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肉桂

1.作用

(1)補火壯陽: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陽痿、宮寒、滑精早泄等。肉桂辛甘而熱,益陽消陰,功效似于附子,為補火壯陽要藥。

(2)散寒止痛:辛熱溫散,善去痼冷沉寒而止痛。用于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胸陽不振之胸痹心痛,寒疝腹痛,風寒濕痹痛兼肝腎虧虛者。

(3)溫經通脈:用于寒邪凝滯、血脈瘀滯之月經不調、痛經或閉經;產后瘀血阻滯之惡露不盡、腹痛不止;婦人氣滯血瘀之癥瘕積聚;陽虛寒凝、血滯痰阻之陰疽、流注等。肉桂能溫通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滯,為治寒凝血滯之要藥。

(4)引火歸原:用于腎陽虛,虛陽上浮之面赤,咽痛,心悸,失眠,脈微弱者。

(5)鼓舞氣血生長:用于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少量加入肉桂,可以促進氣血生長。

2.認知

(1)關于藥材:《本經·上品》載有牡桂、菌桂,至《名醫別錄》又有“桂”,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曰:“箘桂、牡桂、桂心三色,同是一物。”李時珍對《名醫別錄》之“桂”解釋為“此即肉桂也。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內外皮者,即為桂心”。所以,歷史上所用之桂、牡桂、菌桂同為一物,也就是現在所用之肉桂。因皮之厚薄、老嫩、味之濃淡而有不同的名稱。

(2)關于“引火歸原”:所謂“引火歸原”,指的是治療因虛火上炎之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取引火歸原作用時,肉桂的劑量不能太大,限于3g以下,并需要配伍養陰藥物同用,否則也不能達到引火歸原的目的。例如治療咽喉腫痛,如現在所說的咽炎時,一般是用肉桂配伍六味地黃丸一起使用,尤其對慢性咽炎有效。但若肉桂劑量大后,因其辛熱,溫里作用強,又善走血分,反容易助火傷陰。

(3)關于鼓舞氣血生長: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但并沒有補益氣血的作用,而是通過肉桂的溫通之功,促使補益氣血的藥物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猶如“添加劑”。如十全大補湯就是由四物湯、四君子湯合肉桂、黃芪組成,主治勞積虛損,呼吸氣少,行動喘息,心虛驚悸,精神不佳。方中肉桂能加強補氣、補血藥物的作用,但本身卻并不具備補氣血的作用。

(4)關于官桂:十九畏中有“官桂善能調冷氣,石脂相遇便相欺”的記載,這里所云的官桂,對其有不同的認識,李時珍云:“曰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也。”這是說官桂就是肉桂中的上品。而《中藥大辭典》云:“官桂:剝取栽培5~6年的幼樹干皮和粗枝皮,曬1~2天后,卷成圓筒狀,陰干。企邊桂:剝取十余年生的干皮,兩端削齊,夾在木制的凸凹板內,曬干。板桂:剝取老年桂樹的干皮,在離地30厘米處作環狀割口,將皮剝離。”顯然這里所說的官桂的藥材質量不及企邊桂、板桂,也就是說官桂并非是上等肉桂,而是只生長了6~7年的小樹的樹皮。至于《中藥大辭典》所云的“剝取老年桂樹的干皮”中的桂樹,應該是肉桂樹。從上述品名來說,肉桂作為藥材使用,有不同名稱,如企邊桂、板桂、油桂、桂通、桂心、桂碎。由于對官桂的藥材有分歧,所以現在處方中不用官桂的名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桑植县| 图片| 天全县| 东兰县| 郴州市| 恩平市| 涟水县| 萍乡市| 博爱县| 上蔡县| 铜鼓县| 罗江县| 丹东市| 库尔勒市| 郧西县| 浑源县| 江阴市| 台中市| 乐陵市| 隆德县| 灌南县| 都江堰市| 盘山县| 都兰县| 康平县| 潼南县| 兴隆县| 蒙阴县| 岳阳市| 昭苏县| 青冈县| 龙泉市| 塘沽区| 南安市| 邹城市| 南木林县| 唐河县| 巫山县| 綦江县|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