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柳庵劉賀
- 五元書生
- 乘舟欲行
- 2607字
- 2019-12-17 21:36:39
……
兩府詩會,景陽府與中州府,楊復記得這詩會已經辦的有好些年了,現如今已經不止是舉人士子們的聚會,也已經成了兩府之人共同的節日。只不過因為鄰府經濟略比景陽府好些,所以向來這詩會是在鄰府舉辦的,今年卻‘特立獨行’在景陽府內舉辦了。看來章知府的威望確實不低,要不然鄰府的知府也不會如此自甘退讓。
雖說是今年在景陽府舉辦,卻也應當不會出現昨日‘鹿鳴宴’的尷尬,章知府只是主持,而具體的舉辦則是早有人安排妥當。要不然若是讓章知府操辦,以他的性子,楊復已經可以‘惡趣味’的想象到這次詩會是何等的務實了。
路人甲‘春眠不覺曉’
路人乙‘額……你贏了,我們走!’
再見!
你好!
路人甲贏,詩會結束。
章知府不會將公文也帶到詩會上來吧?楊復想著,這應當是有可能的。
詩會是在穿城而過的河岸邊舉辦的,本就是繁華路段,也是觀景的好去處,如今詩會更是接踵而至,河兩岸過人的馬路已經走不得人了,就連寬闊的河面也已經被游船霸占了地方。
河道并不是直直一條,此處便是河岸最為突出的一處,也不知從何時起,從河岸突出到河面的長汀上建了一個很大的長亭,這長亭是整條河最為值當觀景的地方,如今便成了詩會所在。
兩府詩會原本只是兩府士子交流的盛會,但卻因著地域的情懷,漸漸地已經演變成每年兩府力較高低的戰場。作出詩詞,在場的都是士子,自然會評論一二,只看哪府能技高一籌,作出比另一府高一等水平的詩,那便是勝了。往年,兩府各有輸贏,新晉士子誰都不會服誰,怕是戰意更濃。
楊復本不欲來此,但無奈此詩會本就相邀新晉士子,作為解元楊復自然不能不來。另一則,楊復實在是被那章知府誤會怕了,想來那知府已經先入為主,對自己有了成見,怕是做什么都是錯的。楊復又不會先去突兀的解釋以求得諒解,那便只能‘不做’,不做便沒錯。
楊復倒不也不是懼他一個知府,后世的觀念尚在影響著,使他總是不能感同身受的感受到‘尊卑順序’。不過,到底是一個知府,被誤會總是不好的。
“那便是柳庵嘛?果真有些實力。”
柳庵,是中州府的舉人。詩詞上乘,遠近聞名,楊復也聽過此人的名字。是早兩科的舉人,年歲比楊復大上幾歲。
柳庵神采奕奕,后邊的中州府眾士子亦是神色喜慶,而對面的景陽府眾人則是喪氣彌漫,神色不甘,看樣子這柳庵已經連勝幾輪了。
“如何?可是服與不服?”中州府士子說的頗有些得意。贏了景陽府,他們這些回府自然也能成為‘大英雄’。
景陽府百姓瞧得緊張,縱使不甘卻也只能盯著本府的那些士子,期望著能有個站得住腳的,好煞一煞這些中州士子的神氣。
士子們面面相覷,已經落敗的則是不甘之下鼓舞著別人,已知對手柳庵的實力,不少士子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景陽府這邊一時冷了下來,只得看著對面的中州士子頤指氣使的叫囂著。
“不敢?那可得向我們這位劉士子認輸了。”
“再不來,那我們今年這詩會可就是我們中州贏了。”
“是啊是啊,快快說句話,總不能讓我們一直在這兒等著。”
景陽士子默不作聲無人敢作應答,百姓哪個會有好心思,個個唉聲嘆氣的。
“我來試試。”景陽士子中終于發了聲,慢慢吞吞的從人群里出來一個書生,只是楊復看那樣子,似乎這位底氣不足,才氣怕是與那位柳庵差上半截。
果不其然,那柳庵一張口便是首秋風詩,楊復雖然離得遠,但總有人及時傳著,落在楊復耳里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楊復細細品了品,自認不會作詩,但賞詩的能力還是有的,柳庵這人名聲能夠傳到景陽,果然文采斐然。楊復覺得,那位景陽士子已經輸了。
中州府的士子歡呼聲更濃了,又下一城,這柳庵顯然已經成了中州士子的核心。中州士子奚落著,景陽府的士子們又是死寂一片,縱是屈辱卻也沒的反抗,自己這邊的實力明顯跟那位柳庵不是一個檔次的。
‘唉,’誰還沒個地域情節呢,圍觀的百姓失望一片,往些年這詩會一直都在中州舉辦,如今終于輪到了景陽府,卻不曾想竟被人贏得如此輕松。景陽府輸給中州府,這消息可是哪個景陽府的人都不會服的。
“爹爹,你瞧啊,你看那些人,得意死了,爹爹怎的也不管管。”自己的爹爹是景陽府的知府,若是景陽府輸了,可還不是丟的爹爹的臉面?章珺娘可是關切急了,忙是告訴著章知府兩府的‘戰果’。
長汀很大,在盡頭還有個亭閣,章知府如今便坐在這兒,桌子上擺著厚厚的一疊公文。聽見女兒的抱怨,章知府仍是自顧自的寫著,慢騰騰說道,“爹爹可管不了,總不能讓我去把他們都抓了去。那柳庵確實文采不錯,既然是技不如人,那便還有什么好講?”
“那便由著他們囂張嘛?”珺娘可不滿,小嘴一挪,杏眼瞧著,用那眼神將他們殺了個千遍萬遍,便又將氣撒在章知府身上,扭身便坐,直將章知府面前的公文拍的刷刷作響,嬌憨的嘀咕著,“什么事都不做的糊涂知府,也不知爹爹怎么當的官。”
“那不是劉賀嘛?他可是咱們景陽的大才子!”
前邊一喊,珺娘什么氣也沒了,咻的站了起來,興沖沖的瞅著。若是詩會這么早便定了輸贏,那豈不是自己又要早早地回去了,這可是難得出來玩的機會,怎么可以?快快吧,快快再大戰三百回合。
楊復也瞧見那劉賀了,他差不多已經快要站在最外圍了,劉賀進去的時候還特地注意到了他。楊復能感覺得到,劉賀很是享受這種被人關注的感覺。而且自從感覺到知府對楊復的態度冷淡之后,他似乎看自己的時候又多了幾分神采。
“那個是誰?可是這次景陽府的解元?”一個書生亦是靜靜地站在外圍,衣著不凡,應當是個貴公子。
“回公子,不是,這是劉賀,這次景陽府的亞元。”
“不是么?”這貴公子一時有些失望,“我倒是挺像瞧瞧那楊復的。小三元秀才,八年不第,一舉中了解元,中舉當日便把桂榜第三的人給氣瘋,這人可真是……”那貴公子話說了半截,晃了晃頭,“有趣的很。”
“劉賀?今科桂榜亞元?”那柳庵瞧了一眼劉賀,看樣子稍稍多了幾分慎重。
往日,‘亞元’二字劉賀是極其不愿提起的,可如今可是頗為神氣,打量了眼前的柳庵,正氣說道,“正是。”
好了,這次有了劉賀,總算能滅一滅他們的威風了!圍觀百姓無一不興奮傳呼,有個主心骨來提提士氣,百姓們可是歡心的很。
“比什么?詩詞歌賦或是對聯?”雖說是詩會,卻也并不止局限于詩,只要是文學都可以作為比試的對象。
劉賀眼見眾人瞧得自己,總不會落下氣勢。
那柳庵雖說聽之是個亞元多了幾分慎重,但卻也底氣十足,自然也不會落了下風。“都可。”
“那便都比一輪!”有了劉賀,景陽士子明顯底氣多了不少,就連圍觀的百姓都在一塊應和著,“那便都比試比試。”
劉賀聽著詩會的歡呼,嘴角一揚,顯得自信十足,“那便詩、詞、對聯、三局兩勝如何?”
“何妨。”那柳庵直接應下,看樣子亦是有著十足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