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大災變的歷史】
- 瘟疫法典
- 抄錄姬
- 4291字
- 2020-01-18 23:59:13
入夜時,警衛把布萊德的晚餐和書一起通過小窗送了進來。
布萊德把托盤往餐桌上一擱,便檢閱起了書籍。
三本金屬封皮的厚重書籍,每一本都有A3紙大小,一拳厚。一本《符文學通識》,一本《尼米斯位面簡史》和一本《災變前紀元》。
英格索爾部長確實夠貼心,知道“布萊德”復活以后記憶受損,不光滿足了他的要求,還附贈了兩本關于“世界觀”的書幫他重建對世界的認知。
對一個初來乍到,身體原主人的記憶還支離破碎的人來說,這三本書簡直就是“異界三寶書”,妥妥的入門指南。
他翻開《符文學通識》,前言的內容并不多,大致表明了一個意思。
那便是自從大災變以來,尼米斯位面的人類便失去了神靈的眷顧。對于一個時刻面臨黑暗威脅的位面而言,這甚至比與同胞失去聯系還要糟糕得多。
按照上面的講述,尼米斯人類的祖先,也就是奈蘭位面的人類,是從一個名為萬源之園的起源之地中走出的。
人類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種族。雖不若精靈種那般壽命悠長,擁有動輒數千上萬前的漫長生命,也沒有秉戰神的恩澤而生的獸人那般強健的體魄,亦不像矮人那般精于創造,遑論與堪稱萬物之長的龍族相提并論……
但人類勝就勝在擁有萬千的可能性,不論歷史如何起伏,接踵而至的浩劫與災難怎樣摧殘奈蘭位面,人類卻總能憑借孱弱的身軀,頑強立于萬族之林,在強敵環伺、黑暗魔物虎視眈眈的環境中延續到了今天。
而最大的倚仗,便是與生俱來,遠超尋常種族的“靈感”。
起初看到這里時,布萊德先入為主地以為,“靈感”就是可以看到超自然異常事物——諸如鬼怪——的能力。在這個世界里,則延伸到了對黑暗中不可名狀之物的感知、感覺與交互能力。
但繼續讀了讀,他發現并不單單是這樣。
靈感是一種全方位的天賦,獨立于所有單方面的天賦之上,且并不與其并行。
在古代人類的力量體系中,人類可以通過修煉,不斷朝著更高層次蛻變。大概是凡人——超凡,乃至更高層次的這么一條道路。
超凡者的力量遠超凡人的想象。部分站在絕高頂點的超凡者,甚至掌握著可以動輒屠龍、毀滅一支軍隊的強大力量,堪稱強大至極。
而成為超凡者的途徑則數不勝數,人類的先賢便總結出了多條途徑以供后人修習。
諸如古人類中最先洞悉魔法奧秘,素有“法神”之稱的溫特,便留下了關于魔法的三十五種修習方法。擁有相關天賦的后來者遵循其指引,便能成為執掌奧術的法師。
同樣的,還有為通過挖掘身體潛能晉級超凡的苦行者們指明前路的“巫山的哈斯”,被科學神教的信徒奉為導師的“融合者恩多”……傳說前者最終成為了居住在天外神國安格拉斯的戰神最為寵信的信徒,掌握著一整套融合方法,且熱衷于為自己更換超凡種族的器官以融合其能力的后者,則為人類的醫者、科學家乃至于研究生物學的學者留下了諸多如寶藏一般珍貴的實驗手稿……
歷史中也涌現過許多驚才艷艷的個體。
他們即使不遵循先賢的指引,也能另辟蹊徑成為站在奈蘭頂點的至高強者。細化、延展原有的途徑,乃至開辟出嶄新的道路,推進人類整體的進步。
漫長的歲月中,一代又一代的先賢踏過這條名為“晉級超凡”的道路,為后人擴寬了在險象環生的奈蘭世界生存下來的康莊大道,留下了令后人受益無窮的瑰寶。
想要走上這一條條“途徑”——當然了,另一種說法將其稱為“成為一名職業者”——最終晉級超凡,便需要相應的天賦。
如法師必須精神力方面的天賦。唯有如此,才可以通過修煉精神力,撬動無處不在的魔網能量,進而施展變化無窮的奧術魔法。
同理,苦行者也必須擁有可供挖掘潛能的與眾不同的強健身體,否則還沒等熬到找到并激發“真氣”的那一步,就死在了半路。
截止到這里,這個世界的力量體系似乎與“靈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但真正讓布萊德感到驚奇的還在后面。
如果說……
是否具備相應天賦,決定了一個人能否踏入特定的“途徑”。換言之,相應天賦決定了超凡的大門會不會向此人開啟,那么靈感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此人的上限。
靈感可以讓一個人事半功倍地修習。
兩名天賦相當的法師,可能靈感較高的那個只花費一半時間,就能達成與另一個相當的成就。
放在壽命不過寥寥百年的人類中,是否擁有“靈感”,“靈感”時強時弱,幾乎決定了此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走到哪種高度。
縱觀歷史,幾乎不存在毫無靈感卻依然能在超凡的道路上走到最后的個體。
而且人類信奉的眾多神祇,也往往更加青睞那些靈感較高的超凡者。就是不知道,神祇究竟是因為他們靈感高所以能成就更高才予以青睞,還是單純因為靈感,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本質差別的。
但話說回來,靈感也是一把雙刃劍。
靈感高的人,頭腦聰慧,耳聰目明,修習起來事半功倍,可也更容易受到黑暗事物的影響。
形象地說,晉級超凡的途徑就像是一條布滿阻礙的道路,且入口的大門還上了鎖。
具備相應的天賦,就相當于得到了大門的鑰匙,獲得了準入資格。
可進了門,卻會發現前路不僅漫長無比,還存在著難以突破的障壁,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成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對于靈感高的人來說,這就不是一條道路了,而是一條鋼絲。
上面只存在易于跨越的障礙,靈感越高,鋼絲越細,障礙越容易跨越,到最后甚至不存在任何障礙,鋼絲有如頭發絲一般粗細。
想走都快都可以,卻要承受失敗的代價。
一旦不慎失足跌落,底下就是無底的黑暗深淵,等待著自己的,將是比死亡可怕無數倍的悲慘命運。
在奈蘭人類的歷史中,這些墮落的超凡者給同胞帶來的災難,還要超過每年一次的黑暗浪潮,甚至比起與外族戰爭的傷亡也不遑多讓。
靈感,以及與靈感糾纏不清的黑暗,成了千古謎題。
人類為何擁有冠絕奈蘭世界的靈感?
靈感又為何在容易誘使人類墮向黑暗的同時,令人類擁有了超絕的天賦?這并不符合人類對黑暗的認知。
曾有一位精研黑暗學識的先賢做了一番猜測:
這個世界便是在光暗交織中誕生的,起源成謎的人類出身便不若精靈那般天生貼近光明,本質便是駁雜不堪的。但駁雜同樣意味著完善,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比公認的最完美種族精靈還要“完美”,只因更加貼合這個世界的本質。黑暗給了人類天賦,卻也令人類更易墮落。前者并非黑暗的本意,卻也吻合這個宇宙的規則。
當然,這只是諸多猜測中較為知名的一個,也很難去證實。
就這些內容,還是大災變后的歷史學家們,通過拼湊古代傳說得出的片面了解,不一定準確。
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不論如何,奈蘭位面的人類,都有著遠比尼米斯位面更為發達的科學技術,更多的超凡者,以及更強大的力量。
“超凡者,靈感……”
布萊德呢喃著其中幾個關鍵詞,原主的記憶支離破碎,關于古代歷史的印象近乎于無。這次閱讀,倒是填補了他的認知空白。
他瞧了眼已經快要涼透的晚餐,繼續翻動書頁,讀了下去。
和上次一樣,汲取了死靈能量以后,他就不再感到饑餓了。目前尚不能確定是死靈能量取代進食,提供了身體所需的能量。因為說不好只是感覺上不想吃東西,實際還是需要食物中的營養的。
他決定先餓幾天,看看身體到底會不會因此虛弱再說。
誠如前文所說,大災變讓這個小小的資源位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致命的,便是知識與科學技術的遺失。
不光科技倒退了整整一個世代,諸多晉升超凡的途徑也被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里,再也無法重見天日。
如今尼米斯位面的人類,都是最早那批礦工和殖民者的后代。時至今日,不是沒有超凡者出現,但是無比稀少,甚至可以說整整災變后紀元的一千余年里,只涌現過不超過百名超凡者。
相較起奈蘭位面輝煌鼎盛的人類國度,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
學者們也有過推測。
根據古代傳說的只言片語,曾經的泛人類聯盟——兩千年前那個屹立在奈蘭世界里的,由數百個大大小小的王國組成的龐然大物——所占據的土地并不廣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所開發的資源位面輸送的物資。
一千年前那次導致尼米斯位面與奈蘭位面失去聯絡的宇宙風暴,猛烈程度前所未見。泛人類聯盟在一夜之間失去與所有資源位面的聯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將導致毀滅性的影響——沒有資源,無力維持軍隊規模,無力抵御外族的侵略。
時間推移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或許奈蘭世界里的人類早已因資源問題而淪為了末流小族,甚至已經舉族覆滅,還談什么超凡者數量。
關于奈蘭人類是否滅族的猜測有許多,但全都無法證實。畢竟兩個世界失去聯系已有千年之久。
大災變對尼米斯位面的影響是致命的,沒錯,不光是人類,還包括占據了西方,與人類分庭抗禮的黑暗精靈。
那都是大災變前到此攻打這個位面,試圖從泛人類聯盟手中搶奪次元石礦藏的黑暗精靈軍隊的后裔。對人類來說,幸虧他們也在大災變中元氣大傷,否則這個位面就要易主了。
這些便是人類曾經的歷史的簡述,與目前面臨的最迫在眉睫的難題。
天賦仍在,卻失去了先賢總結出的晉升超凡的途徑。
那可是擁有數以千億計的龐大人口基數的人類全體,歷經無數個紀元積淀而下的深厚底蘊,這個又小又可憐的位面里,僅有數千萬人口的人類,僅用一千余年的時間又怎么可能達成相同的成就。
靈感超高的個體仍然比比皆是,卻失去了賴以抵抗黑暗魔物的超凡力量。
符文魔法,便是對這種缺陷的補足。
沒了超凡途徑,卻仍然具備超高的靈感。這份靈感,幫助尼米斯人類感知世界,了解世界,總結出了能夠借用微弱規則力量的符文,用來代替原本的超凡力量抗衡敵人。
前言到這里就結束了,頁尾的寄語是“如果你在研讀符文學通識的過程中有任何新見解,不要猶豫,請馬上匯報你的導師。你的任何體悟,都有可能成為助同胞渡過黑暗時期的倚仗”。
這應該是某個批量印刷提供給高等學府的版次。
剛翻過扉頁,打開第一章,一個熟悉的嗓音便從身后傳來:
“要賭一把嗎?”
布萊德轉過身去,果然是“賭徒”。
又來了……他心中十分無奈,但有了先前的經歷,多少也能夠肯定,這位“神祇”除了性格跳脫一點,古怪一點,貌似也沒什么惡意——當然,危險性還是有的。只是說其本身似乎并不存在加害他人的主觀惡意而已。
他十分有禮貌地微笑了一下,說道:“尊敬的先生,我沒有任何可以作為賭注的東西……”
“不,你有。”
“賭徒”打斷道,指了指餐盤里的煎蛋,然后自顧自地拉過一把椅子,坐到了餐桌對面。
“那頭被你們餓了三十多年的火蜥蜴很想吃點東西,所以我來坐個莊,代替他和你賭一把——如果你愿意的話。”
說著,“賭徒”張開右手,只見里面是一顆什么生物的牙齒,足有一根手指那么長,上面縈繞著灼熱的氣息。顯然就來自對方口中的“火蜥蜴”——不過布萊德并不知道這是哪一個收容物。
“怎么樣,賭不賭?你輸了,那片煎蛋就是他的了。你贏了,這顆牙齒就歸你。”
這就完了?
布萊德怔了一下。他本以為,今天要多費一番口舌的,結果沒想到僅僅這樣就能應付過去。
同時他也感到頗為有趣,這“賭徒”明明來去自如,偏偏要來幫火蜥蜴牽線搭橋,坐個莊開個局,難道真是單純享受蘊含其中的某種趣味嗎?
真是個古怪的家伙。
“我賭。還是用骰子嗎?”
這一次,布萊德沒有推脫,很干脆地答應了。
“當然!比大小,很簡單!”
見他同意,“賭徒”眼前一亮,飛快從懷里掏出了那兩枚六面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