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忠孝軍 湛盧劍
- 南宋不送
- 淡淡的云起
- 2227字
- 2020-01-07 16:03:13
“良佐啊,你這又是何苦呢?”看著被內伺扶起的陳和尚,完顏守緒也不禁有點動了感情,“唉,先下去把你額頭上的傷勢處理一下吧。”
“些許小傷,臣不礙事的,不敢耽擱陛下的時間。”額頭已經碰裂開了的陳和尚掙脫了內伺的扶持,倔強地對著完顏守緒說道。
完顏守緒不由失笑出聲:“好了,良佐,聽朕的話,先下去把傷勢處理一下,朕在這里等你。你覺得你這血赤糊拉的樣子很好看嗎?”
陳和尚胡亂裹了一下額頭,就匆匆回來站在完顏守緒的面前,恭謹地看著地面,等著完顏守緒發話。
“愛卿任忠孝軍提控已經快一年了吧?現在應該能夠如臂使指了吧?”
“啟稟陛下,忠孝軍乃是微臣見過的所有軍隊中最強的一支,不過這忠孝一軍,皆回紇、乃滿、羌、渾及中原被俘避罪來歸者,雖然對蒙古人是恨之入骨,但畢竟魚龍混雜,鷙狠凌突,很難號令啊。微臣任提控這段時間以來,除了練兵以外,均以恩義結之,現在情況要稍微好一點,不過,軍中糧餉不夠,現在微臣也只能以家中財物勉強維持,長久以往的話,怕還是會出事的。”。
完顏守緒點了點頭,溫言說道:“如此,也真是難為愛卿了。愛卿所補貼的財物做一個冊子交于朕,朕派人給你補齊,這事就不要宣揚了。不要急著拒絕,忠孝軍是朕手中最后一支強軍了。恩,只能出于朕。朕當然相信愛卿的忠心,可愛卿用自家財物補貼軍用的事情一旦被御史臺知道,恐怕又是一場麻煩。
忠孝軍既然交給愛卿,朕也不會讓你做無米之炊的。前幾日,朕已經與樞密院諸位相公商量過了,從今以后,忠孝軍的軍餉比照其他的三倍付給,一人雙馬,鞍勒兵甲一切更新。你,只需要給朕練出一支軍紀嚴明的強軍即可。”
聽了完顏守緒的話,陳和尚倒吸一口涼氣,抬起頭不可思議地望著完顏守緒,顫聲說道:“陛下所說的可是真的?”
完顏守緒淡淡一笑,盯著陳和尚說道:“自古君無戲言,怎么,愛卿不信朕?”
陳和尚這才反應過來,大喜過望地趴在地上叩首說道:“微臣一時歡喜的瘋了,言語無狀,還望陛下恕罪。”
完顏守緒看見陳和尚又開始請罪,沒好氣地說道:“起來吧,朕的名將可不能是軟骨頭,動不動就往地下趴。朕也聽說你多愛讀書,怎么今日見你卻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話,你平日里的書都讀到哪里去了?”
陳和尚嬉皮笑臉地爬了起來,對著完顏守緒說道:“微臣平日讀書是讀書,可每次見了陛下,不知怎么回事,說話做事就全憑著微臣的內心而來,所以常常顯得粗陋。
陛下,微臣斗膽,聽聞我大金馬場自從落入蒙古人手中以后,就一直沒有奪回來,這一人雙馬,朝中可負擔得起?”
完顏守緒神色黯然地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是啊,我大金本來以騎兵橫行于天下,但是自從那些可惡的契丹人的引導蒙古襲擊了我們的群牧監以后,我們大金的馬匹大部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我們在桓州的上百萬匹監馬,就這樣被蒙古軍分屬諸軍,使得他們軍勢大振。還寫詩諷刺于我們,說什么'更得金源四十萬,大青小青絕世無’,真是可恥可嘆啊!
由于監馬喪失,自從先帝時期起,我們就被迫在作戰中由騎兵為主轉變為步兵為主,朕還記得當初移剌福僧就上書先帝,說山東殘破,群盜滿野,官軍既少,且無騎兵。把胡魯也說所在屯兵,率無騎士。元光元年,為防備蒙古軍長驅而深入,先帝雖然命京兆府、鳳翔府、慶陽府、平涼府等各處都有征兵,可惜全都是步兵啊。這樣下去,我大金和宋國有什么區別?正因為如此,早在先帝年間就試圖重整騎兵,朕組建忠孝軍也是要沿用和恢復我大金初年一兵有二馬的舊制。雖說現在可謂國事蜩螗,但朕也決意全力支持愛卿,我大金中興的希望,就全放在愛卿和忠孝軍身上了。”。
陳和尚激動地又一次五體投地,趴在地上對著完顏守緒說道:“微臣必不負陛下所托。這也是微臣最后一次跪拜,微臣絕不是軟骨頭,以后,無陛下的命令,微臣絕不再跪拜于任何人。”。
完顏守緒也激動地說道:“好,好。良佐果然是朕的擎天玉柱。不用跪著了,愛卿且先起來,朕還有一樣東西要交給你。”穩定了一下情緒,吩咐內伺道:“去,把朕的湛盧劍拿過來。”。
撫摸著已經變成黑紅色的鯊魚皮劍鞘,完顏守緒神色晦明不定地看著陳和尚,幽幽地問道:“良佐,朕既然已把國事托付于你,那這把湛盧劍就交于你了。只是這寶劍通靈,不知你是否知道它的來歷?”。
“陛下賞賜,微臣本不敢相辭。只是這湛盧劍太過貴重,還請陛下收回成命。”陳和尚看了一眼湛盧劍,連連推辭道。
完顏守緒擺了擺手,說道:“朕既然已將國事托付于你,區區一把湛盧劍又算得了什么?回答朕剛剛的問題,你可知道這湛盧劍的來歷?”。
陳和尚沉思了一下,緩緩開口說道:“這湛盧劍雖然是漢人神兵,不過微臣也聽說過幾次,不知是否確實,如若有錯,還請陛下指點。
這湛盧劍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天下第一劍’。傳說當年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斗避彩,鬼神悲號。據《吳越春秋》記載,歐冶子一共煉了湛盧、純鈞、巨闕、豪曹、魚腸五大名劍,而湛盧名列五劍之首。據說歐冶子煉成寶劍后,揮起劍朝巨石砍去,巨石轟然裂開,人謂之‘一劍揮落巨石分’,可謂鋒利無比。相傳,湛盧劍屢易其主,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晉代名將周處、唐朝名將薛仁貴都曾佩帶過此劍,微臣聽說此劍最后流傳至宋國岳飛手中,自岳飛風波亭后,這把劍也就失傳了。沒想到今日在陛下這里,微臣能夠有幸重睹。”。
“好啊,良佐。你這么些年的書沒有百讀,能將這把劍的來歷說的清清楚楚,也算是難能可貴了。當年岳飛死后,完顏宗弼就命秦檜把這把劍獻與我大金,從此就一直收藏在后宮之中。這湛盧劍一直以來的主人都是忠貞節烈之士。自古寶劍贈烈士,今日,朕就將這把湛盧劍賜予你,希望愛卿不要辱沒它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