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優秀校友訪談錄4
- 趙陽
- 603字
- 2020-08-14 14:00:37
思維轉變,從通信工程到法學的文理科轉換
跟著楊寶銀走進方方正正的椒江區檢察院,只見他的辦公室桌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法律書本和一宗宗案卷,讓氣氛平添了幾分嚴肅。

“現在我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文科生了。”楊寶銀笑著說。在浙大城市學院時他學習的是信號處理、微波處理之類的通信工程知識,畢業后的他初入檢察院時也只是其中的一名技術人員,管理機房和設備維護、為反貪審訊提供同步錄音錄像支持,做著與現在截然不同的工作。那時的楊寶銀也經常跟著偵查人員加班加點,正是他身上那股正氣、堅韌的勁兒被領導看中,于是他被調到反貪局搞起偵查工作,至此開啟了偵查之路。
文理科思維的轉變必須通過法律專業的檢驗。根據崗位需求,楊寶銀參加了江南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的學習。普通法學生眼中枯燥乏味的法條配上他的實戰經歷卻是十分有趣的,書本上的“逮捕”“起訴”早已是他工作中的一部分,理解了自然也就學得輕松了。
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并不難,但文理科思考方式的轉換就不那么容易了。作為理科生的楊寶銀一直習慣于深入挖掘問題背后的可能性,可文科思維更多的是基于既定現實再下定論。剛入行的他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苦頭,例如一個人背著包走在路上,背后突遇一人奪取他的背包,這可能屬于搶奪。但是楊寶銀卻覺得被搶包的時候,人可能會下意識地反抗,對方可能就會出現粗暴行為,這就可能轉化成搶劫了。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過程是十分痛苦的,但通過十余年的實操經驗,現在的他已經變成了標準的文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