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礎入門學習Python(第2版)
- 小甲魚
- 662字
- 2019-12-20 12:19:35
4.7 for循環語句
接下來談談Python的for循環語句,雖然說大多數編程語言都有一個for循環語句,功能也是大同小異,但是Python的for循環卻顯得更為智能和強大!
for循環語句的語法如下:

所謂可迭代對象,就是指那些元素可以被單獨提取出來的對象,如目前最熟悉的字符串,像“FishC”就是由“F”“i”“s”“h”“C”五個字符元素構成的。那么,for循環語句每執行一次就會從該字符串(可迭代對象)中拿出其中一個字符,然后存放到變量中。

如果想要通過for語句來實現打印1+2+3+4+…+100的計算結果,可不能像下面這樣寫:

因為100是一個整數,它不是“可迭代對象”,所以Python會直接報錯:

想要實現也并不難,但需要先來認識一下for語句的一個小伙伴——range()。
range()是一個BIF函數,它可以為指定的整數生成一個數字序列(可迭代對象),語法如下:
range(stop) range(start, stop) range(start, stop, step)
range()有三種用法,但無論選擇哪一種,它的參數只能是整數。
第一種用法是只有一個參數的情況,它會生成從0到該參數的數字序列:

注意:
list是將可迭代對象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出來。
第二種用法除了指定結束數值,還指定了開始數值:
>>> list(range(5, 10)) [5, 6, 7, 8, 9]
不難發現,生成的數字序列中,只包含開始數值,并不包含結束數值。
第三種用法還允許指定步長,這個值默認是1,即生成的數字序列中,每個元素的間隔為1。下面代碼將步長改為2:
>>> list(range(0, 10, 2)) [0, 2, 4, 6, 8]
更厲害的是,這個步長除了可以是正整數,還可以是負整數:
>>> list(range(0, -10, -2)) [0, -2, -4, -6, -8]
有了range(),上面的例子就可以完成了:

range()可以說是跟for循環“如膠似漆”,但for循環可并不只有range()一個小伙伴哦,它還可以跟其他函數配合,實現各種神奇的功能,這個在講解列表和元組的時候再介紹給大家吧。
推薦閱讀
- Getting started with Google Guava
- 工程軟件開發技術基礎
- Java開發入行真功夫
- Linux網絡程序設計:基于龍芯平臺
- Building Cross-Platform Desktop Applications with Electron
- PLC編程及應用實戰
- GeoServer Beginner's Guide(Second Edition)
- C++新經典
- MySQL入門很輕松(微課超值版)
- Vue.js 3應用開發與核心源碼解析
- 玩轉.NET Micro Framework移植:基于STM32F10x處理器
- The Statistics and Calculus with Python Workshop
- C++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Design Principles
- Access 2010數據庫教程(微課版)
- Neo4j High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