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答應,王常在,你們那是什么眼神?!”說著,熹妃冷笑一聲。
倆個膽大的,不,應該是沒什么頭腦的人,才想明白自己沒什么遮掩的幸災樂禍惹惱了熹妃。
頓時一個瑟縮,表情僵硬的張嘴想要說些什么遮掩過去。
可惜,再次冷笑的熹妃沒有給她們機會,“恭送皇上如此重要的場合,竟然如此不恭敬認真,真是放肆。”
慘了,要糟!
同樣意識到的蘇答應和王常在,臉刷的一下就蒼白極了,后背脊一陣陣的發涼。她們想反駁,她們沒有對皇上如此,她們幸災樂禍的是熹妃你。
可這話能說出口嗎?不能。
可玉瑤很是郁悶,因為同感背脊發涼的還有她。
可她可沒有那么蠢,將心里想的露到表情上。
她能感覺到,熹妃方向處看向自己的灼熱眼神。
玉瑤無語,她可不相信熹妃有讀心功能,能透過自己面上那恭謹的表情看到她內心對她如此遭遇的幸災樂禍。
即使不信,但她還是如同低頭垂眸的木樁子,動都不動一下。
她不怕熹妃看透,唯恐熹妃借題發揮,將自己也牽扯進去。
良久,她才感覺到看著她的灼熱目光移開,而且傳到她耳邊的熹妃所說的話語,也跟她牽扯不上一點關系。
呼,總算又躲過一劫,玉瑤心里這么想道。
“瞧瞧在場的妹妹們,在恭送皇上離開的時候,誰同你們如此不識規矩,如此作為,豈能不罰!”熹妃冷厲的眼神望著王常在和蘇答應。
王常在和蘇答應撲通得跪倒在地上,對于這罪名,不知道是反駁好還是不反駁好,心里有苦難言。
玉瑤見熹妃在專注料理王常在和蘇答應,沒注意到她那里,當即大膽的偷偷摸摸用余光偷看。
邊看心里邊感嘆,總算可以看看別人的好戲,不用自己親身上演了。
如此慶幸著的玉瑤,再次低頭垂眸,兩只好看的白皙瑩潤的耳朵豎的直直的,然后便聽到熹妃的說話聲!
“按照宮規,行止不端,對皇上不敬……”
“娘娘,娘娘您的罰,您的罰妾,妾不同意。”就在這時,玉瑤耳邊傳來王常在結結巴巴,不愿就此認命的辯駁,打斷了熹妃冷冷的話語。
熹妃冷哼一聲,根本沒將倆人看在眼里,“你覺得本宮罰你不公?”
玉瑤即使沒有看到,依然能從熹妃的聲音里聽出來,并想象出來。
“沒,沒有,就,就是……”王常在能感受到來自熹妃處的憤怒,心里害怕得罪熹妃更深,可又不想就此認命。
“碰”熹妃怒而拍桌子,厲聲道:“還敢頂嘴,看來是本宮罰的太輕了?”
她本來就是亂扣帽子,借題發揮來懲處王常在和蘇答應的,所以有心想罰重些,卻有顧慮,只能從輕處罰,如此還覺得便宜了倆人。
沒成想,倆人竟然還敢反抗她,對她頂嘴,豈有此理!
對了,熹妃眼睛一亮,對她頂嘴,這可是以下犯上,可以再給她們加個罪名。
而王常在被熹妃虎視眈眈的看著,再聽了熹妃如此具有威脅性的話語,她的不認命頓時壓過了對熹妃的恐懼,大聲的吼了出來:“你又不是皇后!”
言外之意,即使要罰,也是皇后罰,你只是個妃,沒這個權利!
玉瑤偷偷的在心里為王常在豎起大拇指,膽子夠大的,厲害!
方才才當面幸災樂禍完熹妃,接著又在熹妃的痛處捅了一刀。
即使她這個入宮時間最短的人都知道熹妃是個很在意自己地位的人,對皇后很有意見,對皇后挺敷衍的。
方才那話不是點明白了你熹妃就是個妃,是個妾,不比皇后是正室,所以沒權利管她。
嘖,膽子夠大了,就是蠢了點!
要知道這后宮除了明面上用宮規什么處罰人之外,暗地里可是有不少能折騰人的。
這次沒讓熹妃親自出手出氣,還進一步得罪了她,嘖,暗地里熹妃肯定想親手報復回去,這王常在要涼!
果然如玉瑤所想的,被捅了痛處的熹妃,氣憤的霍地站了起來,抖著手指著王常在:“你,你……”
這是玉瑤實在忍不住了,抬眸用余光偷瞄到的。
此刻,她繼續用余光偷瞄著。
現在她可不怕熹妃,畢竟,有王常在這么一個拉仇恨的存在,想來氣瘋了的熹妃不會注意到她偷偷摸摸的看戲的。
而吼出來后,同樣意識到自己這話會得罪熹妃的王常在,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她閉了閉眼,睜開,聲音即使還有些顫抖,可還是強撐著說完不算短的一段話。
“這懲罰后宮妃嬪的權利,本就只有皇后有,娘娘您若是覺得妾違犯了宮規,您向皇后指出,妾一定領罰。”想來,一向和熹妃不和睦的皇后,不會將她罰的很重。畢竟,她又不是真的對皇上不敬,反而只是對熹妃不敬。
熹妃一甩指著王常在的手,望著王常在怒極而笑:“好,好,本宮明兒個就讓人去皇后那里分說,你等著領罰吧!”
話落,她又瞪了眼已經懵在當場還沒回過神的蘇答應,一甩袖子,扭頭踩著重重的步伐憤怒的離開了。
大松了一口氣的王常在虛弱的癱坐在地上,蘇答應依舊愣愣的跪在地上,仿佛傻了。
玉瑤看著倆人,不自覺的搖搖頭,覺得以后倆人除了被皇后明面上罰外,估計還會暗地里被熹妃針對。
嘖,那酸爽的滋味,她前些時候嘗了不少,將來有兩個人陪她品嘗了!
雖然這么想有些不地道,但有人同她一起遭殃,她想到以后被熹妃刁難都覺得心情好了些。
不過,蘇答應卻是被王常在給牽連的,嘖,玉瑤都有些同情她了。
她乖乖的認罰,又沒有頂撞熹妃,又沒有用話語捅刀熹妃的痛處,結果,得罪熹妃的結果,她一同擔待了,嘖,可憐的被殃及的池魚。
看了這么一場好戲,不論是玉瑤還是在坐的其她妃嬪們都很是心滿意足。
不過,玉瑤表情管理的好,心里想的一點都沒有表露出來,她可不想重蹈王常在和蘇答應的覆轍。
她在離去前,做足禮數的朝著熹妃離去的方向行了個告退禮。
然后,再和高份位的齊妃等人行禮,等她們離開后,玉瑤和一眾貴人們接受常在答應的行禮,然后她和一眾貴人們分開的時候,她一點都沒有嫌棄禮數的繁雜,一個個的和她們行了平禮。
玉瑤沒有坐肩輿回翊坤宮,反而是走著回去。
不是她沒有資格坐肩輿,而是她有飯后散步的習慣,再者,她真的不覺得走著回翊坤宮偏殿有多遠。
這點運動量,對她來說很一般。這不,她一步一個腳印的往翊坤宮方向走去。
隨著玉瑤一起來赴宴的碧荷,作為宮女,她從來都是只能走著的,坐著這種待遇和她無關。
所以,她也不覺得走回去路太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