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技術驅動金融服務業變革
- (印)保勞格·阿爾瓊瓦德卡爾
- 4476字
- 2019-12-20 11:44:44
保險業的演變:倫敦勞埃德保險社,按里程付費的保險
保險業為個人、公司或其他實體所面臨的特定風險提供保障,并在這些風險發生時給予賠償。這種賠償通常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涉及其他類型的補償金,如土地、牲畜等。保險業將眾多可能遭受相同風險的投保人集合起來,利用收取的保費建立自己的“資金池”。資金池的一部分作為保險金用于賠付。這時,保險行業將特定的風險從個人分散到較大的群體,這個群體里的人對該風險達成共識。
同銀行業一樣,保險業的起源能夠追溯到人類文明的開端。一些民間故事里講到,商人和農民將他們的親屬(勞力)、首飾或農田當作抵押,以防國王征稅或債主討債時沒有足夠的錢。在一些文明中,參保者將他們的錢匯集起來,以救助那些遭受自然災害或者一家之主突然離世的家庭。在一些經濟體中,保險以一種互助共濟的協議形式存在。國王會持有一定的糧食和財政儲備用來應對饑荒和戰爭等艱難時期,這也可以被視為某種形式的保險。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保險,起源于巴比倫商人。在每次航運前他們都會為航運貸款支付額外的一筆保險費用,以防止船在航行途中發生意外事故時不能夠及時還清欠款。如果船只發生了意外事故,貸款人就不再追究借款人(商人)本次航運的欠款。
大約3000年前,羅德島的商人集體交納一筆錢,作為運輸商品的保險。當船只在運輸途中遭遇暴風雨或其他原因沉沒,上交的錢就被用于補償這次航運途中的商品損失。同一時期,羅馬和希臘都建立了一個團體,主要負責照顧逝者家屬,現在看來這可以稱得上是最早的健康險和人壽險。在14世紀,人們發明出了保險合同,它主要是將不動產視為保險資金池。等到15世紀,海上保險業發展成為一種非常成熟的保險行業。歐洲出現了一套更為正規的海上業務保險制度。為了對抗航行風險,商人將資金匯集到一起,當航行運輸途中船員、船只或貨物發生意外,賠償金將交給遇難者親屬。
17世紀發生的“倫敦大火”是英國倫敦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上萬間房屋被焚毀。此后不久,倫敦就成立了第一家火災保險公司——“房屋保險局”(Insurance Office for Houses),以保護房屋免受火災影響。這項保險的投保范圍包含了所有的磚房和框架房,最初只有幾千個家庭參與投保。Sun Fire Office是英國現存最古老的財產保險公司之一。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于18世紀在美國創立了第一家財產保險公司,主要提供免受火災損失的財產保險。受到這些保險公司的啟發,英國和美國陸續成立了多家不同類型的保險公司。
愛德華·勞埃德(Edward Lloyd)于17世紀在倫敦的咖啡館中成立了商業和海上保險(Business and Maritime Insurance)。起初,商人會進行非正式的會面,為貨物和船只購買保險,如圖1-3所示。
后來便成立了倫敦勞埃德保險市場。直到18世紀,第一家提供人壽保險的公司在倫敦成立,它的前身是參與保險的成員構成的社團。最初社團里只有幾千名成員,每個人都需要根據年齡交納固定份額的費用。到了年底,一部分保險費用將按照繼承人所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給死者的妻子和子女。埃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于1693年就編制出第一張完全生命表,但直到1750年人們才開始為現代人壽保險的發展制定必要的數學和統計工具。生命表是精算學中的一個表格,它顯示了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死亡概率。1762年,愛德華·羅·莫爾斯(Edward Rowe Mores)創辦了人壽及遺囑公平保險社(Society for Equitable Assurances on Lives and Survivorship),這是最早開創的基于不同年齡死亡率計算保費的互助保險公司,從而為科學地制定保險制度構建了框架,后來也成為大多數現代人壽保險制度的基礎。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人壽保險,盡管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但保費只根據年齡來劃分。
第一份意外保險是由鐵路旅客保險公司提供的,涵蓋了與鐵路相關的索賠條例。保險被當作一攬子交易與行程票(火車票)一同出售。保險費用是根據票面的等級而確定的。此后不久,多個國家相繼推出保險計劃,針對疾病和年老引起的索賠事項,制定了專門的保險項目。19世紀80年代,德國引入了養老金、意外險和醫療保險。1911年英國《國民保險法》為工人階級提供了疾病險和失業保險。1935年美國通過了《社會保障法》,旨在為個人財產安全提供保險。
在建立財產保險后的第7年,本杰明·富蘭克林在美國成立了一家人壽保險公司。此后,多家保險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一些公司經營得非常成功,但絕大多數公司都以破產告終。這些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是它們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保險索賠。不久政府出臺了相關法律規定,要求保險公司始終持有一定數額的資金。1864年,旅行者保險公司(Travelers Insurance Company)出售了第一個意外事故保險產品,并于1889年成為第一家推出汽車保險政策的公司。2010年國會通過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該法案旨在對所有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并在美國財政部設立了聯邦保險辦公室。美國保險業從此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壽保險,另一類是財產保險。美國保險公司收集到的保險費用大約占據全球的1/3。
保險業一個關鍵的職能是處理用戶的數據和信息,并向其提供相關產品的報價和保費,然后發布保單。在確定年金和支付索賠時需要再次進行數據處理。因此,數據處理能力和計算能力是保險業技術系統的核心。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保險公司的大部分數據處理功能都由人工完成。在19世紀末,保險公司采用了制表技術,加快了傳統手工分類、計數和增添數值型數據等工作流程。1895年英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一名精算師發明了Gore排序算法(Gore sorter algorithm),該方法能夠改善排序技術,被多家公司用于死亡率的研究。大多數保險公司既需要撰寫供內部使用的報告,又需要向外部當事人方發出保單。因此,保險公司在1915年最先使用了Powers打印制表機,用來打印報告和政策數據。與此同時,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正計劃發明自己的打印制表機。但是這些打印機只能印刷數字,不能印刷字母。因此這些打印機的用途有限。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IBM公司通過并購合作,研發出了能同時打印字母和數字的機器。1928~1950年,打印機逐漸具有連續打印字母和數字的功能。到了20世紀50年代初,大量保險公司都能夠打印與政策相關的文件了。
保險業界廣泛地使用制表設備,信息量的增加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提升了保險業對更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1950年雷明頓蘭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Univac部門創新性地推出了第一臺Univac計算機。1951年,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購買了Univac計算機。第二臺Univac計算機于下半年交付給了富蘭克林人壽保險公司(Franklin Life Insurance Company)。值得注意的是,富蘭克林人壽保險公司比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規模小得多,但是它更好地使用了Univac的功能,節約了更多的資金。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又有兩家保險公司購買了Univac計算機。1954年IBM公司推出了比Univac更便宜且性能更高的計算機產品“650s”。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是“650s”計算機的第一位買家,很快“650s”的銷量遠超Univac。從合同和技術上來說,公司如果需要定期對制表機進行更新迭代,那么用“650s”比用Univac更加經濟、方便。
直到1970年,經過了“650s”等多個版本的計算機迭代后,才產生了為計算機構建的專屬軟件。此后,眾多保險公司競相研發專屬保險應用程序。這導致保險公司的投入增加。1970年,IBM公司研發了一款能夠拆分軟件和硬件的機器。這引發了保險專用軟件包數量的激增。1980年,IBM公司推出了個人計算機。1980~1990年這十年間,個人計算機上的保險應用程序層出不窮。與此同時,IBM公司推出的筆記本電腦改變了保險代理人和保險顧問與客戶的交互方式。無論是在咖啡館、客戶的住所抑或辦公室,保險代理人只要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就能夠在任何場景下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并針對客戶的要求給出不同的建議。因為筆記本電腦無法在室外連接到辦公室網絡,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保險代理人難以獲取實時動態的信息,只能基于電腦的本地存儲信息提出建議。
互聯網改變了保險公司使用的內部和外部應用程序??蛻臬@取、客戶管理和整個策略管理都可以通過在線應用程序進行。經紀人現在能夠遠程連接到保險提供商,交換關于前景和新產品的數據和信息,并按時傳達本月的進展情況。經紀人通過互聯網銷售出保險產品后,向客戶及時提供收益說明并方便與客戶保持聯系。對于投保人來說,客戶體驗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互聯網的出現還標志著定制化保險合同的誕生,從而幫助客戶識別最佳保險選擇方案?,F在客戶可以通過個人計算機(包括筆記本電腦)查看保險條款。郵件通信或在線聊天軟件同樣能夠幫助簡化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交流??蛻艨梢詾g覽相關文件并在線上傳輸信息,保險索賠變得非常簡單。
移動設備提供了上述在線功能,客戶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操作,進一步改善了用戶的體驗效果。Wi-Fi和移動網絡引領的電信革命,使得顧問在室外場所也能夠便捷地獲取最新資訊??蛻艨梢栽诼眯型局斜容^保險項目報價、支付保費或者與保險代理人進行交流。保險代理人可以與客戶面對面交流,通過在iPad應用中選擇不同選項,為客戶提供不同的假設情景。這些移動設備內置的攝像頭能夠幫助客戶更快地提交索賠申請,他們可以將拍攝到的事故現場照片上傳,以便更快、更輕松地進行索賠處理。手機的定位功能能夠在用戶發生緊急情況時,提供地理位置實時訪問和其他相關服務。
保險的一個核心內容是通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發生。移動設備與可穿戴設備的結合,能夠定期監測客戶的健康狀況,避免突發身體不適的風險。這些設備會為用戶推薦鍛煉計劃,確??蛻袈爮脑O備給出的警報和提示,從而保持良好的習慣??纱┐髟O備會監控用戶心率,并顯示用戶是否有心臟病發作的可能?;加新约膊〉挠脩艨梢允褂靡苿釉O備與醫生進行遠程溝通并從中受益,進而降低社會整體醫療費用,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近年來,生活設備安裝嵌入式傳感器對火災、水災和暴風雪進行檢測,一旦發生災情就向客戶發送警報,以免財產受到損害。這些設備的集合被稱為物聯網,在這個網絡中一直傳遞著重要的信息。物聯網也被眾多公司所使用,從而防止企業資產在加工流程中發生意外。汽車行業將物聯網技術用于追蹤和警示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避免發生交通事故。調查人員正在使用無人機評估人類無法立刻到達的區域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使用物聯網技術,推出了按里程付費的保險項目,客戶只需根據車輛行駛里程支付保險費用。
保險機構正使用區塊鏈、商業智能和分析等顛覆性的技術,構建全新的業務模式。區塊鏈技術能夠建立一種記錄特定資產的分布式賬本,賬本的交易記錄具有防篡改的特性,能夠防止金融欺詐。商業智能和分析能夠對多個信息來源的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從而對內部運作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保險機構運用這些模式識別不同保險形式的風險,從而制定差異化的保費制度。
毋庸置疑,保險公司已經成為數據處理技術和提高計算機算力的關鍵推動者。保險行業還應用了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客戶管理、保單管理和理賠管理。各家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應用程序接口共享信息,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金融欺詐行為。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應用顛覆性技術的重要媒介,正在改變傳統保險業的運作方式。如果將金融科技時代與倫敦咖啡館時代轉變為Univac計算機的時代相比,那么金融科技更加具有劃時代變革的意義。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會列舉不同保險公司的應用案例,從中大家可以發現這些公司是如何運用顛覆性技術來革新傳統商業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