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1 電源電路設(shè)計(jì)

電源電路包括隨機(jī)整理電源和穩(wěn)壓電源兩個(gè)部分,如圖4-1所示。首先由變壓器、整流橋和濾波電容將220V交流電轉(zhuǎn)換為10~15V直流電壓,然后利用三端穩(wěn)壓器AN7805和濾波電容,將整流電源提供的直流電壓穩(wěn)定在+5V。

圖4-1 電源電路

1.建立新文件

打開(kāi)AutoCAD 2015應(yīng)用程序,單擊“標(biāo)準(zhǔn)”工具欄中的“新建”按鈕,新建空白圖形文件。然后單擊“標(biāo)準(zhǔn)”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將文件另存為“電源電路.dwg”。

2.繪制變壓器5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多段線”按鈕,繪制變壓器左側(cè),命令行提示與操作如下。

命令: _pline
指定起點(diǎn):
當(dāng)前線寬為 0.0000
指定下一個(gè)點(diǎn)或 [圓弧(A)/半寬(H)/長(zhǎng)度(L)/放棄(U)/寬度(W)]: 10↙
指定下一點(diǎn)或 [圓弧(A)/閉合(C)/半寬(H)/長(zhǎng)度(L)/放棄(U)/寬度(W)]: a↙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a↙
指定夾角: -18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圓心(CE)/半徑(R)]: r↙
指定圓弧的半徑: 5↙
指定圓弧的弦方向(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0>: -90↙
指定圓弧的端點(diǎn)(按住Ctrl鍵以切換方向)或 [角度(A)/圓心(CE)/閉合(CL)/方向(D)/半寬(H)/直線(L)/半徑(R)/第二個(gè)點(diǎn)(S)/放棄(U)/寬度(W)]: l↙
指定下一點(diǎn)或 [圓弧(A)/閉合(C)/半寬(H)/長(zhǎng)度(L)/放棄(U)/寬度(W)]: 10↙
指定下一點(diǎn)或 [圓弧(A)/閉合(C)/半寬(H)/長(zhǎng)度(L)/放棄(U)/寬度(W)]: ↙

完成的多段線如圖4-2所示。

圖4-2 繪制多段線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左側(cè)引腳,如圖4-3所示。

圖4-3 繪制直線

(3)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鏡像”按鈕,鏡像左側(cè)圖形,如圖4-4所示。

圖4-4 鏡像圖形

(4)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分解”按鈕,分解右側(cè)多段線。

(5)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按鈕,繪制右側(cè)引腳。

(6)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修剪”按鈕,修剪多余部分,如圖4-5所示。

圖4-5 修剪圖形

(7)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圓”按鈕,繪制半徑為2的圓。

(8)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圖案填充”按鈕,填充圓。

(9)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移動(dòng)”按鈕和“復(fù)制”按鈕,將填充圓放置到適當(dāng)位置,如圖4-6所示。

圖4-6 放置填充圓

3.繪制極性電容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插入塊”按鈕,插入“電容”圖塊,如圖4-7所示。

圖4-7 “插入”對(duì)話框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多行文字”按鈕,在電容右上角放置文字“﹢”,如圖4-8所示。

圖4-8 放置“+”符號(hào)

(3)在命令行中輸入“WBLOCK”,彈出“寫(xiě)塊”對(duì)話框,輸入塊名稱“極性電容”,如圖4-9所示。

圖4-9 “寫(xiě)塊”對(duì)話框

4.繪制橋式整流二極管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插入塊”按鈕,插入“二極管”圖塊,如圖4-10所示。

圖4-10 插入二極管

(2)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旋轉(zhuǎn)”按鈕,旋轉(zhuǎn)二極管,命令行提示與操作如下。

命令: _rotate
UCS 當(dāng)前的正角方向: ANGDIR=逆時(shí)針  ANGBASE=0
選擇對(duì)象:(選擇二極管)
指定對(duì)角點(diǎn): 找到1個(gè)
選擇對(duì)象: ↙
指定基點(diǎn):(捕捉直線交點(diǎn))
指定旋轉(zhuǎn)角度,或 [復(fù)制(C)/參照(R)]<0>: 135↙

旋轉(zhuǎn)后的圖形如圖4-11所示。

圖4-11 旋轉(zhuǎn)二極管

(3)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鏡像”按鈕,鏡像旋轉(zhuǎn)結(jié)果,如圖4-12所示。

圖4-12 鏡像二極管

(4)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旋轉(zhuǎn)”按鈕,旋轉(zhuǎn)左側(cè)二極管,旋轉(zhuǎn)角度為180°,如圖4-13所示。

圖4-13 旋轉(zhuǎn)二極管

5.繪制芯片AN7805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按鈕,繪制大小為80×50的矩形,如圖4-14所示。

圖4-14 繪制矩形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按鈕,捕捉矩形終點(diǎn)繪制引腳,引腳長(zhǎng)度為30,如圖4-15所示。

圖4-15 繪制直線

(3)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多行文字”按鈕,在矩形內(nèi)部輸入文字,如圖4-16所示。

圖4-16 文字編輯

6.元件布局

(1)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插入塊”按鈕,彈出“插入”對(duì)話框,單擊“瀏覽”按鈕,選擇“電容”元件,如圖4-17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將元件插入到圖形當(dāng)中。

圖4-17 “插入”對(duì)話框

(2)按原理圖合理布置元件,完成的圖形如圖4-18所示。

圖4-18 元件布局

7.連接電路

(1)將“導(dǎo)線層”置為當(dāng)前圖層。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按鈕,按照原理圖連接各元器件,如圖4-19所示。

圖4-19 連接導(dǎo)線

(3)將“電源層”置為當(dāng)前圖層。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插入塊”按鈕,選擇“接地”符號(hào),插入到電路圖中,如圖4-20所示。

圖4-20 插入“接地”符號(hào)

8.文字標(biāo)注

(1)將“文字說(shuō)明層”置為當(dāng)前圖層。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多行文字”按鈕,在元件上方輸入元件名稱,完成的圖形如圖4-21所示。

圖4-21 文字標(biāo)注

(3)單擊“標(biāo)準(zhǔn)”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保存電路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阜康市| 阳谷县| 渑池县| 资溪县| 文成县| 襄垣县| 松阳县| 津南区| 清水河县| 小金县| 修文县| 黑山县| 曲麻莱县| 郑州市| 北宁市| 古浪县| 灵丘县| 伊通| 两当县| 策勒县| 砀山县| 九江县| 响水县| 射洪县| 石林| 龙岩市| 广丰县| 滁州市| 郁南县| 思茅市| 镇巴县| 土默特右旗| 抚宁县| 吉林市| 天镇县| 怀集县| 吉隆县| 牙克石市| 衡山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