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孩子不打不成器”是錯誤觀念

犯錯是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

◆ 2016年高考過后,四川達州一位成績優秀的17歲高中男生投河自殺的新聞震驚了全社會。這位男生的父親經營一輛城鄉中巴線路車。高考過后,父親要求孩子到車上幫忙售票,孩子不從,父親嚴厲地責備他,他一氣之下跑了。他來到一家網吧上網,打開QQ空間,傾訴自己從小到大被父母經常打罵、諷刺、苛責的經歷。他說父母只關心他的成績,從不關心他的生活與感受。他感覺不到父母的愛與關懷,即使成績再好,是個學霸,父母也從未有過一句肯定或鼓勵的話語。孩子甚至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感覺活著沒有什么意義,最后選擇了投河自盡。

這個悲劇的背后,是中國父母一系列的錯誤觀念,如“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些錯誤觀念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讓多少孩子成為犧牲品!孩子即使未按父母的意愿做,或者犯錯了,也希望從父母那里得到理解、關懷、溫暖和愛。許多父母給的卻是打罵,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一個人的自尊心是最為重要的,沒了自尊,往往就沒了脊梁。但我們的文化中缺乏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

美國詩人紀伯倫有一首《論孩子》的詩寫得很好:

你的兒女,其實并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自身對于生命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

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弓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這首詩表述的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他獨特的興趣、愛好、人格、思想以及夢想等。

每個人與生俱來最大的權利就是探索屬于他自己的人生,做父母的應該幫助孩子發現自我、展示自我,而非強迫孩子按照自己所設計的路線去前進,孩子不順從或做錯了就打罵。父母沒有權利打孩子,打只能讓孩子暫時屈服,卻不能讓他真正信服;打只能得到孩子表面的聽話,卻得不到孩子的真心話;打只能產生恨,絕不能帶來愛和幸福。從小被打大的孩子,長大后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尊重。一切過度嚴厲的懲罰都隱藏著某種傷害,被打大的孩子成年后仍會帶著心靈創傷和后遺癥生活。

孩子為何容易犯錯?一方面是因為年紀小,分辨好壞的能力并沒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是做事的技能仍在發展中,做不對完全在情理之中。所以,大人應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他們會不斷做錯事。

犯錯是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我有個朋友在幼兒園做管理工作。她告訴我,這些年她碰到的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孩子三四歲還不會用勺子。她問這些孩子的父母:“為什么不在孩子一歲左右,在他們最想嘗試自己吃飯的時候教會他們?”得到的回答是:“孩子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這些父母自認為極其稱職,他們怕孩子出錯,什么都幫孩子做了,其實極不負責任。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教給孩子,剝奪了孩子通過犯錯獲得成長的機會。

犯錯誤是每個孩子天生的權利,也是孩子正常長大的必經之路,錯誤里面有幫助孩子成長的寶貴資源。所以,不讓孩子犯錯誤的想法是荒唐的,不讓孩子犯錯是父母最大的錯誤。人類就是從犯錯中進化而來的:犯錯、修正;再犯錯,再修正;循環往復,走向正確。

羅曼·羅蘭曾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他指的是成年人,成年人尚可犯錯,成長過程中身心尚不成熟的孩子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認為父母與其讓孩子犯大錯,不如允許孩子犯小錯;與其讓孩子成人之后再犯錯,不如從小就讓他試錯。

不允許孩子犯小錯,孩子可能鑄大錯

急功近利、望子成龍的父母不希望孩子犯錯,不想等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更不放心讓孩子自己改正。他們會通過懲罰孩子、讓其感到害怕來避免孩子犯錯。他們認為這樣能讓孩子吸取教訓、少犯錯誤。事實上,這種教育使孩子表面順從,內心壓抑;行為規矩,內心混亂。很多小時候不犯錯的孩子長大后特別叛逆,容易犯一些兒時才犯的低級錯誤。一旦犯錯就不知道如何糾錯,導致滿盤皆輸的結果。

◆ 幾年前發生的藥家鑫案大概大家還記得,這本是件很小的交通事故,卻演變成故意殺人。藥家鑫這個由小錯變大錯的案子很有代表性。身為一個大學生,難道分辨不出故意殺人和交通肇事哪個錯誤更大嗎?是不能接受自己犯錯的心理使他一錯再錯!

在庭審過程中,我注意到為他出庭做證的家人和同學,拿出了一大堆獎狀、證書,證明藥家鑫是個“好孩子”“優秀學生”。殊不知,正是為了維護“好”的形象,害怕事情敗露,才使藥家鑫看見受害人記車牌時陷入恐懼,瞬間做了一個可怕的決定:殺死受害人,掩蓋自己的過失。

后來我們了解到,藥家鑫的父親家教甚嚴,不允許藥家鑫犯錯。只要他犯錯,非打即罵,且言語尖酸刻薄,使藥家鑫一度想到自殺。有一次因為犯錯,藥家鑫被父親關進地下室一個多月。這樣的經歷使藥家鑫形成了壓抑、懦弱的性格,他非常害怕自己出錯,更怕犯了錯被父母責罰。殺人現場雖然只有藥家鑫和受害者兩人,但藥家鑫頭腦中那個令人恐懼的父親可以說是他殺人的主要推手。

藥家鑫的父親肯定想不到,自己傾注畢生心血,一路唯恐孩子犯錯誤、走彎路、不成器,孩子卻犯下滔天大罪,永遠沒有機會改正。如果沒發生這件事情,有誰會質疑藥家鑫的父親呢?現在社會上那些重智育輕德育的父母,那些追求完美對孩子高要求的父母,那些嚴厲苛刻不寬容的父母,不正在重復藥家鑫父親的教育方式嗎?

“為什么小錯不犯的人,犯起錯來就常常是大錯呢?”這是因為,人如果沒有犯錯的經驗,就像身體缺乏免疫力一樣,大病來臨時無力可擋。通過犯錯,孩子可以及時修正想法,改變行為,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界限在哪里,調整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通過犯錯,孩子可以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犯錯帶來的受挫、失敗、沮喪、失望、害怕、后悔等負面情緒,其實都有正面的功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豐富的心理資源。面對類似情況時,孩子此前積累的“心理資源”會提供經驗,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應對方法,將自己的行為控制在安全的范圍里,不出現大的閃失。通過犯錯,孩子可以更加客觀地認識自我,更加準確地控制行為,使心智趨于成熟,不會非理性地追求完美而走向極端。

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能力

我的兒子平平在高三時曾犯過一個錯誤。當時他在北京國際學校就讀,還有半年就高中畢業了。平平喜歡畫畫,那天學校下午2點放學后,他留在學校參加繪畫班的課外活動。5點下課后,他一個好朋友過來對他說,自己與女友分手了,很郁悶,希望平平陪他做一件瘋狂的事情來釋放壓力。

兩個男孩子想了半天,后來看到旁邊的畫筆,心血來潮,決定在學校過道的墻壁上涂鴉,結果好好的墻壁被兩人的“藝術創作”搞得一塌糊涂。這件事情學校當然要處罰,一是我們做父母的出錢賠償,使墻壁恢復原狀;二是罰他們兩人停課兩周,在家中閉門思過,并記個大過。學校念及兩個孩子平時功課好,又懂禮貌,就給了他們一次機會:只要畢業前不再犯其他過錯,學校就將記大過的記錄取消,這樣就不會對兩人申請國外大學造成負面影響。這件事發生后,我看平平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也就沒怎么責備他。一直到畢業,他的表現都很好,學校也履行諾言將記錄取消了。

長大后,有一次聊天時,平平對我說:“媽媽,你知道嗎?人在青春期時也許是荷爾蒙分泌過多,真的會意氣用事,莫名其妙就會做一些事,不計后果,也意識不到后果的嚴重性。現在我長大了,感覺自己比過去沉穩多了。無論做什么事,我都會考慮能否承擔得起后果,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再也不會像年少時那樣做沒有必要的冒險了。”

其實,孩子天生都有糾錯的能力。很多孩子在犯錯的同時就知道自己錯了,不需要父母再多說。如果父母能接納孩子,孩子內心會有愧疚感和改過的正向力量,努力彌補過失。相反,如果父母居高臨下,責備和打罵孩子,孩子會因自尊心受到傷害而拒絕認錯。打罵孩子最大的弊端是讓孩子產生這樣的心理:你打了我,我就不欠你的了;你罵了我,我犯的錯就被扯平了。在身體和心理都受到傷害后,孩子一般都憋著一口氣,他們想的不是去糾正錯誤,而是將來一旦再犯應該怎樣避免被罰,怎樣掩蓋過錯,這就是說謊和欺瞞的心理動機。

孩子犯錯后,父母簡單粗暴的懲罰不僅不會讓他們認識到錯誤,更不會讓他有改過的心理動機。很多人痛恨我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欺上瞞下、不講誠信的風氣和惡習,我認為,這與過去家庭中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有一定關系。當孩子犯錯,父母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相信孩子有糾錯的能力,鼓勵他主動承擔責任,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犯的大多數錯誤,父母難辭其咎,要么是父母做了壞榜樣,要么是沒花時間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所以,父母應積極看待孩子的錯誤,通過寬容的態度傳遞給他們這樣的信息:“犯錯沒什么,我們可以通過犯錯學到更多的東西。”

晚餐時間對一個家庭來說很珍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每個人都可以聊聊自己當天的生活,有哪些小過錯、小疏忽,自己從中學到了什么。父母如果這樣分享,孩子能學會坦然面對錯誤,意識到錯誤的價值所在。剝奪孩子犯錯權利的父母是短視的。寬容孩子的小錯,給孩子糾錯的機會,就是避免孩子將來的大錯,使他們走向身心健康、良性發展的道路!

寬容是震撼人心的積極教育

寬容是愛的體現,沒有愛就沒有寬容。寬容,有時候比懲罰更有力量。對人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對孩子寬容,不僅是美德,還是一種教育藝術。寬容是正面的力量,能觸動孩子的內心。

◆ 幾年前,我一個好朋友帶兒子出國旅游,因為非常喜歡攝影,她一路上拍了很多照片,估計有一千多張,每個景點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最后一天游湖的時候,母子倆在船上拍照,相機沒電了,兒子自告奮勇換電池。沒想到,他一不小心操作失誤,記憶卡從數碼相機里彈出,直接掉進了湖里,轉眼就沒了蹤影!母子倆一下子傻了眼,孩子更是嚇壞了,一千多張照片,又是在國外,簡直沒法彌補!孩子知道闖了禍,低下頭準備挨罵。母親并沒有發怒,而是對孩子說:“我們注定還要再來一次。兒子,咱們回家就開始存錢吧!”沒用任何斥責的語言,孩子的心靈卻深受觸動。朋友告訴我,這件事似乎讓兒子長大了很多。

這就是寬容對孩子產生的積極影響,當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犯了錯誤,錯誤無法補救,再多責備又有什么意義呢?在孩子剛認識到犯錯的當下,即是接受教育的“黃金期”。此時,父母或老師若以寬容之心待之,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對孩子來說可以字字入心、聲聲入耳,心智會得到加速成長。

原諒孩子的無心之過

兒童期是犯錯最多的時候,與成年人犯錯不同,孩子大多不會明知故犯。有的孩子只是出于好奇或無知,犯下了無心之過。父母不要曲解孩子的動機,應從心底里寬容孩子的過錯。

◆ 有一位爸爸省吃儉用買了一輛新車,他喜歡得不得了,每天下班回家都給愛車“洗澡”。他5歲的兒子看見爸爸洗車,總湊過去幫忙。有一天他下班回到家,感覺很累,就直接進屋休息了。小男孩想幫爸爸洗車,一時找不到海綿,就從廚房拿了塊洗碗的海綿擦車。他不知道海綿中一面有金屬絲,一下子把車剮出了很多劃痕。他不知所措,嚇得大哭起來。這位爸爸被吵醒。當他出門看見新車慘不忍睹的樣子,氣得簡直要昏倒。但他克制住自己,沒有沖兒子發火,而是跑進房間,在心里大喊:“老天呀,我的車被兒子洗成那樣,我該怎么懲罰他呀!”過了一會,這位爸爸冷靜了下來,從房間走出來。看到兒子還在哭,爸爸上前一把抱住他:“兒子,你是個好孩子,幫爸爸洗車。爸爸愛車,爸爸更愛你!”孩子一聽這話,破涕為笑,父子二人抱成一團又哭又笑。

這位爸爸對兒子的愛充滿理性和包容,他把兒子的感覺放在第一位,重視孩子遠甚于車。盡管新車被剮傷,自己很心疼,很生氣,但他知道兒子絕不是故意的,因此沒說一句傷害或責備的話。人在發怒的時候,傷人的話很容易脫口而出,這位爸爸的情緒管理很不錯,及時回避,用理性控制住了情緒。我想,這個男孩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因為爸爸用寬容教會了他不要害怕犯錯誤,只要敢于承擔責任,知錯就改,就一定能得到支持。

用同理心包容他人的過錯

能夠包容他人、寬容他人錯誤的人,一般都有很強的同理心,能夠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 有一位演說家小時候非常喜歡看書,當時家里太窮買不起書。一天,他在書店看書,趁人不備將一本想要看的書塞進大衣里。這時,書店老板走過來,要求他跟著自己去一趟辦公室。他心里一沉:“慘了,一定被發現了。”誰知老板很熱情地說:“小朋友,你一定是個好孩子,我看你總來我們書店看書。如果你今天借了一本書忘了告訴我,沒關系,先拿回去看。下次再借書跟我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明明是偷,人家卻說成借,還說自己是好孩子。老板的寬容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從那以后,他一直發奮讀書,自尊自愛,再也沒做這種事。

這位書店老板運用了同理心,他認為偷書的孩子肯定是愛學習的孩子,用“借”保住了孩子的自尊。自尊心是人格的核心,在被保全和認可的情況下,一個人日后才可能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事實證明,因為書店老板的一次寬容,一個犯錯的孩子最終成長為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人。

寬容有一種非常正面的力量,能觸動孩子的內心,它比批評和懲罰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促使孩子自律,努力向上、向善。即使孩子真的犯了很大的錯誤,父母若要浪子回頭仍要寬容。即使不寬容其行為,也要寬容他這個人,一定要給孩子重新做人的機會!

父母心寬,孩子路寬

父母是否寬容,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父母擁有寬闊的胸襟,能夠容忍孩子的偶爾無理,給孩子自己反省的時間。接納孩子的不同觀點,用行動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在孩子已知錯的情況下,包容孩子的過錯,寬恕孩子的無知和任性。日久天長,孩子也會被熏陶出豁達處世的心胸,目光也會比較長遠,不計較眼前的利益得失。

一般來講,目光長遠的孩子責任心強,在與人產生矛盾和分歧時不會耿耿于懷;遇到不平之事也不會鉆牛角尖。這種心態無疑更有利于孩子未來的生活和事業,更有利于他們在社會上生存。

我的三個孩子都在美國出生長大,小女兒芳芳在美國讀完大學工作兩年后,我建議她到中國讀碩士,這樣既可以多了解中國文化,又能進一步提高中文水平。后來,她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完成了MPA碩士學位的學習。芳芳很善良、熱心公益,個性開朗,又獨立上進,在中國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一次我和芳芳聊天,她無意中提到這些年我對她的影響。她告訴我:“媽媽,這些年我從沒看見您跟誰發過脾氣,更沒聽到您抱怨過誰、恨過誰。我總提醒自己要像您這樣有包容之心,從積極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我真的很意外聽到孩子對我有這樣的觀察和評價,這又一次證明了父母的行事風格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日的言行,孩子其實都看在眼里,并會不知不覺模仿我們。如果想讓孩子有寬容之心,那我們自己首先要寬以待人。

寬容不是縱容,更不是簡單的容忍,一味地包容。寬容的本質是尊重,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是父母對人性、對自己、對孩子深刻理解之后才有的一種豁達。寬容標志著成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寬容的父母不去苛求孩子完美,也不會苛求自身完美。寬容的父母有一顆柔軟的心,懂得體察孩子的難處,體恤孩子的心情,體悟孩子的真心。寬容是父母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是教育智慧的體現!

大海很寬廣,比大海還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寬容孩子一次,就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信任的種子。在父母愛的陽光照耀下,信任的種子會結出自律的果實。寬容孩子,就是讓他自覺走在通向成熟的道路上!后面我將用一個章節的篇幅深入地來探討這個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东港市| 驻马店市| 汝南县| 兖州市| 平果县| 麦盖提县| 永登县| 隆化县| 宝应县| 平定县| 色达县| 多伦县| 大连市| 石台县| 抚州市| 双柏县| 元江| 惠水县| 新建县| 金沙县| 枝江市| 和田市| 阿拉善左旗| 图木舒克市| 泰宁县| 永康市| 山阳县| 吉安市| 图片| 尚义县| 海南省| 周宁县| 阿尔山市| 台湾省| 清流县| 石泉县| 句容市| 丹棱县| 石城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