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1946年,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名為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它由18000多個電子管等元器件組成,占地170多平方米,相當于3個教室那么大,重30多噸。它每秒只能做大約5000次加法運算。我們把這種主要由電子管組成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見圖1.1a)。

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制成功第一臺使用晶體管電路的計算機,取名TRADIC(催迪克),里面裝有800多個晶體管。它的體積只有ENIAC的百分之一,但運算速度大大增加,每秒可達10萬次。我們稱之為第二代計算機(見圖1.1b)。

又過了幾年,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把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裝在計算機身體里面,用來代替之前的晶體管。這樣計算機的體積變得更小了,運算的速度卻更快了,達到了每秒幾百萬次。我們把這種計算機稱為第三代計算機(見圖1.1c)。

大約到1970年,計算機家族最年輕的成員誕生了,這就是身體里裝著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見圖1.1d)的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它的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上億次,體積也更加小巧了。目前我們在學校和家里使用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PDA)和平板電腦(如蘋果iPad)等就是這種計算機。

圖1.1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集安市| 邢台市| 南岸区| 微博| 佳木斯市| 柳河县| 阿拉善盟| 邯郸县| 怀柔区| 清新县| 子长县| 喜德县| 通辽市| 隆尧县| 宜兰县| 保定市| 扎兰屯市| 马边| 岐山县| 张掖市| 柘城县| 九江县| 鄂州市| 永善县| 辽源市| 揭阳市| 东光县| 北流市| 九龙县| 吴川市| 绵竹市| 三台县| 若尔盖县| 福泉市| 平顺县| 阳原县| 崇文区| 乌鲁木齐市| 高密市|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