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通史:少年彩圖版.帝國崛起
- 郭方
- 3076字
- 2020-04-13 15:22:19
“鐵血大帝”——大流士一世
他不是第一位所向無敵的征服者,卻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統治者;他以武力為根基,摘取了世界帝國的桂冠;他所開創的行省制、軍區制、貨幣稅收制度等,深刻地影響了后來的羅馬、阿拉伯、奧斯曼等世界性大帝國。他,就是“鐵血大帝”、“眾王之王”——大流士一世!
因馬鳴而得天
公元前522年3月11日的一場政變,造就了大流士出人頭地的機遇。當時擔任波斯宮廷總管的高墨達抓住岡比西斯久居埃及的絕好機遇,以王弟巴爾迪亞自稱,發動了政變。歷史卻又那么湊巧,當年岡比西斯秘密處死親弟弟的行為并無人知曉,而高墨達的長相與巴爾迪亞好似雙胞胎,人們自然都信以為真。高墨達見帝國境內已承認自己,便推行了許多新政,力圖恢復米底王國的勢力。紙究竟包不住火,在高墨達當政第八個月時,貴族歐塔涅斯用巧計證實了他是假的巴爾迪亞,并召開貴族會議商量對策。王族出身的大流士力主趁高墨達羽毛未豐之際,果斷出擊,以恢復波斯帝國的統治。大流士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其他密謀者的一致同意,于是,大流士就以貴族的身份,以父親想面見國王為借口,混進了王宮,處死了高墨達,從而獲得了平定內亂的初步勝利。
大流士初戰告捷,為進一步平息帝國的內亂打下了基礎。但現在突出的問題是,偌大的國家到底由誰來統治,七人同盟為此爭論不休。無奈之中,他們寄希望于神意來決他們的命運:他們相約第二天日出時,在市郊集合,誰的馬第一個鳴叫,誰就是波斯王。蓄謀已久的大流士串通馬夫,耍了個花招,讓他的馬第一個叫了起來。巧合的是,同時天出異象,晴空萬里卻電閃雷鳴,其他六人慌忙下馬跪拜,俯首稱臣,以為是神選定了大流士做國王,大流士遂刻“敘司塔司佩斯的兒子大流士因他的馬和馬夫之功勛贏得了波斯國王”的銘文,作為王位的佐證,大流士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登上了波斯王的寶座。
殘酷的鐵血政策
大流士成為龐大帝國的一國之君后,面臨的國內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巴比倫、米底、埃蘭、亞述、帕提亞及西徐亞等地紛紛舉起了起義的旗幟。既有被征服地區人民反波斯統治起義,也有波斯貴族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這是對即位新君的一個極大的考驗。大流士對此毫不手軟,以鐵和血的武力手段回敬各地的起義浪潮。公元前522年12月,大流士親率軍隊,用大規模的殘酷鎮壓,平定了巴比倫的起義。之后,大流士乘勝進擊,耗時兩年多,歷經18次戰役并以10萬人喪命戰場的代價又平定了各地的起義,挽救了風雨飄搖的波斯帝國。在班師回朝的路途中,躊躇滿志的大流士國王,命人在“神仙之地”的懸崖峭壁處,用古波斯、埃蘭和巴比倫三種文字,刻下《貝希斯頓銘文》以記載自己的豐功偉績,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功德流芳百世。大流士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心血來潮之作卻成為近代羅林遜破譯楔形文字,并進而重新認識古代西亞文明的窗口。
波斯帝國重新一統后,大流士并沒有停息下來,很快便踏上了對外擴張、開疆拓土的征途。他先將擴張的步伐邁向印度,在大獲全勝后,波斯大軍的腳步不曾遲疑,又踏上了征服西徐亞人的地盤。令大流士沮喪的是,西徐亞人與波斯軍隊展開了靈活的游擊戰,疲憊不堪的帝國軍隊只得無功而返。當歷史的車輪駛入公元前6世紀末,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形成了。它的疆域北抵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東依古老的印度河,西觸愛琴文明的沃土。帝國版圖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種族各異,在古代三大文明圈的圣光照耀之下,文化豐富發達,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就這樣,“眾王之王”大流士一世踩著居魯士父子搭起的帝國天梯,以鐵血的手腕,登上了帝國天梯的最高階梯,并且摘取了世界帝國的桂冠,成為世界歷史上最早的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軍事帝國。
卓越的政治才干
如果說居魯士是帝國的開山鼻祖,那么,大流士便是帝國的維系者和經營者。自居魯士、岡比西斯至大流士,雖然以志存域外、氣吞八方的氣勢,用武力橫掃天下,但是具有卓越政治才干的大流士并沒有用武力埋葬一切,而是在征服的基礎上,針對波斯帝國在高墨達事件中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弊端,對傳統的波斯統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文明,這些都成為波斯帝國賴以進行統治的法寶。

弓箭手壁飾
蘇薩是波斯帝國的行政中心,大流士一世對它進行了大規模改造,還建造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圖為王宮中彩釉磚墻飾的一部分。
其一,大流士對波斯帝國初期粗放式的管理方式進行了變革,將亞述古國的行省制度繼承下來,在帝國境內推行嶄新的行省制度。他將全國劃分為23個行省,由國王任命波斯貴族擔任總督。總督只負責行省的政事和司法,并在司庫的協助下征收賦稅,維持本省治安。每名總督都配有一名直接聽命于國王的王室秘書,他直接向國王匯報行省工作,并負責監督官員。行省的軍權由國王任命的軍官統領,軍官、總督和王室秘書互不隸屬,都直接聽令于國王,互相牽制。多疑的大流士派遣許多眼線監督行省官員的一舉一動,若有叛亂,叛亂者的皮就要被剝下來鋪在國王的座椅上,以殺一儆百。喜歡擺排場的大流士還設置了接見使臣和慶典的都城波斯波利斯,夏都哈馬丹,冬都巴比倫及春都蘇薩四個都城,建立專門連接四都的驛道,一年四季輪流在四個首都發號施令。
其二,為密切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為了方便軍隊的調動和國王命令的下達以及下情上傳,大流士在帝國境內大修驛道。最長的一條溝通小亞細亞西部的以弗所和首都蘇薩,全長2400千米,號稱“御道”。希臘人羨慕地說:“波斯王住在巴比倫,愛琴海鮮進宮廷。”
其三,大流士不僅每年從行省勒索黃金,鑄造金磚存于皇宮的金庫中,還下令統一了帝國的度量衡,制定了鑄幣制度,規定中央政府鑄造金幣,稱“大流克”,每枚重8.4克,通行全帝國;行省鑄造銀幣;自治市可鑄造銅幣。大流士還明確制定了各行省向中央繳納的年貢和實物數額的賦稅制度。
其四,大流士創建了萬人“不死隊”、2000騎兵和2000步兵組成的近衛軍及以腓尼基為核心的艦隊。軍隊由步兵、騎兵、戰車兵、象兵和海軍、工兵組成,并把全國分為五個軍區進行統治,指揮官多為波斯人。國王每年要對軍隊進行檢閱,邊遠地區則由國王派人檢閱。

大流士一世重建的王宮復原圖
其五,大流士還靈活調整政策,利用宗教的寬容拉攏被征服地區的上層人物,并盡可能照顧各地原有的法律傳統,以緩和波斯與被征服地區統治者之間的關系,鞏固帝國的統治;大流士還開通了尼羅河至紅海間的運河,派斯基拉克調查印度河口以建立印度和帝國的海上聯系,在外部形成帝國強大的后方支持者。如此內外兼顧的靈活手腕,使波斯帝國的統治達到鼎盛時期!
誰與評說
大流士在波斯帝國危亂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一路殺伐,終使帝國轉危為安;之后,他又銳意改革,奠定了以后波斯帝國延續達200年的根基。但另一方面,他又同殘暴的統治,殘酷的征服,血腥的屠殺緊緊相連。顯然,大流士建立自己功業的法寶所憑借的是強力的軍事征服,一旦失去佑護帝國的寶劍,帝國將輝煌不再。由此看來,大流士也注定只能是歷史長河中的過客。因為帝國輝煌的軍事征服同時也播下了隕落的種子,大流士逼迫波斯本土的農民奉獻給他豐富的禮物,每年對行省大加勒索,靠著對各地人民的殘酷壓榨,過著極度奢侈的生活。各地人民不滿其壓迫和剝削,反抗情緒日益高漲,波斯境內的被奴役人民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從未停止過。最使大流士感到憤怒的就是,發動對希臘的戰爭屢戰屢敗。公元前486年,埃及爆發了反波斯人統治的起義,大流士還來不及鎮壓就溘然辭世了。顯然,大流士不僅留給后世一個有規可循的龐大的波斯帝國,也帶給后人無休止的爭論。

這尊浮雕再現了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在波斯波利斯城登基的場景。他右手緊握國王的節杖,左手拿著王室的標志雙苞荷花,神態莊嚴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