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4 香豆素的合成
實驗目的
(1)學習利用珀金(W.Perkin)反應制備香豆素的原理和方法。
(2)熟練掌握常壓蒸餾、重結晶等操作技術。
實驗原理
香豆素,又名1,2-苯并吡喃酮,化學式為C9H6O2,結構式為。分子量為146.15,熔點為68~73℃,沸點為298℃,相對密度為0.935(20℃)。白色結晶固體,不溶于冷水,溶于熱水、乙醇、乙醚、氯仿。
香豆素有香茅香氣,并略有藥香香韻,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在自然界被發現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莢蘭、蘭花中。香豆素常用作定香劑,用于配制香水,也用于飲料、食品、肥皂等的增香劑。在醫藥上,香豆素已衍生出許多產品,主要用于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和調節睡眠等。在農藥上,用于合成多種抗凝血型殺鼠劑。香豆素也是藥物等精細化工產品的原料和中間體。香豆素可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制備。
第一種是以水楊醛、乙酸酐為主要原料,在乙酸鈉的催化下縮合制得(W.Perkin反應)。
第二種是以鄰甲酚為主要原料,與氯氧化磷作用轉變為磷酸二氫鉀苯酯,再與乙酸作用制得。
第三種是用香豆素-3-羧酸脫羧來制備。其中Perkin法是較好的工藝路線。
本實驗中香豆素是利用W.Perkin反應制取的。水楊醛和乙酸酐在乙酸鈉的作用下,一步就得到香豆素,它是香豆酸的內酯。反應式如下:

試劑與儀器
試劑:水楊醛(質量分數58%),乙酸酐,碳酸鈉(10%),乙醇(95%)。
儀器:三口燒瓶(100mL),電動攪拌器,溫度計,直形冷凝管,米格分餾柱,電熱套,燒杯,真空泵,布氏漏斗,抽濾瓶等。
實驗內容
1.香豆素合成
量取6mL質量分數為58%的水楊酸溶液加入100mL三口燒瓶中,加入10g乙酸酐、0.4g碳酸鈉和幾粒沸石,安裝電動攪拌器、溫度計、米格分餾柱(和其相連的直形冷凝管),電熱套加熱至沸騰,此時反應物溫度在180℃左右,觀察餾出物溫度,應控制在120~125℃。當無餾出物時,冷卻降溫,再加入5g乙酸酐后加熱回流,溶液顏色加深,當反應物溫度升至210℃時停止加熱,反應結束,趁熱將反應物倒入燒杯,加入10%的碳酸鈉溶液,調節產物的pH值為7。
2.產品精制
將上述溶液冷卻,析出棕黑色晶體,加入Na2CO3則晶體消失,溶液為深棕色,不斷產生氣泡,加以攪拌再次產生棕黑色晶體,用真空泵、布氏漏斗、抽濾瓶減壓抽濾,得到棕黑色晶體。再將香豆素用1:1熱乙醇水溶液重結晶2次,得到白色晶體即為純品。稱重,并計算產率。
注意事項
乙酸酐遇水易分解,實驗前玻璃儀器等需干燥。
思考題
(1)加熱回流后,餾出物主要是哪種物質?
(2)如何提高香豆素的產率?
參考文獻
[1]揚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鹽城師范學院,等.新編大學化學實驗(四)——綜合與探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劉紅.精細化工實驗[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