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田地面系統硫化物的生態調控技術原理及其應用研究
- 魏利 馬士平 李殿杰 蔡永春等
- 1381字
- 2020-09-11 11:25:30
序
2016年隨著“水十條”和“土十條”的出臺,國家對環保空前地重視;同時隨著環保法的深入實施,我國許多油田企業環保問題突出,很多生產項目、在建工程由于環保不達標,被勒令整頓和停產,油田企業必須重視和面對這一問題,尋找新的技術和方法解決環保問題。
油田硫化物對于油田的安全生產、油田地面污水處理系統以及生產設備的腐蝕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然而多年來,雖然有了一些研究,但還沒有真正系統性的研究。很多研究處于初級階段,許多的科學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魏利博士等科研工作者,創新性地提出了硫化物生態調控的策略,通過改變硫酸鹽還原菌的代謝過程,改變其代謝底物,從而使其失去進行硫酸鹽還原產生硫化物的“活性”,使硫酸鹽還原菌由有害菌變成有益菌。生態調控是以往生物抑制策略的延續和改進,強調整體效能、系統健康和持續控制。作者提出SRB菌活性的生態調控方法,改變了以往單純追求以殺滅SRB數量為目的的傳統思維模式,轉變了以抑制SRB菌活性為目的的研究思路,是油田系統控制SRB菌危害觀念的變革和方法的創新。生態調控的方式主要包括改變代謝底物的比例、調控系統中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以及微生物的種類。針對硫化物的相關理論和基礎性研究,有利于填補油田硫化物研究領域的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偉大創舉,“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和互聯互通的發展模式,使世界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邁進了一大步。科技的創新發展是原動力。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核心是創新,創新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技術,技術的終極目標要真正地解決生產的實際問題,光靠引進國外的技術是不可行的,只有根據本土的特點研發出接地氣的、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技術才是解決環保問題的核心和關鍵,也是最可靠的途徑。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的魏利博士、大慶油田采油七廠馬士平總工程師、李殿杰所長、蔡永春工程師等共同著的《油田地面系統硫化物的生態調控技術原理及其應用研究》一書,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由硫酸鹽還原菌滋生產生的硫化物的生態調控理論,并進行了現場的應用,填補了國內在油田污水處理以及防腐領域的圖書空白,將對廣大環保科研工作者從事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義。
作者多年來一直從事油田微生物研究,尤其是油田硫酸鹽還原菌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硫酸鹽還原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硫化物,對污水處理、生物腐蝕產生了嚴重的危害。作者多年來在生產和科研一線,在開展硫化物處理方面獲取實踐經驗,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系統地描述了油田的硫酸鹽還原菌的特性、硫化物的組成及其分布以及硫化物的生態調控機理,研發出了新型的硫化物生態抑制劑,并現場進行了工業化的推廣和應用。該研究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產學研”的結合,從科研到工程應用的轉化。另外,本書在內容上充分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結合油田硫化物造成的危害,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指導工程實踐中的應用,體現了該新興技術對于人類社會實際生產的應用價值及意義,在內容上也充分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原則。
總之,本書在遵循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獨立自主研發的新型的硫化物生態調控技術與我國經濟、環境、社會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硫酸鹽還原菌治理、硫化物控制以及生物腐蝕的高新技術,將極大地滿足從事環境保護、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工程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對此類技術的需求。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