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天下·全球通史系列殖民爭霸
- 郭方
- 1508字
- 2020-03-30 15:46:30
貝多芬的英雄頌歌
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并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yè)……
——格利爾巴采
共同成長的政治家和音樂家
1770年12月16日,長大后為歐洲政治版圖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偉大統(tǒng)帥拿破侖·波拿巴正在科西嘉島上蹣跚學步;萊茵河畔的小城波恩又誕生了一位長大后為歐洲音樂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偉大音樂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童年貝多芬
貝多芬,這個音樂界的天才,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嶄露頭角。這是他13歲擔任大風琴手時的畫像。
這位“樂圣”出生在音樂世家,祖父曾擔任波恩宮廷樂團的團長;父親是男高音歌手,但是酗酒的毛病卻給小貝多芬留下了許多不愉快的回憶;母親是一名女仆。望子成龍的父親從小對貝多芬要求嚴格,8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嘗試作曲,12歲時成了著名的管風琴師聶費的助手。這位真正意義的啟蒙老師對貝多芬進行了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
1792年,炮兵少尉拿破侖開始在戰(zhàn)場上嶄露頭角;第二次來到維也納的貝多芬也開始在音樂界聲名鵲起,人們稱贊他是“最卓越的演奏家”。啟蒙思想將民主、自由、平等的光芒共同照進了這兩個年輕人的心中,風起云涌的法國大革命也同樣使這兩個年輕人激情澎湃,拿破侖在戰(zhàn)場上屢建功勛,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大量氣勢恢宏的交響曲。
獻給心目中的英雄頌歌
1796年,在土倫戰(zhàn)役中立下戰(zhàn)功的拿破侖被提升為駐意大利法軍總司令,等待他的將是一系列輝煌的戰(zhàn)功,未來的道路仿佛已經(jīng)撒滿鮮花。但命運卻將不幸降臨到貝多芬頭上,這一年,貝多芬感到自己耳朵聽力出了問題,而且情況不斷惡化。

貝多芬雕像
“竭力為善,愛與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這是貝多芬的名言,竭盡一生,貝多芬在實踐著自己的承諾,歌唱,贊美,他的音樂旋律響徹寰宇。
1801年,醫(yī)生宣判貝多芬的耳疾無法醫(yī)治,對一位音樂家來說這無異于被宣判了死刑。
自1798年起,拿破侖的副官貝納德被任命為法國駐維也納大使,正是他將這兩個從未謀過面的偉大人物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耳疾纏身的貝多芬在憂悶中與貝納德結識,兩個人很快成了親密的知己。貝多芬經(jīng)常到貝納德家中去做客,貝納德不時將拿破侖在戰(zhàn)場上的英勇事跡講述給他,鼓舞貝多芬面對挫折的勇氣。因此,當1803年拿破侖的大軍占領了大部分的德國和奧地利領土后,出生在萊茵河畔的貝多芬并沒有為故鄉(xiāng)的淪陷感到多少悲傷,反而帶著一絲喜悅的心情期待著拿破侖帶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貝納德的鼓勵下,被革命激情所振奮的貝多芬開始創(chuàng)作《第三交響樂》。1804年春,《第三交響樂》完成,貝多芬在手稿的封面寫著:獻給拿破侖,并在下面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期待著將這部作品親自送到拿破侖手上。
英雄與命運
然而,遠在巴黎的拿破侖此刻正忙于繼續(xù)擴展自己的野心。擊敗第二次反法同盟之后,法國獲得了珍貴的和平時期,拿破侖對內(nèi)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被徹底確定下來。法國經(jīng)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發(fā)展,社會出現(xiàn)了繁榮穩(wěn)定的景象,拿破侖在法蘭西民眾中的威望也隨之而空前提高起來。1802年8月4日,法蘭西共和國頒布了《共和十年憲法》,憲法中規(guī)定拿破侖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zhí)政。
這個來自科西嘉的“英雄”開始野心勃勃地想象戴上皇冠,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經(jīng)過精心策劃,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布法蘭西共和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為帝國皇帝。
消息傳來,失望的貝多芬義憤填膺,他氣憤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xiàn)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憤怒之余,他將寫有拿破侖名字的樂曲封面撕得粉碎。
平靜下來之后,貝多芬重新整理了樂曲首頁,并將名字改為《英雄交響曲》,下面用意大利文寫道:“為紀念一個偉大人物而作!”