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IDLE使用

IDLE是Python軟件包自帶的一個集成開發環境,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創建、運行、測試和調試Python程序。

1.5.1 IDLE的安裝

實際上,IDLE是跟Python一起安裝的,不過安裝時要確保選中了“Tcl/Tk”組件,準確地說,應該是不要取消選中,因為默認該組件是處于選中狀態的。

1.5.2 IDLE的啟動

安裝Python后,可以從“開始”菜單→“所有程序”→“Python 3.5”→“IDLE(Python GUI)”來啟動IDLE。IDLE啟動后的初始窗口如圖1-5所示。

圖1-5 IDEL界面

啟動IDLE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的Python Shell,我們通過它可以在IDLE內部執行Python命令。除此之外,IDLE還帶有一個編輯器用來編輯Python程序(或者腳本),一個交互式解釋器用來解釋執行的Python語句,一個調試器用來調試Python腳本。

1.5.3 利用IDLE編輯器創建Python程序

IDLE為開發人員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特性,如自動縮進、語法高亮顯示、單詞自動完成以及命令歷史等,在這些功能的幫助下,能夠有效地提高開發效率。要新建一個文件,首先從“File”菜單中選擇“New Window”菜單項,這樣就可以在出現的窗口中輸入程序的代碼了。現在就讓我們輸入下面的代碼來親自體驗一下IDLE編輯器所提供的各種便利吧。

示例程序的源代碼如下:

            #提示用戶進行輸入
            x=input('請輸入一個整數:')
            x=int(x)
            y=input('請再次輸入一個整數:')
            y=int(y)
            if x>y:
                print('%d >%d'%(x,y))
            else:
              print('%d <=%d'%(x,y))

(1)自動縮進。實際上,很少有哪種語言能像Python這樣重視縮進了,在其他語言比如C語言,縮進對于代碼的編寫來說是“有了更好”,而不是“沒有不行”,它充其量是一個個人書寫代碼的風格問題;但是到了Python語言,則把縮進提升到了一種語法的高度。復合語句不是用大括號“{}”之類的符號表示,而是通過縮進來表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減少了程序員的自由度,有利于統一風格,使得人們在閱讀代碼時會更加輕松。為此,IDLE提供了自動縮進功能,它能將光標定位到下一行的指定空距處。當我們鍵入與控制結構對應的關鍵字,如if等時,按下回車鍵后IDLE就會啟動自動縮進功能,如圖1-6所示。

圖1-6 IDEL編輯界面

當我們在if關鍵字所在行的冒號后面按回車鍵之后,IDLE自動進行了縮進。一般情況下,IDLE將代碼縮進一級,即4個空格。如果想改變這個默認的縮進量的話,可以從“Format”菜單選擇“New indent width”項來進行修改。對初學者來說,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自動縮進功能非常方便,但是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它,因為有時候自動縮進未必完全符合我們的心意,所以還需要仔細檢查。

(2)語法高亮顯示。語法高亮顯示就是給代碼中不同的元素使用不同的顏色顯示。默認時,關鍵字顯示為橘紅色,注釋顯示為紅色,字符串顯示為綠色,定義和解釋器輸出顯示為藍色,控制臺輸出顯示為棕色。在鍵入代碼時,會自動應用這些顏色突出顯示。語法高亮顯示的好處是,可以更容易區分不同的語法元素,從而提高可讀性;與此同時,語法高亮顯示還降低了出錯的可能性。比如,如果輸入的變量名顯示為橘紅色,那么您就需要注意了,這說明該名稱與預留的關鍵字有沖突,所以必須給變量更換名稱。

(3)單詞自動完成。單詞自動完成是指當用戶輸入單詞的一部分后,從“Edit”菜單選擇“Expand word”菜單項,或者直接按Alt+/組合鍵自動完成該單詞。有時候我們只記住了函數的開頭幾個字母,這時該怎么辦?沒關系,從“Edit”菜單選擇“Show completetions”菜單項,IDLE就會給出一些提示。這時只要按下回車鍵,IDLE就會自動完成此函數名。如果不合適的話,還可以通過“↑”“↓”方向鍵進行查找。

創建好程序之后,從“File”菜單中選擇“Save”保存程序。如果是新文件,會彈出“Save as”對話框,我們可以在該對話框中指定文件名和保存位置。保存后,文件名會自動顯示在屏幕頂部的藍色標題欄中。如果文件中存在尚未存盤的內容,標題欄的文件名前后會有星號(*)出現。

1.5.4 常用編輯功能詳解

對于“Edit”菜單,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個選項之外,其他常用的選項及解釋如下:

Undo:撤銷上一次的修改。

Redo:重復上一次的修改。

Cut:將所選文本剪切至剪貼板。

Copy:將所選文本復制到剪貼板。

Paste:將剪貼板的文本粘貼到光標所在位置。

Find:在窗口中查找單詞或模式。

Replace:替換單詞或模式。

Go to line:將光標定位到指定行首。

對于“Format”菜單,常用的選項及解釋如下:

Indent region:使所選內容右移一級,即增加縮進量。

Dedent region:使所選內容左移一級,即減少縮進量。

Comment out region:將所選內容變成注釋。

Uncomment region:去除所選內容每行前面的注釋符。

New indent width:重新設定制表位縮進寬度,范圍為2~16,寬度為2相當于1個空格。

Expand word:單詞自動完成。

Toggle tabs:打開或關閉制表位。

1.5.5 在IDLE中運行Python程序

要使用IDLE執行程序的話,可以從“Run”菜單中選擇“Run Module”菜單項,該菜單項的功能是執行當前文件。對于前面的示例程序,執行情況如圖1-7所示。

圖1-7 IDLE運行界面

1.5.6 使用IDLE的調試器

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總免不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其中有語法方面的,也有邏輯方面的。對于語法錯誤,Python解釋器能很容易地檢測出來,這時它會停止程序的運行并給出錯誤提示。對于邏輯錯誤,解釋器就鞭長莫及了,這時程序會繼續執行下去,但得到的運行結果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常常需要對程序進行調試。

最簡單的調試方法是直接顯示程序數據,如可以在某些關鍵位置用print語句顯示出變量的值,從而確定有沒有出錯。但是這個辦法比較麻煩,因為開發人員必須在所有可疑的地方都插入打印語句。等到程序調試完后,還必須將這些打印語句全部清除,這太啰嗦了。因此,我們常用調試器來進行調試。利用調試器,我們可以分析被調試程序的數據,并監視程序的執行流程。調試器的功能包括暫停程序執行、檢查和修改變量、調用方法而不更改程序代碼等。

在“Python Shell”窗口中單擊“Debug”菜單中的“Debugger”菜單項,就可以啟動IDLE的交互式調試器。這時,IDLE會打開“Debug Control”窗口,并在“Python Shell”窗口中輸出“[DEBUG ON]”,并且后面跟一個“>>>”提示符。這樣,我們就能像平時那樣使用這個“Python Shell”窗口了,只不過現在輸入的任何命令都是允許在調試器下進行的。我們可以在“Debug Control”窗口查看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等有關內容。如果要退出調試器的話,可以再次單擊“Debug”菜單中的“Debugger”菜單項,IDLE會關閉“Debug Control”窗口,并在“Python Shell”窗口中輸出“[DEBUG OFF]”。

1.5.7 IDLE設置

使用Options菜單的Configure IDLE選項可以對IDLE字體等進行設置,如圖1-8所示。

圖1-8 Python設置界面

IDLE的命令歷史可以記錄會話期間在命令行中執行過的所有命令。在提示符下,可以按Alt+P組合鍵找回這些命令,每按一次,IDLE就會從最近的命令開始檢索命令歷史,按命令使用的順序逐個顯示。按Alt+N組合鍵,則可以反方向遍歷各個命令,即從最初的命令開始遍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修文县| 宣汉县| 杭锦后旗| 南平市| 天等县| 嘉鱼县| 德安县| 从化市| 陆川县| 梓潼县| 文登市| 布尔津县| 射洪县| 介休市| 衡阳县| 两当县| 于都县| 盐津县| 墨竹工卡县| 丹凤县| 陇南市| 沁水县| 当阳市| 华宁县| 台南市| 精河县| 古浪县| 阿克陶县| 巴林左旗| 兴安盟| 平顺县| 南开区| 无极县| 万荣县| 特克斯县| 泸西县| 恩平市| 永定县| 乡宁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