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與發現(攝影必修課)
- 高覺
- 774字
- 2020-01-10 15:16:09
被攝體的呈現
當我們選擇了拍攝對象,準備將其呈現在畫面中時,往往會盡量尋求清晰、完整地定格它,因為我們經常被告知,對焦清晰、曝光準確是一幅攝影作品成功與否的基本要求。所以,我們在舉起相機拍攝的那一刻,腦海中所想的皆是如何清晰地呈現拍攝對象,其他的一些可能性被拋至腦后。這其實是一種局限。拍攝對象的呈現可以豐富多樣。當一幅對焦模糊或者曝光失常的照片卻具有截然不同的趣味和美感時,我們又何必拒絕它呢?

紫藤1
拍攝手法:著眼于局部,尋找能夠彰顯“滿眼盡是紫藤花”的視角拍攝。控制景深,利用虛實變化凸顯視覺中心。
作品評析:“亂花漸欲迷人眼”,面對如此景觀,是否會感覺無從拍起?其實這種一時慌亂是在所難免的,我們需要冷靜下來,理清思緒,重新觀察。截取局部畫面和從整體上進行表現是我們常用的表現手法。上圖中,攝影師選擇從局部入手,采用小景深,虛化前景和背景,實現在紛繁的花卉中凸顯主體的目的,清晰部分成為視覺中心,四周虛化部分成了陪襯。

紫藤2
拍攝手法:從整體入手,表現紫藤走廊的結構特點和色彩節奏。從側面拍攝,展現明暗和透視效果。
作品評析:相較于《紫藤1》,我們可以看到整體視角和局部視角在呈現同一拍攝對象時所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局部視角是向內的,而整體視角則是向外的。在局部視角中,你需要注意處理結構、色彩、質感等細節要素;而在整體視角中,你可能需要在空間關系、光線明暗等方面多加考慮。在上圖中,拱形通道本身有著鮮明的透視效果和結構特征,當攝影師降低拍攝角度,將消失點置于畫面的右下角邊緣位置時,畫面的透視結構基本就確定了,從而使觀者追隨線條的透視從畫面的左側向右側穿過拱廊,深入到畫面深處。

面部特寫
拍攝手法:注意觀察人物面部,以特寫突出五官,形成對稱結構。
作品評析:上圖中的人物面部被大膽切割,眼睛、鼻子得到凸顯。這些不合常規的組合,讓人對畫面產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