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時間過得總是很快,武德九年,六月初一。突厥郁射設帶領數萬騎兵駐扎在黃河以南,突入長城邊塞,包圍烏城,李淵得到消息之后,緊急召集大臣商議對策。眾臣建議眾多,無法統一,李淵大怒,最后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出列對著李淵說道:“父皇息怒,兒臣以為,諸位大臣雖說意見不一,但是都認為首要的是要派人帶兵出征,以抵抗突厥人,所以還是先商議一下帶兵的人吧。”
這時,便有人回應了:“陛下,太子殿下,臣舉薦秦王殿下,秦王殿下能征善戰,鮮有敗跡,所以臣以為只要秦王殿下出征即可保證萬無一失。”
李世民的戰績有事實證明,自然無人可以質疑,同時李世民在軍中的威望也是無人可及的,所以要是李世民再次出征,李淵一直以來對李世民的壓制也會消失,那么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恐怕就是真正的難以穩定了。
作為急性子的李元吉,一聽了了不得了,要是再讓他帶兵,那就沒的玩了,所以立馬出列反駁:“父皇,不用二哥去,僅僅是突厥人罷了,兒臣去就行了。”
李元吉的戰績可不像李世民的戰績那么華麗,所以李淵還是有些遲疑。
李建成自然看出了李淵的遲疑,在腦海里整理了一下語言,就對著李淵說著:“父皇,兒臣認為三弟去便可,此次突厥人入侵主要是太過突然,兵力并不是很多,如果父皇擔心三弟的話,不如就讓三弟帶上二弟的部下,二弟的部下就像宿國公,翼國公等人同樣是能征善戰,再加上二弟天策府下面的軍隊都是世之勁旅,相信有他們相助三弟定會取勝歸來。”
李淵一聽,李建成的話確實沒錯,其實李淵也不想再給李世民建功立業的機會了,實在是李世民已經是封無可封了,他要是再去立功就只能把自己的皇帝的位置給他了,所以直接就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議,根本不給大臣們表達意見的機會。
下了決定了之后,李元吉就開始點兵點將了,除了右武衛大將軍李藝、天紀將軍張瑾等人。李元吉乘機還請求讓尉遲恭、程知節、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統軍秦瓊等人與自己一同前往,并挑選秦王帳下精銳的兵士隨他一同馳援烏城。
事情解決以后,李建成特意將李元吉叫到東宮,告訴他:“現在,你已經得到李世民最精銳的將領和士兵,現在他就是一個沒有了牙的老虎,之后我會帶著李世民在昆明池為你餞行,讓人在帳幕里把他殺了,我會上奏父皇說他暴病身亡,父皇應該不會不相信。以后我自當讓人進言,逼父皇將國家大事交給我處理。至于尉遲恭等人已經落到了你的手中,你就找個機會將他們悉數坑殺,到時候誰敢不服我們兩個?”
李元吉可不會這些彎彎繞繞,一直唯李建成馬首是瞻的他,自然點頭同意,不過他們兩個以為事情做的很隱秘,卻不知道在他們剛說完話之后,一個人已經偷偷的出了東宮,在繞了數個彎以后進了秦王府。
這個人,在歷史上就已經有過記載,他就是太子的東宮中擔任率更丞職位的王晊,由于不滿自己的官職,所以被李世民趁機收買,所以得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密議內容之后,自覺立功的機會來了的王晊,就偷偷的去給李世民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