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客攻防與無線安全從新手到高手(超值版)
- 網絡安全技術聯盟
- 2619字
- 2019-12-20 11:06:59
2.1 無線網絡協議標準
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RF)或是紅外線(InfraRed,IR)的技術,以無線的方式連接兩部或多部需要交換數據的計算機設備,利用無線的高移動性來應用于各個需要的應用領域之中。
無線網絡的通信協議標準為IEEE 802.11協議族,主要包括IEEE 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n等。其中,IEEE 802.11n是在IEEE 802.11g和IEEE 802.11a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最大的特點是速率提升,理論速率最高可達600Mb/s,而目前業界主流為300Mb/s。下圖為IEEE 802.11協議族相互之間的關系。

IEEE 802.11協議族各個協議發布的時間以及使用頻率等信息見下表。
表 802.11協議族的詳細信息

2.1.1 IEEE 802.11

IEEE 802.11是無線局域網通用的標準,它是由IEEE所定義的無線網絡通信的標準。雖然WiFi使用了IEEE 802.11的媒體訪問控制層(MAC)和物理層(PHY),但是兩者并不完全一致。
IEEE 802.11采用2.4GHz和5GHz這兩個ISM頻段。其中2.4GHz的ISM頻段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采用,5GHz ISM頻段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使用情況比較復雜,加上高載波頻率所帶來了負面效果,使得IEEE 802.11的普及受到了限制,即使它是協議組的原始標準。
2.1.2 IEEE 802.11a

IEEE 802.11a是IEEE 802.11原始標準的第一個修訂標準,于1999年9月獲得批準。IEEE 802.11a標準采用了與原始標準相同的核心協議,工作頻率為5GHz,最大原始數據傳輸率為54Mb/s,達到了現實網絡中等吞吐量(20Mb/s)的要求。
IEEE 802.11a的傳輸技術為多載波調制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辦公室、家庭、賓館、機場等眾多場合。它工作在5GHzU-NII頻帶,物理層速率可達54Mb/s,傳輸層可達25Mb/s,可提供25Mb/s的無線ATM接口和10Mb/s的以太網無線幀結構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語音、數據、圖像業務;一個扇區可接入多個用戶,每個用戶可帶多個用戶終端。
由于2.4GHz頻帶已經被廣泛使用,采用5GHz的頻帶讓IEEE 802.11a具有更少沖突的優點。然而,高載波頻率也帶來了負面效果。IEEE 802.11a幾乎被限制在直線范圍內使用,這導致必須使用更多的接入點;同樣還意味著IEEE 802.11a的傳播范圍不大。
2.1.3 IEEE 802.11b

IEEE 802.11b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傳輸速率低的問題,如以前無線局域網的速率只有1~2Mb/s,而許多應用也是根據10Mb/s以太網速率設計的,限制了無線產品的應用種類。IEEE 802.11b從根本上改變了無線局域網的設計和應用現狀。
1. IEEE 802.11b標準簡介
IEEE 802.11b無線局域網的帶寬最高可達11Mb/s,比IEEE 802.11標準快5倍,擴大了無線局域網的應用領域。另外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5.5Mb/s、2 Mb/s和1 Mb/s帶寬,實際的工作速度在5Mb/s左右,與普通的10Base-T規格有線局域網幾乎是處于同一水平。作為公司內部的設施,可以基本滿足使用要求。IEEE 802.11b使用的是開放的2.4GHz頻段,不需要申請就可使用。既可作為對有線網絡的補充,也可獨立組網,從而使網絡用戶擺脫網線的束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動應用。
2. IEEE 802.11b優點
IEEE 802.11b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范圍。IEEE 802.11b支持以百米為單位的范圍(在室外為300m;在辦公環境中最長為100m)。
(2)可靠性。與以太網類似的連接協議和數據包確認,來提供可靠的數據傳送和網絡帶寬的有效使用。
(3)互用性。與以前的標準不同的是,IEEE 802.11b只允許一種標準的信號發送技術,產品的互用性較強。
(4)電源管理。IEEE 802.11b提供了網卡休眠模式,訪問點將信息緩沖到AP端,延長了電池的壽命。
(5)漫游支持。當用戶在樓房或公司部門之間移動時,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進行無縫連接。
3. IEEE 802.11b運作模式
IEEE 802.11b運作模式基本分為兩種:點對點模式和基本模式。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1)點對點模式,是指無線網卡和無線網卡之間的通信方式,只要PC插上無線網卡即可與另一臺具有無線網卡的PC連接,對于小型的無線網絡來說,是一種方便的連接方式,最多可連接256臺PC。
(2)基本模式,是指無線網絡規模擴充或無線和有線網絡并存時的通信方式,這是IEEE 802.11b最常用的方式。此時,插上無線網卡的PC需要由接入點與另一臺PC連接,接入點負責頻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揮工作,一個接入點最多可連接1024臺PC(無線網卡)。
4. IEEE 802.11b的典型解決方案
IEEE 802.11b無線局域網由于其便利性和可伸縮性,特別適用于小型辦公環境和家庭網絡。在室內環境中,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1)對等解決方案。對等解決方案是一種最簡單的應用方案,只要給每臺計算機安裝一片無線網卡,即可相互訪問。如果需要與有線網絡連接,可以為其中一臺計算機再安裝一片有線網卡,無線網中其余計算機即利用這臺計算機作為網關,訪問有線網絡或共享打印機等設備。
但對等解決方案是一種點對點方案,網絡中的計算機只能一對一互相傳遞信息,而不能同時進行多點訪問。如果要實現與有線局域網一樣的互通功能,則必須借助接入點。
(2)單接入點解決方案。接入點相當于有線網絡中的集線器。無線接入點可以連接周邊的無線網絡終端,形成星型網絡結構,同時通過10Base-T端口與有線網絡相連,使整個無線網的終端都能訪問有線網絡的資源,并可通過路由器訪問外部網絡。
2.1.4 IEEE 802.11g

與之前的IEEE 802.11協議標準相比,IEEE 802.11g草案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在2.4GHz頻段使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調制技術,使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20Mb/s以上;二是能夠與IEEE 802.11b的WiFi系統互聯互通,可共存于同一AP的網絡里,從而保障了后向兼容性。這樣原有的WLAN系統可以平滑地向高速WLAN過渡,延長了IEEE 802.11b產品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用戶的投資。
IEEE 802.11g的物理幀結構分為前導信號(Preamble)、信頭Header和負載Payload。Preamble主要用于確定STA和AP之間何時發送和接收數據,傳輸進行時告知其他STA以免沖突,同時傳送同步信號及幀間隔。Preamble完成后,接收方才開始接收數據。Header在Preamble之后,用來傳輸一些重要的數據,例如負載長度、傳輸速率、服務等信息。由于數據率及要傳送字節的數量不同,Payload的包長變化很大,可以十分短也可以十分長。在一幀信號的傳輸過程中,Preamble和Header所占的傳輸時間越多,Payload用的傳輸時間就越少,傳輸的效率就越低。
綜合上述3種調制技術的特點,IEEE 802.11g采用了OFDM等關鍵技術來保障其優越的性能,分別對Preamble、Header、Payload進行調制,這種幀結構稱為OFDM/OFDM方式。IEEE 802.11g兼容性指的是IEEE 802.11g設備能和IEEE 802.11b設備在同一個AP節點網絡里互聯互通。IEEE 802.11g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要保障與IEEE 802.11bWiFi系統兼容,IEEE 802.11g可以接收OFDM和CCK數據,但傳統的WiFi系統只能接收CCK信息,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在兩者共存的環境中如何解決由于IEEE 802.11b不能解調OFDM格式信息幀頭所帶來的沖突問題,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IEEE 802.11g采用了RTS/CTS技術。
2.1.5 IEEE 802.11n

IEEE 802.11n是在IEEE 802.11g和IEEE 802.11a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最大的特點是速率提升,理論速率最高可達600Mb/s(目前業界主流為300Mb/s),IEEE 802.11n可工作在2.4GHz和5GHz兩個頻段。
IEEE 802.11n對用戶應用的另一個重要好處是無線覆蓋的改善。由于采用了多天線技術,無線信號(對應同一條信道)將通過多條路徑從發射端到接收端,從而提供了分集效應。
另外,除了吞吐和覆蓋的改善,IEEE 802.11n技術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兼容傳統的IEEE 802.11 a/b/g,以保證現有網絡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