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圖:清華學子的職業生涯設計
- 王強主編
- 2字
- 2021-04-02 22:16:59
前言
學會識別自身的優勢
美國人唐納德·克里夫頓博士寫過一本暢銷書——《飛向成功》,其中,有一個關于成功的寓言故事一直被職業經理人廣泛傳誦。這個寓言故事大意如下。
為了像人類一樣聰明,森林里的動物們開辦了一所學校。學生中有小雞、小鴨、小鳥、小兔、小山羊、小松鼠等,學校為它們開設了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5門課程。第一天上跑步課,小兔興奮地在體育場地跑了一個來回,并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看看其他小動物,有噘著嘴的,有沉著臉的。放學后,小兔回到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棒!我太喜歡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學校,上課時老師宣布,今天上游泳課。只見小鴨興奮地一下跳進了水里,而天生恐水、不會游泳的小兔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學校里的每一天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這個寓言故事詮釋了一個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讓豬去唱歌,兔子去學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應去跑步,小鴨子就該去游泳,小松鼠就得去爬樹。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便是一個人職業生涯設計成功的重要依據。
再舉一個例子:有人善于直接口頭溝通,有人善于間接書面溝通。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喜歡電話聊天,有人則喜歡沉迷于網上世界、與網友聊天。前者可以稱為“傾聽者”,后者可以稱其為“閱讀者”。日常生活中這點個性差異顯現不出什么大的影響,但在職業生涯中就完全不同了。我的兄弟王老五眼下就遇到一個很大的職場困惑:在公司營銷部門工作6年,眼見與他差不多時候進入公司的同事一個個地加薪、晉升,唯獨他還在“原地踏步”,為此他感到不滿與焦慮。經過我的診斷與情境分析,發現老五是個典型的閱讀者。如果工作要求他草擬、制作商場年節促銷企劃案,他能夠順利完成;但當讓他與部門其他同事共同參加部門經理工作會議,各自闡述各個企劃案的核心及實施要點時,即便老五的企劃案比其他同事“出彩”,但最終他還是會被淘汰“出局”。對此,他的經理也滿腹怨言,認為老五的闡述不得要領,常常在不相干的話題上喋喋不休……但老五卻從不認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為此,我干脆將老五的闡述過程全部錄像,回放診斷后再次確認,老五的確是個閱讀者而非傾聽者。如果讓他以書面形式回答其他部門經理的提問,他能夠直奔主題;但倘若讓他現場回答經理們的自由提問時,他便無法抓住對方問題的核心。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閱讀者很難成為優秀的傾聽者,反之亦然。
因此,若想獲得職業的成功,首先要學會識別、發現自己天生的才干與優勢。
諾貝爾獎獲得者無疑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總結其成功之道,除了超凡的智力與努力之外,其善于職業生涯設計不能不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他們在職業生涯設計中把握住了關鍵的一條,就是根據自己的長處決定終身職業。愛因斯坦清楚自己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覺,所以他就沒有選擇數學而是選擇更需要直覺的理論物理作為事業的主攻方向。兩個月前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有幸見到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先生,竊以為他略拙于動手操作,但擅長抽象思維,故筆者感嘆,楊先生年輕時就非常明智地放棄了實驗物理、選擇了自己擅長的理論物理作為發展,實乃大智之舉。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也許沒有奪取諾貝爾獎的宏心偉愿,但是,我們仍然有必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思考,對自己的興趣以及思維、知識結構等方面的長短處有所認識,然后揚長避短,根據自身優勢來進行職業生涯設計。
成功者的成功事實證明: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中,如果你能根據自身長處選擇職業并“順勢而為”地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如果你像讓兔子去學游泳那樣選擇了與自身愛好、興趣、特長“背道而馳”的職業,那么,即使后天再勤奮彌補,即使你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是事倍功半,難以補拙。因為,才干是一個人所具備的貫穿始終且能產生效益的感覺和行為模式,它是先天和早期形成的,一旦定型很難改變,無法培訓。而優勢,通俗的說法是一個人天生做一件事能比其他一萬個人做得好。
我們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切記:小兔子根本不是學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會成為游泳能手;相反,如果訓練得法,它肯定會成為跑步冠軍。
職業生涯設計的前提是,應該知道自身優勢是什么,并將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業發展都建立在這個優勢之上,這樣方能成功。據悉,當今的沃爾瑪、通用、GE、可口可樂、麥當勞、微軟、IBM、惠普、埃克森美孚、美林、花旗、荷蘭銀行、希爾頓、安聯保險、波音、寶馬、奧迪、豐田、索尼、飛利浦、西門子、柯達、富士、輝瑞、強生、拜耳、杜邦、寶潔、三菱重工、佳能等全球100多家知名企業,都正在運用職業生涯設計理論指導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很多大企業在公司內部還設立了職業生涯咨詢顧問,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以此作為精神激勵的一種有效形式。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優勢,截至目前,人類共有400多種優勢。一個人擁有優勢的種類和數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是否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么。我們發現,那些成功者一般都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但在現實生活中,一般人很難把握自己的優勢是哪種類型。有一個簡便的辦法,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的優勢何在。
當你看到別人在做某件事時,你心里是否有一種癢癢的召喚感——我也想做這件事;當你完成某件事時,你心里是否會有一種愉快的欣慰感——我還可以把這件事做得更好;你在做某類事情時幾乎是自發地、無師自通地就能將其完成得很好;你在做某類事情時不是一步一步,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氣呵成……這些都是最重要的信號,它詮釋了你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