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三、花蚤科 Mordellidae

花蚤科Mordellidae隸屬于昆蟲綱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是一類小型甲蟲。花蚤成蟲體形獨特,身體側扁,頭、胸部顯著向下彎曲,末端呈楔形,形似“跳蚤”。英文俗稱“tumbling flower beetles”,表明其受到驚嚇后會快速地翻滾、跳躍。花蚤科昆蟲體型小,外形差異小,相似種及近緣種多,故識別困難。

主要特征:體小型至中型,個別種類大型。體細長,尾部楔形,有臀錐,末端尖銳。體色多為褐色至黑色或黑色,具黃斑。復眼大,明顯分開。前胸背板發達,中胸盾片有“V”形盾間縫。足細長,基節發達。鞘翅密被剛毛,翅寬于頭部,且完全覆蓋腹部。陽基側突骨化穩定,左右葉嵌合,連接陽基,腹面與陽莖相連。

生物學:花蚤成蟲多棲息于花中,是植物傳花受粉的一種重要媒介。花蚤幼蟲多取食植物莖稈,是一類常見的農業害蟲,據報道其可嚴重為害向日葵、大麻等。

分布:花蚤科為世界性分布,古北區、東洋區和大洋洲區較多。全世界已知115屬2308種,分別隸屬于3個亞科,其中科特花蚤亞科Ctenidiinae僅包括1屬1種;已滅絕的先花蚤亞科Praemordellinae包括6屬25種;花蚤亞科Mordellinae最大,包括以下5個族:Mordellini、Mordellistenini、Conaliini、Stenaliini和Reynoldsiellini,有108屬2282種。我國已知花蚤科24屬106種,隸屬于花蚤亞科的2個族,其中Mordellini包括14屬64種,Mordellistenini包括10屬42種。研究標本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及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帶花蚤屬 Glipa LeConte,1859

主要特征:帶花蚤屬在花蚤科中屬于體型最大的類群,體長4~10mm。帶花蚤屬昆蟲體色大多為黑色或棕色;復眼長圓形,幾乎不具眼刻;部分翅上間有淺黃色斑紋。體細長,尾部楔形。中足脛節長于跗節,前、中足跗節倒數第2節有二葉狀缺刻。鞘翅略寬于頭部,且完全蓋住腹部,兩側平行,中縫向翅端裂開;鞘翅密被金屬色剛毛,鞘翅前翅呈棕色。陽基側突骨化穩定,左右葉嵌合,連接陽基,腹面與陽莖相連。雌雄差異之處如下:在同一種中,雄蟲觸角和前、中足比雌蟲鮮艷;雄蟲額部多為金黃色或棕黃色,雌蟲則暗淡或為白色;雄蟲體型小于雌蟲;雄蟲前足腿節內側多一排長鬃毛,且大多臀下板中部有凹刻。

分布:該屬主要分布在古北區、東洋區,歐洲目前無分布。該屬全世界已知4亞屬136種。我國已知25種,浙江天目山分布1種。

23.1 皮氏帶花蚤 Glipa pici Ermisch,1940

特征:體黑色。復眼長圓形,淡黃色。觸角黑色,第5—10節鋸齒狀。鞘翅略寬于頭部,且完全蓋住腹部,兩側平行,中縫向翅端裂開;鞘翅密被金屬色剛毛,呈淺黃色斑紋。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側緣彎曲,后側角圓鈍。體細長,尾部楔形。中足脛節長于跗節,前、中足跗節倒數第2節有二葉狀缺刻。陽基側突骨化穩定,左右葉嵌合,連接陽基,腹面與陽莖相連。

分布:浙江、上海、福建、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臺灣;日本,越南。

姬花蚤屬 Mordellistena Schilsky,1908

主要特征:體黑色,密被褐色短毛,且具金色光澤。雄蟲頭部前緣及唇基黃色或橘黃色。觸角黑色,基部前4節明顯短于第5節,第5—10節鋸齒狀。下顎須內緣長于端緣,基部橘黃色或棕黃色,端部略深。前足腿節、脛節,中足腿節棕黃色;前足跗節,中足脛節、跗節棕褐色;后足黑色。前、中足倒數第2跗節有缺刻,不呈二葉狀;脛節基部2條側脊刻傾斜,橫穿脛節外側面。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側緣彎曲,后側角圓鈍。臀錐細長,末端尖銳,長為臀下板長的2倍。陽基側突左右兩葉均在基部1/3處分叉。

分布:古北區、東洋區、新北區。該屬全世界已知567種。我國已知11種,浙江天目山分布1種。

23.2 向日葵姬花蚤 Mordellistena parvuliformis (Sts?hegoleva-Barovskaja,1930)(圖版ⅩⅩⅩⅨ 1)

特征:體黑色,密被褐色短毛,且具金色光澤。雄蟲頭部前緣呈淡橘黃色。前足腿節、脛節,中足腿節棕色;前足跗節,中足脛節、跗節棕褐色;后足黑色。雌蟲頭部前緣無淡色區,僅唇基前緣和上唇棕色。足黑色,僅前足腿節、脛節及中足腿節棕色。額呈球形隆起,復眼淡黃色。觸角黑色,基部前4節明顯短于第5節,第5—10節鋸齒狀,長為寬的1.7~2.0倍。下顎須內緣長于端緣,基部橘黃色,端部略深。前、中足倒數第2跗節無缺刻;脛節基部2條側脊刻傾斜,橫穿脛節外側面。后足脛節端距2條,黃褐色,內端距約為外端距的2.0倍。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側緣彎曲,后側角圓鈍。臀錐細長,末端尖銳,長約為臀下板長的2.0倍,為鞘翅長的1/2。陽基側突左右兩葉均在基部1/3處分叉。

分布:浙江、陜西;俄羅斯,日本。

偽花蚤屬 Pseudotolida Ermisch,1950

主要特征:偽花蚤屬昆蟲體長2.5~4.0mm。通體深棕紅色或棕褐色,鞘翅端部顏色略深。頭部及蟲體腹面密被細弱的淡黃色短毛,體背面短毛棕色且略粗壯。復眼大,隆起近圓形,有稀疏的銀色短毛。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側緣圓弧形,外側角圓鈍。小盾片極小,呈等腰三角形。鞘翅長為寬的2.0~2.5倍。臀錐較其他種類細長,長為寬的3~4倍,圓錐形,端截面小。鞘翅長為臀錐長的2.0~2.5倍。陽基側突骨化穩定,陽基側突左右兩葉均在基部1/3處分叉。

分布:古北區、東洋區和新北區。該屬全世界已知8種。我國已知4種(臺灣、浙江、陜西),陜西秦嶺分布1種。

23.3 中華異須花蚤 Pseudotolida sinica Fan & Yang,1995

特征:體長2.5~3.0mm。通體深棕紅色,鞘翅端部顏色略深。頭部及蟲體腹面密被細弱的淡黃色短毛,體背面短毛棕色且略粗壯。復眼大,隆起近圓形,有稀疏的銀色短毛。觸角細長,基部4節短,棕黃色;端部各節狹長,長約為寬的3倍。下顎須淡黃色,端節腎形,外端緣有寬大的凹陷。前胸背板寬大于長,側緣圓弧形,外側角圓鈍。小盾片極小,三角形。鞘翅長約為寬的2倍。雄蟲前足腿節內側有細長鬃毛,前、中足脛節倒數第2節呈二葉狀。中足脛節略長于跗節。后足脛節端距1對,細長,接近第1跗節長的3/4。臀錐細長,圓錐形,端截面小。鞘翅長約為臀錐長的2.3倍。

分布:浙江、陜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乐昌市| 双流县| 筠连县| 乐都县| 广昌县| 武穴市| 洞口县| 白河县| 玉树县| 兴义市| 五家渠市| 乐山市| 陆川县| 茶陵县| 邳州市| 陇南市| 双牌县| 锡林浩特市| 乐平市| 忻州市| 杭州市| 前郭尔| 龙口市| 青河县| 兴山县| 霍城县| 襄樊市| 柳林县| 阿坝县| 德兴市| 兴文县| 福海县| 平泉县| 绩溪县| 富民县| 湘潭县| 化州市| 汝城县| 普兰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