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內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冊作者名: 徐虹本章字數: 9字更新時間: 2021-04-07 18:06:29
第二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心律失常
心律是心臟跳動的節律。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和激動次序的異常。心律失常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以下兩種。①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②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心室顫動等。
緩慢性心律失常包括以下兩種。①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緩慢性心律失常阻滯等。②房室傳導阻滯: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驟停等。
一、病因
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吸煙、過量飲酒和咖啡、精神刺激、過度勞累、飽餐、低血壓和低血鉀等有關。
二、臨床表現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有心悸、胸悶、焦慮不安、頭暈、胸痛、低血壓等,少見暈厥。
緩慢性心律失常有心、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如發作性胸悶、頭暈、黑蒙、疲倦、乏力等,嚴重時可發生暈厥。
三、健康教育
1.活動指導
(1)輕者可適當活動,嚴重的需臥床休息。心律失常患者應動靜結合,可適度參加體育鍛煉。
(2)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如頻發室性早搏、高度傳導阻滯等,患者須絕對臥床休息,一切日常活動均需由護士或家屬協助。
(3)心律失常患者適合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運動。運動時以患者感覺良好,不伴有胸悶、胸痛、心慌、氣短和疲勞為宜。
2.飲食指導
(1)在飲食中應避免那些會使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病情加重的食品。
(2)少食多餐,避免過饑或過飽;避免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動物油、肥肉、蛋黃、螃蟹等。
(3)進食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鈣及磷的食物,以維持心肌的營養和脂類代謝。
(4)慎食容易引發脹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牛奶等。可多進食胡蘿卜、生黃瓜和韭菜等,以促進腸道蠕動,避免胃腸脹氣,保持大便通暢。
3.生活指導
(1)患者應保持穩定的情緒,有良好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以免誘發和加重心律失常。
(2)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餐后不宜立即就寢,因餐后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抑制心跳,有引發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潛在風險。
(3)適量飲酒,不飲濃茶、咖啡,生活起居規律。
4.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的自我應急措施
(1)按摩頸動脈竇終止發作。患者取平臥位,盡量伸展頸部,頭轉向一側,輕推胸鎖乳突肌,在下頜角處觸及頸動脈搏動,在此處以輕柔的手法逐漸增加壓力,持續約5min。切勿同時按摩雙側。
(2)刺激咽喉部,誘發惡心、嘔吐;深吸氣,憋氣3~5s也可抑制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
(3)用壓眼眶法反射性抑制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