上方可見效。

第三個方法是腰背部皮下相關結節刺血拔罐。在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腎俞等穴位周圍皮下結節刺血拔罐,3天1次,一般1次見效。這種方法治療食欲不振的作用最強,但不是最快的方法。

第四個方法是芒針沿著胃圍刺。這融入了西醫解剖學的知識,根據胃的解剖結構圍刺,胃自己會躲避芒針的針刺,使胃上下左右頻繁蠕動,胃內容物迅速排空,產生饑餓感。這是改善食欲最快的方法,多數患者針刺不到一分鐘就有饑餓感了,我形容它“秒殺食欲減退”。

第五個方法是舌底靜脈針刺放血。將舌底靜脈用注射器針頭針刺放血后可改善食欲。此方法針對的是吃飯、喝水、喝藥都嗆咳的食欲減退患者。

(王澤英 整理)

◆化療后惡心嘔吐的中醫應對策略

惡心嘔吐是腫瘤病人化療期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也是病人及家屬最為恐懼的一個副反應。嚴重嘔吐可致脫水、電解質失調、衰弱等,歐洲人形容它是“化療過程中的恐怖事件”。惡心嘔吐的同時,病人食欲也會下降,一旦吃不了東西,病人與家屬都著急、害怕。惡心嘔吐可以導致患者拒絕再次有效治療,因此化療后的惡心嘔吐成為病人、家屬及醫生三方都共同關心的話題。

現代醫學認為,產生惡心嘔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大多數細胞毒藥物均可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黏膜損傷,導致黏膜尤其是從胃到回腸黏膜上的嗜鉻細胞釋放5-HT,5-HT與5-HT受體結合產生神經沖動由迷走神經傳入嘔吐中樞導致嘔吐。②化療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直接刺激CTZ,興奮嘔吐中樞而產生嘔吐。CTZ位于腦干的最后區(area postrema),因它不被血腦屏障保護,所以多種血液內的有毒物質可以作用于這里,再將信號傳遞到嘔吐中樞而產生嘔吐;CTZ對多種刺激發生反應,這些刺激通過一系列的受體起作用,主要有多巴胺受體、組胺受體、5-HT受體。

西醫治療這類嘔吐,目前最理想的止吐藥為5-HT受體拮抗藥、NK1受體拮抗劑,再配合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可增加止吐作用(因其可升高血糖和誘導精神病復發,糖尿病人和精神病患者慎用),止吐效果更好。盡管西藥止吐效果好,但也有缺陷,有些病人用了藥,的確是不吐了,但由于胃內容物難以排出故而在胃里翻騰,反倒覺得吐出來更舒服,于是會人為地催吐;而且西藥對改善惡心不理想。因此可以看出,西藥止吐但不治療惡心,也不能改善食欲,同時止吐藥還有一些副反應,如便秘、頭疼等。

中醫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呢?中醫認為嘔吐就是一個胃失和降、氣機逆亂的表現,中醫治療嘔吐的優勢明顯,首先是不會出現便秘、頭痛等副反應,其次能改善食欲、改善厭油膩等癥狀。

治療對策如下:

第一是湯藥,旋覆代赭湯、半夏瀉心湯、連蘇飲加減運用。旋覆花15g,生赭石30g,清半夏10g,干姜10g,黃連3g,炒黃芩15g,黨參20g,阿膠珠30g,蘇梗10g,雞內金20g,茯苓30g,每日一劑,水煎服。湯藥最好在化療前一到三天開始服用,效果較好。

第二是按壓左手第二掌骨橈側中段,按壓此處病人一般會在按壓部位有劇烈的酸脹疼痛,惡心嘔吐及胃部不適的癥狀一般在按壓后1分鐘之內緩解,可用“秒殺”來形容其起效之快。

第三是常規針刺,可選用中脘、足三里、陰陵泉、公孫、太白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用瀉法。

第四肚臍敷藥,肚臍是升清降濁很關鍵的一個部位,可以很好地止吐,還能治療腹瀉。

為什么選擇肚臍給藥?第一,肚臍是腹壁最后閉合處,其表皮角質層最薄,無脂肪組織,除局部微循環外,臍下腹膜有豐富的靜脈網、腹下動脈分支。第二,臍部是一凹陷隱窩,乃天然藥穴,最適宜置藥,藥物通過臍部皮膚的滲透和吸收,輸布全身,從而發揮治療作用。臍窩內溫度為35℃±0.8℃,比其他部位皮膚高出2℃左右,比較恒定,臍部給藥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給藥的1~6倍,滲透力強,滲透性快,易于藥物穿透和彌散,有效提高了藥物吸收的效率。第三,經臍給藥不經胃腸道吸收,可避免藥物對消化道的刺激及肝臟代謝對藥物成分的破壞,能更好地發揮療效。

針對化療后的胃腸道反應,臍部給藥不經過消化系統,避免胃腸道對藥物的分解和破壞(如胃酸、pH值、消化酶等影響),減少藥物副反應;操作簡便,舒適性好,大多數病人易于接受。對那些吃藥怕苦、扎針怕痛、服藥易吐及不能服藥的患者,尤其適宜。

第五是胃部芒針圍刺,主要針對化療后食欲減退。在胃的四周芒針針刺會使被包圍起來的胃上下頻繁蠕動,如此可將胃內容物迅速排空,產生饑餓感。這是改善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最快的方法之一,多數患者針刺不到一分鐘就有饑餓感了,對改善食欲減退也可以達到“秒殺”的效果。

第六是腰背皮下結節刺血拔罐,脾俞、胃俞、肝俞、大腸俞及其周圍結節刺血拔罐,3日一次。

第七針對化療后厭油膩,可嚼干姜或生姜、姜絲糖。口中無味可嚼服烏梅制品。

同時,化療期間飲食宜清淡,要選擇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食。進食前后宜清潔口腔。嘔吐病人采取適當體位,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內。

(田葉紅 整理)

◆放射性腸炎的中醫治療與飲食注意事項

放射性腸炎有放射性小腸炎、放射性結腸炎、放射性直腸炎,以放射性直腸炎最常見。因為直腸位置比較固定,直腸癌適合放療故而多見;同時盆腔腫瘤放療、宮頸腫瘤放療等均可引起放射性腸炎。放射性直腸炎最主要的癥狀就是里急后重,為什么里急呢?放療屬火邪,放射線損傷腸黏膜致使腸道有熱,腸道有熱就要從肛門外排,產生里急;便后火稍瀉,里急就會緩解一點。后重即下墜的感覺,這個癥狀跟濕有關,濕性趨下內逼肛門,產生后重,可見里急后重是腸道濕熱所致。現代醫學對放射性腸炎沒有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放射性腸炎的腸鏡表現跟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非常相似,腸鏡可見血管走形紊亂,上面附有白苔黏液、有小潰瘍出血點,還有腸黏膜水腫。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現在西醫主要有兩種內科治療方法,一種是磺胺類抗菌藥柳氮磺胺嘧啶,第二個就是激素,腹瀉止不住時就多用激素,效果不錯但不除根。慢性結腸炎形成病因是什么呢?吃油炸的不好消化的、過多地飲冷食辣、腹部著涼常會發生結腸炎。治療結腸炎和放射性直腸炎我喜用清理腸道方,清理腸道方是印會河前輩的方子,清理腸道方就是以葛根芩連湯為基礎方加上清理腸道濕熱毒邪的,如馬齒莧、敗醬草、紅藤等,治療腸道的疼痛,紅藤比其他藥好使;還有活血藥,它里面用了桃仁,桃仁即可活血又可通便,是針對其血管走形紊亂而設。很多人用了這個方子之后大便次數會增多,比沒吃中藥前還多,但大概三四天以后,大便次數會減少,里急后重癥狀會減輕。為什么大便會多呢?是因為這個處方中有很多瀉火除濕通便藥,有薏米、桃仁、敗醬草、馬齒莧、黃芩、黃連,通過這些藥物把里面的火與濕去掉了,大便就正常了。很多大夫看見患者腹瀉次數多,就用思密達、易蒙停等止瀉藥物,這時大便不能排出患者反而更加痛苦,所以治療放射性直腸炎不能見瀉止瀉,中藥也不要單用收斂固澀藥,收斂固澀藥會閉門留寇,后患無窮。臨床根據情況可以用溫補的藥,對于虛寒的患者我常用黃土湯治療。

接下來就是對癥治療,首先是便血,腸道放療很容易便血,有時便血特別多,我見過最多的是每天約300mL,常伴腸黏膜脫落如同爛肉排出。放射性腸炎引起的便血止血藥口服和灌腸都不好用,只有燒干蟾能治療放射性腸炎出血,前段時間有一位重慶來的放射性直腸炎男性患者,便血都兩年了,看了全國許多醫生還是沒辦法止住,用燒干蟾半個月就止住了。第二個癥狀就是疼痛,肛門疼痛,許多患者放療后肛門疼痛,不能平坐在椅子上,或坐在椅子的一角肛門部位懸著;或騎在椅子上抬著屁股睡覺。目前國內外還沒有該方面有效治療相關報道,而我們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辦法,一個就是在天突穴位周圍壓痛點及結節放血,生物全息理論告訴我們:天突和大椎環形部位對應肛門的12個鐘點,針刺天突及天突周圍可以治療肛門疾病;再一個就是百會合谷刺,百會屬督脈,遠端取穴可以治療同經病變。這兩個都不行的話,比如耿某,腫瘤長在直腸壓迫刺激腸管產生的疼痛,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那就在肛門兩側會陰和長強部位放血或針刺,交通督脈會迅速緩解疼痛。第三個癥狀是腹脹,對于放射性腸炎引起的腹脹許多理氣消脹藥不好用,只有馬齒莧效果好,馬齒莧量大可用到50g,它能清腸道濕熱,腸道濕熱清除后脹滿自然消失;皮膚科也常用馬齒莧治療濕疹,用香油調馬齒莧粉敷在濕疹上,有一定療效。也可在上巨虛、下巨虛刺血拔罐,此法治療腹脹效果也很好。第四個癥狀是肛門瘙癢,這是腸道濕熱引起的,可用蛇床子、苦參、當歸、馬齒莧、夏枯草水煎外洗肛門處,效果很明顯。

放射性腸炎飲食要特別注意,首先要注意忌辣的和涼的,為什么忌辣的,因為直腸部位偏火,辣的會刺激直腸病變,大家吃過重慶辣火鍋,吃完后有人出現口腔潰瘍,這是火邪往上走;有人便、秘肛門灼熱,這是火邪往下走,所以放射性腸炎要忌辣。為什么還要忌涼的呢?寒涼傷脾陽,脾傷則濕邪內生,濕邪下趨腸道,引起后重感,所以也要忌涼。此外還要注意腹部、足部保暖。最后要說的是飲食不要過甜,甜食滋膩脾胃容易生濕,也會加重后重。

(趙偉鵬 整理)

◆巧治化療腹瀉

腹瀉是一個常見的消化道癥狀,腫瘤科的腹瀉多是治療相關性的腹瀉,比如化療、放療引起的腹瀉,放療腹瀉多為放射性腸炎表現,已有專篇論述。引起的腹瀉常見的藥物有:伊立替康、希羅達、5-Fu、紫杉醇等。中醫治療腹瀉、改善消化道癥狀較西醫更有優勢,且手段多樣。現代醫學多用思密達、黃連素、復方樟腦酊、易蒙停等,療效不甚理想。

中藥內服可選用甘草瀉心湯,重用甘草40~50g,生甘草、炙甘草均可,視情況而定,生者長于清熱,炙者長于溫中,以其補虛和中、泄熱消痞;甘草容易引起水鈉潴留,可加用澤瀉20g減輕其副反應,此方對于多數化療引起的腹瀉效果明顯,如若改善不明顯,可在此基礎上加用赤石脂禹余糧丸收斂固腸,臨床中我常用方為:甘草40g,黃芩10g,黃連3g,干姜10g,大棗10g,黨參15g,茯苓20g,白芍15g,澤瀉20g,赤石脂30g,禹余糧15g,每日一劑,水煎溫服;若腹痛明顯者加白芍60g、甘草10g。此外,肝脈弦細者,此為虛寒腹瀉,選用烏梅丸即可。中藥外用可用五倍子研細末敷臍,每日一次,每次24小時;也可用艾條灸神闕穴,也就是灸“肚臍”,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中藥敷臍、艾灸肚臍治療腹瀉效果同樣明顯。針刺治療腹瀉與治療細菌性痢疾一樣,無特別之處,可選上巨虛、下巨虛、足三里、陰陵泉、公孫、太白、天樞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由此聯想到兒童的秋季腹瀉,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療有效藥物不多,家長很著急,怎么辦?我們可以先看一下腹瀉孩童的肛門周圍,要是色紅,可用云南白藥敷臍;不紅的話五倍子研末敷臍就可以了。

(姜欣 整理)

◆便秘的診治思路

便秘是臨床常見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以排便頻率減少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同時可能伴有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

中醫治療中,通便藥多為寒涼藥,如大黃、芒硝等,為什么?因為寒性下引,順應胃的通降之性,這是仲景治療胃家實的陽明病用承氣湯的原因。承氣,也就是承胃之下降之氣。當然啦,中藥材中也有少數溫熱通便藥,如肉蓯蓉、巴豆等。

大多數中醫大夫喜歡用番瀉葉、大黃通便,如果長時間服用,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導致腸道黑斑病,這個病很難治。長期使用大黃、番瀉葉者應注意。

通便藥中,效果相對較好的是蘆薈,譬如通便靈中主要成分就是蘆薈。決明子也有一定通便作用,還可去掉腸道油脂。腸道濕熱時,可加用馬齒莧。

如果臨床上這些方法還解決不了的頑固性便秘,可加番瀉葉10g、天花粉5g,水煎服。

臨床還可見到結腸過長吸收水分過多,往往也會便秘,這時建議患者手術切除部分結腸,便秘就能解決。

除此之外,溫病中還講便秘與津液的問題,也就是“增水行舟”,加養陰藥以補水行舟通大便,這些藥如當歸、生地、玄參、麥冬,以及增液承氣湯。但有一點不能忘了,舟行于水,不僅僅要有水,還得有風,靠風增加一個推動力舟才易行,推動力就是增加腸道自行蠕動的能力。增加腸道自行蠕動的能力,就要補腸道之氣,如何補腸道的氣?得通過脾來補,補脾氣我在臨床上常用大劑量的生白術(60~100g)。有時單純補氣、補液還不夠,還得加少量溫藥,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肉蓯蓉、當歸之類的藥。治療老年人的便秘尤當如此。

針灸治療便秘也有很好的效果,臨床可選用支溝、天樞、大橫、腹結、下脘、上下巨虛等穴。

另外,在調理過程中,注重調整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均衡飲食,適當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適度運動。

通便在腫瘤科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第一是排毒,第二可以祛濕,第三可緩解發熱、疼痛等癥狀,第四可減少心腦血管病人發生意外的風險,故臨床中應重視通便治療,給邪以出路。

(田葉紅 整理)

◆如何治療頑固性呃逆

呃逆是多種疾病的并發癥,多可自行緩解,腫瘤患者也容易出現呃逆,但多為頑固性,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現結合腫瘤科患者的發病特點,談談呃逆的中醫治療思路。

腫瘤患者什么情況下出現呃逆?一是由疾病本身引起的,如肝癌、胃癌等,腫物比較大,累及膈肌,導致膈肌痙攣而出現呃逆。二是治療所引起的,譬如紫杉醇等化療藥物,藥性寒,傷及脾胃,胃氣上逆而出現呃逆。

現代醫學治療呃逆多給予胃復安、山莨菪堿等藥物,輕者可緩解,但對頑固性呃逆療效差。

中醫治療呃逆有很大優勢,尤其是現代醫學無法緩解的頑固性呃逆患者,臨床往往可獲得很好的效果。

中醫治療分為針灸和中藥兩個部分。針刺可選用天突、天鼎、膈俞、膻中,巨闕、內關等穴位和胃降逆,使清氣得升,濁氣得降;也可在背俞穴如膈俞、肝俞、胃俞、脾俞、肺俞等刺血拔罐。刺血拔罐效果要好一些。

中藥以旋覆代赭湯為主方,旋覆代赭湯在《傷寒論》中是治療胃氣虛弱、痰濁內阻、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的痰氣痞。在此基礎上加柿蒂降逆止呃。呃逆病人多肝氣虛,故當從肝論治,那如何判斷肝氣虛?看舌象,舌質紅多是肝陰不足的表現,故還得加養肝斂肝的白芍、黃芪、當歸、烏梅等藥。臨床常針刺與中藥并舉,療效滿意。

中藥治療呃逆,除了要有嚴謹的組方思路,服用方法還特別講究,必須是緩慢咽下,每次僅飲一口,間隔幾分鐘再服一口,不宜一飲而盡,通常一劑而平,劇者續服之,無有不瘥。

(田葉紅 整理)

◆不全腸梗阻的治療

腸梗阻分為機械性和非機械性的腸梗阻,腸梗阻首先要拍腹平片和查電解質。腸梗阻腹平片顯示有液氣平,腫瘤科腸梗阻可見多處機械性腸梗阻。再就是查鉀,鉀低則動力不足,容易出現非機械性腸梗阻。

不同部位腸梗阻有不同表現,高位腸梗阻第一表現為吐;第二表現為疼,腸梗阻經常伴有腸粘連,所以表現為疼。低位腸梗阻表現為不排氣、不排便、腹痛等。

不全腸梗阻西醫內科治療首先禁食水、肌肉注射奧曲肽、靜脈滴注抗生素;或植入支架;積極治療原發病。奧曲肽或生長抑素、抗生素治療腸梗阻效果并不理想。

治療腸梗阻時看它是不是良性的,如是良性的,如放療引起的腸粘連、腸梗阻,沒有低血鉀,就考慮用點溫通的中藥放在肚臍上艾灸。溫通藥如丁香、肉桂、半夏、枳殼、干姜、蘇子,溫熱藥物會促進腸蠕動,梗阻很快就緩解了;腸梗阻的患者避免腹部著涼,著涼后吃得不合適了就容易腸梗阻,良性的腸梗阻較容易治。如果是惡性腸梗阻,就不好治,是腫瘤壓迫所致,用我介紹的腫瘤外用方(拔毒膏,參考《黃金昶中醫腫瘤辨治十講》一書),貼上基本不吐、腹痛緩解,少數患者腫瘤縮小而梗阻消失。

我們常用的刺血拔罐,不管良性、惡性的腸梗阻治療效果均較好,在肝俞、膽俞、胃俞、脾俞、大腸俞刺血拔罐,如有時間再在刺血部位艾灸10分鐘,增加刺激強度。

不全腸梗阻能不能口服藥物呢?口服藥里能不能用通便藥呢?四磨湯口服液說明書中談到腸梗阻不讓吃,因為理氣和通便藥太強了后腸蠕動增強,且腸梗阻本身就不通,一味用理氣通便藥會導致腸扭轉、打結,然后不通、壞死,所以理氣藥、通便藥不怎么用,腸梗阻一般不主張口服用藥。那么到底能不能用口服藥呢?當然可以,20世紀70年代一位國家元首臨終前腸梗阻,吳咸中老師用小承氣湯治療,大黃、厚樸、枳實用完后大便仍不通,加上甘遂,大便就通了。能不能用通便藥,要看梗阻的程度,如果梗阻的部位特別多,要慎重;如果梗阻得特別嚴重,甚至完全梗阻,千萬不要用。如果剛出現梗阻,梗阻程度不是特別重的時候,可以用口服藥,可選用大陷胸湯。大陷胸湯與大陷胸丸不同,大陷胸湯治療位置靠下,大陷胸丸靠上,而且主治癥狀不一樣,大陷胸湯里甘遂通便,且利水作用非常強、迅速,腸梗阻腹平片有液氣平說明梗阻部位有液體,甘遂把液體先排掉了,留出空隙,再用大黃、芒硝,大便就通了。大陷胸湯治療不全腸梗阻效果很好,有腸粘連時口服大陷胸湯會腹痛,大便通后腹痛會緩解。

(張巧麗 整理)

◆對口腔潰瘍的認識

口腔潰瘍在腫瘤科很常見,鼻咽癌放療時潰瘍常能見到而且潰瘍很重。大家看看潰瘍長在什么地方?主要長在舌上和口唇。在唇與脾有關,在舌與心火有關,在舌上還與什么有關呢?平時大家都講少陰經系于舌,少陰經不光是心經,還有腎經。口腔潰瘍患者常常舌和口唇潰瘍并見,與脾、心、腎經都有關。

口腔潰瘍跟生活狀態密切相關,比如這個人此階段焦慮、睡眠不足時容易出現;喝水少、維生素缺乏時也容易出現;放化療均可引起口腔潰瘍,但放療更易引起,而且潰爛面積大,程度重,有些患者用利多卡因凝膠含吞來緩解疼痛才可以少量進食。

口腔潰瘍的病機多是心腎不交,什么原因會造成心腎不交?是中焦脾土困阻,因為濕阻導致中焦斡旋無力,則心火不能下濟于腎,腎水不能上濡于心,所以造成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全身治療好用的方子是封髓丹,封髓丹就三味藥,生甘草、砂仁、鹽黃柏。生甘草清心火,砂仁化中焦之濕并引火歸原,黃柏平腎火而堅陰,所以我治口腔潰瘍基本就用這幾個藥都挺奏效。口腔潰瘍與脾土有關可從生活中來例證,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口腔潰瘍有時吃點辣的潰瘍很快就好了,這是為什么?曾有學生說辣椒含大量維生素。那我又問他,獼猴桃里維生素含量更高,為什么吃獼猴桃治不了口腔潰瘍?這是因為辣的東西能化濕,好多潰瘍跟濕有關系,把濕化掉了潰瘍自然就好了。

大家都認為口腔潰瘍的全身治療不如局部治療好,如何局部治療呢?現在都用康復新口服液,它是澳大利亞的一種蟲子提取物。其實九香蟲就很管用,九香蟲十來個,香油一兩,用香油煎炸九香蟲,炸至九香蟲變黑,棄蟲取香油涂抹潰瘍處。香油是寒涼滋潤的,九香蟲能活血、止痛還能散結,所以在潰瘍面涂藥后疼痛迅速減輕,潰瘍面很快愈合。此外舌下扎相關穴位如金津玉液也管用,扎一下相關穴位唾液就特別多,唾液本身能殺菌,液體一多也能把火清下來。治療口腔潰瘍疼痛,你就在舌下靜脈刺血,努力嘬血吐出,治療口腔潰瘍疼痛極效。

口腔潰瘍哪種最難治?潰瘍面下有結節的那種,這時需要配服抗生素,相對而言里面有硬結的潰瘍消退得特別慢。

有人會問白塞病的潰瘍是不是很難治,其實也不難治,治療口腔潰瘍和白塞病的理是相通的,用甘草瀉心湯有一定效果,甘草選用生甘草瀉心火,半夏瀉心湯調脾胃,濕土一化,心火得清,自然心腎交通,潰瘍就會愈合。

從上面我講的可以看出:口腔潰瘍既有實火還有虛火,也有脾濕問題,治療時應該三者兼顧才有好療效,注意不可過用寒涼以增加脾濕,使潰瘍愈合時間拖延。

(趙偉鵬 整理)

◆胃癱的中醫治療策略

胃癱(Gastroparesis)是以胃排空障礙為主要征象的非機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動力紊亂綜合征。臨床表現為上腹飽脹不適、惡心、嘔吐及頑固性呃逆等癥狀,疼痛不明顯,食后吐出大量胃內容物,吐后癥狀暫時緩解。常見于腹部手術,尤其是胃癌根治術和胰十二指腸、膽囊切除術后,以及糖尿病、胰腺炎、結締組織病等,一般認為嘔吐量大于800mL/d,持續時間大于5天即可診斷為胃癱,常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目前胃癱的機理尚未完全明確,因此缺乏有效治療方法。

西醫認為胃癱是胃動力紊亂,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如術中麻醉藥物、抑制胃動力藥物、精神因素、吻合口水腫粘連、水電解質營養失調、炎性腫塊壓迫等因素,治療上多是對癥如:胃腸減壓、止吐及促進胃排空、甚至再次手術等,常用的藥物有:胃復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紅霉素、新斯的明、激素等,療效不理想。

中醫則認為胃癱是脾腎虧虛、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所致,尤其是腫瘤病人,臟腑虛損,氣血虧虛,又經手術、放化療,身體消瘦羸弱,元氣衰竭,臟腑功能紊亂,故脾失健運則不思飲食,胃失和降則惡心嘔吐。治療上,中藥可選用金匱統元方,藥物組成: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炙黃芪、黨參、肉桂、半夏、陳皮、旋覆花、代赭石、吳茱萸、黃連、竹茹、雞內金等,上方藥物只有大劑量方可見效。腫瘤病人氣血大虛,因此選用大劑量金匱腎氣丸、六君子湯合方,溫補脾腎,恢復元氣;然腫瘤又非單純虛損,同時兼夾痰瘀,因此選用旋覆代赭湯祛痰化瘀,和降胃氣;黃連、竹茹清胃火,同時防溫補脾腎生邪火;加吳茱萸以補肝助生發之氣;加雞內金以助脾運。全方看似平凡無奇,然往往一劑便知,數劑痊愈。針灸方面,可于腰背部刮痧,并選用背俞穴脾俞、胃俞、腎俞、肝俞、膽俞刺血拔罐,俾其振奮相應臟腑功能,疏通經絡,同時可加中脘、氣海、關元艾灸,元氣得以溫振,胃氣方可推動有力。

(姜欣 整理)

◆消化道腫瘤引起的出血治療

消化道出血是腫瘤科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出血量可多可少,病情可急可慢,常見的疾病有:肝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消化道腫瘤破潰出血及放射性腸炎便血等。門靜脈高壓引起的急性大出血時,可采用善寧、生長抑素、抑酸等藥物對癥止血治療,以及內鏡、手術等治療后多可控制。對于放療后出現的便血、里急后重,中醫辨證治療就有其明顯的優勢,放射性腸炎中醫辨證屬濕熱,治宜清熱利濕活血,升清降濁,可采用清理腸道方加減(葛根30g,黃芩10g,黃連10g,丹皮10g,桃仁10g,赤芍10g,馬齒莧30~50g,黨參15g,生薏米30g,敗醬草30g,紅藤10g,槐花炭10g),邪去正復,自然血止;如頑固性的放射性腸炎出血,可用燒干蟾止血。對于慢性、頑固性的腫瘤破潰出血,應用常規中西藥物多無效,根據我多年的經驗,這時應選用燒干蟾煎水(將干蟾皮10g,用暗炭火烤焦黑后,水煎熬成約10mL)口服,往往1~2日出血量減少,7~10日血止,燒干蟾對腫瘤便血有著無與倫比的療效。值得一提的是:蟾蜍生者或鮮者破血力量極強,會促進出血,但經炭火烤焦后存性,不僅具有很好的抗腫瘤作用,而且又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姜欣 整理)

◆臨床上哪些癥狀是門靜脈高壓引起的?

門靜脈是由脾靜脈和腸系膜上靜脈在胰腺后方匯合而成的一條重要血管,腹腔臟器如胃、小腸、胰腺、結直腸和脾臟的血液都要通過門靜脈才能流向肝臟,消化道吸收的營養成分經過門靜脈匯集到肝臟,并在肝內合成人體必需營養成分,人體產生的很多毒素和廢物也得以在肝臟被代謝和解毒。

各種原因使門靜脈血流受阻、血液瘀滯時,門靜脈系統的壓力就會超出正常值,并出現一系列的癥狀,表現為嘔血和便血、肝區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腔積液、腹瀉、后重墜脹等癥狀。在這里特別強調的是多數人只認識到嘔血便血、肝區脹痛是門靜脈高壓引起的,而忽視了其他癥狀,或者說對其他癥狀與門靜脈高壓的關系認識不夠。首先,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也可見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胃部不適之癥狀,后者往往被認為是化療副反應,按照放化療副反應治療無效而用奧曲肽很快癥狀緩解;其次門靜脈高壓導致腸道血液回流到肝臟受阻,血液中的非膠體成分就會滲出,向腸道內滲就出現腹瀉、后重墜脹,向腸腔外滲就出現腹水、腹脹,由門靜脈高壓引起的單獨出現的腹瀉、后重、腹脹、腹水往往不會被大家廣泛認識,所以治療這些癥狀時要考慮到是否存在門靜脈高壓,目前B超診斷門脈高壓的標準是≥1.3cm,如有門靜脈高壓按門靜脈高壓處理。根據形成門靜脈高壓原因不同,可將門靜脈高壓分為肝前型、肝內型和肝后型。在腫瘤科,前兩者較為常見,主要為門靜脈癌栓(肝前型)、肝硬化和肝癌(肝內型)。

西醫目前治療門靜脈高壓常用方法有:①收縮腹腔內臟靜脈減少門靜脈血流,如奧曲肽等;②利尿以降低有效血容量,如速尿、螺內酯等;③手術治療,如門靜脈的斷流術及分流術。內科最常用的是奧曲肽。但必須認識到這些只是治標之法,臨床很難治愈門脈高壓,如要徹底治愈門脈高壓,必須針對病因及原發灶治療。

中醫對門靜脈高壓怎么處理呢?我在《黃金昶腫瘤專科二十年心得》這本書中,對肝癌的診治做了詳盡論述,肝癌的治療以養陰血為主,酌加補陽氣、理氣活血、以毒攻毒、清熱通便等藥。此治法也適合于肝硬化的治療,只是藥物比例改變而已。治療門靜脈高壓應在此基礎上,注重化痰散結、通利二便。門脈高壓表現為胃部癥狀時可用小陷胸湯;表現為腸道癥狀時用通利二便藥物如二丑、龍葵、萊菔子等。

中藥內服的方法如此,但是臨床中還會面對不能內服湯藥的情況,這時中藥外敷、針灸、刺絡拔罐就大有用武之地!可參考本書其他相應章節,在此不作贅述。值得指出的是,在肝四周火針圍刺可迅速緩解門脈高壓癥狀,此不可不知。

還要指出的是,中藥辨證治療門脈高壓是在調肝基礎上,是治本之法,部分患者可徹底治愈;而西醫僅是治標之法。

(姜欣 整理)

◆加味保和丸治療飯后立即如廁一招鮮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一吃完飯就想上廁所,不能等,在排便前肚子一直墜墜脹脹的,可蹲到那兒大便量很少,雖然不是多么痛苦的事情,要是在外面吃飯時或乘車時就感到有些囧了,經常被別人稱為屬雞的、直腸子。對于飯后如廁很少有人談及,我們采用加味保和丸口服,一般3~4天起效。

我們認為肛門墜脹而致便意頻頻,飯后尤甚,屬中氣下陷者少,屬六腑不通、痰阻氣滯者較多,痰濕內生、脾胃運化無力者最多。加味保和丸以陳皮、茯苓、半夏化濕和胃健脾,炒白術健脾運濕,山楂、神曲、麥芽即所謂三仙化積消食以助運化。香附理氣和胃,厚樸、枳實、枳殼下氣通腑。綜觀全方,化濕和胃,消食導滯,理氣通腑,以通為用,故對飯后即如廁屬痰食阻滯者多有良效。

我們2個月前在門診就見到了這樣一位患者,他是一位結腸癌患者,術后一年,一直吃中藥,情況平穩,最近幾個月老毛病又犯了,那就是每天吃完飯放下碗筷就有便意,肛門墜脹,趕緊到廁所,有時大便很少,大便成形,排完便后不適感消失。患者深為所苦,身上經常帶很多手紙,以前咨詢過許多中西醫大夫,這些大夫都說不出子丑寅卯。我用中成藥加味保和丸每次一袋,每天三次。吃了一個星期之后大便慢慢就有規律了,一天一次,量挺多,也成形,每天早飯后上一次廁所,午飯和晚飯后再也不用上廁所了,感覺生活輕松了好多。今特將此小竅門寫出,以期服務更多此類患者。

(趙偉鵬 整理)

◆腫瘤黃疸成因與治療面面觀

黃疸在臨床上一般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三種常見類型。黃疸必須緊急處理,因為黃疸指數特別高的時候會影響肝功能,導致肝衰。腫瘤科以后兩者最為常見。

梗阻性黃疸,是因為腫瘤壓迫或癌瘤堵塞膽道,引起膽汁淤積而導致黃疸,針對梗阻性黃疸采取外引流、內支架手段治療,黃疸大多能夠迅速緩解。

肝細胞性黃疸在腫瘤科非常常見,因為肝癌的幾乎所有微創治療都會對肝細胞造成損傷出現黃疸,目前大家應用最多的是茵陳蒿湯,臨床效果并不滿意。我通過臨床摸索觀察,發現硝石礬石散對肝細胞性黃疸效果明顯。硝石礬石散是《金匱要略》里治療女勞疸的方藥,其實可以治療所有黃疸,只是加減用藥而已。黃疸多辨證為脾胃濕熱蘊結。硝石,即樸硝,和芒硝同為含硫酸鈉的天然礦物經精制而成的結晶體,只是不同的析出物,天然礦物水溶后放冷最先析出的結晶就是樸硝,芒硝是將蘿卜與樸硝加水共煮后取上層液放冷析出的結晶,硝石味苦、性咸寒,入血分,能活血消瘀,善清血分之熱,并能軟堅。礬石,即明礬KAI(SO4)2·12H2O,凡是礬一類的都能燥濕,礬石味酸性寒,入氣分化濕利水。兩者合用共奏祛濕清熱退黃之功。臨床應用是將硝石、礬石等份研成細末,每次取1~2g,傍晚用米湯送服,治療肝細胞性黃疸非常有效,一般一兩天就能見效。硝石礬石散如能配合治療腫瘤的藥物,治療梗阻性黃疸也有一定療效。

目前有一種黃疸中西醫皆無良策,那就是肝內小膽管阻塞引起的黃疸。

(易健敏 整理)

◆放療口干及慢性咽炎治療

很多鼻咽癌患者需要進行頭頸部放療,放療后會引起口干,是因為放療這個火熱之邪破壞了腺體造成的。很多頭頸部腫瘤放療后的患者口干需要不停地用水來潤咽喉,外出時帶著水杯,很痛苦。目前現代醫學沒有辦法治療放療引起的口干,我有兩個辦法,一是口含烏梅,改善口干癥狀,為什么選烏梅呢?是因為烏梅酸甘養陰,而且能祛火,符合放療引起的陰虛內熱病機,烏梅可使口腔腺體分泌功能慢慢恢復至正常。第二個就是針刺,選廉泉穴、天榮、舌下靜脈點刺,廉泉穴、天榮可迅速生津液,舌下靜脈點刺可去瘀瀉火,瘀火得去,津液得生,口干可迅速緩解。這兩種方法效果都不錯,后者起效快,前者患者治療方便。

有些患者口中味覺喪失,味蕾正常,也可用上述的針刺方法,部分患者有效。

針刺治療慢性咽炎的思路也是如此,慢性咽炎是咽后壁充血、濾泡生成,是局部血運不佳引起的,治療慢性咽炎要忌辛辣、煙酒并治療胃食管病變,同時在天榮穴向咽喉壁針刺、舌下靜脈刺血可以很快緩解咽部不適。此法治療咽癢咳嗽、咽喉疼痛也有效。

(趙偉鵬 整理)

◆放射性食管炎及食管氣管瘺的治療

放射性食管炎常發生于肺癌及縱隔等胸部惡性腫瘤的放療過程中或之后,其主要癥狀為胸中痛熱,進食后加重,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胸中痛熱用什么方好呢?可以選用《傷寒雜病論》中的梔子豉湯合用瓜蔞薤白半夏湯。為什么選這兩個方呢?因為放療屬中醫熱邪,放療后容易引起黏膜水腫,從而產生疼痛、發熱、嘔吐等癥狀;熱邪導致的血熱,當然就要選用能夠清熱涼血的、透邪外出的藥物,梔子豉湯中梔子能清熱涼血、利水消腫,香豉體輕氣寒,能透熱外出,與證相符,所以選用;放射性食管炎引起的胸骨后劇烈疼痛,與中醫的胸痹證候非常相似,《金匱要略》“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故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這樣梔子豉湯清熱涼血消腫,瓜蔞薤白半夏湯行氣寬胸、通陽散結、降逆化痰,兩方合起來治療放射性食管炎進食疼痛效果不錯。

縱隔及肺門腫瘤放療時最容易造成食管氣管瘺,這個病非常頑固。怎么診斷呢?如觀察到患者進食時嗆咳,尤其是液體性的食物引起嗆咳就要高度重視了,這是因為液體更容易刺激瘺口引起嗆咳。該病可依靠CT和吞鋇檢查明確診斷。西醫治療就是在食管里面植入支架,把瘺口部位的食管撐開,使食物下行通暢,嗆咳和感染機會就會減少。植入支架只是權宜之計,不可能治愈。我們中醫對此如何處理呢?我們可以在后背膀胱經俞穴及周圍的皮下結節處刺血拔罐,可迅速緩解嗆咳癥狀,緩解進食困難;同時在廉泉、天突、膻中、巨闕、上脘、中脘、下脘針刺,養陰化痰降逆,改善嗆咳癥狀。

(李波 整理)

◆有些癥狀是胃酸過多引起的

在講這個題目之前,我先講一個病例,該患者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天中午都心慌,能做的檢查都做了,沒發現有大的問題,心內科醫生會診后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問題始終沒解決,后來怎么解決的呢?我只是讓她服用了法莫替丁(抑制胃酸藥),問題很快解決了,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午后心慌的癥狀。我認為這個患者的心慌是由胃酸引起的,這個患者有個特點,就是中午臥床休息時會出現心慌。

胃酸過多引起的臨床癥狀眾多,臨床需細辨,那么到底有哪些癥狀是胃酸反流引起的?

第一是食欲減退、哽噎:我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到貴陽出差,因為當地的食物酸辣可口,就多吃了點,回來后不僅食欲下降,還有進食哽噎現象,當時嚇壞了,以為是得了食道癌,趕緊讓消化科同事做胃鏡,消化科同事問了一下,認為是進食不慎造成的,說吃片法莫替丁或雷尼替丁就行了,回來后僅僅一片法莫替丁就解決了哽噎問題,食欲大增。

第二是燒心:這不用說,大家很容易想到是胃酸反流引起的。

第三是突發的嗆咳:這我也有親身體會,我讀博士之前一直在外面求學,吃飯無規律,后來偶有無緣無故的嗆咳,沒有咽癢,也沒有咳痰,這一般多是胃酸反流引起的。

第四就是臥則胸悶、喘憋、氣短、心悸、咳嗽:就是躺下后會出現上述癥狀。中醫認為夜間咳嗽是陰虛,可用養陰藥效果并不好,夜間咳嗽多為胃酸反流引起的,睡前吃點治療胃酸的藥物就不會咳嗽。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很常見,半夜咳嗽起來吃點東西就不咳嗽了,這是因為很多老年人賁門口比較松,胃酸反流刺激引起的,如吃點東西將胃酸中和,癥狀很快緩解,所以這并不是什么陰虛咳嗽。臨床上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一些癥狀,如與平臥休息有關,這往往是胃酸引起的,要高度重視。

治療胃酸過多很簡單,用法莫替丁或雷尼替丁之類的抑酸藥物即可。

(田葉紅 整理)

◆為什么晚期胃癌患者會出現左肩酸痛、右下肢無力?

一位寧姓女患者,胃癌晚期,淋巴結廣泛轉移,骨轉移,患者臥床后出現左側肩部酸痛不適,右下肢無力抬起,要按現代醫學無法解釋,可用后天八卦解釋很簡單,左上位為坤卦,右下位為艮卦,坤為脾,艮為胃,脾胃虛弱自然會出現左肩酸痛、右下肢無力,用六合針法采用坤位、艮位、坎位,一次就使癥狀緩解。

(黃金昶 整理)

◆進食哽噎的治療探討

進食哽噎是食管癌、賁門癌、喉癌及縱隔腫瘤放療后的常見臨床癥狀,腫瘤引起的進食哽噎多是腫瘤阻塞或壓迫食道,導致食道狹窄所致。因為食管狹窄,食管內分泌物無法排出去,哽噎的同時常伴有咳吐出大量黏稠的痰涎。

現代醫學治療手段是植入支架;或口服山莨菪堿與慶大霉素、生理鹽水的混合液,抑制腺體分泌、消炎,可短時緩解癥狀。同時針對病灶病理類型進行放化療、靶向治療。

中醫治療腫瘤引起的哽噎有一定療效。

第一可選用十棗湯,十棗湯祛痰效果很好。延慶一個喉癌患者,腫瘤局部復發呈菜花樣,進食哽噎,痰多盈口,醫院已多次告知病危,家屬已將穿戴衣服置于病床下,我給他家屬6包十棗散,吃了一包痰明顯減少了,可以少量進食,之后癥狀一天天好轉,病情得到控制。

第二可采用后背結節刺血拔罐,此方法對食管癌尤其是對食管癌放療后引起的局部水腫加重的哽噎效果明顯,往往一次就可緩解。

第三是舌底怒張血管刺血,選穴不一定非得是金津玉液,找舌下曲張的靜脈點刺,然后讓患者使勁嘬血,哽噎癥狀也能得到一定的緩解。

第四還可以按食道癌針刺治療思路來治療,具體見第二篇常見腫瘤診治思路中食管癌治療思路的相關內容。

(田葉紅 整理)

◆良性膽囊疾病雜談

今天查房時,我們有一位患者出現膽囊炎疼痛,我給大家講講良性膽囊疾病的治療。

膽囊疾病中,膽囊結石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膽囊炎,因為膽囊炎會疼,單有膽囊結石不疼。膽囊結石只有合并了膽囊炎才會疼。

膽囊結石要比腎結石難治得多,治療腎結石可用幫助消化軟堅化石的藥,如雞內金、芒硝等,加補腎溫陽藥,多喝水,還要多上下跳動,或許腎結石就能掉出來。膽囊結石要看是什么形狀的結石,膽囊里布滿了石頭,如果是牛角樣的,就難以自行排出,或許就要考慮手術摘除膽囊了。

膽囊炎急性發作,要用抗生素消炎;中醫用郁金、生雞內金等份研成細末,每次取3g,用白開水沖服,一天2次,可以治療膽囊炎疼痛,效果很好,此方也可預防膽囊炎反復發作。此外在膽囊疼痛區域火針圍刺治療膽囊炎疼痛效果也很好。

膽囊息肉是膽囊癌非常重要的誘因,不能輕視。膽囊息肉2cm時,必須切掉,因為如此大的息肉很容易惡變。息肉本屬痰濕,又質硬,里面肯定有火,用烏梅30g,虎杖30g,水蛭10g,陳皮10g,堅持服用,一部分患者可以見效。烏梅是瀉火藥,味酸,酸能制火,走膽經,能補肝;虎杖清利肝膽濕熱之功非常明顯;水蛭能逐瘀消癥,散結作用非常強,對頑固的結節多能取效;再加點理氣之陳皮,臨床上可以治愈一部分患者。

(易健敏 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鹤峰县| 克拉玛依市| 犍为县| 东莞市| 肇东市| 珲春市| 平湖市| 林西县| 无棣县| 惠东县| 淅川县| 象山县| 邵东县| 江源县| 宕昌县| 荃湾区| 句容市| 德化县| 绿春县| 岗巴县| 建昌县| 清原| 东乡族自治县| 泗水县| 丹江口市| 广东省| 蒲江县| 龙井市| 阜平县| 古浪县| 礼泉县| 抚远县| 梁山县| 鄯善县| 丹东市| 新竹市| 香港 | 南京市| 湖北省|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