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從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將土石分為八類,其中根據( ),可將土石分為八類。
A.粒徑大小
B.承載能力
C.堅硬程度
D.孔隙率
2.正鏟挖土機挖土的特點是( )。
A.后退向下,強制切土
B.前進向上,強制切土
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3.某基坑寬度大于6m,降水輕型井點在平面上宜采用( )形式。
A.單排
B.雙排
C.環形
D.U形
4.某基坑寬度小于6m、水位降低值不大于5m時,降水輕型井點在平面上宜采用( )形式。
A.單排
B.雙排
C.環形
D.U形
5.推土機常用施工方法不包括( )。
A.下坡推土
B.并列推土
C.槽形推土
D.回轉推土
6.正鏟挖土機適宜開挖( )。
A.停機面以下的一~三類土的大型基坑
B.有地下水的基坑
C.停機面以上的一~三類土的大型基坑
D.獨立柱基礎的基坑
7.下列不是影響填土壓實的因素是( )。
A.壓實功
B.骨料種類
C.含水量
D.鋪土厚度
8.根據土的堅硬程度,可將土石分為八類,其中前四類土由軟到硬的排列順序為( )。
A.松軟土、普通土、堅土、砂礫堅土
B.普通土、松軟土、堅土、砂礫堅土
C.松軟土、普通土、砂礫堅土、堅土
D.堅土、砂礫堅土、松軟土、普通土
9.對于同一種土,最初可松性系數Ks與最后可松性系數Ks′的關系( )。
A.Ks>Ks′>1
B.Ks<Ks′<1
C.Ks′>Ks>1
D.Ks′<Ks<1
10.填方工程中,若采用的填料具有不同的透水性時,宜將透水性較大的填料( )。
A.填在上部
B.填在中間
C.填在下部
D.填在透水性小的下面
11.抓鏟挖土機適于開挖( )。
A.山丘
B.場地平整土方
C.水下土方
D.大型基礎土方
12.下列不是填土的壓實方法的是( )。
A.碾壓法
B.夯擊法
C.振動法
D.加壓法
13.施工高度的含義是指( )。
A.設計標高
B.自然地面標高
C.設計標高減去自然標高
D.場地中心標高減去自然標高
14.工程上常把( )作為檢驗填土壓實質量的控制指標。
A.干密度
B.密實度
C.可松性
D.含水量
15.推土機不能直接用于推挖( )。
A.松軟土
B.普通土
C.堅土
D.軟石
16.在地下水位高的軟土地基地區,當基坑深度大且鄰近的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線相距甚近時,( )是首先考慮的深基坑支護方案。
A.鋼板樁
B.H型鋼
C.深層攪拌樁
D.地下連續墻
17.用平碾時,填方每層的鋪土的厚度和壓實遍數應分別是( )。
A.200~350mm,3~4遍
B.200~250mm,3~4遍
C.250~300mm,6~8遍
D.200~250mm,6~8遍
18.在地下水的處理方法中,屬于降水法的是( )。
A.集水坑
B.水泥旋噴樁
C.地下連續墻
D.深層攪拌水泥土樁
19.下列是基坑土方工程施工的輔助工作的是( )。
A.基坑土方開挖
B.土方運輸
C.施工排水
D.土方回填
20.下列防止流砂的途徑中不可行的是( )。
A.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
B.設法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
C.截斷地下水流
D.提高基坑土中的抗滲能力
21.在一般情況下,基坑開挖時棄土在0.8m內不得堆放,在此距離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 )。
A.2.0m
B.0.5m
C.1.0m
D.1.5m
22.適用于夯實砂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及含有石塊的填土的是( )。
A.平碾
B.蛙式打夯機
C.夯錘
D.振動壓實機
23.在輕型井點平面布置中,對于面積較大的基坑可采用( )。
A.單排井點
B.雙排井點
C.環形井點
D.U形井點
24.下列土料中,一般不能用作填料的是( )。
A.黏性土
B.碎石類土
C.淤泥
D.碎塊草皮
25.同一壓實功條件下,對土粒壓實質量有直接影響的是( )。
A.土的顆粒級配
B.鋪土厚度
C.壓實遍數
D.土料含水量
26.根據土的可松性,下面正確的是( )。
A.V1>V3>V2
B.V1<V3<V2
C.V1>V2>V3
D.V1<V2<V3
27.基坑挖好后應立即驗槽做墊層,如是不能,則應( )。
A.在上面鋪防護材料
B.放在那里等待驗槽
C.繼續進行下一道工序
D.在基底上預留15~30cm厚的土層
28.降水方法可分明排水法和( )。
A.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B.井點降水法
C.集水井降水法
D.輕型井點法
29.工地在施工時,簡單檢驗黏性土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以( )為適宜。
A.手握成團,落地“開花”
B.含水量達到最佳含水量
C.施工現場做實驗測含水量
D.實驗室做實驗
30.填土方時,應該分層進行并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當采用不同土回填時,應當( )。
A.將強度大的土層置于強度小的土層之上
B.將強度大的土層置于強度小的土層之下
C.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小的土層之上
D.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小的土層之下
31.對砂類土和黏性土的大型填方需要選用壓實機械的是( )。
A.平碾
B.羊足碾
C.振動碾
D.蛙式打夯機
32.開挖高度大于2m的干燥基坑,宜選用( )。
A.抓鏟挖土機
B.拉鏟挖土機
C.反鏟挖土機
D.正鏟挖土機
33.當基坑平面不規則,開挖深度不一,土質又差時,為加快支撐形成可采取( )。
A.分層開挖
B.分段分塊開挖
C.盆式開挖
D.“中心島”式開挖
34.干密度最大的土是( )。
A.粉土
B.砂土
C.粉質黏土
D.黏土
35.機械填土方法中,每層松鋪土的厚度最小的是( )。
A.鏟運機
B.汽車
C.推土機
D.均不是
36.選擇坑內支承體系時,當基坑平面尺寸很大而開挖深度不太大時,應選( )。
A.單層水平支撐
B.對撐
C.斜撐
D.多層水平支撐
37.對于堅硬的黏土,其直壁開挖的最大深度是( )。
A.1.00m
B.1.25m
C.1.50m
D.2.00m
38.場地平整前,必須確定( )。
A.挖填方工程量
B.選擇土方機械
C.場地的設計標高
D.擬訂施工方案
39.回填1m3的基坑需要( )。
A.Ks/Ks′的天然狀態土量
B.立方米的天然狀態土量
C.1m3的松土量
D.Ks/Ks′的松土量
40.土的滲透性主要取決于( )。
A.孔隙特征和水力坡度
B.水力坡度
C.孔隙特征
D.地下水位
41.土方邊坡坡度以其( )表示。
A.高度H
B.底寬B
C.高度H的倒數
D.高度H與底寬B之比
42.土方邊坡坡度系數以其( )表示。
A.高度H
B.底寬B
C.底寬B與其高度H之比
D.高度H的倒數
43.相鄰基坑(槽)開挖時,應遵循( )的施工順序,并應及時做好基礎。
A.先淺后深
B.分開
C.先淺后深或同時進行
D.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
44.在密集群樁附近開挖基坑(槽)時,應采取措施防止( )。
A.塌方
B.樁基移位
C.邊坡移位
D.基坑積水
45.為了控制基槽開挖深度,當快挖到槽底設計標高時,可用水準儀根據地面±0.000水準點,在基槽(坑)壁上每間隔2~4m及拐角處打設一( )。
A.定位小木樁
B.水平竹樁
C.墊層標高樁
D.龍門樁
46.一般情況下,基坑開挖時堆土或材料應距挖方邊緣( )。
A.2.0m以外
B.0.5m以外
C.1.0m以外
D.1.5m以外
47.明排水法是在基坑或溝槽開挖時,采用( )的方法來進行排水。
A.截
B.疏
C.截、疏、抽
D.抽
48.在確定井點管埋深時,要考慮到井點管一般要露出地面( )左右。
A.0.2m
B.0.5m
C.1.0m
D.2.0m
49.如果計算出的H值大于井點管長度,則應( )(但以不低于地下水位為準)以適應降水深度的要求。
A.降低井點管的埋置面
B.減少井點管的長度
C.減少濾管的長度
D.增加濾管的長度
50.在土石方工程中,根據開挖的難易程度,可將土石分為八類,其中( )屬于六類土。
A.軟石
B.堅石
C.次堅石
D.特堅石
51.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 )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質量與所取天然土樣的質量
B.土中水的質量與土的固體顆粒質量
C.土的孔隙與所取天然土樣體積
D.土中水的體積與所取天然土樣體積
52.基坑(槽)在土方開挖時,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當土體含水量大且不穩定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應采用“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的開挖原則
C.開挖時如有超挖應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應采取降水措施后開挖
53.填方工程施工( )。
A.應由下至上分層填筑
B.必須采用同類土填筑
C.若當天填土,應隔天壓實
D.基礎墻兩側應分別填筑
54.可進行場地平整、基坑開挖、土方壓實、松土的機械是( )。
A.推土機
B.鏟運機
C.平地機
D.攤鋪機
55.鏟運機適用于( )工程。
A.中小型基坑開挖
B.大面積場地平整
C.河道清淤
D.挖土裝車
56.反鏟挖土機能開挖( )。
A.停機面以上的Ⅰ~Ⅳ類土的大型干燥基坑及土丘等
B.停機面以下的Ⅰ~Ⅲ類土的基坑、基槽或管溝等
C.停機面以下的Ⅰ~Ⅱ類土的基坑、基槽及填筑路基、堤壩等
D.停機面以下的Ⅰ~Ⅱ類土的窄而深的基坑、沉井等
57.某工程使用端承樁基礎,基坑擬采用放坡開挖,其坡度大小與( )無關。
A.持力層位置
B.開挖深度與方法
C.坡頂荷載及排水情況
D.邊坡留置時間
58.觀察驗槽的內容不包括( )。
A.基坑(槽)的位置、尺寸、標高和邊坡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B.是否已挖到持力層
C.槽底土的均勻程度和含水量情況
D.降水方法與效益
59.下列土層中最有可能產生流砂的是( )。
A.粉細砂
B.中砂
C.黏性土
D.卵石層
60.某填土工程用1升環刀取土樣,稱其重量為2.5kg,經烘干后稱得重量為2.0kg,則該土樣的含水量為( )。
A.20%
B.25%
C.30%
D.15%
二、多項選擇題
1.引起坑壁土體內剪應力增加的原因有( )。
A.坡頂堆放重物
B.坡頂存在動載
C.土體遭受暴曬
D.雨水或地面水浸入
E.水在土體內滲流而產生動水壓力
2.土的滲透性主要取決于( )。
A.地下水滲透路程的長度
B.土體的孔隙特征
C.水力坡度
D.土壓力
E.土層結構
3.在軟土地區開挖基槽時,應符合( )規定。
A.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坡頂上或建筑物附近
B.相鄰基坑開挖時,應遵循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順序,并應及時做好基礎
C.在密集群樁上開挖時,應在打樁完成后一段時間再挖相鄰樁
D.施工機械行駛道路應填筑適當碎石或礫石
E.施工前應做好降排水工作,地下水位應低于基坑底以下0.5~1.0m后方可開挖
4.土是由( )組成的三相體系。
A.固體顆粒
B.空隙
C.氣體
D.水
E.有機質
5.地基土的壓縮性指標有( )。
A.孔隙率
B.孔隙比
C.壓縮系數
D.壓縮模量
E.干重度
6.下列說話正確的是( )。
A.壓縮系數越大,土的壓縮性越高
B.壓縮性系數越大,土的壓縮性越低
C.壓縮模量越大,土的壓縮性越低
D.壓縮模量越大,土的壓縮性越高
E.壓縮系數與壓縮模量無關
7.鋼筋混凝土地下連續墻用作支護結構時,其構造要求正確的是( )。
A.墻厚不宜小于500mm
B.墻內受力筋直徑不宜小于20mm
C.豎向受力筋應有一半以上通長配置
D.墻頂部應設圈梁
E.混凝土抗滲等級(一層地下室)不得小于0.6MPa
8.輕型井點的平面布置方法有( )。
A.單排井點
B.雙排井點
C.環狀井點
D.四排布置
E.二級井點
9.井點降水法有( )。
A.輕型井點
B.電滲井點
C.深井井點
D.集水井點
E.管井井點
10.深基坑止水擋土支護結構有( )。
A.地下連續墻
B.雙排樁
C.深層攪拌樁
D.鋼板樁
E.土釘墻支護
11.填土壓實質量的主要因素有( )。
A.壓實功
B.機械的種類
C.土的含水量
D.土質
E.鋪土厚度
12.為了提高推土機的生產效率,可采用( )的施工方法。
A.環形路線
B.多鏟集運
C.下坡推土
D.并列推土
E.槽形推土
13.土地開發整理建設用地要求“三通一平”,“三通”指的是( )。
A.通水
B.通信
C.通電
D.排污
E.通路
14.土方工程施工的特點有( )。
A.工期短
B.土方量大
C.工期長
D.施工速度快
E.施工條件復雜
15.土方填筑時,常用的壓實方法有( )。
A.水灌法
B.碾壓法
C.堆載法
D.夯實法
E.振動壓實法
16.不能作為填土的土料有( )。
A.淤泥
B.砂土
C.膨脹土
D.有機質含量多于8%的土
E.含水溶性硫酸鹽多于5%的土
17.墻采用泥漿護壁的方法施工時,泥漿的作用是( )。
A.護壁
B.攜砂
C.冷卻
D.降壓
E.潤滑
18.可用作表層以下的填料的是( )。
A.碎塊草皮
B.黏性土
C.碎石類土
D.爆破石渣
E.砂土
19.下列會影響到場地平整設計標高的確定的是( )。
A.土的滲透系數
B.歷史最高洪水位
C.土的可松性
D.土的密實度
E.泄水坡度
20.地下連續墻具有( )作用。
A.截水
B.防滲
C.承重
D.擋土
E.抗震
21.根據開挖的難易程度對巖土進行分類,以便于( )。
A.選擇施工機具
B.確定施工方法
C.計算勞動量
D.確定地基承載能力
E.計算工程費用
22.在土方工程中,土的含水量對( )均有影響。
A.挖土難易
B.降水方法
C.邊坡穩定
D.填土壓實
E.挖土機選擇
23.土的天然密度隨著( )而變化。
A.顆粒組成
B.孔隙多少
C.水分含量
D.滲透系數
E.水力坡度
24.在( )時需要考慮土的可松性。
A.進行土方的平衡調配
B.計算填方所需的挖方體積
C.確定開挖方式
D.確定開挖時的留棄土量
E.計算運土機具數量
25.鏟運機適用于( )工程。
A.大面積場地平整
B.大型基坑開挖
C.路基填筑
D.水下開挖
E.石方挖運
26.土方邊坡的坡度,應根據( )確定。
A.土質
B.工程造價
C.坡上荷載情況
D.使用期
E.邊坡高度
27.防治流砂的方法有( )。
A.井點降水
B.搶挖法
C.打鋼板樁法
D.地下連續墻
E.水下挖土法
三、判斷題
1.土的可松性是指土可根據其工程分類進行開挖翻松的特性。( )
2.反鏟挖土機的挖掘力比正鏟大,能開挖停機面以下的一至三類土。( )
3.在天然狀態下,土中水的質量與固體顆粒質量之比的百分率叫土的天然含水量。( )
4.孔隙比是土的孔隙體積與總體積的比值。( )
5.孔隙率是土的孔隙體積與固體體積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
6.在建筑施工中,根據土方開挖的難易程度,將土石分為八類,前四類屬巖石,后四類屬一般土。( )
7.一般情況下,土、石根據其分類的先后順序,可松性系數逐漸減小。( )
8.場地平整時,若場地地形比較復雜,計算土方量應采取方格網法。( )
9.采用明排水法降水,可防止流砂現象發生。( )
10.基坑采用明排水法時,只要地下水存在動水壓力,就一定會出現流砂現象。( )
11.連續式水平擋土板支撐適用于較潮濕的或散粒的土層中擋土,且開挖深度可達5m。( )
12.在基坑(槽)土方開挖中,挖出的土應堆在離基坑(槽)邊0.8m以外,且堆高不超過1.5m,以防邊坡失穩。( )
13.降低地下水位才是防止流砂現象的唯一方法。( )
14.基坑邊坡坡度大小應考慮土質、工期、坡頂荷載等的影響,與挖土方法無關。( )
15.在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時,對于場地地形起伏變化較大或地形狹長的地帶,則應優先采用斷面法計算。( )
16.流砂的發生與動水壓力大小和方向有關,因此在基坑開挖中,截斷地下水流是防治流砂的途徑之一。( )
17.土的三部分組成中,固體顆粒、水、空氣三者之間的比例不同,反映出土的不同物理狀態。( )
18.按“挖填平衡”原則確定場地設計標高時,若考慮土的可松性后,則設計標高應略提高些。( )
19.土方邊坡坡度系數m是指邊坡的高度與邊坡寬度之比。( )
20.正鏟挖土機的工作特點是向前向上、強制切土。( )
21.反鏟挖土機的工作特點是向上向前、強制切土。( )
22.拉鏟挖土機的工作特點是向下向后、自重切土。( )
23.抓鏟挖土機的工作特點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
24.回填土作業中,當所采用的填土料種類不同時,應將滲透系數大的土填在滲透系數小的土層之下。( )
25.方格網法計算場地平整土方量主要適用于場地地形較平坦、面積較大的場地。( )
四、簡答題
1.試述場地平整選擇設計標高時應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2.深基坑開挖有哪些注意事項?
3.簡述流砂形成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4.填方土料應符合哪些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