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 群星燦爛 和諧共生

西交利物浦大學(以下簡稱西浦)創(chuàng)建于全球反思教育、重塑教學、再定義大學的時代,這首先給了西浦與國際一流大學站在同一起跑線進行辦學探索的機會,而且具有站在前人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的肩膀上、沒有歷史包袱、一張白紙好繪宏圖的后發(fā)優(yōu)勢;其次,西浦在中國中外合作辦學中起步早,就教育探索和國際化來說,又有相對的先發(fā)優(yōu)勢;再次,西浦站在世界平臺上整合資源和探索辦學模式,起點高,這給了西浦在辦學和教育上超越的機會;最后,當中國有望成為世界強國、影響世界發(fā)展的關口,西浦誕生于中國,誕生于被稱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動機”的長三角地區(qū)、素有“地上天堂”的美麗蘇州、國家對外開放綜合實驗區(qū)的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天時、地利、人和為西浦敢夢與追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從戰(zhàn)略上講,西浦不是簡單辦一所學校,而是試圖實現(xiàn)四個方面的跨越:①根據(jù)世界未來發(fā)展趨勢和需求探索新的辦學和教育模式;②探索適合知識工作者和知識組織的新型大學組織管理模式;③探索在全球化背景和網(wǎng)絡時代下新型的大學與社會互動關系;④影響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發(fā)展。

在西浦五周年慶典時,我們基于西浦的探索實踐,編寫了《探路新大學——西浦的故事》一書。在書的扉頁,我寫道:“這是一個重新思考和定義大學的時代,西浦不僅僅要回歸大學精神,更要借鑒中西文化與教育精華,整合全球資源,建設一所符合世界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新大學。”當時,通過短短五年的實踐,西浦在多方面已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發(fā)展,同時社會和同行也有了很多疑問,在同樣的土壤和文化背景下,西浦為什么能在教育上有所突破?利用五周年慶典,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西浦和一窺西浦快速發(fā)展的秘訣,我們用素描的方式,請西浦發(fā)展過程的參與者如學生、老師、管理者、家長、相關支持者等從他們各自的角度娓娓道出他們的體驗和感悟,以各類發(fā)生在校園的故事來呈現(xiàn)西浦的五年發(fā)展歷程。正如我在該書序言中描述的那樣:

雖不是字字珠璣,但記錄了西交利物浦人探索的心路歷程。

盡管視角不同,卻展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如何造就或培養(yǎng)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在世界馳騁。

我們看重的不是學得知識和得到文憑兩張,而是在學習中健康地成長,素養(yǎng)和能力不斷提升,以實現(xiàn)“快樂生活,事業(yè)成功”的傳承。

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一所逐步受到廣泛贊譽和認同的獨特的國際化大學在教育普遍受到責問、令世界驚奇,且具神秘色彩的中國土地上誕生。

是什么讓一個長期被呵護、一直被照顧、似乎除了考試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入學后迅速轉變?yōu)橐粋€“大人”,自信、獨立、主動、擔當、真誠……?

是什么使不少按高考成績充其量進一個好“二本”大學的年輕人四年后可與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學畢業(yè)生同臺競爭,甚至優(yōu)勝?

是什么使那些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和挑選、大都來自一二年級甚至文科生、按興趣組合的有點業(yè)余的西浦學子在享有盛名的美國數(shù)學建模比賽中與許多名校“專業(yè)隊”的較量中屢獲佳績,稚氣中流露出其不屈的老成?

是什么征服了世界名校,給予西浦學子以特殊的待遇,將其攬于麾下,連向來挑剔的英國帝國理工的EEE也在研究生招生說明中明確指出,只接受中國九所(C9)和“985”、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申請?

是什么幫這些入學時很稚嫩的孩子在畢業(yè)時能同時受到世界Top10大學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青睞,使他們往往面臨快樂的選擇之痛?

是什么吸引眾多國際級科學家落戶蘇州和一個稚嫩的大學,利用其經(jīng)驗和學識,開啟極具挑戰(zhàn)和刺激的新的教育與研究探索旅程?

是什么刺激這幫教育領域的探索者獨辟蹊徑、大膽探索,數(shù)年之中,校園內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師生紛紛將國際級大獎斬獲囊中?

是什么使新的教育理念、辦學模式、育人方式、大學文化、學習行為、學教互動……在這里涌現(xiàn)和受到好評?

…………

您心中也許還有很多困惑或疑問,從這些故事中您也許會自己找到答案,并給出您自己的回應。

六年的探索非幾句話能說清,但在我們心中,是世界發(fā)展趨勢、社會需要、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以及師生和各方支持者與我們一道創(chuàng)造了高教領域這道亮麗的風景。

把握世界發(fā)展趨勢及其對人才之需求、吸收東西方教育之智慧、整合國際教育之資源、探索高教新模式、影響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甚至世界高教之發(fā)展是我們的使命。

以“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以興趣為導向、以學習為中心”,幫學生認識自我、明確目標,以調動和釋放其內在動力及潛能,是我們的基本育人理念和憧憬。

營造“多元、規(guī)則、自由、創(chuàng)新、信任”的國際化大學氛圍和文化,讓師生浸潤在思想和智慧中而不斷自我升華與茁壯成長是大學的基本功能。

培育學術共同體和科學社區(qū),搭建交流和共享平臺,打造全球互動與合作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營造思想的自由市場,是我們的重要活動。

通過自省、互動、指導、服務,幫助學生成長,促進老師創(chuàng)造,強化學校社會互動,以影響和服務社會,是我們永恒的責任和履行使命的途徑。

現(xiàn)在,西浦10歲了!西浦在中國土地上的崛起,已備受學生、家長、社會及國內外同行關注和熱愛,西浦也專門成立了“領導與教育前沿研究院”,通過理論文章、政策建議、學術論壇、各類培訓班在業(yè)界開始了廣泛的教育理論和經(jīng)驗傳播,以踐行其影響中國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使命。為了更全面地展現(xiàn)西浦十年探索,為各界提供一本可資研究和探討的深度案例,我們放棄了五周年時編輯《探路新大學——西浦的故事》的思路,不再是簡單講各自的故事,而是根據(jù)大學活動的方方面面,構建了一個大學發(fā)展和管理的理論體系,包括大學治理、管理、組織架構、教育模式、教學活動、學生工作、國際化等,將西浦的探索上升到理論層面,但又不是簡單的理論分析,而是在理論研究和構建的同時,以西浦探索實踐和各類故事、事件、文件作為支撐,既使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又使本書內容翔實、豐富多彩,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在書名的選擇上我們曾糾結過,是選一個比較理論的名字,還是一個通俗的名字?最后我們考慮到讀者對象的廣泛性——所有關心教育的人,傾向于以通俗的語言命名。我最初提出的名字是《“我們”的大學》,這里“我們”指的是所有跟這所大學有關的參與者,其寓意為大學本是一個學術共同體,是一個很長時期這些參與者合作開展的各類活動的體驗和演化過程,是一個寄生于社會并與之不斷互動和共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換言之,是由所有這些參與人共同締造的,所以應該由他們講出他們的故事、認知和努力,從而構成一本關于大學構建、律動的交響曲,有思想,有主題,有系統(tǒng),有理論,有實踐,有豐富多彩的感悟和故事。然而,同事在編著的過程中覺得這個名字不過癮,不夠直白,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版本“我的大學我做主”。雖然這個名字很通俗,書中故事和資料也非常草根、接地氣和豐富有趣,但實際上這是一本很理論的書,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呼應呈現(xiàn)一所大學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理論管理體系,用感悟和故事等串聯(lián)本書有利于理論對接現(xiàn)實,引導讀者結合理論進行反思和思考。

本書分為七章。為編著本書我們動員師生員工,以及學校建設的參與者提供故事和素材,共有我校幾十位老師、員工和學生參與編著。全書由席酉民教授統(tǒng)籌指導并設計章節(jié)結構和內容框架,第一章由張曉軍執(zhí)筆,第二章由席酉民、張曉軍、解啟健、王堃合作完成,第三章由張曉軍、解啟健、蔡文斌合作完成,第四章由畢新主筆,第五章由張曉軍執(zhí)筆,第六章由席酉民、張曉軍合作完成,第七章由張曉軍執(zhí)筆。席酉民教授詳細閱讀了全書并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楊民助教授提供了大量支持,張曉軍、王妮婭、褚靜楓協(xié)調了全書的編寫并通讀了全文。因為是探索,且我們還在路上,書中不足或錯誤在所難免,敬請大家批評和指正,如果這本小書能引起大家對教育的更多深思和行動,我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可以說,西浦是高教領域的一只麻雀,通過這樣的解剖試圖有助于同行與我們一道更深入地探索未來的辦學,以改進我國當下備受詬病的高等教育,幫助中國孩子更健康地成長,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和文明。有人也將西浦比喻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匹“狼”,給中國高等教育帶來別樣的生機,在一定意義上刺激或促進正在試圖變革的體系更上一個臺階!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所有關心教育的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力量就會很大,就有可能使中國學生成為未來世界的真正“國際玩家”,馳騁世界!就有可能讓中國教育有能力和底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強國夢,屹立于世界,扮演好大國角色!

席酉民

2016年1月28日于西浦校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平度市| 萍乡市| 宣汉县| 寻乌县| 宁陕县| 峡江县| 西乡县| 沧州市| 莱州市| 扶风县| 舒城县| 卢龙县| 奈曼旗| 镇平县| 天柱县| 木里| 涞源县| 丰镇市| 满洲里市| 大化| 唐山市| 扎鲁特旗| 左权县| 曲沃县| 凌海市| 牙克石市| 沁阳市| 四会市| 浪卡子县| 自贡市| 秭归县| 原阳县| 京山县| 郯城县| 昌都县| 长乐市| 高台县| 利辛县| 筠连县|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