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韭秋菘二集:四十年飲食生活雜記
- 戴愛群
- 432字
- 2021-11-24 18:04:25
鰨目
傳統相聲《繞口令》里最難說的一段繞口令云:“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里別著個喇叭,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里拎著兩條鰨目。”(“目”字讀如“媽”,輕聲)
我總覺得這個段子是天津藝人的作品——天津人有“鰨目”的叫法,北京無此稱呼,廣東人則稱為“龍俐”。
鰨目的兩只眼睛生在身體一側,沒長眼的一側平平的,看起來像半爿魚。天津人吃鰨目講究侉燉:魚切條或塊,掛面糊下鍋炸,然后再燉。調味用醬油、醋,以大料瓣熗鍋,湯略寬;燉至魚肉酥爛入味乃止。
鰨目,有眼的一爿肉薄,只在兩爿之間夾一層魚骨,除了脊骨,肉里再沒有細刺,不容易卡嗓子,適合縱情大嚼。
侉燉鰨目味重厚而香濃,很下飯,很家常。
北京也有侉燉,我嘗過泰豐樓廚師做的侉燉魚,是一道半湯半菜。魚塊掛蛋糊炸過再煮,用了香菜和胡椒粉;湯色乳白,味道不壞,可惜是平常的河魚,滋味不如鰨目出色。
相聲里的喇嘛最后要用鰨目打啞巴——鰨目魚的皮大約比較結實,故能勝任打人的任務。收拾鰨目的時候,得先把魚皮撕掉,據母親說大鰨目的皮可制兒童玩的小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