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驚鴻一瞥(上)
- 傾國紅顏李師師
- 周明河
- 2723字
- 2020-06-15 12:35:17
第八章、恐修名之不立
一驚鴻一瞥
馬擴離京赴任去了,劉錡有些悵然若失,師師見狀便打趣他道:“怎么,四廂還沒吃夠豐樂樓的酒嗎?要不咱們改日再去吃兩杯?”
劉錡見師師近來氣色比初時好多了,越發光彩照人,心情也愉悅多了,還時不時一個人就唱上兩嗓子呢!劉錡嘿然一笑,道:“近來看姑娘倒是眉宇間多有喜色,不知有何好事?不如說出來給俺聽聽,讓俺也樂一樂!”
“是嗎?四廂真想知道嗎?那就隨我出城吧,到了地方,四廂定然會暢快起來的!”
“這個,這個,有所不妥吧?”劉錡摸了摸面龐,“哪能為了給我解悶,就勞駕姑娘出城呢?官家曉得了,非罵我一頓不可!”
“呵呵!官家最是體貼人意了,哪能這般不通情理呢!”師師粲然一笑,“四廂放心好了,這一回咱們出城,也是為著萬壽節做一番準備!”
六月七日是徽宗的生日,也是他與師師過從以來的第一個生日,師師想要有所表示,又不想落了俗套,所以特意做了一番精心的謀劃和準備。待她細細說與劉錡知曉后,劉錡當即欣喜道:“哈哈,果然須俺陪姑娘走這一遭!”
汴京四周的水運非常發達,有向東通往梁山泊的五丈河,有向東南通往長江下游的汴河【1】,還有向南通往長江中游的蔡河,此外還有向西南伸展的惠民河,以及來自西面的金水河。師師此行的目的地就在惠民河沿岸,所以她事先包下了一條游船,然后經由水路來到了惠民河上一座名叫會通橋的地方。
一行人下了船,師師先是笑對劉錡道:“此事不急在這一時,今日不妨從容些,讓我先帶著四廂逛一逛吧!”
這日春和景明,會通橋附近可見三三兩兩的游人,劉錡環顧了一下四周的美景,不覺心曠神怡道:“來京師兩年多了,沒想到還有這等好地方!”
“呵呵,四廂是個大忙人,哪里有這份閑情逸致亂逛呢!”師師滿面春風,“實不相瞞,若是一個月前,清明佳節,柳梢新翠之時,汴京城中士女往往來此云集,那些縉紳士大夫,除非忙得實在無暇他顧,否則必抽空到此一游!”
“哦?看來俺劉錡娶了汴梁一個傻婆娘,她也不得知道的!”劉錡向四處指了指,“呵呵,今日倒要看看這個會通橋畔,究竟有何讓人流連忘返之處!”
“是你自己沒上心吧,還賴人!”師師說著俏皮地撇了一下嘴。
兩個人微笑著向一處堤岸走去,此處兩水夾堤,水與堤平,垂楊綿延十余里,極目遠眺那盡頭處,是西山的秀拔輪廓,隱約可見山色微嵐。水流急而清澈,那些沉在水底的魚兒,都清晰可見其鱗片,魚兒不時嬉戲耍鬧,皆若空游無所依。劉錡忽起小兒之心,從路旁撿起一塊小石子丟到了一群魚游的地方,師師見狀,掩鼻而笑道:“今日始見信叔之真性情!”
聞聽師師居然稱呼自己的字,劉錡不禁心頭一熱,咧嘴笑道:“真有些嫉妒呢,這些小家伙兒如此逍遙自在!”
兩個人繼續往前走,眼前居然開始出現了星羅棋布的大小寺廟,那丹樓朱塔,窈窕挺立于綠樹之中,好一處人間凈土!從一處拱形小橋上過去,兩人開始逐一探幽訪勝,師師回身笑道:“此行之后,四廂可愿與咱攜手寫一部《汴梁伽藍記》?”
“呵呵,若只是抄錄謄寫這些粗笨功夫,定然不會推辭,捉刀代筆就力不勝任了!”劉錡笑道,“不過那《洛陽伽藍記》是發自麥秀之感、黍離之悲【2】吧,你我卻有幸生在這承平之世!雖則西北戰事從未間斷,可是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亦不識干戈!”
“呵呵,我朝文明之盛,確乎前無古人,將來恐怕有人會記述今日汴京之繁華吧!”師師望向遠方,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幾絲悵然,“如今雖看著外頭模樣甚好,可古來興亡,未有一定之數,誰知來年又是什么光景?若今日汴京果不幸遭受劫難,淪為丘墟,民眾星散四處,或恐會有三兩遺老,寫出一部《汴京夢華錄》,描畫當日盛況,引著后人重游此華胥之國!”
“我聽說畫院有位張正道,張翰林,曾畫過一幅《清明上河圖》,汴城風物初春色,一卷繁華煙云中,也是丹青至寶!只是如今不知那畫作究竟在何處,或恐是被官家寶藏著呢,哪天姑娘問一下官家,若是真有,姑娘盡可央求一下官家,暫借兩天讓咱們也見識一番!”
“好!我也久聞其名呢,只是一直未見真容!”
兩個人往前走了沒幾步,劉錡忽然道:“既然說到這里,今天我不妨告訴姑娘我的一個隱憂,若是這個隱憂不幸成真,那汴京真的會被毀于旦夕之間!”
“是何隱憂?四廂快快說來!”師師忙問。
“姑娘也知道,如今我朝重兵、精銳皆在西北,而中原空虛,尤其三衙軍力,明面上是十多萬眾,可實際上不過四五萬之眾,且多年缺乏訓練,戰力廢弛,已不堪大用!若是契丹大軍明日大舉南下,他們只須分出一軍令其據守潼關,擋住西軍東下勤王之途,另一軍則直攻汴京,汴京無險可守,多則數月,短則一月,汴京即會被攻破!”說著,劉錡還蹲下身子,不由自主地開始撿起一截樹枝在地上比畫起來,“汴京四通八達,是個商貿繁華之地,可作為一國之都,本來就是權宜之計,當年太祖正是念及此,想要遷都關中,可是太宗從中阻攔,以至于遷延到而今!”
這著實是個重大消息,若是將此透露給敵國,確乎關系至巨,師師想到葉穆,不由心中一凜!不過葉穆也說過,他是為著兩國修睦的,師師的心才稍得寬慰,不覺反應道:“那汴京周遭還有十幾萬駐軍啊!”
“那些更是指望不上!”說到這里,劉錡的話匣子仿佛被打開了一樣,他便找到了一處露在地面上的樹根坐下,跟師師細細地講起來,“但凡常人,萬中無一人是知兵的,就算行伍之中,也是十之八九不知用兵之法!凡行陣之道,除了堂堂之陣、正正之旗,就是這將士們的器甲要精良,平素訓練要扎實,軍紀要嚴明,補給要充足,指麾要得法,如此方可言打硬仗、惡仗,若是再加身經百戰,就更好了!但是如今我朝能戰之兵,不是我劉錡吹噓,實只有西軍十萬之眾,其余百萬皆充數而已!”
師師十分信任劉錡的才識,用心地凝視著劉錡道:“那四廂何不上奏朝廷,以免萬無一失?”
“呵呵!”劉錡苦笑了一下,“種師道種世叔先時向官家奏秉過,可是官家說如今契丹國力日衰,斷無精兵可以南下!可是有備才能無患,官家確實太大意了,一力要威懾西夏!”
“那四廂覺得還有何補救之法?”
“唉,只能密切注意北面的動向,以便可以及時做出布置!”見師師陷入了沉默之中,劉錡忽然猛拍了一下大腿,“嗨!看我跟姑娘說什么呢!姑娘且放寬心,只要有我西軍眾將士在,就可保我大宋金甌無缺!不過,三衙里其實也有些可倚重之士,如那現下為步軍都虞侯的王稟王正臣,就極是個大將之才!若非如今那高俅濫竽充數,三衙之中就可謂自來皆名將宿勛!”
“呵呵,別人我不敢信,只信你劉信叔和馬子充二人!”師師臉上綻放出迷人的笑容,如杏花盛放一般。
兩個人先是在一處叫做靜慈禪院的寶剎轉了轉,此禪院中有一巨大的觀音塑像甚是引人注目,塑像前旺盛的香火堆出了小山狀。
待走出來時,劉錡不免疑問道:“不才想請教姑娘一事,西方有佛無量,世人卻為何獨獨禮遇觀音大士呢?”
師師略一思忖,緩緩道:“以慈悲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