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上
草 部
人 參
職專補氣。而肺為主氣之臟,故獨入肺經也。肺家氣旺,則心、脾、肝、腎四臟之氣皆旺,故補益之功獨魁群草。凡人元氣虛衰,譬如令際嚴冬,黯然肅殺,必陽春布德,而后萬物發生。人參氣味溫和,合天地春生之德,故能回元氣于無何有之鄉。
王海藏云:“肺寒可服,肺熱傷肺”,猶為近理。至王節齋謂參能助火,虛勞禁服。自斯言一出,印定醫家眼目,遂使畏參如螫,而病家亦泥是說,甘受苦寒,至死不悟,良可嘆也。獨不聞東垣云人參補元氣生陰血而瀉陰火[1]。仲景于亡血、虛家,并以人參為主。丹溪于陰虛之癥,必加人參。彼三公者,誠有見于無陽則陰無以生,氣旺則陰血自長也。
愚謂:肺家本經有火,右手獨見實脈者,不宜驟用。即不得已而用之,必須鹽水焙過,秋石更良。蓋咸能潤下,且參畏鹵咸故也。若夫腎水不足,虛火上炎,乃刑金之火,非肺經之火,正當以人參救肺,何忌之有?
元素云:人參得升麻,補上焦之氣,瀉肺中之火;得茯苓,補下焦之氣,瀉腎中之火。
凡用必去蘆凈,蘆能耗氣,又能發吐耳。
李言聞曰:東垣交泰丸用人參、皂莢,是惡而不惡也。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畏而不畏也。痰在胸隔[2],以人參、藜蘆同用而取涌越,是激其怒性也。是皆精微妙奧,非達權者不能知。
少用則壅滯,多用則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