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通史:少年彩圖版.殖民的陰影
- 郭方
- 2892字
- 2020-04-13 15:24:18
拿破侖翻越比利牛斯山
法國大革命締造了拿破侖的崛起,這位崇拜漢尼拔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使用炮火和鮮血將革命的火種帶往了整個歐洲大陸。猶如巨浪一般,所向披靡的法國軍隊橫掃封建制度下的歐洲舊王國。隨著奧地利、普魯士、俄國國王相繼屈膝降服,整個歐洲大陸已然成為拿破侖的掌中之物,他成為實際的獨裁者,擁有歐洲最大的權力。
大陸封鎖的缺口
特拉法爾加戰役之后,法國徹底失去了直接渡海進攻英國的能力,火炮的長臂已經無法扼住那個小島的咽喉。然而這無法阻擋拿破侖堅定的意志和必然要達到的目的,日思夜慮,這位馬上將軍決定另謀他路,準備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從經濟上切斷英國賴以存在的營養通道。
拿破侖下令封鎖歐洲各個港口,禁止英國船只靠岸交易。1806年11月21日,他頒布《柏林敕令》,全面封鎖英國與所有法國及其盟國的貿易關系。接下來的一年,《米蘭敕令》、《楓丹白露敕令》接連下達,宣布:“任何商品必須有原產地證明,確屬非英國及其殖民地產品,方可進入大陸;一切中立國的船只凡曾在英國靠過岸的,貨船一并沒收;曾屈服于英國的中立國船只即視為‘已剝奪國籍’,可予捕獲。”法國大軍征服下的土地變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戰爭機器——大陸封鎖體系。
但是,這個龐大的封鎖體系中卻有一處難以縫補的縫隙,時刻提醒著拿破侖皇帝危機暗伏,不容忽視,那就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雖然宣稱為法國友好的盟友,但實際上貌合神離。葡萄牙則完全為英國馬首是瞻,根本不理會法蘭西皇帝的意愿和命令。這實在令拿破侖皇帝惱火。1807年,鮮血染紅的艾勞換來了法俄《提爾西特條約》,俄國俯首稱臣,第四次反法同盟被解體。獲得喘息之機的拿破侖決定揮師西去,徹底解決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問題。
征服伊比利亞
常年的征戰漸漸使法國人對戰場上的榮耀失去了興趣,甚至連帝國宰相康巴塞雷斯都開始對拿破侖皇帝新的軍事計劃表示反對。但是這阻止不了皇帝激情澎湃的腳步,即使是一意孤行,他也要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國。
不過,夜晚冷靜之后的皇帝認識到還是要顧及國人的情緒,反復思索之下,他決定先用外交手段解決掉西班牙問題。1807年秋天,拿破侖開始與西班牙進行談判,他希望能夠借道西班牙領土,直接進攻葡萄牙,作為報酬,西班牙將獲得葡萄牙的宗主權以及一大片土地。貪婪的西班牙國王和他的寵臣戈多伊立刻點頭表示同意。
10月22日,法國正式向葡萄牙宣戰,朱諾將軍率領2700人經過西班牙徑直向葡萄牙開進。法軍如入無人之境,葡萄牙軍隊望風而逃。11月27日,葡萄牙攝政王坐軍艦逃往英國。29日,法軍兵不血刃占領里斯本,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戰事基本結束。
西班牙的游擊戰爭
現在只剩下了西班牙問題,拿破侖皇帝不允許自己身旁睡著的是一個同床異夢的同伴,更不可能真的把剛剛奪得的勝利果實分給這個三心二意的鄰居。之前的約定不過是為了安撫西班牙以便免除同時對西葡作戰的危險。現在,葡萄牙已被解決,戰爭期間以假道為理由,法國已在西班牙屯兵11萬之眾。拿破侖毫不猶豫地撕毀了承諾,決定將西班牙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兄長約瑟夫·拿破侖。

拿破侖翻越比利牛斯山
“當我們翻越比利牛斯山的時候,我們自豪地告訴自己,我們比比利牛斯山還高;當我們占領馬德里的時候,我們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比宙斯還富有……”這就是拿破侖的目標!
此時,西班牙王廷內的王權爭奪戰正如火如荼,國王查理四世懦弱無能,寵幸佞臣戈多伊胡作非為,王儲斐迪南在人民的支持下決心奪權。法軍大兵壓境使查理四世膽戰心驚,逃出王宮,憤怒的西班牙人民攔住了國王的道路,查理四世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斐迪南,不久又反悔,宣布斐迪南為非法,父子倆為西班牙王冠鬧得不可開交。見此情景,1808年4月30日,拿破侖以調解為名將查理四世和斐迪南都請到了巴容納。在所有波旁家族面前拿破侖宣布:“查理四世和斐迪南都應該放棄王位……為了他們個人的幸福和安寧,他們離開西班牙。”人們驚訝地呆立當場,隨后查理四世被送往楓丹白露宮,斐迪南則被請往瓦朗斯塔列朗公爵城堡。5月10日,拿破侖又宣布約瑟夫·拿破侖為西班牙新國王。

拜倫戰役
拜倫是西班牙的一座小鎮,這里是西班牙抵抗拿破侖的主戰場。1808年,弗朗西斯科·哈維爾·卡斯塔尼奧斯將軍在著名的拜倫戰役中打敗了皮埃爾 - 安 托 萬· 杜邦·德萊唐將軍率領的法國軍隊。
得意中的拿破侖皇帝沒料到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將引發西班牙人怎樣的憤怒,并最終將他建立的龐大帝國拖往死亡之路。5月2日,義憤填膺的馬德里人民首先舉起起義大旗,他們發誓要將法蘭西軍隊趕出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農民手拿砍刀,摩林納牧人身背生銹的獵槍,卡塔洛尼亞工人則揮舞著鐵棍和長劍,從街道的每個角落,鄉村的每個路口襲擊法國士兵,用一場全民皆兵的戰爭給法國軍隊帶來了巨大傷亡。
1808年8月8日,英國派遣了1萬人的英國部隊在阿瑟·韋爾斯利爵士指揮下進入葡萄牙,向里斯本進軍。法軍4.4萬人在朱諾的率領下與英軍交戰,但是法軍大敗。30日,雙方簽訂和約,法軍撤出葡萄牙,葡萄牙光復。西班牙新君約瑟夫·拿破侖在馬德里嚇得夜不能寐,他趕緊收拾行李,逃往維多利亞。轉眼間,拿破侖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戰果基本化為烏有。
皇帝的腳步
拿破侖皇帝的煩惱接踵而來,所向無敵的法國軍團竟然折戟弱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另一方面心里不忿的奧地利則正在暗中蠢蠢欲動,法國有可能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權衡之下,拿破侖決定親自組織一支大軍翻越比利牛斯山,徹底征服伊比利亞半島。
1806年10月26日,拿破侖皇帝離開巴黎;11月8日,他抵達維多利亞并立即起草作戰計劃,新的大戰即將開始。
此時,西班牙所有軍事力量為11.5萬人,其中還包括大量非常規軍。這些軍隊武裝低劣,紀律渙散,而且由于將領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指揮機關,整個西班牙軍猶如一盤散沙。而拿破侖皇帝指揮下的維克托、蘇爾特、勒菲弗爾三個軍則都是久經沙場的精兵強將。皇帝自信平定西班牙11萬多烏合之眾將易如反掌。事實果然如此,12月4日,法軍便順利地占領了馬德里。但是,英國此時派出了3萬士兵由約翰·穆爾爵士率領進入西班牙加入到對法作戰中,這給法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12月21日,英法騎兵首次交戰,法軍敗北。22日,拿破侖親率4.2萬人,以內伊為前衛,前去援助與穆爾交戰的蘇爾特,英軍不敵,穆爾指揮部隊有計劃地撤退,拿破侖命令部隊將英軍趕出陸地。但1809年春,奧地利即將發動攻擊的消息越來越頻繁,拿破侖不得不火速趕回了巴黎。西班牙戰場由蘇爾特繼續指揮戰斗,但戰果因此大打折扣。在交戰中英軍指揮穆爾雖然身負重傷,但撤退到海里的英軍很快又重新出現在葡萄牙。另一方面,法軍將領拉納奉命圍攻薩拉戈薩城。1809年1月27日,成功攻入城中的法軍卻遭到了該城人民的英勇抵抗,在巷戰廝殺中法軍損失慘重。拉納用了整整3個星期才完全控制局勢,城中尸橫遍野,滿目瘡痍。
雖然法軍以強大的兵力暫時占領了西班牙,但西班牙人民中抗法運動的熊熊烈火卻使這種占領岌岌可危,30萬法國精銳部隊深陷比利牛斯山南側的戰場。西班牙戰場成為拿破侖無法拔足的泥潭,為法蘭西帝國走向沒落埋下了伏筆。

拿破侖在西班牙戰場
西班牙的抵抗最終被拿破侖擊碎,西班牙落入拿破侖的手中。但是,拿破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30萬精銳之師就這樣陷入了西班牙“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