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花椒

1.作用

(1)溫中止痛: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消化不良、疝痛、牙痛。也能治療凍瘡,風濕痹痛。

(2)殺蟲止癢:用于蛔蟲所致腹痛,吐蛔,疥瘡,皮膚濕疹瘙癢,陰癢等。

(3)解魚腥毒:烹調魚類菜肴時加入花椒可以消除魚腥味。

(4)芳香健胃:用于食欲不振,食少納差。花椒能增進食欲,刺激唾液分泌,改變口感。

2.認知

(1)關于殺蟲:花椒具有良好的殺蟲作用,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①驅殺腸道寄生蟲,尤對蛔蟲有直接殺滅作用,張仲景創制的烏梅丸就配伍了花椒。若患膽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將花椒用麻油炸,取花椒油頓服,能排除蛔蟲。②殺皮膚寄生蟲,同時達到止癢的作用,如疥蟲、陰道滴蟲。③能抑殺細菌、真菌、霉菌,故在保管一些貴重藥品如人參、冬蟲夏草等,常放入花椒以防生蟲。用紗布包好花椒,放入衣箱中,可防衣服被蟲蛀;置入米中,可防米生蟲。④防食物變味、污染,如在食品旁邊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蒼蠅也不會爬。在菜櫥內放置數十粒鮮花椒,螞蟻就不敢進去。⑤防蟲牙疼痛,如果是冷熱食物引起的牙痛,用1粒花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會慢慢消失。甚至在裝修房屋時,在地板下也撒上花椒。花椒還可用于殺蟲止癢,將花椒煎水后泡洗有良好的作用,本方選用花椒的目的即取其殺蟲止癢之功。

(2)關于味道:如果以口嘗花椒時,有一種很強烈的麻味,但在中藥五味中一般不說花椒具有麻味,語言表達為辛味。在中藥理論中,將麻味歸入到辛味里,花椒是其代表。

花椒是一味重要的烹飪佐料,尤其是川菜,更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川菜的主要配料為花椒,故口感以麻為主。花椒作為調味品,一般是將花椒炒熱或用油炸,待出香味以后再出鍋,隨后加入菜肴中。花椒促進消化,尤其在食用火鍋食物時加入花椒更能刺激食欲。油炸食物時,熱油容易從鍋內濺出,此時放幾粒花椒,沸油就不會外濺。

花椒以顆粒大、外皮紫紅、有光澤者為優,使用前以中火炒過特別香。也可以做成花椒油,淋在菜上或用來涼拌。花椒粉是五香粉的香料之一,應用廣泛,可消除魚、蝦、牛、雞、鴨等的腥味。花椒之麻,麻在果皮,果皮富含揮發油和脂肪,可蒸餾提取芳香油,作為食品香料和香精原料。果皮具有濃郁的麻香味,是調味佳品。炒菜時,在鍋內熱油中放幾粒花椒,發黑后撈出,留油炒菜,菜香撲鼻。把花椒、植物油、醬油燒熱,澆在涼拌菜上,清爽可口。在油脂中放入適量的花椒末,可防止油脂變味。腌制蘿卜絲時放入花椒,味道絕佳。

(3)關于散寒:花椒的溫性較強。據載,漢代成帝的愛妃趙飛燕乃絕代佳人,輕盈善舞,寵冠后宮,封為皇后,遺憾的是久不受孕,趙飛燕一心想生個太子,但由于宮冷久不受孕,御醫診斷為宮寒,奏請在后宮所住的四壁涂上花椒,取花椒溫暖之氣,以利于受孕,“椒房”的名稱由此而來。后來椒房就成了后妃居住處所的代名詞。現代也認為,少量持續服用花椒,可使多種腺體發育,量多則可促進生殖腺發育,以花椒涂四壁,并不一定能受孕,但確實符合花椒的藥性。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卷三十二》中記載花椒:“散寒除濕,解郁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臨床常用其治胃寒冷痛、嘔吐、瀉利、風寒濕痹、疝痛、蛔蟲病、呃逆不止等。

李時珍記載一個病例,“一婦年七十余,病瀉五年,百藥不效。予以感應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紅、茴香,棗肉為丸與服,遂瘳。每因怒食舉發,服之即止。此除濕消食,溫脾補腎之驗也”,并認為“唯脾胃及命門虛寒有濕郁者相宜。若肺胃素熱者,大宜遠之”。花椒溫暖脾胃的作用可見一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自贡市| 清新县| 昌乐县| 广元市| 商洛市| 乌苏市| 满城县| 绍兴市| 泰顺县| 柳林县| 禄劝| 奎屯市| 米脂县| 米易县| 株洲县| 乌苏市| 涡阳县| 伊春市| 林芝县| 镇平县| 东宁县| 贺兰县| 田东县| 黄石市| 水城县| 鄯善县| 灌南县| 社会| 屏山县| 邢台市| 关岭| 三门县| 广安市| 秀山| 磐安县| 慈利县| 威远县| 若尔盖县| 大安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