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所遇到的,都是生命的美意
- 李玲玲
- 2010字
- 2019-12-20 10:20:49
貼貼你的心,那里有個聲音想跟你談談
心理學家說:“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兒。只是很多人在經歷的沖刷下一再的忽略著他的需要和存在,最終失去照顧的孩子,憂傷了,憤怒了,感覺被拋棄了,我們整個人的狀態才會因此消沉,深陷到負能量里?!逼鋵?,所謂的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真實自己的聲音,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奔忙,總是覺得很難抽出時間與自己相處,更不要說花時間與自己交流,用心的去照顧呵護自己的需要,即便是有一天真的覺得身心出現了問題,首先想到要去的地方是醫院而不是自我心靈的內在,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曾經認識一個朋友說她真的很恐懼靜下來的時候,倘若一安靜下來,就感覺深陷進了恐懼,一個人的生活電視一定要開著,聲音不斷,別人的陪伴也一定不可以斷,為了排解自己的寂寞恐慌,她便一個個的騷擾身邊的朋友,不斷的和他們聊天,不斷要求他們陪伴,以此來度過那些只有自己的時間。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即便是尋求到了陪伴,自己的心還是空落落的,感覺失去了一些什么一樣,這種流失感每天都會出現在自己的生命力,越是如此,內心就越是不安,越是想尋求陪伴,越是害怕自己一個人的時光。
針對她的問題,我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幫她尋找答案,最終發現,她生活中的做法完全是她內心內在小孩的一種顯相,因為她過分的需求外界的陪伴,而忽略了自己對自己內心的陪伴,聽的別人的聲音聽多了,就忘記了好好聽聽自己聲音。于是她心中的內在小孩兒,一再的被冷落,這種冷落讓她的本我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內在小孩兒試圖用這種方法暗示她自己需要陪伴,但此時的她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花時間與自己相處,傾聽自己內在的需要和聲音,用心的去與自己的內在交流。
于是,我為她留了一些作業,眼見開春,萬物煥發生機,看著外面和暖的陽光,我鼓勵她開展一次獨自的出游,帶上相機,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到公園去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每走一步,都努力的做到專注,安靜的對心中的內在小孩兒說:“我很愛你,我很想陪伴你?!被氐郊乙院?,集中自己所有的精神,為自己寫一封信,將自己的不安,恐懼,以及安撫和戀愛統統表達在信件里,我告訴她在字里行間,你要不斷的觀察自己,感受內在小孩兒真實的需要,你要順著自己的感受,不斷的整理思路,按耐住向外界求助的心,給自己個陪伴自我的機會。信件寫完以后,可以根據內容總結核心,列出一二三點,這些或許是內在小孩兒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就要想辦法將這一切落到實處,切實的給予自己安全感,給自己的心充實力量。
于是我的朋友就這樣上路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她略帶不安的走出了家門,回來的時候,卻心情明快,臉上豐盈著滿滿的幸福感。隨后她為自己寫信,記錄下了自己對生活對理想對當下的諸多不安,這時候她突然感覺到,心中的內在小孩兒開始撒嬌般的抽泣,宛如渴望從她的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愛和關注,她在告訴她,自己有多么的沒有安全感,多么需要她的照顧和陪伴,心里藏著多少不安的心事。感覺到這一切的她,一時間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潸然淚下,原來這么長時間以來,自己一直都沒有好好的照顧過自己,始終活在別人的世界,習慣了別人的陪伴,卻忘記了,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么。于是她寫了很多真誠安慰的話,不斷的平撫著內心的委屈和不安,并將核心的內容羅列了出來,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最需要的是貼近自己的心,用心的感受由心向外發出的聲音。
這件事以后,我的朋友有了很大的改變,她終于可以安靜下來,與自己相處了,我鼓勵她定期完成這樣的聯系,起初她只能與自己相處一兩個小時,但隨著練習加深,她說自己現在可以很快樂的和自己相處一整天,她告訴我,陪伴自己是一種很完美的享受,在這個過程中,內在小孩兒教他學會了很多東西。她開始越來越愛自己,越來越會照顧自己,各種不安,憂郁,浮躁漸漸的消退了。在一個人的時光里,她可以安靜的泡上一杯茶,感受書中的墨香,品味淡茶的芬芳,或是出門走走,或是看一部自己早就想看的電影,那種感受無比暢快。她說現在的自己,并不會排斥朋友的陪伴,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享受一段很美好的時光,這真是一個不錯的美遇,她真心地感謝我,讓她看到了更美好的自己。
人生最難得的是看清我們自己,我們兩手空空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將兩手空空的離開,從這個角度來說,給予自己最忠實的陪伴的,就是我們自己。盡管我們年齡日漸成熟,但內心深處卻依然住著一個小孩子。不錯!對于上帝而言,不管你到什么年齡都不過是一個孩子,也許他只有幾歲,也許隨著你的多年陪伴,他會一步步的步入成熟。但不管怎樣,他都扮演著你心中最重要的角色,他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學會細心的照顧他,專注的傾聽他,給予他心貼心的關懷,讓他感受到你發自信心的愛和關懷,當內在小孩體會到了百分百的安全感,你的內心就會變得強大,良善的品質和充滿正能量的行為,會在不經意間步入你的生活,這種感受實在是太美好了,他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真實的需要,而這是多么重要,這才是我們真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