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li Linux無線網絡滲透測試詳解
- 李亞偉編著
- 2835字
- 2021-03-12 18:08:55
1.3 Kali Linux的基本配置
當Kali Linux操作系統安裝完成后,用戶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安裝一些軟件或者需要輸入中文字體。所以,在用戶使用Kali Linux之前,建議進行一些基本配置,如配置軟件源、安裝中文輸入法和更新系統等。這樣,將會使用戶在操作時更順利。本節將介紹Kali Linux的一些基本配置。
1.3.1 配置軟件源
軟件源是一個應用程序安裝庫,大部分的應用軟件都在這個庫里面。它可以是網絡服務器、光盤或硬盤上的一個目錄。當用戶安裝某個軟件時,可能發現在默認的軟件源中沒有。這時候,用戶就可以通過配置軟件源,然后進行安裝。下面將介紹在Kali Linux中配置軟件源的方法。
在Kali Linux操作系統中,默認只有Kali官方和一個security源,沒有其他常用軟件源,所以需要手動添加。下面介紹添加國內較快的一個更新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源。
Kali Linux操作系統默認的軟件源保存在/etc/apt/sources.list/文件中。在該文件中輸入以下內容:
root@kali:~# vi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mirrors.ustc.edu.cn/kali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mirrors.ustc.edu.cn/kali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http://mirrors.ustc.edu.cn/kali-security kali/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添加完以上源后,保存sources.list文件并退出。在該文件中,添加的軟件源是根據不同的軟件庫分類的。其中,deb指的是DEB包的目錄;deb-src指的是源碼目錄。如果自己不需要看程序或者編譯的話,可以不指定deb-src。因為deb-src和deb是成對出現的,在配置軟件源時可以不指定deb-src,但是當需要deb-src的時候,deb是必須指定的。
配置完以上軟件源后,需要更新軟件包列表后才可以使用。更新軟件包列表,執行命令如下所示。
root@kali:~# apt-get update
更新完軟件列表后,會自動退出程序。這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軟件源就添加成功了。當系統中沒有提供有要安裝的包時,會自動地通過該源下載并安裝相應的軟件。
注意:在以上過程中,操作系統必須要連接到互聯網。否則,更新會失敗。
1.3.2 安裝中文輸入法
在Kali Linux操作系統中,默認沒有安裝有中文輸入法。在很多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中文輸入法。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下面將介紹在Kali Linux中安裝小企鵝中文輸入法。
【實例1-3】安裝小企鵝中文輸入法。執行命令如下所示。
root@kali:~# apt-get install fcitx-table-wbpy ttf-wqy-microhei ttf-wqy-zenhei
執行以上命令后,安裝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錯誤的話,該軟件包就安裝成功了。安裝成功后,需要啟動該輸入法才可以使用。啟動小企鵝輸入法。執行命令如下所示。
root@kali:~# fcitx
執行以上命令后,會輸出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啟動fcitx時加載的一些附加組件配置文件。默認啟動fcitx后,可能在最后出現一行警告信息“請設置環境變量XMODIFIERS”。這是因為XMODIFIERS環境變量設置不正確所導致的。這時候只需要重新設置一下XMODIFIERS環境變量就可以了。該信息只是一個警告,用戶不做其他設置也不會影響小企鵝輸入法的使用。為了用戶不受該警告信息的影響,這里介紹一下設置XMODIFIERS環境變量的方法。其語法格式如下所示:
export XMODIFIERS="@im=YOUR_XIM_NAME"
語法中的YOUR_XIM_NAME是XIM程序在系統注冊時的名字。應用程序啟動時會根據該變量查找相應的XIM服務器。因此,即使系統中同時運行了若干個XIM程序,一個應用程序在某個時刻也只能使用一個XIM輸入法。
Fcitx默認注冊的XIM名為fcitx,但如果fcitx啟動時XMODIFIERS已經設置好,fcitx會自動以系統的設置來注冊合適的名字。如果沒有設置好,使用以下方法設置。通常情況下是配置~/.bashrc文件,在該文件中添加以下內容: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export XIM=fcitx export XIM_PROGRAM=fcitx
添加并保存以上內容后,重新登錄當前用戶,fcitx輸入法將自動運行。如果沒有啟動,則在終端執行如下命令:
root@kali:~# fcitx
小企鵝輸入法成功運行后,將會在屏幕的右上角彈出一個鍵盤。該輸入法默認支持漢語、拼音、雙拼和五筆4種輸入法,這4種輸入法默認使用Ctrl+Shift鍵切換。
如果想要修改輸入法之間的切換鍵,右擊桌面右上角的鍵盤,將彈出如圖1.54所示的界面。

圖1.54 fcitx界面
在該界面選擇“配置”命令,將顯示如圖1.55所示的界面。在該界面單擊“全局配置”標簽,將顯示如圖1.56所示的界面。

圖1.55 Fcitx配置

圖1.56 全局配置
從該界面可以看到各種快捷鍵的設置,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習慣用的快捷鍵進行設置。設置完成后,單擊“應用”按鈕即可。
1.3.3 虛擬機中使用USB設備
通常情況下,用戶會在虛擬機中連接一些USB設備,如USB無線網卡和U盤等。如果虛擬機運行正常的話,這些USB設備插入后可能馬上就會被識別。但是,如果虛擬機的某個服務被停止了,這時候插入的USB設備無法被虛擬機識別。所以,用戶有時候發現自己插入的USB無線網卡沒有被識別。下面將介紹如何在虛擬機中使用USB設備。
這里將介紹在Windows 7中,VMware Workstation虛擬機中USB設備的使用方法。安裝VMware Workstation后,在Windows 7系統中會被創建幾個相關的服務。用戶可以在Windows 7的服務管理界面查看到。具體方法如下所述。
(1)在Windows 7的桌面選擇計算機圖標,然后單擊右鍵并選擇“管理”命令,將打開如圖1.57所示的界面。

圖1.57 計算機管理
(2)在該界面左側欄中依次選擇“服務和應用程序”|“服務”選項,將打開服務管理界面,如圖1.58所示。

圖1.58 服務界面
(3)在該界面的中間欄中,將看到當前系統中安裝的所有服務。其中名稱以VMware開頭的服務,都是用于管理虛擬機的相關服務。從該界面可以看到,包括5個相關的服務。這5個服務分別用來認證、自動獲取地址、網絡地址轉換、USB設備管理及遠程訪問。從該界面中間欄的狀態列,可以看到每個服務是否已啟動。如果用戶發現自己的USB設備無法被識別時,應該是VMware USB Arbitration Service服務沒有啟動。這時候用戶在名稱列選擇該服務,然后單擊右鍵將彈出一個菜單欄,如圖1.59所示。

圖1.59 啟動服務
(4)在該菜單欄中單擊“啟動”按鈕,該服務即可被成功啟動。然后,返回到虛擬機界面,即可連接所要連接的USB設備。如果虛擬機可以識別USB設備的話,通常情況下插入USB設備后,將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如圖1.60所示。

圖1.60 連接的移動設備
(5)從該界面可以看到,當前系統插入一個名稱為Ralink 802.11 n WLAN的USB設備。用戶可以通過選擇“虛擬機”|“可移動設備”選項,將該設備連接到虛擬機。此時,在虛擬機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虛擬機”|“可移動設備”選項,將看到當前系統中插入的所有移動設備,如圖1.61所示。

圖1.61 選擇USB設備
(6)在該界面的可移動設備選項中,可以看到插入的USB設備名稱為Ralink 802.11 n WLAN。從該界面可以看到,該無線網卡目前已經與主機建立連接。所以,如果想讓該設備連接到虛擬機,選擇“連接(斷開與主機的連接(C))”選項,將顯示如圖1.62所示的界面。

圖1.62 提示對話框
(7)該界面是一個提示對話框,這里單擊“確定”按鈕,該USB設備將自動連接到虛擬機操作系統中。這里插入的USB設備是一個無線網卡。所以,用戶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該設備的連接狀態。執行命令如下所示。
root@kali:~ # 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c:29:13:5e:8e inet addr:192.168.1.105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20c:29ff:fe13:5e8e/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96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3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9688 (9.4 KiB) TX bytes:3044 (2.9 KiB)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65536 Metric:1 RX packets:1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820 (820.0 B) TX bytes:820 (820.0 B) wlan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c1:41:26:0e:f9 inet6 addr: fe80::2c1:41ff:fe26:ef9/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5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528 (528.0 B)
從輸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有一個名稱為wlan1的接口。當前操作系統中,只有一塊有線網卡。在Linux系統中,默認的接口名稱為eth0。所以,wlan1(該接口名稱不是固定的)就是插入的無線網卡接口。如果輸出的信息中,沒有wlan1接口的話,可能接入的設備沒有啟動。用戶可以使用ifconfig -a命令查看,即可看到接入的無線網卡。此時,用戶需要手動啟動該無線網卡。執行命令如下所示:
root@kali:~ # ifconfig wlan1 up
執行以上命令后,沒有任何信息輸出。用戶可以再次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以確定該無線網卡被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