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炮機械插引設備設計方法研究
- 史春雪 張叢一 羅柏文
- 1091字
- 2019-12-13 18:47:15
1.7 瀏陽花炮行業的發展歷程
瀏陽制作花炮,久負盛名,素有“鞭炮之鄉”的美譽。瀏陽花炮是馳名中外的湖南傳統特產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與中國古老的民俗一度結下不解之緣,每逢民間傳統節日或各種慶典晚會,人們便爭放鞭炮花炮表達喜慶。花炮的結構新穎,裝潢美觀,燃放時絢麗多彩、有聲有色,能給人以清新舒暢、歡快曠達的感受。尤其在夜間燃放時,金花四濺,五彩繽紛,或旋轉竄躍于地面,或飛騰閃耀于天空,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被賦予“瀏陽花炮震天下”的美名。
瀏陽花炮發展到外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內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其品種發展到現在的14大類3000多個。1995年瀏陽市被國家授予“中國花炮之鄉”的榮譽稱號;2002年成立國際花炮協會(IFA),總部常設于瀏陽;2004年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瀏陽花炮”的馳名商標。2008年北京奧運會85%的花炮由瀏陽的三大花炮企業供應,其數量也創下歷史之最,為發展頂峰。
“過大年,放鞭炮,噼里啪啦真熱鬧!”這首膾炙人口的童謠是花炮最初的寫照。20世紀60年代以前,花炮是沒有顏色的,品種只有天鵝炮彈、地老鼠、沖天炮等寥寥幾種,放花炮不過是聽聽響、看看光就完了。
為了改觀花色,1963年12月,瀏陽成立花炮研究所,開展花炮新品種研究。當年,就研究出“小火輪”“孔雀開屏”“桃李爭春”等一批新產品,使瀏陽出口花炮品種從原來的三四個增加到三十多個,一舉打開局面。
與此同時,研究所將一批青年骨干送到北京學習。在這里,研究人員接觸了鋁鎂合金、含氯有機物等一批化學物品,并將之應用到花炮制作當中,從而,花炮氧化劑更新換代,花炮也有了紅、橙、藍等顏色,改變了單一顏色的面貌。
更為可喜的是,研究所通過不斷摸索,試制出瀏陽第一發三寸禮花彈,這為瀏陽花炮響天下打下了物質基礎,并成為瀏陽花炮走向輝煌的一個新起點。
1987年,瀏陽年產花炮183.6萬箱,產值2.13億元,產值過千萬的只有“城關花炮廠”一家。到2002年,瀏陽年產花炮1763萬箱,產值達22.58億元,1000萬元產值以上的企業27家。
2003年7月18日,瀏陽市第一家花炮集團——瀏陽金生花炮集團正式掛牌,接下來,東信、光遠飛鷹、福祥、文華山等一批花炮集團相繼成立,為瀏陽花炮規模化、集團化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后瀏陽與南京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到2007年,瀏陽啟動花炮產業百億工程,開始了全球化的征程。而2008年是一個收獲年。當年,瀏陽花炮花開奧運,全年實現產值100.73億元。至此,瀏陽花炮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巔峰。
花炮是絢麗的,但它不是文靜的,當它沖出匣子的那一刻,它就是一個詭秘的魔術師,把匣子里的化學成分變成美麗的爆竹,讓人們看到它的美,看到它的絢麗。我們相信,瀏陽依托花炮的發展,也能沖出那狹小的地域,在這個大世界里,也會有屬于它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