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隨著服裝業的發展和加工技術手段的進步,我國已成為世界服裝生產大國,我國的服裝品牌已逐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被大部分人們所知曉。同時,我國的服裝市場也日益成熟,消費者對服裝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服裝品牌相比,我們的服裝行業還存在較大差距。分析原因,不難發現,高科技附加值產品已成為當今世界服裝工業發展的趨勢,服裝產品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材料的競爭,而這些要求大都必須通過服裝材料的發展進步才能夠實現。
一、服裝材料的重要性及研究意義
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服裝材料作為服裝構成的要素和基礎也有著迅速的發展,服裝的功能性也是依賴于服裝材料的功能來實現的,服裝材料創造了豐富的服裝文化歷史,引領著服裝潮流的變遷,它和服裝一樣,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也是文化、藝術、科學寶庫中的珍品,并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服裝主要由款式、色彩和材料三個要素構成,服裝材料是構成服裝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構成服裝的物質基礎,材料是款式與色彩的體現與保證,無論是服裝的色彩圖案、款式造型、組織紋路還是光澤、質地、手感,都需要服裝材料來得以實現,服裝在穿著時的風格、檔次、品質等都是通過服裝材料的材質直接體現出來的。服裝的款式造型也需要依靠服裝材料的厚薄、輕重、柔軟、硬挺、懸垂性等因素來保證,在此三要素中,服裝材料起著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服裝材料在服裝的設計、加工、穿著、營銷、保管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想法首先要通過服裝材料來實現。設計者必須合理地選擇和巧妙地運用服裝材料,才能更好地體現設計意圖,表現設計風格。
同樣在現代成衣生產中,服裝設計師和服裝制造商要設計和制作出適銷對路的服裝,重要的環節就是服裝材料的合理選擇,材料的使用仍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決定服裝價格、檔次的主要因素,也是管理者、制作者、購買者最先考慮的因素。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服裝材料的種類、特性及對服裝整體的影響,才能正確地選用服裝材料,設計和生產出令消費者滿意的服裝。
二、服裝材料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服裝材料的發展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了服裝文化的超前性。自從有人類文明記載開始,我們發現人類發展史與服裝材料發展史是相對同步的,服裝材料與人類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早在原始社會,著裝意識尚未形成,為了生存和御寒遮羞,人類把樹葉、獸皮直接披掛在身上,由此,樹葉和獸皮是被人們所利用的最早的服裝材料。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生產力也逐漸進步,人類能制作石針、骨針,把樹葉、獸皮或羽毛串成簡單的服裝,形成了最早的縫紉;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定居的人類開始使用纖維。如圖1-1、圖1-2所示。

圖1-1 獸皮

圖1-2 骨針等縫紉工具
大約在公元前 5000 年埃及開始使用麻布,公元前 3000 年印度開始使用棉花,公元前 2600 年我國開始用蠶絲制衣。隨之,在歷史的長河中,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成為服裝的主要用料,如圖1-3所示。服裝材料的發展是與紡織工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工業革命,使工業生產及其產品有了長足的進步,紡織品從手工生產到機械生產,擺脫天然纖維在生產上受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以人工的方式生產出比天然纖維性能更優越的纖維。

圖1-3 原始麻布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生產出黏膠人造絲,1925年又成功地生產了黏膠短纖維;1938 年美國杜邦公司生產了尼龍纖維,并于 1950 年和1953 年分別生產了腈綸和滌綸纖維,1956 年又獲得了彈力纖維的專利權。隨著紡織工業發展和化學纖維的應用,人們認識到各種纖維的不足,把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混紡互補,以滿足消費者對服裝的要求,如圖1-4所示。

圖1-4 化學纖維及紗線
與此同時,從20世紀60年代起世界各國開始對化學纖維進行改進和研究,提出了“天然纖維合成化,合成纖維天然化”的口號。通過基因工程、化學工程及物理化學等方法對成品進行后加工,使其具有新的功能,使得各種新纖維、新紗線、新面料以及其他新型服裝材料不斷涌現。服裝用紡織纖維在保持纖維原有優良性能的同時,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并通過各種技術與工藝,賦予纖維特殊的功能性。例如:天然纖維在保持吸水、透濕等優良性能的同時,在抗皺防水和免燙等性能上得以改善;而化學纖維也改善了吸濕性差、易起靜電、不易著色等缺點。隨環境條件變化而變化的智能化材料是未來纖維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綠色環保纖維(彩棉、有機麻、天絲、莫代爾、聚乳酸纖維等)也在服裝材料中有了更多的應用。可見,從天然纖維到再生纖維、合成纖維,進而到高性能纖維、智能纖維、綠色纖維的發展是紡織服裝材料技術的進步,及材料設計藝術的體現,表明了服裝材料隨著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藝術的繁榮,將使得服裝服飾成為新一輪時尚的亮點。
三、服裝材料的流行趨勢
服裝材料已成為服裝流行的重要因素,新材料的出現促進了新的服裝流行趨勢,同時,流行的服裝又促進了服裝材料的發展。近年來,服裝材料的流行有如下特點。
(一)化學纖維更具綠色天然化
近年來,通過加工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經過改性的化學纖維,不僅在外觀上可以仿棉、毛、麻、絲、皮革等,而且在性能上也保留了其彈性、抗皺等優點,并克服了吸濕性差、易污染等缺點。多種纖維混紡的復合纖維織物手感好,穿著效果好,能表現出人們的各類需求,舒適輕薄、柔軟并富有彈性。因此,天然纖維衣料與化學纖維混紡或交織的衣料,以其輕薄透氣并富有彈性的衣料將更受消費者青睞。
(二)服裝材料更具簡約舒適性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嘈雜的城市、繁復的工作會使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更加追求舒適、輕松、多樣的休閑生活方式,簡約舒適的服裝材料使人們在休閑的生活中身心得以釋放,不受服裝的束縛。
(三)服裝材料的科技化和功能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檔、舒適、環保并具有保健、保護功能的服裝,以高科技服裝材料提高服裝附加值的趨勢日漸顯著,面料產品總體向科技化和功能化方向發展,同時,后整理技術成為新型的設計手段,各種后整理方式創造出新的色彩效果和風格感覺,高科技技術的功能化、智能化材料逐漸會受到更多的青睞,如圖1-5所示。
展望未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也將逐步趨于多樣化,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幫助服裝材料向多樣化、功能化的方向發展,新型服裝材料也會層出不窮,也必將帶動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和繁榮,因此,掌握最基本的服裝材料知識,將成為服裝專業人士抓住契機、把握時尚、領導潮流的根本要素所在。


圖1-5 新型服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