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農乃興邦之本、國之重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顯著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后,是農業領域資本投入、資本積累、資本深化的不足。政府對農業的投入雖持續增加但總量仍然有限,無論是與農業自身的貢獻還是與國際上的經驗相比都還有不小的差距;農戶收入增長乏力,同時經由消費途徑的資本外流現象還比較突出,其資本積累能力欠缺,投入的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業經營水平的提高;金融信貸機構對農村資金的抽吸仍在持續,代表性地區農業信貸資金流失、存貸差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并未得到有效扭轉;工商資本對農業的投資還面臨著體制、政策、市場等方面的制約,投資環境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優化。資本深化的不足,對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對中國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中國農村現代化的推進,都起到了明顯的阻滯作用。推進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要高度重視資本的作用,積極吸引資本的參與。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也是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使命所在。本研究在吃透世情國情農情的基礎上,對未來的中國農業進行了探索性的展望,提出了以堅持農本政治,實施農先戰略,打造農基社會為內容的三農主義,以期更好地動員和整合各領域的資源,推進中國現代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實現非對稱趕超,助力鄉村振興。三農主義的實現,有賴于包括政策、機制、市場等諸因素的配合,更離不開資本的積極跟進與全面布局。作者希望,全社會高度重視起來,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未來農業與資本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真正把農業變成有奔頭的強勢產業,把農民變成有吸引力的光榮職業,把農村變成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作者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