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化石能源CO2排放與減排需求

在所有CO2排放源中,與化石能源燃燒相關的CO2排放占排放總量的近60%。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2011年全球來自化石能源燃燒的CO2達到了創紀錄的316億噸左右。IEA預計,在現行政策下,雖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可能會快速增長,但太陽能、風能和水電的發展仍無法趕上石油和煤炭的消費增長。據IEA預測,2030年化石燃料將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2%,到2035年,化石燃料會占75%的份額[5]。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使用化石能源必然導致大氣中CO2濃度的不斷增加,而氣候變化的風險對CO2減排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中國經濟高位增長帶動能源消費量迅速攀升,目前中國已跨升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特點導致CO2排放量的持續快速增長。2007年,中國CO2排放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2013年,中國碳排放量達到95.24億噸,占全球總排放量(350.94億噸)的27.14%。

為了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了《巴黎協定》。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在本世紀末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上升值控制在2℃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中國在巴黎大會召開前提交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中,提出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巴黎協定》的主要目標是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實現CO2減排,但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決定了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例如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為60%~70%)。根據IEA、BP和中國工程院等機構的預測,到2030年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仍將在50%~55%。在碳約束下要繼續大規模利用煤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支撐,則必須大規模發展煤炭低碳化利用和減排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沙雅县| 遂溪县| 若尔盖县| 炎陵县| 建德市| 米脂县| 韩城市| 蕲春县| 新余市| 宿迁市| 读书| 田东县| 徐州市| 泾源县| 新田县| 万宁市| 大洼县| 重庆市| 靖安县| 共和县| 乐至县| 内江市| 昔阳县| 门源| 上思县| 前郭尔| 九龙县| 忻州市| 靖西县| 贵德县| 唐海县| 厦门市| 宣汉县| 泽州县| 浦县| 古浪县| 张家口市| 巴南区| 焉耆|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